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建设已近四年,“大虹桥”下一步往何处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建设已近四年,“大虹桥”下一步往何处走?

上海将适时研究启动《上海市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条例》修订。下一步,上海将全力推进总部“虹聚”计划,在长三角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中发挥“虹桥作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已近四年。

12月3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能级情况的报告。

202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明确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的功能布局,从苏南长江口经上海市域一直延伸到杭州湾北岸,总面积7000平方公里。根据报告,前述方案涉及上海29项政策,落地率近90%。

报告显示,作为开放枢纽的核心区,近三年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主要经济指标高于上海全市平均水平。2023年税收收入473.3亿元,较2020年增长76.6%,三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进出口商品总额759.3亿元,较2020年增长214.7%。

商务区已成为各类总部机构加快集聚的热点地区,累计引进总部类企业和机构超过500家,其中经市级认定的各类总部129家,经商务区认定的各类总部84家。近三年,商务区累计引进重点产业和投资类项目约550个,投资总额超3000亿元,并建设了虹桥临空经济、北斗导航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商务区持续彰显开放优势,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现。

例如,七届进博会共展示超285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金额超5000亿美元。全球数字贸易港已吸引数字企业超7000家;“丝路电商”辐射引领区建设加速成势,链接26个双边伙伴国资源。截止2024年上半年,虹桥海外贸易中心累计引进39家国际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联系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面向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2023年日均客流达111.4万人次,虹桥国际机场城际快线累计开通15条;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沪苏湖铁路也即将开通。长三角跨区域多层次交通网络更加畅通,长三角高铁公交化运营亦稳步推进。

报告指出,在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服务辐射能级方面,上海还存在一些短板和瓶颈,如创新协同联动有待深化,经济能级还需进一步提升;开放协同联动有待强化,双向开放还需进一步提升;软硬件协同联动有待提高,城区品质还需进一步提升;区域协同联动有待加强,统筹联动还需进一步提升。

报告指出,下一步,上海将全力推进总部“虹聚”计划,在长三角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中发挥“虹桥作用”。建设一批特色园区,出台一批重点产业支持政策,不断提高优势产业的集聚度、显示度和竞争力。大力吸引和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类总部机构、国际化优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支持龙头企业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共享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

同时,上海将进一步推进虹桥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建设拓展虹桥机场9610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建立区港一体物流服务专窗,打造服务长三角电商企业出海第一站。帮助企业加强ODI信息咨询和全过程服务,鼓励本土专业机构加快构建国际服务市场网络。做强数字优势,以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为抓手,以场景应用带动规则创新和主体集聚,形成具有虹桥比较优势的新增量。

此外,上海还将提升商务区轨交服务水平,提升轨交站点600米覆盖率。聚焦城市更新,推进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加快国家会展中心、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与品质提升。努力引入一些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等。

据悉,上海还将适时研究启动《上海市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条例》修订,加快启动相关实施办法制定,并为《总体方案》3.0政策制定做好准备,积极向国家争取新一轮政策支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建设已近四年,“大虹桥”下一步往何处走?

上海将适时研究启动《上海市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条例》修订。下一步,上海将全力推进总部“虹聚”计划,在长三角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中发挥“虹桥作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已近四年。

12月3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能级情况的报告。

202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明确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的功能布局,从苏南长江口经上海市域一直延伸到杭州湾北岸,总面积7000平方公里。根据报告,前述方案涉及上海29项政策,落地率近90%。

报告显示,作为开放枢纽的核心区,近三年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主要经济指标高于上海全市平均水平。2023年税收收入473.3亿元,较2020年增长76.6%,三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进出口商品总额759.3亿元,较2020年增长214.7%。

商务区已成为各类总部机构加快集聚的热点地区,累计引进总部类企业和机构超过500家,其中经市级认定的各类总部129家,经商务区认定的各类总部84家。近三年,商务区累计引进重点产业和投资类项目约550个,投资总额超3000亿元,并建设了虹桥临空经济、北斗导航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商务区持续彰显开放优势,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现。

例如,七届进博会共展示超285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金额超5000亿美元。全球数字贸易港已吸引数字企业超7000家;“丝路电商”辐射引领区建设加速成势,链接26个双边伙伴国资源。截止2024年上半年,虹桥海外贸易中心累计引进39家国际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联系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面向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2023年日均客流达111.4万人次,虹桥国际机场城际快线累计开通15条;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沪苏湖铁路也即将开通。长三角跨区域多层次交通网络更加畅通,长三角高铁公交化运营亦稳步推进。

报告指出,在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服务辐射能级方面,上海还存在一些短板和瓶颈,如创新协同联动有待深化,经济能级还需进一步提升;开放协同联动有待强化,双向开放还需进一步提升;软硬件协同联动有待提高,城区品质还需进一步提升;区域协同联动有待加强,统筹联动还需进一步提升。

报告指出,下一步,上海将全力推进总部“虹聚”计划,在长三角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中发挥“虹桥作用”。建设一批特色园区,出台一批重点产业支持政策,不断提高优势产业的集聚度、显示度和竞争力。大力吸引和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类总部机构、国际化优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支持龙头企业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共享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

同时,上海将进一步推进虹桥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建设拓展虹桥机场9610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建立区港一体物流服务专窗,打造服务长三角电商企业出海第一站。帮助企业加强ODI信息咨询和全过程服务,鼓励本土专业机构加快构建国际服务市场网络。做强数字优势,以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为抓手,以场景应用带动规则创新和主体集聚,形成具有虹桥比较优势的新增量。

此外,上海还将提升商务区轨交服务水平,提升轨交站点600米覆盖率。聚焦城市更新,推进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加快国家会展中心、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与品质提升。努力引入一些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等。

据悉,上海还将适时研究启动《上海市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条例》修订,加快启动相关实施办法制定,并为《总体方案》3.0政策制定做好准备,积极向国家争取新一轮政策支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