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AI眼镜,新一代时尚单品还是“吃灰神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AI眼镜,新一代时尚单品还是“吃灰神器”?

“百镜大战”风声渐起。

文|锌刻度 黎炫岐

编辑|陈邓新

如今提起AI眼镜,人们最先想到的场景是:只要戴上这一副眼镜,无论身处何处,眼前的任何外文都能被实时翻译,并直接显示于镜片上;当然,实时拍照、录制视频、实时导航……大部分你能想到的功能,都能通过一副看似平常的眼镜实现。

回想2012年,当被Google称为“登月计划”的 Google Glass上线发布,却惨遭遇冷,不仅没有大卖,最终还于2015年暂停售卖。

十余年间,智能眼镜的风最终还是吹到了中国。从百度2024年推出的“小度AI眼镜”到Rokid与时尚眼镜品牌BOLON合作的“Rokid glasses”,从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再到雷鸟、影目等新兴厂商,根据公开信息及渠道消息,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至少50家公司正在推进智能眼镜项目。

正当“百镜大战”的风声渐起,AR眼镜厂商XREAL创始人徐驰却在近日接受经济观察网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天的AI眼镜都是“AI弱智眼镜”,AI并非用户购买AI眼镜的本质需求。

全网都在讨论的AI眼镜,到底会成为新一代时尚单品,还是又一次沦为“吃灰神器”?

跃跃欲试的厂商,踏入同一条河

这一场AI眼镜的浪潮,第一朵浪花应该始于Meta。早在2023年,Meta与雷朋合作推出的第二代联名产品Ray-Ban Meta。2024年4月,该款眼镜新增了AI功能,用户通过语音口令就可以唤醒智能助手进行对话操作,支持英文对话。

而当AI遇上眼镜,这款眼镜突然卖爆。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这款智能眼镜的全球销量已突破100万副。但相比之下,根据VR陀螺数据,初代产品Ray-Ban Stories从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累计只售出30万副。

国金证券曾估算,2024年Meta眼镜出货量或达200万台,而且考虑到目前AI功能仅限美国和加拿大用户使用,若未来区域、语言推广至全球,对应销量或超600万台。

于是乎,国内外的厂商都坐不住了。百度、Rokid相继发布了AI眼镜产品,OPPO、vivo、华为、腾讯、字节近期也都在评估AI眼镜项目。苹果也被传出消息称,正在组织团队研究AI眼镜市场。

图片来源:AI大模型工场

具体来看,仅仅是11月份。就先有百度世界大会上,小度发布了搭载文心大模型的AI眼镜,并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发售。据介绍,这也是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重量45g,可翻译、可帮助做笔记、还搭载摄像头,结合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等能力,支持用户边走边问。

随后在11月18日,国内老牌AR厂商Rokid也发布了搭载通义大模型的Rokid Glasses,预计 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该款AI眼镜是Rokid 与暴龙眼镜联合出品,也配置了摄像头、扬声器和AI大模型,能够实现语音播报、拍摄、语音问答等功能。

此外,据36氪报道,小米也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推出全新一代AI智能眼镜,并已与歌尔股份达成合作。这款产品定位于全面对标Meta与雷朋推出的“Ray-Ban Meta”,通过搭载AI功能、音频耳机模块和摄像头模块,旨在抢占高性能智能眼镜市场。

事实上,不少科技企业已经与眼镜企业联手,比如AR眼镜厂商雷鸟创新与博士眼镜成立合资公司,欲打造中国版的“Ray-Ban Meta”;小米生态链企业界环AI音频眼镜运营公司蜂巢科技与宝岛眼镜、宝视达、博士眼镜等战略合作;星纪魅族与雅视集团联手,闪极科技、科大讯飞与深圳市LOHO眼镜正式签署合作……

虽然各家厂商都跃跃欲试,但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同质化。

首先,从已发布的AI眼镜来看,目前的AI眼镜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从AI技术角度切入眼镜类别,侧重AI落地;从AR角度出发,接入AI技术,丰富眼镜功能。

再看具体功能,其实大部分厂商的AI眼镜都对标Meta,或者摸着Meta过河。厂商大部分都是围绕着“音频”“摄像头”“AR显示”三种要素进行组合。于是,语音播报和大模型对答已经成为基本操作,而实时AI翻译、语音通话、AR导航等功能也是“你有我有全都有”。

眼下的热潮,尽头是“华强北”?

根据IDC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00%以上,显示出AI眼镜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市场规模将达到1067.78亿元。

AI眼镜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最初将智能眼镜引入大众视野的,是谷歌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Google Glass。然而,Google Glass问世后,却饱受诟病:比手机贵,又没有手机好用。

事实上,如今的AI眼镜也并未跳脱Google Glass当初的几大功能——搜索、导航、拍照、录视频、发消息、打电话、视频聊天等等。但当时,这款眼镜被吐槽有诸多问题,比如当你用语音回复消息,让眼镜转化成文字,可能会出现错误导致“社死”;续航普遍在5小时左右,但如果拍多了照片和视频,可能就只有2小时了……

当然,据自媒体“定焦”,即便是被大家认可的Meta眼镜也存在很多bug,比如在声音上,Meta眼镜内置了5个麦克风阵列系统,扬声器也调大了音量,但在嘈杂环境中还是会受到影响;面对较为复杂的内容回复,其也不会直接念出来,而是提示用户在手机上查看。所以一些用户对Meta眼镜的主要定位是,充当耳机、相机、备忘录,使用场景有限。

所以,Google Glass除了“生不逢时”,最大的问题或许是:价格太贵,高达1500美元。

再看眼下的这些AI眼镜,基于功能的不同,价格在500元-5000元之间,目前国内发布的几款AI眼镜,价格多在2000元-3000元之间。

即便如此,锌刻度留意到,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也仍有不少网友表示“等华强北把AI眼镜的价格打下来”。

不过,据锌刻度了解,虽然华强北一直在追逐科技产品的风口,从手机到耳机、手表等各类配件,你都能在这里找到“平替”。但是,目前想要在这里找到名副其实的AI产品,尚有难度。

据“蓝鲸财经”此前调查,在华强北的卖场里,虽然有不少挂着AI名头的商品,比如AI耳机、AI学习机等,但大多“驴唇不对马嘴”,属于最初级的产品。

而锌刻度在咨询多家华强北商家后了解到,目前华强北售卖的“科技”眼镜通常为智能眼镜而非AI眼镜,主要功能包括通话和听歌,并不搭载AI大模型,也基本不带屏显,价格则通常在500元以下。

不过,这或许刚好证明了一点:AI眼镜在行业内火了,但在C端,还有待验证。若是能掀起真正的潮流,成为人手一款的科技单品,华强北多半也将来分一杯羹。

那么回到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人们需要AI眼镜吗?

电影复联3《无限战争》里有这样一幕,钢铁侠离开圣所上街查看情况,人群四散,他戴上黑框眼镜问助手“星期五”:“我在看什么?”当他的右手将眼镜取下并变装,眼镜又能自然地融入纳米战甲之中。

人们对科技配件这样的想象,自然意味着一种期待。而人们是否需要AI眼镜,或许也正基于此:这一次,AI眼镜能满足我们的期待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Facebook

5k
  • Meta计划裁员5%低绩效员工
  • 欧盟重新评估对苹果、谷歌和Meta的调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AI眼镜,新一代时尚单品还是“吃灰神器”?

“百镜大战”风声渐起。

文|锌刻度 黎炫岐

编辑|陈邓新

如今提起AI眼镜,人们最先想到的场景是:只要戴上这一副眼镜,无论身处何处,眼前的任何外文都能被实时翻译,并直接显示于镜片上;当然,实时拍照、录制视频、实时导航……大部分你能想到的功能,都能通过一副看似平常的眼镜实现。

回想2012年,当被Google称为“登月计划”的 Google Glass上线发布,却惨遭遇冷,不仅没有大卖,最终还于2015年暂停售卖。

十余年间,智能眼镜的风最终还是吹到了中国。从百度2024年推出的“小度AI眼镜”到Rokid与时尚眼镜品牌BOLON合作的“Rokid glasses”,从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再到雷鸟、影目等新兴厂商,根据公开信息及渠道消息,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至少50家公司正在推进智能眼镜项目。

正当“百镜大战”的风声渐起,AR眼镜厂商XREAL创始人徐驰却在近日接受经济观察网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天的AI眼镜都是“AI弱智眼镜”,AI并非用户购买AI眼镜的本质需求。

全网都在讨论的AI眼镜,到底会成为新一代时尚单品,还是又一次沦为“吃灰神器”?

跃跃欲试的厂商,踏入同一条河

这一场AI眼镜的浪潮,第一朵浪花应该始于Meta。早在2023年,Meta与雷朋合作推出的第二代联名产品Ray-Ban Meta。2024年4月,该款眼镜新增了AI功能,用户通过语音口令就可以唤醒智能助手进行对话操作,支持英文对话。

而当AI遇上眼镜,这款眼镜突然卖爆。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这款智能眼镜的全球销量已突破100万副。但相比之下,根据VR陀螺数据,初代产品Ray-Ban Stories从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累计只售出30万副。

国金证券曾估算,2024年Meta眼镜出货量或达200万台,而且考虑到目前AI功能仅限美国和加拿大用户使用,若未来区域、语言推广至全球,对应销量或超600万台。

于是乎,国内外的厂商都坐不住了。百度、Rokid相继发布了AI眼镜产品,OPPO、vivo、华为、腾讯、字节近期也都在评估AI眼镜项目。苹果也被传出消息称,正在组织团队研究AI眼镜市场。

图片来源:AI大模型工场

具体来看,仅仅是11月份。就先有百度世界大会上,小度发布了搭载文心大模型的AI眼镜,并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发售。据介绍,这也是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重量45g,可翻译、可帮助做笔记、还搭载摄像头,结合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等能力,支持用户边走边问。

随后在11月18日,国内老牌AR厂商Rokid也发布了搭载通义大模型的Rokid Glasses,预计 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该款AI眼镜是Rokid 与暴龙眼镜联合出品,也配置了摄像头、扬声器和AI大模型,能够实现语音播报、拍摄、语音问答等功能。

此外,据36氪报道,小米也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推出全新一代AI智能眼镜,并已与歌尔股份达成合作。这款产品定位于全面对标Meta与雷朋推出的“Ray-Ban Meta”,通过搭载AI功能、音频耳机模块和摄像头模块,旨在抢占高性能智能眼镜市场。

事实上,不少科技企业已经与眼镜企业联手,比如AR眼镜厂商雷鸟创新与博士眼镜成立合资公司,欲打造中国版的“Ray-Ban Meta”;小米生态链企业界环AI音频眼镜运营公司蜂巢科技与宝岛眼镜、宝视达、博士眼镜等战略合作;星纪魅族与雅视集团联手,闪极科技、科大讯飞与深圳市LOHO眼镜正式签署合作……

虽然各家厂商都跃跃欲试,但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同质化。

首先,从已发布的AI眼镜来看,目前的AI眼镜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从AI技术角度切入眼镜类别,侧重AI落地;从AR角度出发,接入AI技术,丰富眼镜功能。

再看具体功能,其实大部分厂商的AI眼镜都对标Meta,或者摸着Meta过河。厂商大部分都是围绕着“音频”“摄像头”“AR显示”三种要素进行组合。于是,语音播报和大模型对答已经成为基本操作,而实时AI翻译、语音通话、AR导航等功能也是“你有我有全都有”。

眼下的热潮,尽头是“华强北”?

根据IDC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00%以上,显示出AI眼镜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市场规模将达到1067.78亿元。

AI眼镜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最初将智能眼镜引入大众视野的,是谷歌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Google Glass。然而,Google Glass问世后,却饱受诟病:比手机贵,又没有手机好用。

事实上,如今的AI眼镜也并未跳脱Google Glass当初的几大功能——搜索、导航、拍照、录视频、发消息、打电话、视频聊天等等。但当时,这款眼镜被吐槽有诸多问题,比如当你用语音回复消息,让眼镜转化成文字,可能会出现错误导致“社死”;续航普遍在5小时左右,但如果拍多了照片和视频,可能就只有2小时了……

当然,据自媒体“定焦”,即便是被大家认可的Meta眼镜也存在很多bug,比如在声音上,Meta眼镜内置了5个麦克风阵列系统,扬声器也调大了音量,但在嘈杂环境中还是会受到影响;面对较为复杂的内容回复,其也不会直接念出来,而是提示用户在手机上查看。所以一些用户对Meta眼镜的主要定位是,充当耳机、相机、备忘录,使用场景有限。

所以,Google Glass除了“生不逢时”,最大的问题或许是:价格太贵,高达1500美元。

再看眼下的这些AI眼镜,基于功能的不同,价格在500元-5000元之间,目前国内发布的几款AI眼镜,价格多在2000元-3000元之间。

即便如此,锌刻度留意到,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也仍有不少网友表示“等华强北把AI眼镜的价格打下来”。

不过,据锌刻度了解,虽然华强北一直在追逐科技产品的风口,从手机到耳机、手表等各类配件,你都能在这里找到“平替”。但是,目前想要在这里找到名副其实的AI产品,尚有难度。

据“蓝鲸财经”此前调查,在华强北的卖场里,虽然有不少挂着AI名头的商品,比如AI耳机、AI学习机等,但大多“驴唇不对马嘴”,属于最初级的产品。

而锌刻度在咨询多家华强北商家后了解到,目前华强北售卖的“科技”眼镜通常为智能眼镜而非AI眼镜,主要功能包括通话和听歌,并不搭载AI大模型,也基本不带屏显,价格则通常在500元以下。

不过,这或许刚好证明了一点:AI眼镜在行业内火了,但在C端,还有待验证。若是能掀起真正的潮流,成为人手一款的科技单品,华强北多半也将来分一杯羹。

那么回到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人们需要AI眼镜吗?

电影复联3《无限战争》里有这样一幕,钢铁侠离开圣所上街查看情况,人群四散,他戴上黑框眼镜问助手“星期五”:“我在看什么?”当他的右手将眼镜取下并变装,眼镜又能自然地融入纳米战甲之中。

人们对科技配件这样的想象,自然意味着一种期待。而人们是否需要AI眼镜,或许也正基于此:这一次,AI眼镜能满足我们的期待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