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近日,多家券商研究所发布了关于2025年港股的投资策略展望。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多家机构研究认为,自今年9月24日以来,港股的流动性大幅抬升,且风险偏好回暖。有机构预计,国内政策有望在2025年持续发力,港股盈利将继续小幅改善。
2025年港股或迎反转行情
中泰国际分析指出,2023年以来包括居民收入预期低迷、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物价下行、地产修复疲弱以及地方财政乏力等困扰港股的多重因素一直延续至2024年。9月下旬以来,政策组合拳超预期发力,有力提振风险偏好,叠加低估值下资金“捡便宜”,港股大盘趁势上行。2024年港股恒生指数走势先低后高,基本呈现波浪式、震荡式上行的走势。
中泰国际预测,基准情况下,预计恒生指数2025年盈利增长5.0%,风险溢价7.5%,给予2025年年底恒生指数的目标价为20300点,全年高低波幅在16700点至23500点。最乐观情况下,若中央财政兜底直接补贴地方政府及居民收入,有力托底地产止跌回稳、刺激通胀回升、扭转居民未来收入和就业预期,预计恒生指数2025年内有望高见23500点。
申万宏源研究认为,2024年的港股市场不可谓不是牛市。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逾15%,且价值和成长的风格在2024年均有所表现。但投资者的整体投资体感可能并不舒适:虽然盈利预期的改善是今年港股指数的底色,但风险偏好的大幅波动才是最为重要的盈利来源。
国泰君安研究认为,国内政策有望在2025年持续发力,港股盈利将继续小幅改善。特朗普关税的可能到来为国内经济前景增加一定的不确定性。然而,国内政策工具仍然充足,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此外,随着海外央行在2025年持续降息,海内外利差压力缩小,进一步扩展国内政策空间,相关支持性政策有望持续推出,能有效对冲外部压力。综合来看,港股盈利端将在2025年继续小幅改善。
中信证券认为,自9月24日以来,港股的流动性大幅抬升,且风险偏好回暖,市场卖空占比显著回落,均显示港股投资者情绪显著抬升的趋势。而即便经历了今年的强劲上涨,当前港股市场在估值和盈利匹配的维度仍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展现显著的吸引力,并且无论是股权风险溢价还是动态市盈率,当前仍处于适当水平或甚至还在历史低位,后续随着投资者情绪的持续扭转。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港股市场或迎来反转行情。首先,当前全球维度港股的估值优势非常显著,而我国价格压力导致的收入端问题料也会逐步缓解。其次,2024年前十个月南向已累计流入近6300亿港元,整体中资相对外资的话语权大幅提升,特别是在中小市值板块。最后,在国内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投资者预期有望转向。
建银国际分析指出,2024年4-5月及9-10月港股走出两轮技术性牛市,成交明显趋于活跃。虽然熊牛切换仍多险阻,但考虑到本轮熊市最低点及熊市第二只脚已分别于2022年10月和2024年1月确认,港股流动性指标持续改善,2025年熊牛切换继续走向深入的可能性大。
建银国际预计全年港股走势前低后高,波动中枢上移,恒生指数波动区间介于18000-23000点,国企指数波动区间介于6500-8000点,科技指数介于4000-5200点。
中金公司认为,基准情形下,港股仍没有完全摆脱震荡格局,原因在于估值和风险溢价空间不大,盈利改善又需要更大刺激,所以在指数层面上更强的期待需要以更大的压力为前提,这也是在“应激式”政策思路下,更大规模刺激出台的条件。
不过,中金公司认为,港股估值和仓位出清更彻底,盈利结构更好,都使其在合适的催化剂下更易反弹,也可能较A股具有韧性。因此“反弹是间歇,结构是主线”,在低迷的左侧逐渐布局,在亢奋的右侧适度获利转向结构,似乎是一个较为有效的策略。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下半年经济内生增长动能逐步修复,地产下行周期逐步见底,恒生科技作为内需相关的核心资产之一,也有望迎来盈利增长预期修复下的贝塔行情。长期看,中国地产和经济复苏节奏和预期虽可能有偏差,但向上趋势不改。
明年有哪些投资建议?
中泰国际认为,策略上关注几个方面。第一,高分红稳定资产:国企改革及市值管理新规落地,利好股息率较高、自由现金流较稳定的如公用事业、通信、能源等板块,及部分顺周期的内银及内险。
第二,政策刺激下的结构性机会:关注能源电力、交运、环境基础设施、工业等设备更新领域,以及家电、消费电子等消费品更新领域。国产替代相关科技硬件、云软件等领域有望在“新质生产力”政策支持下跑出。
第三,挖掘周期性向上带来Alpha回报。此外,关注受益于必选消费韧性的部分业绩稳健且分红能力提升的食品饮料龙头,主打性价比、平价快销且具有成熟品牌力的可选消费股。
国泰君安认为,港股震荡向上,重视结构性的行业机会。当前港股市场的估值定价和资金结构更健康,相对吸引力较高。行业配置方面,可关注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龙头;第二,受益于政策支持、景气回升的内需行业,如消费电子/汽车等行业;第三,盈利稳定的高分红行业,如公用事业/金融/电信。
申万宏源指出,明年年初的配置再平衡时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方面,很多投资者会在年初系统性调整投资策略,另一方面,一季度仍然是国内宏观政策的密集期,且此前出台的各项刺激政策余温尚存,有利于投资者调升对中国资产的配置。
中金公司表示,行业上,建议重点关注三类结构:一是行业自身供给和政策周期出清的板块,如果还有边际的需求改善效果会更好,互联网等部分消费服务、家电、纺服、电子。二是政策支持方向,如以旧换新下的家电、汽车,以及及自主科技领域的计算机、半导体等产业趋势;三是稳定回报,如国企高分红。
中金公司认为,中长期看,关注符合中国经济和人口结构转型下的消费新趋势,以及出海破局下的alpha机会,如中端制造(乘用车、工程机械、电池、电气机械、纺织机械等)、传媒、新零售。
中信证券认为,行业配置上,2025年上半年顺周期、估值弹性较大的行业会相对受益。待国内的地产周期逐步企稳,消费复苏,更为看好相关行业的业绩复苏兑现行情。
一方面,中信证券建议关注强β属性的非银金融,尤其是保险和港交所。假设在国内一系列政策推出下中国地产周期企稳,判断金融板块将最为受益。而保险行业有望受益于估值反弹、外资回流、“息差损”担忧缓解;具备稀缺性且强β属性的港交所也将得益于港股交易的反弹。
另一方面,科技及消费板块有望迎来持续的估值修复行情。在房价企稳、财富效应撬动居民的超额储蓄下,看好港股消费以及有强消费属性的科技股表现。其中降本增效且持续提升股东回报的互联网、受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消费电子、海外货币宽松利好的生物科技、行业高速增长的教培板块均有望迎来持续的估值修复行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