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
84岁的万隆正在双汇的舞台上谢幕。短短三个月内,万隆再次卸任双汇发展(SZ:000895)副董事长一职。
2024年12月10日,双汇发展公告称,万隆因个人原因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申请辞去副董事长职务,辞职后万隆仍继续担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
此前的8月29日,万隆次子万宏伟被一致选举为双汇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万隆仍任非独立董事,随后的9月22日,双汇发展董事会又全票选举万隆为副董事长。到了10月份,万隆卸任了双汇发展法定代表人,由万宏伟接任。
与此同时,双汇发展重要关联公司史密斯菲尔德也被拆分,即将重返美股市场。2024年12月6日,万洲国际董事会投票通过了史密斯菲尔德分拆及独立上市的议案。
至此,双汇的继承之战落下帷幕,双汇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退居幕后,双汇历史上的标志性的事件告一段落。
掌舵双汇40余年,让双汇成为中国最大的肉食加工企业;斥71亿巨资创下一项史无前例的历史并购,11年后,这场并购却并没有达到预期。
万隆留给继承人一个怎样的双汇?面对连续下滑的业绩,新掌舵人,万隆次子万宏伟将如何重振双汇?
万隆于1940年出生于中国河南漯河,现年84岁。1960年,20岁的万隆参军成为铁道兵,1968年复员后被分配到漯河肉联厂工作,从办事员做起,逐步升至副主任、主任、副厂长。1984年,他成为漯河肉联厂历史上第一位民主选举的厂长。
随即,万隆就对该肉联厂进行了产权、业务等多方面的改革,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转型完成后,该肉联厂也变成了中国千家万户知晓的双汇,万隆也晋升至“当家人”、“一把手”。
在万隆的领导下,双汇从亏损状态迅速扭亏为盈,并在1991年启动了火腿肠项目,引入了国外生产线,推出了第一支“双汇”牌火腿肠。1998年12月,双汇发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但上市不久,双汇即迎来了历史上的一次危机,也是这场危机,让双汇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2011年国内瘦肉精事件爆发,万隆意识到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改革刻不容缓,他决定向上游生猪养殖业扩张,但扩张并不顺利,2012年双汇出栏生猪仅有31万头,规模小,生猪供应大多来自收购。
而早在2006年,万隆就参观过史密斯菲尔德,对史密斯菲尔德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和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大加赞赏。
万隆决定斥巨资并购史密斯菲尔德,以此打通上游产业链。
但彼时,已被内定为接班人的万隆长子万洪建对此持反对意见。
史密斯菲尔德成立于1936年,由弗吉尼亚州的Luter家族创立。史密斯菲尔德成立之初主要为杂货店供应火腿和其他新鲜猪肉产品,后来发展成为美国生猪养殖和肉食加工头部企业,曾于1999年至2013年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养殖上游玉米等谷物成本大幅上涨,但消费市场出现大幅下滑,生猪过剩,猪肉价格陷入低迷。史密斯菲尔德也陷入销售困境,出现资金危机,濒临破产,累计债务约24亿美元。
万洪建认为,这样的企业不值得去冒风险,并购后,双汇将背上了重债。对于万洪建的反对意见,万隆没有采纳。
此时,双汇已在中国得到长足发展,正在寻求低价且安全的肉源。美国生猪养殖技术相对成熟、养殖成本也低于国内市场,这使万隆看到了巨大的利差。
为了推进史密斯菲尔德品牌落地中国,万隆斥资超过8亿元在郑州建了一个美式工厂,主要生产美式培根、火腿、香肠。
万洪建对此仍持反对意见,表示“美式产品已被市场证实不是正确的方向”,万洪建认为双汇应给予生鲜品业务更多支持。万隆却认为,一旦史密斯菲尔德并购成功,可以迅速让成熟的高利润肉制品引入中国市场。
到了2013年,万隆以71亿美元并购了史密斯菲尔德,这笔投资不仅创下食品行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大案例,也一举使双汇成为全球最大猪肉食品企业。
2014年,万隆将史密斯菲尔德包装进双汇发展母公司万洲国际,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实现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超过23亿美元。从香港市场募集来的资金被用于偿还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所欠部分债务。
在是否并购史密斯菲尔德,重仓肉类深加工业务方面的争议,在日后也升级了万隆与万洪建之间的矛盾。2021年万洪建不惜公开“家丑”,揭露万隆作为企业一把手存在的“一言堂”倾向。最终,万洪建退出了双汇以及万洲国际的一系列职务。
万洪建出局,万宏伟替补。
公开信息显示,万宏伟于1973年出生,2002年6月,万宏伟自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取得文学士学位。2004年至2013年担任双汇集团主席秘书,2018年8月22日起担任双汇发展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
有接近万宏伟的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万宏伟为人低调,温和,与其父万隆的强势形成互补。
万洪建尚在任时曾评价万宏伟,善良、与世不争,并认为“弟弟的专业能力是可行;从加拿大多伦多毕业,综合素质非常好。英文能力非常强,可以横跨中美两边,但还是有待于提高和锻炼。”
在升任董事长之后,万宏伟在履职宣言中称,他担任董事长后,将心存敬畏,传承双汇沉淀40年的管理机制和双汇文化。在业务上,仍专注肉类食品和大健康消费品发展,按照双汇发展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战略,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前几年,史密斯菲尔德确实为双汇带来了看得见的利好,万隆确被证明“姜是老的辣”。但始料未及的外部环境变化,却让这场并购的结局,正中万洪建的预言。
并购后,史密斯菲尔德从美国退市,作为万洲国际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其国际业务,主要负责生猪养殖,以及部分的物流、冷链等附属产业。双汇发展,则负责肉食加工。
一位双汇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由于中美两个市场在养殖方面的成本、价格差,史密斯菲尔德进口到中国的猪肉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尤其是猪副产品。
图表来源:东方财富
据公开数据,并购之前的2010年,双汇发展低温肉制品毛利率仅为7.81%,高温肉制品毛利率11.92%,冷鲜肉和冷冻肉毛利率仅为4.92%。而随着史密斯菲尔德成为双汇最重要的上游供应商,2013年,双汇高温肉制品的毛利率一跃升至26.86%,低温肉制品毛利率升至22.78%,生鲜冻品毛利率增至11.35%。而高温和低温肉制品的毛利率在此后一直攀升,一度超过了30%。
据历年财报,2014年-2016年,万洲国际从美国进口猪肉量不断增加,其中,2014年,进口7万吨,2015年增至15万吨,2016年又增加到30万吨。
与此同时,万洲国际的中国肉制品业务毛利率也持续上升,其中2014年,万洲国际中国肉制品业务经营利润率同比增长了0.6 个百分点。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生猪出栏持续上升,生猪价格下跌32.5%,至1.12 美元/kg,而中国的猪肉价格约合2.42美元/kg。但美国国内猪肉消费量稳定,而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出口中国成为消耗美国猪肉过剩的主要途径。
巨大的差价,导致万洲国际2015年的毛利率再增长4.8个百分点至22%,创下当时肉制品单吨盈利的历史纪录。
2016年,史密斯菲尔德向中国出口的猪肉增至30万吨,其中一半是猪副产品,而副产品的在中美两个市场的差价更大。2016年,其利润率保持在31.2%。
转折出现在2017年。
2017年,国内猪价出现了下跌、中美猪肉价差缩小,双汇国际猪肉进口量随之回落。
雪上加霜的是,2018年起,生猪贸易也成为了中美贸易冲突的一个“抓手”。2018年4月和7月,中国对美进口猪肉分别加征25%的关税额,累计关税提高至62%。
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国内猪肉进口量同比回落了80%以上。
而2019年8月,中国对美国进口猪肉又加征10%关税。至此,中国对美猪肉进口累计关税提高至72%。
2018年,史密斯菲尔德生猪业务陷入亏损,生猪养殖亏损1.5亿美元。2022年、2023年,史密斯菲尔德在墨西哥和美国的猪肉业务亏损4300万美元;2023年亏损高达6.24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和2023年,史密斯菲尔德逐渐关停了一些养殖场。2023年,史密斯菲尔德在美国的生猪出栏量同比下降8%,产生与加速折旧、合约终止、雇员解雇、资产减值等退出成本费用合计1.76亿美元。
于此同时,史密斯菲尔德也在缩减生猪出栏规模,根据万洲国际公告,2024年预计出栏量会低于1500万头,而此前史密斯菲尔德在美国生猪养殖出栏量常年保持在1750万头左右。史密斯菲尔德希望最终把出栏规模控制在1000万头或者更低,这个目标在未来的1-3年内实现。
2023年,史密斯菲尔德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较2022年减少约69.5%至约4.82亿美元,除税后亏损约7000万美元。万洲国际解释,这主要由于生猪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且猪肉价值因消费者需求疲软而承受压力所致。
2024年,史密斯菲尔德在美国和墨西哥的生猪养殖业务已有所减亏,截至2024年9月30日,万洲国际在美国及墨西哥收入为99.14亿美元,经营利润为8.41亿美元。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史密斯菲尔德分拆上市和其业绩、以及财务问题不无关系。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分析称,万洲国际分拆史密斯菲尔德主要是为了解决财务问题。
尽管从2023年业绩来看,徐洪志表示,史密斯菲尔德近年来主要以北美市场为主,北美猪肉价格不高,竞争格局更复杂更激烈,销售渠道被山姆、沃尔玛几个大的销售巨头垄断和控制的,作为猪肉上游供应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地很厉害。这和国内丰富的销售渠道情况不一样。
徐洪志称,在北美市场,作为史密斯菲尔德是没有办法控制比自己规模还大的销售渠道的,即使遇到猪肉价格不错的时候,未必有很有的利润空间,如果猪肉价格下跌那肯定更要亏钱。
在万洲国际体内的2013年至2023年,史密斯菲尔德的年销售额从130亿美元增加到146亿美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约为53.83亿美元,稍高于47亿美元的收购价。
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称,10年时间仅仅有限的涨幅肯定低于万洲国际当初收购的预期,毕竟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不仅是为了提升万洲国际在全球猪肉市场的龙头地位,也看重中美作为两大猪肉市场之间互动合作能够形成的协调效用。但是在这10年里,非洲猪瘟、中美贸易战、疫情等问题都对此前的预期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现在万洲国际为了更好优化资产组合,选择推动史密斯菲尔德在美国上市。
“这至少可以缓解史密斯菲尔德的业绩对万洲国际股价的影响”,沈萌说,“对于万洲国际而言,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利好被稀释殆尽之时,双汇发展也陷入了竞争加剧、品牌老化、业绩持续下滑的窘境,这也考验着新董事长。
2024年前三季度,双汇发展实现营收为440亿元,同比减少4.75%;实现净利润为38.04亿元,同比减少12.08%。而此前2021年至2023年,双税发展的营收持续三年下滑,从2020年的近740亿元已降至2023年的不到600亿元。
此外,2023年双汇归母净利润约50.53亿元,同比下降了10.11%。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05%,下滑幅度不断加大。
肉制品加工业和屠宰业是双汇发展的两大主业,近年来,这两大业务营收皆处于下滑状态,其中肉制品加工业营收从2020年的281亿元降至2023年的264亿元,同期屠宰业从483亿元降至2023年的31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双汇发展肉制品加工业和屠宰业营收分别为192亿元和218.26亿元,同比分别下滑7.7%、9%。
双汇解释称,营收下滑主要原因一是生鲜猪产品、禽产品市场价格低迷,产品毛利下降。二是屠宰行业竞争激烈,加之猪价上涨抑制猪肉消费,同时去年同期公司抓住生猪低价期进行了储备,生鲜产品外销量同比下降。
而值得一提的是,营利下滑的同时,双汇发展经销商数量也出现较大降幅,2024年上半年,双汇发展经销商较年初减少455家,降幅2.56%。
对于经销商减少的原因,双汇发展表示,主要因生鲜品业部分渠道低价竞争激烈,公司控制了低毛利、经营效果不佳渠道的销售。
一位南方地区的下游经销商告诉界面新闻,这几年,国内生猪出栏过剩,上游供应商之间牧原、金锣、双汇、雨润的竞争相当激烈,经常互相进行价格战,抢夺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万洪建对外公开说,2011年瘦肉精事件爆发后,同在河南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曾经找过万隆,提出双方在生猪养殖上合作,但被万隆拒绝了。
对于牧原股份的迅速扩张,万洪建曾表示担忧,万洪建称,牧原成为全球生猪出栏量最大的企业,超过双汇收购的史密斯菲尔德,猪源足够多的牧原在往下游拓展,建好的屠宰厂每天屠宰1万头左右,将来要达到每年2000万头;此外牧原还要建设一个5万吨的肉制品工厂。
对于双汇的未来,万洪建曾说,最值得注意的竞争对手就是同在河南的牧原股份。
牧原股份曾是双汇发展的上游最大供应商,但相对于双汇在上游产业链布局上的失据,近年来,在完成养殖扩张后的牧原股份,已将产业链延伸至屠宰、肉食加工上,且业绩不断在向好。
而双汇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对于上游养殖端,双汇表示,对养猪业和禽产业当前的重点工作都是提升现有项目的养殖指标和运营水平,降低养殖成本。
据双汇发展于2024年12月2日公开的数据,目前双汇养殖业有生猪养殖和肉鸡养殖,生猪养殖产能年出栏 100 万头, 肉鸡养殖产能年出栏 3 亿只。
双汇称,公司发展养殖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下游屠宰业和肉制品业做配套,增强产业链协同优势,推动肉类产业化、多元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绩出现下滑之后,双汇仍将业务重点放在肉制品业务上,于此同时,在鲜品经销商缩水后,双汇也渠道目光转移到了线上。
双汇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强低温、速冻、休闲零食、线上等新渠道的开拓,推进专业化运作,扩充客户网络。
只是,也有业内人士对双汇的未来提出担忧,在健康饮食的新趋势下如何吸引新生代的消费群体,双汇需要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而这并不容易。
受业绩影响以及市场因素的影响,双汇发展在二级资本市场的股价,也在近年来出现较大跌幅。
截至2024年11月6日,双汇发展股票收盘价为25.53元/股,较2020年的高点65.65元/股下跌超过60%。目前,双汇发展总市值884.53亿元,较2020年高峰时的2107.7亿元缩水了约1200亿元。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升任董事长,正式掌舵双汇不久后的2024年11月,万宏伟进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进行EMBA学习,并在该课程的开学典礼上发表了讲话。万宏伟在讲话中,肯定了万隆并购史密斯菲尔德一事。
对于自己的新职务,他说,这是一份沉重的历史责任和担当,需要我传承好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经营战略和管理机制,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