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苏姿丰,刚投一位女掌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苏姿丰,刚投一位女掌门

一切才刚刚开始,前方道路充满了无限可能。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投资界PEdaily 王露 

临近年末,融资依旧疯狂。

投资界获悉,近日Liquid AI宣布完成一笔2.5亿美元A轮融资,领投方正是苏姿丰所执掌的AMD。至此,这家成立仅一年的创业公司,估值超过23亿美元(约160亿人民币)。

公司创始人Daniela Rus,人们可能有所不知,这是与李飞飞齐名的计算机大佬。她因率先开展分布式机器人研究并实现算法突破而闻名业内,目前掌舵全球最大的高校实验室,被称为机器人之母。2023年,她带领三名弟子创办Liquid AI。

这也是本月以来AMD在AI赛道的第三次出手,此前已押注芯片公司Ayar Labs、AI视觉领域企业Luma AI。细细梳理下来,今年AMD直接投资了至少九家AI企业。用苏姿丰的话来说,没有人想在AI上落后。

机器人之母,她带队创业,成立一年估值百亿

被苏姿丰看上,Liquid AI来头不小。

这要从创始人说起:1963年,Daniela Rus出生于罗马尼亚的理工科学霸家庭,父亲是计算机科学家,母亲是物理学家。17岁那年她随父母来到美国,先在爱荷华大学就读本科,1987年考入康奈尔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

彼时,她师从图灵奖获得者、计算机泰斗John Hopcroft。毕业后,Rus成为达特茅斯学院的计算机教授,一手创立达特茅斯机器人实验室,以率先展开分布式机器人研究并实现算法突破而闻名业内。不到40岁,她就斩获麦克阿瑟天才奖。后来接手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成为全球最大高校实验室的第一位女性掌门人。

展开来看,在Rus的带领下,CSAIL有着相当多的开创性研究,包括可穿戴的盲人导航系统、MiniSurgeon可食用医用机器人、SoFi软体机器鱼、模块化机器人船、自动驾驶变道算法等。“她做的很多事情一开始看起来像魔术,从未有人想到过的巧妙想法,最终能照进现实。”在业内,她被誉为“机器人之母”。

学界硕果累累,Rus还积极投身创业,此前曾创立Themis AI、自动驾驶Venti等公司。而此次创立的Liquid AI,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当时Rus注意到Ramin Hasani、Mathias Lechner的神经网络研究,将他们挖到实验室,并以身入局与博士生Alexander Amini共同钻研。至此,Liquid AI的联合创始团队集合完毕。

所谓液态神经网络,灵感来自食物链底层的秀丽隐杆线虫,身长仅1毫米,神经系统只有302个神经元,却有能力自主决策、探索世界,其神经连接模式和动态特性成为研究机器学习的对象。

此后,四位研究者发表多篇重量级论文,提出了液体神经网络(Liquid Neural Networks,LNN)架构,利用动态权重更新机制和基于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连续时间建模,突破了传统Transformer架构的局限性。

简言之,传统架构需要大量数据训练,从而校准其权重最优值。液态神经网络有更强的适应性,能根据观察到的输入改变其基本方程,从而加快响应速度。

基于这一研究成果,Liquid AI于2023年3月宣布成立,九个月后完成种子轮3750万美元融资,估值超过3亿美元,背后有OSS Capital、Automattic、Samsung Next等投资机构,以及GitHub联合创始人Tom Preston Werner、Shopify创始人Tobias Lütke和Red Hat联合创始人Bob Young等天使投资人。

最新消息传来,Liquid AI宣布完成2.5亿美元A轮融资,由芯片巨头AMD领投,OSS Capital、Duke Capital Partners和PagsGroup参投,估值已超过20亿美元。至此,Liquid AI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崛起为明星独角兽。

苏姿丰低调扫货

这不是苏姿丰今年的第一次出手。

事实上,AMD已经重仓AI投资。据不完全统计,今年AMD直接投资了至少9家AI企业,其中不乏超级独角兽项目。

印象深刻一幕出现在今年9月。李飞飞首次创业项目World Labs宣布获得2.3亿美元融资,由a16z、NEA恩颐投资和Radical Ventures领投,还有AMD、英伟达、Adobe、Databricks和Shinrai Investments等身影,估值已达到10亿美元。

李飞飞在AI界可以说是无人不晓。出生于北京,在四川成都长大,她是全球AI领域研究的标志性人物,长期主导着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学科研究。而World Labs创始团队里华人面孔约占据了三分之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外国语学校的校友比比皆是。

无独有偶,今年5月人工智能公司Scale AI宣布获得10亿美元融资,估值为138亿美元(约为人民币1000亿元),AMD以投资方身份参与其中。

此外,芯片公司Ayar Labs、大模型创企Cohere以及Fireworks AI等公司融资阵营里都能看到AMD的身影。今年7月AMD表示,过去的12个月里,已向十几家AI公司投资超过1.25亿美元。

此外,今年AMD大手笔下场收购,斥资49亿美元收购ZT Systems;将欧洲最大的私人AI实验室Silo AI纳入麾下。接连豪爽出手,几乎不愿错过明星项目,不难看出AMD的野心。

在铁娘子苏姿丰执掌十多年间,AMD整体市值首次超过竞争对手英特尔,股价上涨近50倍。如今她将未来押注在人工智能,称“这是职业生涯中见过最重要的技术”。

“没有人想在AI上落后,我们决定变得更加积极。”苏姿丰在最近一次采访中提及,“如今AI初创公司在尖端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空前强大,其更新速度令人惊叹。可以看到,过去保守的大型企业不得不更加开放,都在加深与初创公司合作。”

苏姿丰的紧迫感来自老对手黄仁勋。英伟达在AI投资上同样凶猛,今年参与了OpenAI、World Labs、Cohere、Perplexity AI和Scale AI等明星独角兽融资。

Crunchbase数据显示,仅2024年,英伟达参与了超过10次1亿美元以上的AI企业融资。从去年初到今年8月已支持了70多家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09亿美元。此前有被投企业透露,英伟达的每一项投资都由黄仁勋亲自批准。

对此,苏姿丰不止一次谈及行业竞争:“技术的魅力在于打造出色产品。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看清未来,决定未来三到五年行业的发展方向,并下大赌注。我们已经下了一些非常好的赌注。”

史上最大竞赛,黄仁勋:不入局必死

目之所及,一场你追我赶的AI竞赛已然拉开帷幕。与英伟达、AMD相似,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巨头们也在“跑马圈地”,以投资继续增强在业界的话语权。

就在本周,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atabricks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高达100亿美元,估值达到620亿美元。OpenAI也宣布最新一轮融资66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1570亿美元(超1100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出现了英伟达、微软等巨头以及重量级投资机构。

将时间拉长来看,AI行业更是缔造了让人目瞪口呆的天量融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AI占据了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31%,而两年前仅有13%。这一数据使之前的科技行业浪潮相形见绌——巅峰时期的金融科技占据了约20%。因此,CB Insights分析师惊呼,“AI公司几乎吸走了创投圈所有的氧气。”

国内AI融资也十分火爆。月之暗面、百川智能、智谱AI等明星企业频繁传来大额融资消息,估值短时间内突破百亿。在AI投资最火热的时候,各大机构都在争先恐后争抢明星项目的入场券。在今年的清科年会上,有投资人直言,当前人民币基金最大课题就是不能错失AI时代的超级独角兽。

AI泡沫论一度甚嚣尘上。“人工智能泡沫,如今正在接近临界点。”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合伙人David Cahn(大卫·卡恩)发出警告。高盛曾在今年报告中提醒,科技巨头计划未来几年在AI资本支出上花费1万亿美元,但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可见的成果来证明这些投入是值得的。

不过,对于AMD和英伟达等巨头们来说,大手笔投向AI创企不仅仅为了押注良好的财务回报。深入了解前沿AI创企技术发展,从而改进下一代芯片,并推动公司整体发展,才是核心价值。

这一点,从黄仁勋的表述中可见一斑。他经常将科技行业描绘为生死竞赛,如果英伟达不为了遥远的未来而进行早期投资,那么灭顶之灾可能随即到来。

苏姿丰无疑也抱着同样的态度。前几日,她公开聊起了“AI泡沫”,直言持有“泡沫论”的人想法过于狭隘,只考虑现在或者未来半年的投资回报。

“人工智能至少着眼于未来五年技术弧线,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她指出,每隔10年左右,技术会出现一个重大转折点。互联网、个人电脑、手机、云计算莫不如是,但人工智能比以上这些的影响力都要大,此刻正处于新周期的初始阶段。

一切才刚刚开始,前方道路充满了无限可能。这一波史无前例的AI浪潮最后会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或许很快揭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AMD

4k
  • 新加坡竞争监管机构就AMD拟收购ZT Group征集意见
  • IBM宣布与AMD合作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苏姿丰,刚投一位女掌门

一切才刚刚开始,前方道路充满了无限可能。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投资界PEdaily 王露 

临近年末,融资依旧疯狂。

投资界获悉,近日Liquid AI宣布完成一笔2.5亿美元A轮融资,领投方正是苏姿丰所执掌的AMD。至此,这家成立仅一年的创业公司,估值超过23亿美元(约160亿人民币)。

公司创始人Daniela Rus,人们可能有所不知,这是与李飞飞齐名的计算机大佬。她因率先开展分布式机器人研究并实现算法突破而闻名业内,目前掌舵全球最大的高校实验室,被称为机器人之母。2023年,她带领三名弟子创办Liquid AI。

这也是本月以来AMD在AI赛道的第三次出手,此前已押注芯片公司Ayar Labs、AI视觉领域企业Luma AI。细细梳理下来,今年AMD直接投资了至少九家AI企业。用苏姿丰的话来说,没有人想在AI上落后。

机器人之母,她带队创业,成立一年估值百亿

被苏姿丰看上,Liquid AI来头不小。

这要从创始人说起:1963年,Daniela Rus出生于罗马尼亚的理工科学霸家庭,父亲是计算机科学家,母亲是物理学家。17岁那年她随父母来到美国,先在爱荷华大学就读本科,1987年考入康奈尔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

彼时,她师从图灵奖获得者、计算机泰斗John Hopcroft。毕业后,Rus成为达特茅斯学院的计算机教授,一手创立达特茅斯机器人实验室,以率先展开分布式机器人研究并实现算法突破而闻名业内。不到40岁,她就斩获麦克阿瑟天才奖。后来接手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成为全球最大高校实验室的第一位女性掌门人。

展开来看,在Rus的带领下,CSAIL有着相当多的开创性研究,包括可穿戴的盲人导航系统、MiniSurgeon可食用医用机器人、SoFi软体机器鱼、模块化机器人船、自动驾驶变道算法等。“她做的很多事情一开始看起来像魔术,从未有人想到过的巧妙想法,最终能照进现实。”在业内,她被誉为“机器人之母”。

学界硕果累累,Rus还积极投身创业,此前曾创立Themis AI、自动驾驶Venti等公司。而此次创立的Liquid AI,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当时Rus注意到Ramin Hasani、Mathias Lechner的神经网络研究,将他们挖到实验室,并以身入局与博士生Alexander Amini共同钻研。至此,Liquid AI的联合创始团队集合完毕。

所谓液态神经网络,灵感来自食物链底层的秀丽隐杆线虫,身长仅1毫米,神经系统只有302个神经元,却有能力自主决策、探索世界,其神经连接模式和动态特性成为研究机器学习的对象。

此后,四位研究者发表多篇重量级论文,提出了液体神经网络(Liquid Neural Networks,LNN)架构,利用动态权重更新机制和基于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连续时间建模,突破了传统Transformer架构的局限性。

简言之,传统架构需要大量数据训练,从而校准其权重最优值。液态神经网络有更强的适应性,能根据观察到的输入改变其基本方程,从而加快响应速度。

基于这一研究成果,Liquid AI于2023年3月宣布成立,九个月后完成种子轮3750万美元融资,估值超过3亿美元,背后有OSS Capital、Automattic、Samsung Next等投资机构,以及GitHub联合创始人Tom Preston Werner、Shopify创始人Tobias Lütke和Red Hat联合创始人Bob Young等天使投资人。

最新消息传来,Liquid AI宣布完成2.5亿美元A轮融资,由芯片巨头AMD领投,OSS Capital、Duke Capital Partners和PagsGroup参投,估值已超过20亿美元。至此,Liquid AI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崛起为明星独角兽。

苏姿丰低调扫货

这不是苏姿丰今年的第一次出手。

事实上,AMD已经重仓AI投资。据不完全统计,今年AMD直接投资了至少9家AI企业,其中不乏超级独角兽项目。

印象深刻一幕出现在今年9月。李飞飞首次创业项目World Labs宣布获得2.3亿美元融资,由a16z、NEA恩颐投资和Radical Ventures领投,还有AMD、英伟达、Adobe、Databricks和Shinrai Investments等身影,估值已达到10亿美元。

李飞飞在AI界可以说是无人不晓。出生于北京,在四川成都长大,她是全球AI领域研究的标志性人物,长期主导着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学科研究。而World Labs创始团队里华人面孔约占据了三分之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外国语学校的校友比比皆是。

无独有偶,今年5月人工智能公司Scale AI宣布获得10亿美元融资,估值为138亿美元(约为人民币1000亿元),AMD以投资方身份参与其中。

此外,芯片公司Ayar Labs、大模型创企Cohere以及Fireworks AI等公司融资阵营里都能看到AMD的身影。今年7月AMD表示,过去的12个月里,已向十几家AI公司投资超过1.25亿美元。

此外,今年AMD大手笔下场收购,斥资49亿美元收购ZT Systems;将欧洲最大的私人AI实验室Silo AI纳入麾下。接连豪爽出手,几乎不愿错过明星项目,不难看出AMD的野心。

在铁娘子苏姿丰执掌十多年间,AMD整体市值首次超过竞争对手英特尔,股价上涨近50倍。如今她将未来押注在人工智能,称“这是职业生涯中见过最重要的技术”。

“没有人想在AI上落后,我们决定变得更加积极。”苏姿丰在最近一次采访中提及,“如今AI初创公司在尖端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空前强大,其更新速度令人惊叹。可以看到,过去保守的大型企业不得不更加开放,都在加深与初创公司合作。”

苏姿丰的紧迫感来自老对手黄仁勋。英伟达在AI投资上同样凶猛,今年参与了OpenAI、World Labs、Cohere、Perplexity AI和Scale AI等明星独角兽融资。

Crunchbase数据显示,仅2024年,英伟达参与了超过10次1亿美元以上的AI企业融资。从去年初到今年8月已支持了70多家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09亿美元。此前有被投企业透露,英伟达的每一项投资都由黄仁勋亲自批准。

对此,苏姿丰不止一次谈及行业竞争:“技术的魅力在于打造出色产品。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看清未来,决定未来三到五年行业的发展方向,并下大赌注。我们已经下了一些非常好的赌注。”

史上最大竞赛,黄仁勋:不入局必死

目之所及,一场你追我赶的AI竞赛已然拉开帷幕。与英伟达、AMD相似,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巨头们也在“跑马圈地”,以投资继续增强在业界的话语权。

就在本周,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atabricks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高达100亿美元,估值达到620亿美元。OpenAI也宣布最新一轮融资66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1570亿美元(超1100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出现了英伟达、微软等巨头以及重量级投资机构。

将时间拉长来看,AI行业更是缔造了让人目瞪口呆的天量融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AI占据了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31%,而两年前仅有13%。这一数据使之前的科技行业浪潮相形见绌——巅峰时期的金融科技占据了约20%。因此,CB Insights分析师惊呼,“AI公司几乎吸走了创投圈所有的氧气。”

国内AI融资也十分火爆。月之暗面、百川智能、智谱AI等明星企业频繁传来大额融资消息,估值短时间内突破百亿。在AI投资最火热的时候,各大机构都在争先恐后争抢明星项目的入场券。在今年的清科年会上,有投资人直言,当前人民币基金最大课题就是不能错失AI时代的超级独角兽。

AI泡沫论一度甚嚣尘上。“人工智能泡沫,如今正在接近临界点。”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合伙人David Cahn(大卫·卡恩)发出警告。高盛曾在今年报告中提醒,科技巨头计划未来几年在AI资本支出上花费1万亿美元,但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可见的成果来证明这些投入是值得的。

不过,对于AMD和英伟达等巨头们来说,大手笔投向AI创企不仅仅为了押注良好的财务回报。深入了解前沿AI创企技术发展,从而改进下一代芯片,并推动公司整体发展,才是核心价值。

这一点,从黄仁勋的表述中可见一斑。他经常将科技行业描绘为生死竞赛,如果英伟达不为了遥远的未来而进行早期投资,那么灭顶之灾可能随即到来。

苏姿丰无疑也抱着同样的态度。前几日,她公开聊起了“AI泡沫”,直言持有“泡沫论”的人想法过于狭隘,只考虑现在或者未来半年的投资回报。

“人工智能至少着眼于未来五年技术弧线,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她指出,每隔10年左右,技术会出现一个重大转折点。互联网、个人电脑、手机、云计算莫不如是,但人工智能比以上这些的影响力都要大,此刻正处于新周期的初始阶段。

一切才刚刚开始,前方道路充满了无限可能。这一波史无前例的AI浪潮最后会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或许很快揭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