正在阅读:

烧光1000亿破产,欧洲最大动力电池厂为何宣告失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烧光1000亿破产,欧洲最大动力电池厂为何宣告失败?

欧洲电池之星“北伏”,缘何走向破产?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深眸财经 高藤

8年烧掉近1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0亿元),北欧最大电池公司“Northvolt”(中文名:北伏),最终于日前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新能源行业少见的“落败”案例之一。

2016年,卡尔森回到瑞典,怀揣着改变欧洲电池产业格局的梦想,成立了“北伏”。作为特斯拉的前高管,深知电池重要性的卡尔森,创业目标很明确:利用可再生能源,在瑞典这片弥漫着创新精神的土地上,建立一个绿色、可持续的电池生产基地,为欧洲电动汽车产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池供应。

卡尔森的梦想宏大且符合时代潮流。当时,欧洲正面临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环保政策的紧迫性,促使绿色能源与电动汽车成为经济复苏的核心。北伏的出现恰恰顺应这一趋势。

而卡尔森的设想也紧扣当地政府和资本的“心弦”:依托风能和水能等能源生产电池,不仅能帮助欧洲摆脱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依赖,还能提供环保、可持续的电池解决方案。理想与现实似乎触手可及。

聪明如卡尔森,他试图借政策的“红利”和资本之手,在欧洲打造一条从原料到电池成品的完整产业链。

他始终高调强调“欧洲制造”“绿色生产”,的确让“北伏”在短期内获得来自大众汽车以及一众资本大额热钱的注入。

回看过去8年,北伏不仅获得了瑞典政府的巨额补贴,外界投资者也争相涌入。大众、西门子、宝马等全球知名公司纷纷出手,北伏轻而易举获得了近140亿美元的投资,足以说明卡尔森的计划是多么完美。

融资额度的飙升,伴随着估值的急剧上升,在电动汽车产业勃发的背景下,北伏被视为欧洲电池产业的“希望”,成为政府的重点扶持对象和各路资本的“宠儿”。

如果从创立初期看,北伏几乎具备了成功所需的所有条件——雄心、资本、政策支持和强大的合作伙伴,似乎一切都在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然而,也正是盲目追求“绿色生产”“欧洲制造”,令其“一叶障目”“舍本逐末”,不仅项目进展缓慢,生产线建设难以推进,就连最初的雄心壮志也在资金链断裂和技术瓶颈这两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化为泡影。

“北伏”的起飞与落败,是从梦想到梦碎的过程。任何一家企业成功的背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产业链的精确把控缺一不可。

01梦想的起点

卡尔森的梦想,始于一座工厂,一座在他没有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和技术验证的情况下,就高调建立的大规模电池生产基地。

这一被他称为“欧洲电池制造未来”的超级电池工厂——“Northvolt Ett”,也为卡尔森本人赢得了无数光环,他一度被标榜为“欧洲电池之星”。

这座工厂可以看作卡尔森梦想照进现实的起点。因为,北伏一度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者的资金支持,这些投资者包括大众等传统汽车巨头、高盛等金融机构以及当地的风险投资基金等。

此时的卡尔森,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欧洲梦”的光环下,他本人也的确在过去数年始终被镁光灯所聚焦。

这座超级工厂投资有多少呢?粗略估算,北伏总共融资额约140亿美元的三分之二以上,也就是近百亿美元投入了这座工厂的建设和生产中。

然而,根据北伏官方披露的信息,这座工厂在2023年底仅达到了年约60GWh的产能,而北伏的原计划是要实现150GWh的年产目标。作为致力于改变欧洲电池产业格局的北伏,其与亚洲电池制造商的差距显著。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在2023年产能为552GWh,在建产能为100GWh。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产能为323GWh,在建产能为153GWh。预计在2024年末,年产能有望达到646GWh(年化产能)。

尽管如此,Northvolt仍在持续推进工厂建设和产能扩展。因为,它的确拿到了大众、沃尔沃等多家汽车制造商的订单。

02命运的转折点

今年7月,因未能履行长期供应协议,宝马取消了与北伏签订的电池合同。仅此一笔订单,就损失超过20亿欧元。 

事实上,即便是作为大股东的大众汽车和高盛,也从今年开始大幅减值其在北伏公司持有的股份。 

命运的转折来得看起来突然,实则是缺乏技术、管理、人才储备的“北伏”,早已身陷囹圄,工厂扩建和生产进度滞后,让卡尔森力不从心,远不如当初“画大饼”时的雄心勃勃。 

卡尔森以“欧洲制造”以及“绿色生产”为“卖点”和“核心竞争力”,或许注定是一个荒唐的决定,将不断与现实产生碰撞。 

“北伏”之所以在第8个年头,走向破产,原因至少有三: 

首先,源于创始人的价值观,其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和资本支持,而忽视了电池产业的核心“筹码”——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 

尽管北伏一直打着依赖“绿色能源”的环保理念,却未能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其次,北伏确实获得了大量资金,但在工厂建设上的盲目求大,使其管理、生产和运营上问题突出,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 

此外,未能准确判断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也是北伏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当卡尔森难以实现依靠绿色资源生产电池进而盈利的目标时,他并未止损,反而陷入了无法收回投资的烧钱“黑洞”。 

说卡尔森是理想主义者也好,“初生牛犊不怕虎”也罢,但在创业面前,若不能解决市场与技术的一个个致命问题,就难免让“用爱发电”显得荒唐与突兀。 

北欧作为技术驱动的创新中心,确实为卡尔森的梦想提供了各种条件。但他并未意识到,电池制造远非现象的那么简单,这一产业不仅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更离不开深厚的技术积累、优秀的管理能力以及全产业链的协同、掌控和落地能力。 

有对比才有“答案”。早在1999年,宁德时代收购了贝尔实验室的电池专利,随之而来却是电池鼓包难题,几乎让这家初创公司“崩溃”。 

然而,创始人曾毓群和他的团队并未因此放弃,反而迎难而上。曾毓群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出差途中,在飞机上翻阅电池技术手册时,“无巧不成书”地意识到电池中的电解液沸腾温度过低,容易导致气体产生,从而引发鼓包。于是,通过调节电解液配方,鼓包问题迎刃而解。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让宁德时代成为国内电池产业的领军企业,也为其后来的全球扩张奠定了基础。 

相比之下,8岁的“北伏”,有何“魔法”在短期内实现与“宁王”比肩的技术沉淀? 

尤其是在全球电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尽管“北伏”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获得了资金支持,但这些资金的使用并未带来最初目标的兑现——重塑欧洲电池产业格局的实现。 

某种程度上说,“北伏”及其创始人卡尔森在快速扩张与技术短板之间的矛盾之间,因未能可行的解决方案,令其最终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尽管卡尔森与其团队在破产前夕仍在进行筹资,但如何用风能、水能高效生产电池这一技术上的最大短板,一旦得不到补齐,再多的资金也于事无补。 

而关于“北伏”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03“欧洲制造”的背后

藏在“北伏”背后,是一个颇为敏感的“关键词”——“政治正确”。 

其创始人卡尔森一直坚持打造“欧洲制造”的电池品牌,希望能够摆脱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依赖,尤其是中国的宁德时代和韩国的LG化学。 

这种理念的背后,蕴藏着浓重的“政治正确”色彩。也正是这种理念的盲目追求,让“北伏”在面对残酷的市场现实时,更显得荒唐和不切实际。 

“北伏”的早期发展中,卡尔森始终强调技术自主、绿色环保以及欧洲本土化的生产线。 

卡尔森也因此被寄予厚望。然而,在夸下海口后,他却始终未能突破技术的瓶颈,也未能在资本的“重注”下驶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这就犹如一场荒唐的游戏,充满了理想与信念、失败和挫折的种种冲突。 

一如“宁王”,比亚迪也并不像“北伏”那般,一开始就力图进行大规模扩张,而是通过不断完善技术、稳定生产、积累资金,逐步形成了以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生态。 

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的稳扎稳打不同,“北伏”显得过于冒进。卡尔森和他的团队在资本市场的热捧下,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 

然而,过度依赖“输血”的“商业模式”,实则是“空中楼阁”。何况,卡尔森的“电池梦”,亦未考虑到北欧本土资源的匮乏,以及在短期内无法迅速培养足够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现实掣肘。 

随之而来的资金链断裂和管理体系的崩塌,注定是资本不愿意看到的,但也是不得不接受的。 

从梦想之巅到崩溃深谷,无不深刻反映了这家唯“欧洲制造”至上的创业公司,及其幕后一长串名单中的资本支持者,是如何共同主演这场荒唐“闹剧”的。 

创业与创投,从来不是一场理想主义的游戏,而是一桩需要谨言慎行的“生意”和“交易”。攀附“政治正确”换取资本热钱,进而过度、盲目扩张的“北伏”,不是第一个,也注定不是最后一个。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烧光1000亿破产,欧洲最大动力电池厂为何宣告失败?

欧洲电池之星“北伏”,缘何走向破产?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深眸财经 高藤

8年烧掉近1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0亿元),北欧最大电池公司“Northvolt”(中文名:北伏),最终于日前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新能源行业少见的“落败”案例之一。

2016年,卡尔森回到瑞典,怀揣着改变欧洲电池产业格局的梦想,成立了“北伏”。作为特斯拉的前高管,深知电池重要性的卡尔森,创业目标很明确:利用可再生能源,在瑞典这片弥漫着创新精神的土地上,建立一个绿色、可持续的电池生产基地,为欧洲电动汽车产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池供应。

卡尔森的梦想宏大且符合时代潮流。当时,欧洲正面临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环保政策的紧迫性,促使绿色能源与电动汽车成为经济复苏的核心。北伏的出现恰恰顺应这一趋势。

而卡尔森的设想也紧扣当地政府和资本的“心弦”:依托风能和水能等能源生产电池,不仅能帮助欧洲摆脱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依赖,还能提供环保、可持续的电池解决方案。理想与现实似乎触手可及。

聪明如卡尔森,他试图借政策的“红利”和资本之手,在欧洲打造一条从原料到电池成品的完整产业链。

他始终高调强调“欧洲制造”“绿色生产”,的确让“北伏”在短期内获得来自大众汽车以及一众资本大额热钱的注入。

回看过去8年,北伏不仅获得了瑞典政府的巨额补贴,外界投资者也争相涌入。大众、西门子、宝马等全球知名公司纷纷出手,北伏轻而易举获得了近140亿美元的投资,足以说明卡尔森的计划是多么完美。

融资额度的飙升,伴随着估值的急剧上升,在电动汽车产业勃发的背景下,北伏被视为欧洲电池产业的“希望”,成为政府的重点扶持对象和各路资本的“宠儿”。

如果从创立初期看,北伏几乎具备了成功所需的所有条件——雄心、资本、政策支持和强大的合作伙伴,似乎一切都在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然而,也正是盲目追求“绿色生产”“欧洲制造”,令其“一叶障目”“舍本逐末”,不仅项目进展缓慢,生产线建设难以推进,就连最初的雄心壮志也在资金链断裂和技术瓶颈这两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化为泡影。

“北伏”的起飞与落败,是从梦想到梦碎的过程。任何一家企业成功的背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产业链的精确把控缺一不可。

01梦想的起点

卡尔森的梦想,始于一座工厂,一座在他没有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和技术验证的情况下,就高调建立的大规模电池生产基地。

这一被他称为“欧洲电池制造未来”的超级电池工厂——“Northvolt Ett”,也为卡尔森本人赢得了无数光环,他一度被标榜为“欧洲电池之星”。

这座工厂可以看作卡尔森梦想照进现实的起点。因为,北伏一度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者的资金支持,这些投资者包括大众等传统汽车巨头、高盛等金融机构以及当地的风险投资基金等。

此时的卡尔森,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欧洲梦”的光环下,他本人也的确在过去数年始终被镁光灯所聚焦。

这座超级工厂投资有多少呢?粗略估算,北伏总共融资额约140亿美元的三分之二以上,也就是近百亿美元投入了这座工厂的建设和生产中。

然而,根据北伏官方披露的信息,这座工厂在2023年底仅达到了年约60GWh的产能,而北伏的原计划是要实现150GWh的年产目标。作为致力于改变欧洲电池产业格局的北伏,其与亚洲电池制造商的差距显著。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在2023年产能为552GWh,在建产能为100GWh。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产能为323GWh,在建产能为153GWh。预计在2024年末,年产能有望达到646GWh(年化产能)。

尽管如此,Northvolt仍在持续推进工厂建设和产能扩展。因为,它的确拿到了大众、沃尔沃等多家汽车制造商的订单。

02命运的转折点

今年7月,因未能履行长期供应协议,宝马取消了与北伏签订的电池合同。仅此一笔订单,就损失超过20亿欧元。 

事实上,即便是作为大股东的大众汽车和高盛,也从今年开始大幅减值其在北伏公司持有的股份。 

命运的转折来得看起来突然,实则是缺乏技术、管理、人才储备的“北伏”,早已身陷囹圄,工厂扩建和生产进度滞后,让卡尔森力不从心,远不如当初“画大饼”时的雄心勃勃。 

卡尔森以“欧洲制造”以及“绿色生产”为“卖点”和“核心竞争力”,或许注定是一个荒唐的决定,将不断与现实产生碰撞。 

“北伏”之所以在第8个年头,走向破产,原因至少有三: 

首先,源于创始人的价值观,其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和资本支持,而忽视了电池产业的核心“筹码”——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 

尽管北伏一直打着依赖“绿色能源”的环保理念,却未能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其次,北伏确实获得了大量资金,但在工厂建设上的盲目求大,使其管理、生产和运营上问题突出,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 

此外,未能准确判断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也是北伏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当卡尔森难以实现依靠绿色资源生产电池进而盈利的目标时,他并未止损,反而陷入了无法收回投资的烧钱“黑洞”。 

说卡尔森是理想主义者也好,“初生牛犊不怕虎”也罢,但在创业面前,若不能解决市场与技术的一个个致命问题,就难免让“用爱发电”显得荒唐与突兀。 

北欧作为技术驱动的创新中心,确实为卡尔森的梦想提供了各种条件。但他并未意识到,电池制造远非现象的那么简单,这一产业不仅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更离不开深厚的技术积累、优秀的管理能力以及全产业链的协同、掌控和落地能力。 

有对比才有“答案”。早在1999年,宁德时代收购了贝尔实验室的电池专利,随之而来却是电池鼓包难题,几乎让这家初创公司“崩溃”。 

然而,创始人曾毓群和他的团队并未因此放弃,反而迎难而上。曾毓群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出差途中,在飞机上翻阅电池技术手册时,“无巧不成书”地意识到电池中的电解液沸腾温度过低,容易导致气体产生,从而引发鼓包。于是,通过调节电解液配方,鼓包问题迎刃而解。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让宁德时代成为国内电池产业的领军企业,也为其后来的全球扩张奠定了基础。 

相比之下,8岁的“北伏”,有何“魔法”在短期内实现与“宁王”比肩的技术沉淀? 

尤其是在全球电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尽管“北伏”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获得了资金支持,但这些资金的使用并未带来最初目标的兑现——重塑欧洲电池产业格局的实现。 

某种程度上说,“北伏”及其创始人卡尔森在快速扩张与技术短板之间的矛盾之间,因未能可行的解决方案,令其最终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尽管卡尔森与其团队在破产前夕仍在进行筹资,但如何用风能、水能高效生产电池这一技术上的最大短板,一旦得不到补齐,再多的资金也于事无补。 

而关于“北伏”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03“欧洲制造”的背后

藏在“北伏”背后,是一个颇为敏感的“关键词”——“政治正确”。 

其创始人卡尔森一直坚持打造“欧洲制造”的电池品牌,希望能够摆脱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依赖,尤其是中国的宁德时代和韩国的LG化学。 

这种理念的背后,蕴藏着浓重的“政治正确”色彩。也正是这种理念的盲目追求,让“北伏”在面对残酷的市场现实时,更显得荒唐和不切实际。 

“北伏”的早期发展中,卡尔森始终强调技术自主、绿色环保以及欧洲本土化的生产线。 

卡尔森也因此被寄予厚望。然而,在夸下海口后,他却始终未能突破技术的瓶颈,也未能在资本的“重注”下驶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这就犹如一场荒唐的游戏,充满了理想与信念、失败和挫折的种种冲突。 

一如“宁王”,比亚迪也并不像“北伏”那般,一开始就力图进行大规模扩张,而是通过不断完善技术、稳定生产、积累资金,逐步形成了以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生态。 

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的稳扎稳打不同,“北伏”显得过于冒进。卡尔森和他的团队在资本市场的热捧下,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 

然而,过度依赖“输血”的“商业模式”,实则是“空中楼阁”。何况,卡尔森的“电池梦”,亦未考虑到北欧本土资源的匮乏,以及在短期内无法迅速培养足够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现实掣肘。 

随之而来的资金链断裂和管理体系的崩塌,注定是资本不愿意看到的,但也是不得不接受的。 

从梦想之巅到崩溃深谷,无不深刻反映了这家唯“欧洲制造”至上的创业公司,及其幕后一长串名单中的资本支持者,是如何共同主演这场荒唐“闹剧”的。 

创业与创投,从来不是一场理想主义的游戏,而是一桩需要谨言慎行的“生意”和“交易”。攀附“政治正确”换取资本热钱,进而过度、盲目扩张的“北伏”,不是第一个,也注定不是最后一个。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