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2023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中国制造业发展态势及主要特点等进行了分析解读。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位居世界第四,整体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呈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基于数据的分析,《报告》归纳出了当前我国制造业呈现出的重大变化:
- 一是制造业规模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 二是质量效益分项指标增幅位居世界第二,体现中国制造业效率效益的三大核心指标——制造业增加值率、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近年来首次同步提升,表明我国高质量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从重规模向重质量效益转型的步伐加快。
- 三是持续发展分项指标实现近年来最大幅提升,位列各国首位,表明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 四是“基础产业增加值占全球基础产业增加比重”实现“四连增”,产业基础高级化取得初步成效。
- 五是“全球500强中制造业企业营收占比”指标跌幅明显,这些大企业肩负国家重任,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应加大支持和关注力度。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德成表示,2023年我国制造业呈现出的发展态势与主要特点,既是当前国内外复杂多变发展形势的体现,又是2012—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建设成效的叠加,更明确了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主要着力点。
王德成指出,我国制造业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基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制造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创新效能,加速制造业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确保中国制造强国进程行稳致远。
“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自2015年起每年持续发布,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创新发展、持续发展五个分项数值构成,综合展现一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强弱。(央视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