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12月11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监事会决定了公司董事会的一系列人事变动。
2025年,三位资深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Hubertus Troska)、人力资源的柯莱森(Sabine Kohleisen)以及负责诚信经营的白韵格(Renata Jungo Brüngger),将在合同期满后退休离任。
监事会同时决定,佟欧福(Oliver Thöne)、盖森(Mathias Geisen)、时琨(Olaf Schick)将接替他们的位置,成为新一届董事会成员。
负责奔驰大中华区业务的现任董事会成员唐仕凯将按计划于2025年退休,他本人决定将在2025年2月1日起担任全新职务——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及中国事务特命代表。
据了解,即将荣退的唐仕凯主动决定担任新的职务,通过这一职位的转变,他将继续全力推进公司在其全球第一大市场业务体系的综合转型,并确保与继任者平顺及充分的工作交接。唐仕凯将于2025年7月31日正式退休。
奔驰现任产品策略及规划负责人佟欧福(Oliver Thöne)将自2025年2月1日起接任唐仕凯,担任董事会成员。目前,佟欧福奔驰乘用车产品开发领域担任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在他的领导下,奔驰集团成功地规划了一直到2030年代的整个未来车型阵容。
当下,奔驰正在持续优化其全球战略布局,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则尤其重要。随着公司管理层的更迭,奔驰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市场的本土化进程,从而更好地适应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需求。
履历显示,自2012年起,唐仕凯作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及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引领公司在华业务覆盖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及金融服务。
在唐仕凯的带领下,中国市场不仅成为了奔驰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也转变成了全球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之一。他和团队推动了在华销量的三倍增长,并在2013至2022年间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投资逾1010亿元人民币,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公司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和研发实力。
数据显示,仅过去五年,奔驰在华研发投入已高达105亿元人民币。从2014年启用的北京研发中心,到2024年全新大楼的启用,奔驰的本土研发已经进入以中国创新引领全球的新阶段。公司还与中国的顶尖高校和科技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开发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创新技术和智能化产品。
奔驰还积极与顶尖高校、本土科技企业和初创公司建立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速中国创新,为客户开发更多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奔驰与高德地图、火山引擎、思必驰等达成合作,以丰富客户的智能座舱体验。
奔驰与北汽集团的长期战略合作超过20年,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升级和转型。与吉利控股集团的合资企业共同运营发展纯电smart品牌,展示了奔驰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前瞻性。
除了带动奔驰在华销量增长,夯实奔驰在华生产及研发以及构建建广泛的中国朋友圈外,唐仕凯本人对中国文化也十分崇拜,并看好中国发展,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2017年,唐仕凯被授予北京市“长城友谊奖”,成为唯一一位由市属国有企业推荐获奖的外国专家。紧接着在2018年,他获得了中国政府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中国政府友谊奖,以表彰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外交流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对唐仕凯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唐仕凯代表了我们在中国市场所取得的了不起的成就。凭借其高超的文化领悟力及杰出的战略沟通能力,他不仅推动了我们的销量大幅增长,还大幅拓展了本土生产网络和研发实力,打造了一个精干卓越的中国团队。我很高兴他将继续担任董事会成员并承担中国事务特命代表一职,继续为公司贡献他的宝贵经验。”
同时,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监事会主席薄睦乐(Martin Brudermüller)也对唐仕凯的职业生涯表示敬意:“唐仕凯先生拥有我们欧洲领导者中最为丰富的在华管理经验。他的勤勉卓越的领导风范是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成功发展的关键。随着佟欧福的任命,我们期待公司能在他的领导下实现进一步的焕新和强化。”
今年9月,为进一步丰富其在华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奔驰宣布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超过140亿元人民币,标志着公司对于持续深化在中国市场业务布局的决心。
展望未来,奔驰计划进一步强化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继续推动在华业务的深入发展。公司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共同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智能化,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奔驰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得益于中国快速发展的产业链和创新活力,奔驰还在不断优化供应链体系,支持本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全球扩展。这种深化合作和资源共享不仅有助于提升奔驰的市场竞争力,也助力合作伙伴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升级,共同迎接全球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