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郭喨
私人定制的监控
如果你家对门的住户安装了“主流智能门锁”,而你家又与他家“门对门”的话,那么很遗憾,大概率你就拥有了一位私人定制的“老大哥”:摄像头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图像的焦点甚至能跟随你移动,确保监视画面不会模糊、掉帧;你出行、回家、你的走路习惯,在私人订制的“老大哥”面前一览无余,你的私人空间被极度压缩,甚至当你觉得天太热、需要在自己家里光着膀子、打开房门通通风透透气的时候,你也得“掂量掂量”——智能门锁清晰摄像的摄像头距离远远超过你家客厅、卧室的长度。例如当前,一款知名品牌的“爆款门锁”具有如下基本功能:“120°广角镜头、超广角画面,高矮都能拍”、“高清红外夜视摄像头、高清画质、人脸更清晰”,“清晰拍摄距离几十米”。而其售价仅为498元,近期销售好几万,并且这些技术指标已属便宜的“低配”版本。
对此,公众仿佛愿意默默承受,只因其覆盖了“技术”的标签,披上了“人工智能”的外皮。但如果把“智能门锁”上的摄像头换成一个具有同样偷窥癖的精神病人,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立在你的家门口,观察你和你最亲密的家人的行动规律,甚至时不时地把头探进你的家门里看一看你家里的陈设、餐桌上的菜品,这种可怕就直接呈现出来了。更可怕的是,若是碳基人类被安排了此类无聊的工作,尚还有懈怠、摸鱼的时刻,但是,硅基的“人工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不会,对门邻居为你私人订制的“老大哥”不会休息,它始终保持着那种令人震惊的好奇心和专注力:持续监控你的家的一切。
家门口的“防空识别区”与邻居的“无害通过权”
“智能门锁”还普遍具有所谓的“侦测”功能,这高度类似于公众所熟悉的“防空识别区”概念。防空识别区(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ADIZ)是一个国家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在领海以外的水域上方划定的一定空域,并对进入该空域的航空器进行识别、定位的区域。主要目的是为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威胁,为实施空军拦截行动提供条件。它通常从国家空防安全需要出发,综合考虑本国防空作战能力,在本国领空之外确定防空识别区的范围。“智能门锁”正在为“智能门锁”的安装者们单独划定“防空识别区”以求“保障”其安全。然而,“智能门锁”的“安全识别区”却是凌驾于公共空间之上的——“智能门锁”单边划定了其认为有必要的“安全识别区”,然而这一单边行为甚至都未能告知公共区域的其他通行者。
这是某知名品牌HE“智能门锁”的“徘徊告警”广告:
——有人逗留主动告警
——当门锁雷达探头检测到未录入的陌生人脸信息时,门锁将自动拍摄小视频推送至手机
这是另一某知名品牌YS“智能门锁”的“徘徊告警”广告:
——主动防御,对门口的活动事件自动侦测、自动抓图/录像
——厘米波雷达,超灵敏高中低三档灵敏度可调节
——徘徊告警,可设置1—30s
最低1s钟的“徘徊”,高精度的摄像,意味着你的每一次路过他人家门口、路过“智能门锁”都将作为潜在危害者和嫌疑人被拍照、录像。近距离与高清晰度,意味着个人隐私信息的“过曝”。无论你是新来的邻居,还是已住了二三十年的、知根知底、胜似远亲的老邻居,在“人工智能”技术主导的“主动安全防御”技术面前,一切都是可疑的,一切都需要“智能门锁”的主人“可控”。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实际上,这是“无感损害”已经潜在与相关法律的规定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民法典》甚至还明确规定了大气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不可量物的侵害义务,而“始终坚持将邻居视为嫌疑人并追踪拍照、摄像”,显然侵害了邻居最为基本的安全通行权。此类的“智能门锁”本质上是一条随时可能咬人、也实际正在咬人的恶犬。
在一种关于公共安全的博弈之中,技术能够提供的信任空间相当有限,而能够支持的“放任”空间却几近无限。只要技术允许,每个个体都会追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安全”、“绝对安全”——万一是个小偷呢,万一是个窃贼呢?毫无节制的智能技术滥用,追求个体的“绝对安全”,只能导致公共安全、自身安全的实际减损甚至丧失。邻居因“智能门锁”失去了基本的“无害通过权”、“无感通过权”之后会怎么办?很简单,也装一个同样的“智能门锁”就够了,也把“徘徊告警”设置成“最高灵敏度、最低‘徘徊’时间”即可,反正别人是这么设置的。于是,最初享有“绝对安全”的“智能门锁”所有人,也不得不让渡出自己的“无害通行”的权利,不得不在每一次出门与每一次回家的时候都被充满恶意地怀疑、拍照、记录、上传,甚至被观赏、被嘲笑——“智能门锁”拥有无限的“作为”之潜能。
信任与安全的公共守护
智能技术正在撕裂传统的中国邻里之间本已不多的信任,制造出本不存在的新矛盾。是时候“知止不殆”了。
隐私、安全与安宁权利,需要有效的守护。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典型案例。在安徽省固镇县人民法院调解的案件中,原告发现被告安装的智能门锁摄像头将公用走道全纳入摄像可视范围内,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最终双方达成调解,被告拆除了摄像功能的智能门锁。在北京市丰台区案件:张某认为邻居孙某安装的智能门锁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法院判决孙某拆除门锁。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原告李某要求邻居王某拆除安装在自家大门上正对李某家大门的监控摄像设备,并删除监控摄像设备内存储的涉及李某的影像信息。李某要求王某拆除监控摄像设备,法院查明智能门锁内置摄像头可以看到李某家大门的上半部分,最终判决王某关闭智能门锁感应功能。最有趣的一个案例是,当合法权益受损的一方被迫有样学样、装上“智能门锁”之后,最初“智能门锁”的主人不干了,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拆除——他太清楚“智能门锁”会干些什么了。
然而,公民依靠诉讼维权成本过高,更是对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行政手段、强制标准的出台才是正道。《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GB 21556-2008是国内锁具行业唯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了包括智能门锁在内的多种锁具产品,对电子、识读、机械、使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强制性技术要求; 《网络安全技术 智能门锁网络安全技术规范》GB/T 44602-2024明确了智能门锁的网络安全设计、开发、测试和评价,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的《电子智能门锁》和公安部三所牵头立项的信息安全国家推荐性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门锁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都不曾涉及本文所述的智能技术主动防御的限度问题,不曾涉及门锁主人之外公众的“安心”与“安宁”。虽说是“特色”,却并不值得炫耀,应当及时规制,以保障一种更加均衡的、健康的“居家安全”与“通行安宁”。
(郭喨,浙江大学科技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将收入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的新衣》一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