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编者按:2024年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继2023年民企大调研之后,界面新闻和界面智库2024年10月起再次开展年度民营企业发展现状调研,以了解民营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政策和法律诉求,助力民企渡过难关。
伴随智能网联汽车蓬勃发展,加速迭代的智能驾驶技术日益成为推动交通革命的中坚力量。从去高精地图的讨论、端到端大模型的上车,再到今年广州车展上“车位到车位”的最新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技术,智能驾驶的发展无疑是汽车行业中最值得关注的趋势。
按照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汽车智能驾驶共有0至5六个级别,其中,0至2级为辅助驾驶系统,目前常见的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系统等功能均属于2级驾驶自动化。据工信部披露,今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为55.7%。国泰君安研报指出,明年智能驾驶将不断迭代,城市NOA产品不断完善,高速NOA渗透率加速提升。
而从3级自动驾驶开始,目标探测与响应的对象从驾驶者变为系统。3级驾驶自动化意味着汽车可以在特定路况如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上,实现有条件的自动驾驶。今年被广泛讨论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则属于4级,意味着在绝大部分场景下,车辆可实现自动驾驶。
在行业法律法规方面,《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等多份文件的发布,确立了国家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方向。
今年6月4日,工信部发布《四部门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通知,并公布了9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名单包括一汽、上汽、广汽、北汽蓝谷、比亚迪和蔚来等,这标志着我国L3/L4级自动驾驶上路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
地方政府也在自行摸索并出台区域性规定进行试点。深圳于2022年率先为智能网联汽车立法,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围绕准入、登记、使用、运营、质检等关键环节进行管理。去年8月,深圳还发布全国首套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地方标准,有力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地方准入,为商业化探索铺路。
其他地区中,北京市经信局今年6月30日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征求意见稿指出,符合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的自动驾驶汽车,按照保障安全、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道路运输服务试点等创新活动。
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通过立法重点解决特定区域自动驾驶汽车创新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主体提供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范。
实际上,智能驾驶在国内的发展一直采取渐进式的强政策导向和强监管的路线,依靠政策引导与企业技术安全验证并行的方式来推进本土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以L4为例,目前,百度Apollo、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国内头部自动驾驶企业已经在国内20多个城市开展测试和商业化运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兰州、武汉、深圳、重庆等。其中,北京是国内首个明确许可Robotaxi商业化试点的城市,武汉的落地应用规模则更大。
一位自动驾驶公司人士表示,过去两年,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都在持续完善政策法规落地来完善外部环境、提高监管力度,相比较而言,2024年的政策推进速度比2023年更快。另外,技术层面上,头部自动驾驶公司的技术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激光雷达等硬件成本的下探和大模型的发展都推动了更高阶自动驾驶的应用落地。
对于robotaxi行业来说,下一步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规模化打平成本,最终实现商业化运营。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曾给出一个具体数据,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中,Robotaxi投放1000辆时,运营才会达到盈亏平衡点,越过这个点,每增加一辆成本就会更低。目前行业内运营中的车辆还远达不到这个规模,这也意味着,需要政策支持更多区域开放来运营robotaxi。
面向未来,业内逐渐形成的共识是,随着大模型、大算力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这在监管层面上给相应法规提出更多的新要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此前表示,到明后年L3级自动驾驶技术将具备走上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商用能力,希望国家立法能加快进展。
在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推进过程中,责任事故认定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当一辆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交通责任认定就变得十分困难。现有文件当中对事故责任的划分主要取决于车内是否有驾驶人存在,由交管部门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认定。车内有驾驶人的,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理;车内无驾驶人的,对车辆所有人、管理人进行处理。逻辑同样也适用于事故造成的追责赔偿。
另一方面,当下不少汽车公司为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大力描述更具科技感的出行体验,但目前车辆还无法达到其渲染的完全自动驾驶水平,这也就导致用户在试乘和使用过程中感受到宣传与现实的脱节,进而对智能驾驶产生不信任、阻碍市场教育与行业发展。
一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向界面新闻表示,期望政府出台关于智能驾驶系统各项功能的明确划分标准,利于主机厂对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好坏作出区分,“一方面让潜在投资者、客户切实看到各家公司的真正技术实力,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智能驾驶被消费者认识和接受。”相关法规政策、行业标准的完善,能够让技术更好地商业化落地。
此外,智能驾驶行业也普遍希望政府出台更多的支持性政策。多家智能驾驶公司告诉界面新闻,希望出台更多针对智能驾驶行业的人才政策与税务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打开局面,赢得关键技术人才。
例如,建设人才公寓、人才房并提供住房补贴,引进科研院所和高校资源,促使其与人工智能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具备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的专业人员。
融资方面,受到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一众美元基金退出中国市场,智能驾驶企业面临融资难、经营压力大的处境。这些智能驾驶公司期待政府能够牵头盘活投融资市场,制定政策促使国有资本向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行业聚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破解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