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去年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智能化在过去一年时间内迅速发展,AI大模型上车、端到端智驾大模型落地,AI定义汽车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东软睿驰总裁兼CTO杜强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明年汽车市场在软件领域、智能化领域核心的趋势是面向AI应用的车云一体产品,这也是明年汽车软件方面最核心的赛道。“今年汽车市场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明年这种趋势只会延续并且更上一个台阶。”
东软睿驰近期发布了面向AI时代的整车智能OS架构,包括NeuSAR OS、基于大模型的自动驾驶产品与面向AI创新的车云协同平台。
在今年价格战的压力之下,主机厂的降本需求直接传导至供应商,近期比亚迪等主机厂要求供应商降本的消息也引起行业内的广泛讨论。
通常来说,依靠强研发的软件服务商、AI服务商相比硬件供应商受到的影响较小。一方面,相比硬件需要生产制造,软件大部分成本都来自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汽车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人机交互的技术,已经成为了汽车公司用来提升销量、建立品牌形象的关键,这也意味着这两个方面的投入都在加大。
杜强认为,汽车品牌在投入的过程中,考虑AI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与回报是其次,首要期望占据这条赛道,之后再通过迭代、数据反馈来发现AI能为汽车品牌带来的具体价值和回报。
“AI大模型、整车OS的降本属性是汽车产业链成本压力过程中的一个逆向赛道,从供应商角度来看,如何利用新技术帮助汽车公司降本是明年竞争的重要趋势。”
以智驾为例,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明年低端车型上也要搭载高阶智驾。今年智驾业务有频繁动作的比亚迪,最新消息是入股前身为大疆车载业务的卓驭科技,该公司主攻低成本的纯视觉高阶智驾方案。
这样的趋势也使得智驾方案供应商需要在内部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东软睿驰最新发布的两段式端到端智驾方案,能够实现城市场景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据了解,该套方案算上硬件成本价格在5000元左右,目前已经拿下岚图汽车的一款明年上市车型的定点。
AI与汽车的融合已经超越汽车产品本身,除了最为直观的智驾产品和智能座舱外,从上游的供应链管理到汽车公司产品开发制造,最后再到下游的用户服务、客户管理都已经开始将AI纳入其中。
首要目的就是降本增效,一位自动驾驶公司员工告诉界面新闻,之前研发测试环节分析问题还需要人一条一条的来看数据定位问题,现在已经交给大模型直接处理,能够提高人力效率、降低时间成本。
随着AI在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整个汽车链来说,竞争的同时合作分工将尤为重要。杜强认为,AI要想上车,就需要将所有AI基础设施变成系统,类似于把网络存储等系统服务放在操作系统上。未来AI这部分技术架构会越来越厚,每个应用开发者或者每个汽车公司将难以承担独立开发的工作量与成本,分工再合作将是未来的基本定位。
杜强表示,以10年为尺度,最晚不会晚于2034年,人工智能将达到和超越人的水平。目前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能够把汽车制造商之前的数据拉通,以此来大幅度缩短技术需要的时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