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东生不想躺平,TCL也在赌AI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东生不想躺平,TCL也在赌AI

AI硬件即将展开产能竞争。

文|光锥智能  刘俊宏

编辑|王一粟

1985年,巴菲特清算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纺织业务。

在过去的20年里,伯克希尔·哈撒韦经历合并重组和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这些努力看似有经济效益,但随着行业红海竞争,都变成了低得可怜的资金回报率。在确认无法在行业确立优势后,在当年的股东信中,巴菲特承认“被上了一课”——

“当你遇到一艘总是会漏水的破船,与其不断白费力气去补破洞,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换条好船之上”。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转变,成了制造业公司面对内卷时代的隐喻。

在中国早已成为世界工厂的当下,不少玩家也在想方设法逃避“宿命”。在家电行业,当海尔还在稳步全球化经营“家电百货”,美的入局工业自动化领域时,TCL想用AI帮自己转型。

12月11日,TCL在全球技术创新大会上,一口气发布了包含五项AI应用在内的16项技术进展。其中,AI智能操作、AI仿真主要是智能制造软件;星智 X-Intelligence2.0平台主要是公司内部使用的AI数据库;小T中控大模型是用于电视的AI助手;AI电影制作则是利用AI大模型做电影短片。

从AI应用层面看,TCL的AI成果并不算跨越式的产品升级。但在TCL来看,在AI上“蛰伏”,才有希望跟上下一个时代。

“AI的崛起推动产业变革,新旧技术的颠覆深刻影响全球的经济格局。当前大模型、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在众多领域应用不断拓展尽管AI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但未来三到五年,AI在部分领域里可能有爆发的机会。”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说。

仅仅5个月之前,李东生还在“绕地球一圈”视察公司在各个市场的进展。作为一家20多年前便出海的制造业巨头,TCL早已将业务落地在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其在2020年扩张的光伏业务,更是在今年前三季度做到了硅片出货量第一的位置。

为何TCL要在生意“顺风顺水”之时,要将下一步的重心放在AI上?

或许,是李东生也看到制造业在内卷竞争中的上限。今年的面板行业刚度过产能过剩。在光伏领域,TCL已经采用降价手段,给下游企业“发了一年的红包”。

重视AI,或许是TCL效仿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转向。但想用AI打破制造业的内卷,TCL能如愿吗?

电视+AI,还能有什么新花样?

自1993年,TCL在惠州下线了第一台彩电后,确立了以电视为中心的业务版图。如今的TCL,通过TCL实业与TCL科技两大主体,将业务版图聚焦在智能终端(主要是电视)和半导体(主要是面板+光伏硅片)这两条主航道之上。

聚焦本次发布的AI应用看到,围绕电视这一核心显示产品,TCL决定从内容、观看体验和优化制造三个方向入手,希望用AI提升自己的行业竞争力。

在内容层面,是AI电影制作。自2024年来,AI视频已经来到了商业化的阶段。今年7月,字节旗下视频生成工具即梦做的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用刚上线收获的1.4亿播放量,证明了消费者愿意买单AI视频。另一边,在创作能力和艺术审美层面,快手可灵联合电影圈9位导演,证明了AI视频不仅能够实现画面稳定,还能以最低成本实现特效大片的想象力。

两家短视频平台公司在AI视频上的成果,背后是一场用户手机屏幕的争夺战。同样,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场景中,拥有流媒体服务的TCL也跟上了Netflix的步伐。

目前,TCL已经在好莱坞首映了五部AI内容创作平台生成的短电影。2025年,TCL还将在北美院线推出一部90分钟的AI电影。电影具体细节目前暂时未知,但通过一些电影片段看到,TCL的AI电影已经能够驾驭不同画风,颇有《爱死机》的味道。

在观看体验层面,TCL通过小T中控大模型也上线了电视AI助手。单论交互效果,TCL的小T中控大模型能力算不上很强,基本上是普通智能电视的水平,能根据模糊的语音指令进行多轮响应。对比海信星海大模型的观影实时交互和分屏查询功能,TCL的交互偏向于“命令-执行”的模式。

TCL大模型能力稍弱的原因,或许是端侧落地的结果。在发布会时,TCL科技CTO闫晓林曾提到,模型经过压缩,交互成本很便宜。“在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智能电视无限次来交互,基本上是控制在几毛钱,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既便宜又好用的体验。”此外,TCL还展示了对标谷歌NotebookLM的AI博客应用,可以把各种语言的网页转换成为AI播客,且支持多种语言的互译。

在画面的观看体验上,今年TCL也跟随行业,发布了基于AI的画面优化方案。基本原理上,随着电视尺寸越来越大和分辨率越来越高。要想每一寸画面都能精致显示,需要针对整个画面进行分区处理。为了获得每个分区更精准的显示效果,不少厂商引入了AI来协助画面控制。

其中,海信和三星在电视上配备了一块AI画质芯片,在用AI控光的前提下,对画面进行计算优化(例如2K画面处理成4K)。TCL这边,虽然还没涉及到AI画质芯片,但通过伏羲AI大模型,也能实现用算法适配音画。

在观看体验层面,TCL的AI功能还是稍弱于友商。但是,TCL作为行业为数不多自己制造面板的玩家(其他是LG和三星等),也在同步用AI来提升制造质量。

TCL本次发布的AI智能操作和AI仿真,主要是用AI来优化工业制造流程。另一边,在AI工业应用上,TCL还将去年与智谱AI合作的星智 X-Intelligence更新至2.0版本。AI应用于制造的初步成果,李东生介绍称,“今年,TCL通过AI应用产生新增效益5.4亿元。”下一步,TCL还将在研发、制造等领域,深入应用AI。

整体来看,TCL最新的AI应用算不上有足够差异化的成果,其中不少功能和应用方向,早已是行业所有玩家的共识。TCL基本上跟着行业同步发展的AI,似乎难以匹配下一个“十年战略”的高度。

“未来十年是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十年,所有的产品都值得用AI重新开发一遍,智能化也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技术战略。TCL的产品,无论是白电还是黑电,都在积极拥抱AI。”TCL实业CTO孙力说。

事实上,TCL的AI战略,背后是一场持续长达20年的“焦虑”。

AI让TCL产业升级?

TCL对AI的战略重视,来源于20年前的“痛”。

在2004年底,李东生在法国巴黎听到的是公司亏损3000万欧元,回到国内还得兼顾手机业务剧烈下滑的局面。在最艰难的2005年,TCL还卖掉两块业务给法国罗朗格集团,弥补海外并购产生的亏损。

TCL的艰难时刻,是过往发展“太顺利”的结果。在中国这个内需极其庞大的市场,早期的制造业玩家只需要重视产量,就能吃得“盆满钵满”。在主业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后,企业经营者比起研发,更倾向于并购和开展新业务。

这种运营模式,让中国的家电行业吃了不少亏。因为这些并购和新兴市场诞生的粗放产能,难以快速跟随市场需求进行技术迭代。此前对技术的“不求甚解”,可能导致公司“误入歧途”。

聚焦TCL身上,是当时面对显示技术代际切换,TCL根本看不清未来方向。只能通过并购,“赌”自己能拿到下个时代的“船票”。

“我们并购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没看准,就是说未来电视会往哪个方向走,究竟是等离子还是液晶电视,当时更多人认为是PDP等离子,当时汤姆逊有很强的DLP技术,我们认为汤姆逊的背投DLP更胜等离子。”回忆2003年的那场并购,李东生曾如此回忆道。

事后看,当年那场9000万欧元的豪赌,TCL选错了方向。李东生也在反思过后,于2005年7月1日成立了TCL工业研究院。

正如李东生在创新大会的强调,“在当前市场竞争中,低价竞争没有出路,只会陷入无穷的‘内卷’,要超越对手就必须争取更多的中高端产品的突破”。“折腾”了20年技术的TCL,盼望着一场产业升级。

在影响电视显示的面板上,TCL的对手主要是三星和京东方。(全球电视份额前三是三星、TCL、海信,海信的面板主要来自京东方)在制造工艺环节中,TCL在今年11月终于成功量产了印刷OLED。相比京东方和三星的OLED蒸镀工艺,印刷工艺的有机材料的利用率高达90%,是蒸镀工艺的两倍。同时,由于印刷OLED不需要十分苛刻的高温真空环境,使得综合制造成本更低。有望继续拉大对京东方的净利率“压制”。

2024年前三季度TCL华星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9.56亿元,净利润44.43亿元,净利率为5.8%。京东方未拆分披露,考虑到显示业务营收占比超过80%,以归母净利润计,净利率为2.3%。

图片:OLED蒸镀和印刷工艺

在对制造流程的优化下,TCL不仅同步在内部制造上落地了AI优化过的工业软件。下一步,TCL正在尝试将自己的经验做成行业解决方案。

正如TCL实业副总裁、格创东智CEO何军说,“在制造方面,AI与工业软件、生产装备正在融合发展”。AI不仅能够加速工业软件迭代,还能同步减少制造系统开发和工程师学习的时间成本。参考手机AI智能体的应用,TCL正在尝试工业领域的“AI自动化”,把自然语言引入到软件开发,让所有员工都能更好地参与管理物料、能源、供应链等平台。

可以看到,经历20年发展,TCL的业务扩张逻辑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无论面板技术还是AI工业软件,TCL仍是以制造业的量产思维。有差别的部分,是TCL从过去的技术“小白”,到如今做出足够的差异化。结合AI应用的成果,TCL还开启了不同于过往硬件制造的业务扩张。

或许,TCL当前的AI能力还不足以让公司产生质变。但TCL也已经确信,自己将在AI上找到更大的机会。

TCL在寻觅第四增长曲线

从公司发展角度看,AI是TCL寻找“第四增长曲线”的线索。

在TCL尝试在电视和面板之外,开拓新增长空间时,TCL也曾考虑过AI。2017年7月开始,TCL开始了一系列针对半导体公司的投资。具体投资标的,涵盖闪存、芯片设计、芯片测试、甚至导航芯片。与AI相关的两笔投资,分别是2017年7月投资的商汤,和2018年6月投资的寒武纪。

当年这场“第三增长曲线”的探索,最终止步于TCL收购中环集团。2020年6月,TCL“拿下”中环,开始进入光伏赛道。随后在2022年,TCL自己的半导体探索,随之切换到功率半导体方向(TCL微芯科技)。

从宏观层面看,TCL这场并购十分成功。业务的协同层面,光伏硅片其实就是纯度稍低一点的芯片原材料。TCL入局光伏,不仅符合当时TCL青睐的芯片投资,也符合海外面板巨头(如三星、LG、夏普等),均选择的半导体+显示+光伏产业布局。另一边,虽然中环当时的业绩达不到行业领先水平。但TCL结合自己擅长的扩产+降本和中国光伏行业的爆发,让中环在2022年的营收便远超过去两年的营收之和。

然而,TCL光伏业务的“风光”持续的时间并不算长。在全球玩家一齐“大干快上”中,2023年底,整个光伏产业链迎来了“史诗级”过剩。以原始的硅料产能作为行业参考,2023年我国的硅料产能,甚至比预测的2025年需求还多。

图片:TCL光伏产品 来源:TCL

面对行业产能过剩,虽然TCL也在调整技术路线,推出更薄、光电转化率更高的产品。但在实际光伏项目落地中,综合成本的考量要比细节优势重要得多。更高的光电转化率,并不能证明技术足够领先。毕竟,行业内的玩家们,隔三差五就会在这项数据上“刷一刷”指标。

诚然,TCL当前硅片综合市占率已居全球第一。但根据2024年三季报上显示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3.6%,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9.98亿元的数据。在这个行业相互“熬鹰”的阶段,TCL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第一。

TCL的“第三增长曲线”陷入僵持阶段,面板和电视业务如何了呢?一句话概括,TCL经营相当稳健,但行业本身很难说有什么高增长的空间。

面板这边,2024年初的行业产能过剩,如今已经平息。行业本身的增长,主要还是OLED(高端)对LCD的产能升级。不过,参考京东方近期开展智慧医疗(包括建造医院)和TCL并购LG产能的动作,面板行业也处于比较稳定的局面。在电视这边,对于这个早已普及多年的产品,其行业逻辑长期都服从于替换周期。

换句话说,TCL当下又来到了寻找“第四增长曲线”的十字路口。而这一次,TCL在大方向上,选择的是AI。

在家电领域,TCL在今年彻底吞并了冰箱业务见长的奥马电器。结合TCL发布的中控大模型,TCL将有希望建立对标海尔智家的智能家居布局。同时,根据美通社的消息,TCL还将是2025年参展CES面积最大的中国厂商。本次展示,除了电视、电竞屏之外,TCL还将展示展示一系列智慧家居产品,包括陪伴式AI产品、空调、冰箱、洗衣机、智能门锁、安防摄像头、路由器、光伏科技以及汽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等。

在2024年底兴起的AI硬件风口上,TCL也早已做好了准备。面对2025年即将开启的AI眼镜大战,TCL已经准备好了1699元起售的雷鸟AR眼镜。虽然,TCL的AR眼镜基本上不含AI,但考虑到TCL已成功落地端侧大模型的能力,和行业内不少玩家通过合作模式也能快速落地AI大模型的现状。基本也能确认,AI眼镜的大战,也有TCL的一席之地。

总体来看,AI大模型时代的TCL依然想要凭借制造能力,在AI硬件领域重新开打“产能”竞争。

正如李嘉诚的劝诫,“你要有一项天塌下来也能赚钱的生意,你做别的业务才可能做得好”。TCL还是跟不少中国制造业公司一样,从一个发展处于平台期的主业,不断奔波寻找新增长曲线的路上。

或许,这些新的增长曲线并不会为公司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就像是做出了PICO的歌尔股份,摆脱不了“苹果链”;孵化了雷神电脑的海尔,没能迈入消费电子一样。TCL的AI探索,只是TCL制造业帝国又一次的“添砖加瓦”。

但AI时代的一切产业模式都充满了想象力。不少AI硬件都展现出不亚于手机的普及潜力。这意味着,参考步步高做手机的路线,做好AI硬件的制造业公司,有希望成为下一个OPPO或是vivo。

毕竟,AI应用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边走边看的TCL也在等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TCL

4.5k
  • 全球权益资产配置正当时!具有代表性的A股核心宽基A500ETF(159339)值得关注
  • 计算机板块遭主力资金净流出超85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东生不想躺平,TCL也在赌AI

AI硬件即将展开产能竞争。

文|光锥智能  刘俊宏

编辑|王一粟

1985年,巴菲特清算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纺织业务。

在过去的20年里,伯克希尔·哈撒韦经历合并重组和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这些努力看似有经济效益,但随着行业红海竞争,都变成了低得可怜的资金回报率。在确认无法在行业确立优势后,在当年的股东信中,巴菲特承认“被上了一课”——

“当你遇到一艘总是会漏水的破船,与其不断白费力气去补破洞,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换条好船之上”。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转变,成了制造业公司面对内卷时代的隐喻。

在中国早已成为世界工厂的当下,不少玩家也在想方设法逃避“宿命”。在家电行业,当海尔还在稳步全球化经营“家电百货”,美的入局工业自动化领域时,TCL想用AI帮自己转型。

12月11日,TCL在全球技术创新大会上,一口气发布了包含五项AI应用在内的16项技术进展。其中,AI智能操作、AI仿真主要是智能制造软件;星智 X-Intelligence2.0平台主要是公司内部使用的AI数据库;小T中控大模型是用于电视的AI助手;AI电影制作则是利用AI大模型做电影短片。

从AI应用层面看,TCL的AI成果并不算跨越式的产品升级。但在TCL来看,在AI上“蛰伏”,才有希望跟上下一个时代。

“AI的崛起推动产业变革,新旧技术的颠覆深刻影响全球的经济格局。当前大模型、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在众多领域应用不断拓展尽管AI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但未来三到五年,AI在部分领域里可能有爆发的机会。”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说。

仅仅5个月之前,李东生还在“绕地球一圈”视察公司在各个市场的进展。作为一家20多年前便出海的制造业巨头,TCL早已将业务落地在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其在2020年扩张的光伏业务,更是在今年前三季度做到了硅片出货量第一的位置。

为何TCL要在生意“顺风顺水”之时,要将下一步的重心放在AI上?

或许,是李东生也看到制造业在内卷竞争中的上限。今年的面板行业刚度过产能过剩。在光伏领域,TCL已经采用降价手段,给下游企业“发了一年的红包”。

重视AI,或许是TCL效仿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转向。但想用AI打破制造业的内卷,TCL能如愿吗?

电视+AI,还能有什么新花样?

自1993年,TCL在惠州下线了第一台彩电后,确立了以电视为中心的业务版图。如今的TCL,通过TCL实业与TCL科技两大主体,将业务版图聚焦在智能终端(主要是电视)和半导体(主要是面板+光伏硅片)这两条主航道之上。

聚焦本次发布的AI应用看到,围绕电视这一核心显示产品,TCL决定从内容、观看体验和优化制造三个方向入手,希望用AI提升自己的行业竞争力。

在内容层面,是AI电影制作。自2024年来,AI视频已经来到了商业化的阶段。今年7月,字节旗下视频生成工具即梦做的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用刚上线收获的1.4亿播放量,证明了消费者愿意买单AI视频。另一边,在创作能力和艺术审美层面,快手可灵联合电影圈9位导演,证明了AI视频不仅能够实现画面稳定,还能以最低成本实现特效大片的想象力。

两家短视频平台公司在AI视频上的成果,背后是一场用户手机屏幕的争夺战。同样,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场景中,拥有流媒体服务的TCL也跟上了Netflix的步伐。

目前,TCL已经在好莱坞首映了五部AI内容创作平台生成的短电影。2025年,TCL还将在北美院线推出一部90分钟的AI电影。电影具体细节目前暂时未知,但通过一些电影片段看到,TCL的AI电影已经能够驾驭不同画风,颇有《爱死机》的味道。

在观看体验层面,TCL通过小T中控大模型也上线了电视AI助手。单论交互效果,TCL的小T中控大模型能力算不上很强,基本上是普通智能电视的水平,能根据模糊的语音指令进行多轮响应。对比海信星海大模型的观影实时交互和分屏查询功能,TCL的交互偏向于“命令-执行”的模式。

TCL大模型能力稍弱的原因,或许是端侧落地的结果。在发布会时,TCL科技CTO闫晓林曾提到,模型经过压缩,交互成本很便宜。“在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智能电视无限次来交互,基本上是控制在几毛钱,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既便宜又好用的体验。”此外,TCL还展示了对标谷歌NotebookLM的AI博客应用,可以把各种语言的网页转换成为AI播客,且支持多种语言的互译。

在画面的观看体验上,今年TCL也跟随行业,发布了基于AI的画面优化方案。基本原理上,随着电视尺寸越来越大和分辨率越来越高。要想每一寸画面都能精致显示,需要针对整个画面进行分区处理。为了获得每个分区更精准的显示效果,不少厂商引入了AI来协助画面控制。

其中,海信和三星在电视上配备了一块AI画质芯片,在用AI控光的前提下,对画面进行计算优化(例如2K画面处理成4K)。TCL这边,虽然还没涉及到AI画质芯片,但通过伏羲AI大模型,也能实现用算法适配音画。

在观看体验层面,TCL的AI功能还是稍弱于友商。但是,TCL作为行业为数不多自己制造面板的玩家(其他是LG和三星等),也在同步用AI来提升制造质量。

TCL本次发布的AI智能操作和AI仿真,主要是用AI来优化工业制造流程。另一边,在AI工业应用上,TCL还将去年与智谱AI合作的星智 X-Intelligence更新至2.0版本。AI应用于制造的初步成果,李东生介绍称,“今年,TCL通过AI应用产生新增效益5.4亿元。”下一步,TCL还将在研发、制造等领域,深入应用AI。

整体来看,TCL最新的AI应用算不上有足够差异化的成果,其中不少功能和应用方向,早已是行业所有玩家的共识。TCL基本上跟着行业同步发展的AI,似乎难以匹配下一个“十年战略”的高度。

“未来十年是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十年,所有的产品都值得用AI重新开发一遍,智能化也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技术战略。TCL的产品,无论是白电还是黑电,都在积极拥抱AI。”TCL实业CTO孙力说。

事实上,TCL的AI战略,背后是一场持续长达20年的“焦虑”。

AI让TCL产业升级?

TCL对AI的战略重视,来源于20年前的“痛”。

在2004年底,李东生在法国巴黎听到的是公司亏损3000万欧元,回到国内还得兼顾手机业务剧烈下滑的局面。在最艰难的2005年,TCL还卖掉两块业务给法国罗朗格集团,弥补海外并购产生的亏损。

TCL的艰难时刻,是过往发展“太顺利”的结果。在中国这个内需极其庞大的市场,早期的制造业玩家只需要重视产量,就能吃得“盆满钵满”。在主业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后,企业经营者比起研发,更倾向于并购和开展新业务。

这种运营模式,让中国的家电行业吃了不少亏。因为这些并购和新兴市场诞生的粗放产能,难以快速跟随市场需求进行技术迭代。此前对技术的“不求甚解”,可能导致公司“误入歧途”。

聚焦TCL身上,是当时面对显示技术代际切换,TCL根本看不清未来方向。只能通过并购,“赌”自己能拿到下个时代的“船票”。

“我们并购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没看准,就是说未来电视会往哪个方向走,究竟是等离子还是液晶电视,当时更多人认为是PDP等离子,当时汤姆逊有很强的DLP技术,我们认为汤姆逊的背投DLP更胜等离子。”回忆2003年的那场并购,李东生曾如此回忆道。

事后看,当年那场9000万欧元的豪赌,TCL选错了方向。李东生也在反思过后,于2005年7月1日成立了TCL工业研究院。

正如李东生在创新大会的强调,“在当前市场竞争中,低价竞争没有出路,只会陷入无穷的‘内卷’,要超越对手就必须争取更多的中高端产品的突破”。“折腾”了20年技术的TCL,盼望着一场产业升级。

在影响电视显示的面板上,TCL的对手主要是三星和京东方。(全球电视份额前三是三星、TCL、海信,海信的面板主要来自京东方)在制造工艺环节中,TCL在今年11月终于成功量产了印刷OLED。相比京东方和三星的OLED蒸镀工艺,印刷工艺的有机材料的利用率高达90%,是蒸镀工艺的两倍。同时,由于印刷OLED不需要十分苛刻的高温真空环境,使得综合制造成本更低。有望继续拉大对京东方的净利率“压制”。

2024年前三季度TCL华星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9.56亿元,净利润44.43亿元,净利率为5.8%。京东方未拆分披露,考虑到显示业务营收占比超过80%,以归母净利润计,净利率为2.3%。

图片:OLED蒸镀和印刷工艺

在对制造流程的优化下,TCL不仅同步在内部制造上落地了AI优化过的工业软件。下一步,TCL正在尝试将自己的经验做成行业解决方案。

正如TCL实业副总裁、格创东智CEO何军说,“在制造方面,AI与工业软件、生产装备正在融合发展”。AI不仅能够加速工业软件迭代,还能同步减少制造系统开发和工程师学习的时间成本。参考手机AI智能体的应用,TCL正在尝试工业领域的“AI自动化”,把自然语言引入到软件开发,让所有员工都能更好地参与管理物料、能源、供应链等平台。

可以看到,经历20年发展,TCL的业务扩张逻辑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无论面板技术还是AI工业软件,TCL仍是以制造业的量产思维。有差别的部分,是TCL从过去的技术“小白”,到如今做出足够的差异化。结合AI应用的成果,TCL还开启了不同于过往硬件制造的业务扩张。

或许,TCL当前的AI能力还不足以让公司产生质变。但TCL也已经确信,自己将在AI上找到更大的机会。

TCL在寻觅第四增长曲线

从公司发展角度看,AI是TCL寻找“第四增长曲线”的线索。

在TCL尝试在电视和面板之外,开拓新增长空间时,TCL也曾考虑过AI。2017年7月开始,TCL开始了一系列针对半导体公司的投资。具体投资标的,涵盖闪存、芯片设计、芯片测试、甚至导航芯片。与AI相关的两笔投资,分别是2017年7月投资的商汤,和2018年6月投资的寒武纪。

当年这场“第三增长曲线”的探索,最终止步于TCL收购中环集团。2020年6月,TCL“拿下”中环,开始进入光伏赛道。随后在2022年,TCL自己的半导体探索,随之切换到功率半导体方向(TCL微芯科技)。

从宏观层面看,TCL这场并购十分成功。业务的协同层面,光伏硅片其实就是纯度稍低一点的芯片原材料。TCL入局光伏,不仅符合当时TCL青睐的芯片投资,也符合海外面板巨头(如三星、LG、夏普等),均选择的半导体+显示+光伏产业布局。另一边,虽然中环当时的业绩达不到行业领先水平。但TCL结合自己擅长的扩产+降本和中国光伏行业的爆发,让中环在2022年的营收便远超过去两年的营收之和。

然而,TCL光伏业务的“风光”持续的时间并不算长。在全球玩家一齐“大干快上”中,2023年底,整个光伏产业链迎来了“史诗级”过剩。以原始的硅料产能作为行业参考,2023年我国的硅料产能,甚至比预测的2025年需求还多。

图片:TCL光伏产品 来源:TCL

面对行业产能过剩,虽然TCL也在调整技术路线,推出更薄、光电转化率更高的产品。但在实际光伏项目落地中,综合成本的考量要比细节优势重要得多。更高的光电转化率,并不能证明技术足够领先。毕竟,行业内的玩家们,隔三差五就会在这项数据上“刷一刷”指标。

诚然,TCL当前硅片综合市占率已居全球第一。但根据2024年三季报上显示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3.6%,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9.98亿元的数据。在这个行业相互“熬鹰”的阶段,TCL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第一。

TCL的“第三增长曲线”陷入僵持阶段,面板和电视业务如何了呢?一句话概括,TCL经营相当稳健,但行业本身很难说有什么高增长的空间。

面板这边,2024年初的行业产能过剩,如今已经平息。行业本身的增长,主要还是OLED(高端)对LCD的产能升级。不过,参考京东方近期开展智慧医疗(包括建造医院)和TCL并购LG产能的动作,面板行业也处于比较稳定的局面。在电视这边,对于这个早已普及多年的产品,其行业逻辑长期都服从于替换周期。

换句话说,TCL当下又来到了寻找“第四增长曲线”的十字路口。而这一次,TCL在大方向上,选择的是AI。

在家电领域,TCL在今年彻底吞并了冰箱业务见长的奥马电器。结合TCL发布的中控大模型,TCL将有希望建立对标海尔智家的智能家居布局。同时,根据美通社的消息,TCL还将是2025年参展CES面积最大的中国厂商。本次展示,除了电视、电竞屏之外,TCL还将展示展示一系列智慧家居产品,包括陪伴式AI产品、空调、冰箱、洗衣机、智能门锁、安防摄像头、路由器、光伏科技以及汽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等。

在2024年底兴起的AI硬件风口上,TCL也早已做好了准备。面对2025年即将开启的AI眼镜大战,TCL已经准备好了1699元起售的雷鸟AR眼镜。虽然,TCL的AR眼镜基本上不含AI,但考虑到TCL已成功落地端侧大模型的能力,和行业内不少玩家通过合作模式也能快速落地AI大模型的现状。基本也能确认,AI眼镜的大战,也有TCL的一席之地。

总体来看,AI大模型时代的TCL依然想要凭借制造能力,在AI硬件领域重新开打“产能”竞争。

正如李嘉诚的劝诫,“你要有一项天塌下来也能赚钱的生意,你做别的业务才可能做得好”。TCL还是跟不少中国制造业公司一样,从一个发展处于平台期的主业,不断奔波寻找新增长曲线的路上。

或许,这些新的增长曲线并不会为公司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就像是做出了PICO的歌尔股份,摆脱不了“苹果链”;孵化了雷神电脑的海尔,没能迈入消费电子一样。TCL的AI探索,只是TCL制造业帝国又一次的“添砖加瓦”。

但AI时代的一切产业模式都充满了想象力。不少AI硬件都展现出不亚于手机的普及潜力。这意味着,参考步步高做手机的路线,做好AI硬件的制造业公司,有希望成为下一个OPPO或是vivo。

毕竟,AI应用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边走边看的TCL也在等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