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酒团队
日前,五粮液正式宣布换帅,四川省经信委副主任李曙光接替唐桥,出任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和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等职务。这次人事更替,意味着刘中国成为“三朝元老”,在经历了王国春时代的神话般增长,和唐桥时代的跌宕起伏之后,刘中国在今后几年,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并面对哪些挑战呢?
换帅期的五粮液不容蹉跎,刘中国将是关键人物?
人们记忆中的刘中国,总是气势威严,不苟言笑,最近这段时间,他脸上的神情是否变得更加凝重呢?
李曙光来了,资料显示,这位五粮液集团的新掌门人现年55岁,此前并无酒业从业经验,甚至几乎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其任职五粮液之后,很可能有一段适应磨合期。但从市场竞争方面来看,五粮液不容片刻蹉跎。身前,茅台仍延续着快速发展的奔跑势头,身后、洋河贴身紧逼,泸州老窖、郎酒们虎视眈眈,一招不慎,五粮液便可能陷入极被动的处境当中。
受命于危急之间,为换帅期的五粮液稳住大局,对于这个角色,还有比刘中国更适合的人选吗?
2011年11月16日,刘中国成为五粮液股份公司历史上的第三位董事长,出生于1955年的他,此前曾担任五粮液集团进出口公司董事长、五粮液集团仙林果酒公司董事长、五粮液集团总经理等职务。刘中国的两位前任,一位是白酒名宿王国春,一位是在五粮液集团和股份公司任“双料”董事长4个多月的唐桥,在此之后,唐桥只担任五粮液集团公司董事长。
上任之初,外界对刘中国颇感陌生,只知道他进入五粮液近20年,长期工作于市场销售系统,除此之外,关于刘中国的事迹、观点、性格等,外界几乎一概不知。
正是因此,在刘中国作为五粮液股份董事长首次亮相的股东大会上,竟来了近80位基金、券商、私募等机构代表,为的就是一睹这位新任董事长的“风采”,判断五粮液接下来的行情走向。有“股神之称”的林园,还专门跑到刘中国的办公室里交流,他对刘中国的第一印象是“豪爽”,并认为刘中国是搞销售出身,对市场很在行。
但当时也有其他声音,认为五粮液从“王国春时代”进入“唐桥时代”,内部关系比较复杂,之所以让刘中国出任股份公司董事长,是出于平衡考虑,稳定王国春“老部下”的情绪。
对此种种,刘中国没有做太多回应,直到1个月后的1218,五粮液厂商共建共赢大会,刘中国主持会议,五粮液股份公司提出:进一步强化对渠道的掌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对市场营销过程的管理,提升品牌运营商团队的信心。
接下来的一年里,五粮液机构改革全面推进,全国七大营销中心部署完成,以此为平台,深度分销不断推进。同时五粮液在公司总部成立市场部、营销督察管理部、销售服务中心、销售部等部门,确保强化市场策略研究与市场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和终端。
这种结构性的大力改革,得到市场积极回应。2012年,五粮液达到历史性的销售业绩,实现营收272.01亿元,同比增长33.66%,实现净利润99.35亿元,同比增长61.35%。
回顾这段往事,我们会发现,李曙光今天所处的情况,刘中国都曾亲身经历过,如何面对外界猜疑,如何专注企业发展,如何实现平稳过渡,他已有成功处置的“内测”经验。五粮液要在外部竞争和内部调整的多重形势下稳步前行,身为股份公司董事长的刘中国,必须贡献更多的经验和智慧。
从战将到帅才,刘中国的下一个角色是什么?
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刘中国的角色也在不断改变。
在王国春时代,刘中国是一员销售“大将”,在五粮液销售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那个时候,他也只是一员猛“将”,只需要冲锋陷阵,全力搏杀于市场,至于宏观层面的企业发展战略和行业竞争形势,并不需要他考虑太多。
那段时间也是五粮液的黄金发展期,自1994年起便稳稳占据着行业“老大”位置,同时还有“一代大师”王国春在身后坐镇调度,所以,刘中国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压力当然是有的,但那时的压力,可能更多来自市场上的事务性工作,来自王国春对他的业绩要求和成长期望。结果证明,刘中国不仅战胜了当时的压力,还在压力作用下实现了自身的蜕变式提升。
当五粮液进入“唐桥时代”的时候,刘中国已成为股份公司董事长,此时的他已成帅才,是五粮液的关键人物和中流砥柱,他的职责已不限于一时一地的市场得失,更要通盘考虑五粮液的销售大局,要扛起广大经销商对五粮液的信任和期待,要成为企业团队心目中的定盘星。
在新的角色位置上,刘中国尽职尽责,甚至表现出“铁汉柔情”的双面性,力求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利好条件。他曾公开表示,经销商队伍需要调整,选择扶植“有能力的核心大商”,同时要淘汰掉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部分小经销商,由此构建市场化的网络体系。
对于市场压力所导致的窜货、乱价等现象,刘中国更是不留丝毫情面。他在经销商大会上说,五粮液不会轻易放弃一个经销商,因为大家都是五粮液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损害合作双方利益,对市场影响恶劣的经销商,我们也相信是所有厂家都不愿意选择的。”这显然是在暗示,不按规则办事的经销商,很可能被“清理门户”。
但就是这样一位“霸道”总裁,也有他的“柔软”一面。
2013年底,刘中国在五粮液厂商共建共赢大会上发言,对于这一年经历了无数风雨考验的经销商,他动情地说,“我们同样与各位运营商感受了市场的种种艰辛与不易”,由于五粮液公司自身的种种原因,对市场开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随即,他停下讲话,离开讲台,向在场的千余名经销商深深地“鞠躬”致歉。
刘中国酒量过人,据说在某次产品发布会上,北方片区所有经销商轮番敬酒,他与之逐一交流,并从容不迫地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另有坊间传言,刘中国某次拜访重要客户,对方听说他酒量大,便预先准备“高手”在场,想喝倒刘中国,结果还是败下阵来。刘中国见此情景,却主动“示弱”:今天很高兴,真的喝太多了,下次再聚会交流吧。
然而,随着2012年之后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刘中国根本无暇为从“战将”到“帅才”的境界飞跃而自喜。此时他被外界称为“酒业压力最大的董事长”,眼看被多年的老对手茅台实现反超,面对惨烈的市场形势,刘中国唯有使出浑身解数,全力推进五粮液的市场化转型。在经历阶段性下滑后,五粮液重回发展正轨,普五出厂价更是达到历史高点739元/瓶。经过这一场超常压力的风雨洗礼,刘中国无疑已是五粮液的功勋人物。
现在,五粮液换帅,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刘中国的职务身份并没有改变,但他显然已有新的职责和使命,除了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他还要成为企业新旧交替的“摆渡人”,成为新任领导熟悉企业、熟悉行业的“引路人”,成为维持和提升经销商信心,继续创新发展的“带头人”。我们更加确信的是,新的职责对刘中国意味着加倍的压力,他所要担当维系的,已不仅是个人前途和销售大局,而是承前启后、再开新篇的企业使命,这甚至对五粮液的命运走势,都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压力之巨,挑战之艰,几乎都是空前的,但正因为是刘中国,他早已习惯了面对压力和应对挑战,他善于处理复杂形势和成就企业发展,我们对刘中国和五粮液,都抱有充分信心。顺利通过这一关,刘中国也将达到真正的“大师”境界。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