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安福特,靠中国产业链赚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安福特,靠中国产业链赚钱?

长安福特销量的“坠落”之路,早在7年前就已开始。

文 | 探客出行 魏帅

编辑 | 冯羽

即便2024中国汽车市场仍然保住了增长的大势,但市场的变化、价格战的喧嚣、消费逻辑变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仍在裹挟着汽车产业。

在这场车市的“拼杀”中,最先“倒下”的,便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合资车企们。

“合资车企们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大都落于下风,不同点是各个品牌有着自己的‘自救逻辑’。”在业内人士看来,决策周期长、不遵循中国市场规律的合资车企们,已经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落于中国品牌之后,而愈加残酷的销量表现,让这些企业从不同角度寻求生存之道。

在这其中,曾经的一线合资品牌、“利润奶牛”长安福特,直接“祭”出了轻资产运营模式。

从一家在华年产能布局最高达160万辆的大型合资企业,到在售仅6款车型、年产能腰斩,长安福特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升级与转型中,几近“查无此人”的状态。

据「探客出行」走访长安福特位于环京地区的一家4S店发现,周末假日期间,店内仅两名销售人员,近2个小时的走访时间,没有一位顾客进入。

萧条感,在终端显露无疑。懂车帝数据显示,长安福特在售车型11月销量仅约1.17万辆。

而长安汽车产销快报数据显示,长安福特11月销量为25103辆,实现同比增长31.78%;今年前11月销量为21.73万辆,同比增长6%。

这其中的差距,或在于长安福特苦心经营的出口生意——将中国产业链优势凝结而成的产品,向国外出口赚取利润,变身全球工厂。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上的慢脚步,让长安福特必须思考如何生存,包括利用现有庞大的产能基数,实现企业的生存。但沦为工厂、靠生产制造赚钱,绝非长久之计。

如张翔所言,未来长安福特的发展,还需要足够支撑起品牌的产品,以及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

扛不起来的销量

很难想象,长安福特的终端销量有多“难”。

时值周末,「探客出行」走近一家位于环京地区的长安福特4S店时,店内没有一位选车用户。

不足五百平的店内,停放着五款在售车型,仅有两名销售人员。

在车顶放置的优惠政策显示,所有在售车型都可享受0首付、0利率的政策,蒙迪欧是其中相对畅销的车型,现金优惠能达到3万元左右,叠加贷款贴息等政策,最高能够达到4.5万元左右。

该销售表示,推出了混动款车型后,蒙迪欧的销量整体有所上涨。“这款车的混动版推出后,车内的配置也跟着升级,相对性价比较高。”

但即便是多款车型均推出了混动版,但“蓝牌新能源”的标签始终无法打动消费者。

“选择长安福特的用户更看重这个品牌的基因,包括燃油车带来的驾驶感和操控感是电车无所替代的。”上述销售表示。

情怀救不了销量。

在长安福特销量承压的这几年,其先后停产的嘉年华、福克斯等经典车型,才真正被消费者痛呼“失去了情怀”。

在紧凑级市场中,福特福克斯凭借经济性、灵活性和动力颇受粉丝欢迎,在全球市场热销十余年。直到2018年三缸福克斯的出现,“惹恼”了中国消费者。三缸机匹配6AT变速箱所带来的换挡卡顿感,备受消费者吐槽。即便后期再度进行改款,其产品体验也始终未能让消费者满意。

失去了紧凑级的细分品类,长安福特的在售车型肉眼可见在减少,如今更是没有新车型导入。

就连最初推出的纯电车型福特电马,也在“买一辆亏十万”的压力下,几乎难在终端见到身影。

懂车帝数据显示,目前终端在售的蒙迪欧、锐界L、探险者、锐际等五款车型中,11月仅蒙迪欧销量超过5000辆,为5765辆。

更重要的是,福特中国早就宣布在华不参与价格战。如此之下,终端的压力更大了。“现在经销商卖车根本不赚钱。”销售人员坦言。

沦为工厂,存在感呢?

长安福特销量的“坠落”之路,早在7年前就已开始。

2016年,长安福特达到入华后的销量巅峰,达95.7万辆。随即,长安福特就与母公司长安汽车签订深化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计划在2019年销量突破百万辆。

然而,没想到2017年即是长安福特销量下坡路的开始。

仅用3年时间,其销量更是几乎跌至谷底。

2017年至2019年,长安福特销量分别为82.8万辆、37.77万辆和18.4万辆,同比下跌12.27%、54.38%和51.3%,连续三年大幅下滑,并且连续两年销量腰斩。

在2020年至2023年四年间,长安福特更是以25.33万辆、30.47万辆、25.1万辆以及23.3万辆的销量,尽显低迷之势。

在2016年的巅峰时期,长安福特在全国范围内布局5家工厂,产能累计高达160万辆。

经过近7年的重新调整,截至2023年中,长安福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目前的产能为67万辆。长安汽车在2022年年报中也表示,长安福特为加速振兴,关停落后产线,当期计提资产减值,影响利润大幅下降。

更重要的是,在这为数不多的产能中,向国外市场出口的车辆占比不小。

数据显示,2023年长安福特出口数量为2.46万辆。而媒体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长安福特的出口数量就达到4.06万辆,呈现翻倍式的增长趋势。

未来出口的比例只会更高。福特中国总裁兼CEO吴胜波此前也曾明确表示,福特的最新目标是到2027年,在2023年出口的基础上再翻3倍,做到30万辆。

自从2023年福特全球CEO吉姆·法利来中国考察后,福特在华的策略就进行了180度的大转变,最大的转变就是“轻资产转型”,同时要将中国工厂变为向其全球市场输送高质量产品的基地。

从策略上来讲,长安福特从中国的产业链成本优势上获益,这种策略也成为了如今长安福特能为福特全球带来的“最大价值”。

慢半拍的电动化

如果出口生意只是让长安福特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得以生存,那么如今摆在长安福特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专注于企业发展,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

事实上,作为合资品牌中较早推出真正意义上纯电车型的品牌,福特早在2019年就发布福特电马车型,并于2022年正式交付。

好巧不巧,彼时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叫好的车型几乎全部来自于造车新势力,合资车企的产品无论在价格还是产品竞争力上,都表现得算不上差强人意。

彼时,福特电马注册为独立的电动车公司。但低迷的市场表现与在华战略的变化,让其组织架构调整成为必然。

2023年,长安福特发布公告宣布接管福特电马在中国市场的运营业务,其在独立的直营体系也成为历史。

福特电马在中国市场的失意,让长安福特自身重启新能源发展计划,于2023年9月正式成立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企查查信息显示,新合资公司由长安福特与长安汽车共同持股,其中长安福特持股60%,长安汽车持股40%。由于此前长安汽车已经持有长安福特50%的股权,所以长安汽车实际上在新的合营企业中拥有70%的股权。

在整个长安福特的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长安汽车发挥的作用更大。

这也对应如今长安福特的转型困境。

实际上,从福特在全球市场的动作来看,其电动化的计划与进展都压力颇大。福特三季度报数据显示,尽管福特三季度在全球售出2.35万辆纯电车型,实现12%增长的情况下,该业务仍亏损12亿美元。

福特预计,2024年电动汽车业务预计亏损约50亿美元,可见其压力巨大。某种程度上,如今福特在电动化上的压力是全球范围内的,对于中国业务单元来讲,很难实现快速的策略与技术更迭。

因此,向中国汽车制造商,同时也是合作伙伴的长安汽车寻求解决方案,是最快速直接的方案。

目前,长安福特新能源公司在新能源的产品布局上,拥有更多的主导权。此前,长安福特新能源董事长杨大勇曾表示,合资品牌对于底盘以及操控的经验,中国品牌对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领先性,以及中国动力电池的性能与质量,三者结合在一起,按照这个方式打造属于我们的新能源车。

理想很丰满。按照杨大勇此前接受采访透露的消息,长安福特的电动化方向和模式已经确定,“接下来就快了”。

但在如今的合资市场,价格战已经被市场裹挟得愈发残酷,国产新能源品牌不仅卷价格、更是卷质量、卷服务。始终进展缓慢的长安福特,未来将如何存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安福特,靠中国产业链赚钱?

长安福特销量的“坠落”之路,早在7年前就已开始。

文 | 探客出行 魏帅

编辑 | 冯羽

即便2024中国汽车市场仍然保住了增长的大势,但市场的变化、价格战的喧嚣、消费逻辑变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仍在裹挟着汽车产业。

在这场车市的“拼杀”中,最先“倒下”的,便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合资车企们。

“合资车企们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大都落于下风,不同点是各个品牌有着自己的‘自救逻辑’。”在业内人士看来,决策周期长、不遵循中国市场规律的合资车企们,已经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落于中国品牌之后,而愈加残酷的销量表现,让这些企业从不同角度寻求生存之道。

在这其中,曾经的一线合资品牌、“利润奶牛”长安福特,直接“祭”出了轻资产运营模式。

从一家在华年产能布局最高达160万辆的大型合资企业,到在售仅6款车型、年产能腰斩,长安福特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升级与转型中,几近“查无此人”的状态。

据「探客出行」走访长安福特位于环京地区的一家4S店发现,周末假日期间,店内仅两名销售人员,近2个小时的走访时间,没有一位顾客进入。

萧条感,在终端显露无疑。懂车帝数据显示,长安福特在售车型11月销量仅约1.17万辆。

而长安汽车产销快报数据显示,长安福特11月销量为25103辆,实现同比增长31.78%;今年前11月销量为21.73万辆,同比增长6%。

这其中的差距,或在于长安福特苦心经营的出口生意——将中国产业链优势凝结而成的产品,向国外出口赚取利润,变身全球工厂。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上的慢脚步,让长安福特必须思考如何生存,包括利用现有庞大的产能基数,实现企业的生存。但沦为工厂、靠生产制造赚钱,绝非长久之计。

如张翔所言,未来长安福特的发展,还需要足够支撑起品牌的产品,以及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

扛不起来的销量

很难想象,长安福特的终端销量有多“难”。

时值周末,「探客出行」走近一家位于环京地区的长安福特4S店时,店内没有一位选车用户。

不足五百平的店内,停放着五款在售车型,仅有两名销售人员。

在车顶放置的优惠政策显示,所有在售车型都可享受0首付、0利率的政策,蒙迪欧是其中相对畅销的车型,现金优惠能达到3万元左右,叠加贷款贴息等政策,最高能够达到4.5万元左右。

该销售表示,推出了混动款车型后,蒙迪欧的销量整体有所上涨。“这款车的混动版推出后,车内的配置也跟着升级,相对性价比较高。”

但即便是多款车型均推出了混动版,但“蓝牌新能源”的标签始终无法打动消费者。

“选择长安福特的用户更看重这个品牌的基因,包括燃油车带来的驾驶感和操控感是电车无所替代的。”上述销售表示。

情怀救不了销量。

在长安福特销量承压的这几年,其先后停产的嘉年华、福克斯等经典车型,才真正被消费者痛呼“失去了情怀”。

在紧凑级市场中,福特福克斯凭借经济性、灵活性和动力颇受粉丝欢迎,在全球市场热销十余年。直到2018年三缸福克斯的出现,“惹恼”了中国消费者。三缸机匹配6AT变速箱所带来的换挡卡顿感,备受消费者吐槽。即便后期再度进行改款,其产品体验也始终未能让消费者满意。

失去了紧凑级的细分品类,长安福特的在售车型肉眼可见在减少,如今更是没有新车型导入。

就连最初推出的纯电车型福特电马,也在“买一辆亏十万”的压力下,几乎难在终端见到身影。

懂车帝数据显示,目前终端在售的蒙迪欧、锐界L、探险者、锐际等五款车型中,11月仅蒙迪欧销量超过5000辆,为5765辆。

更重要的是,福特中国早就宣布在华不参与价格战。如此之下,终端的压力更大了。“现在经销商卖车根本不赚钱。”销售人员坦言。

沦为工厂,存在感呢?

长安福特销量的“坠落”之路,早在7年前就已开始。

2016年,长安福特达到入华后的销量巅峰,达95.7万辆。随即,长安福特就与母公司长安汽车签订深化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计划在2019年销量突破百万辆。

然而,没想到2017年即是长安福特销量下坡路的开始。

仅用3年时间,其销量更是几乎跌至谷底。

2017年至2019年,长安福特销量分别为82.8万辆、37.77万辆和18.4万辆,同比下跌12.27%、54.38%和51.3%,连续三年大幅下滑,并且连续两年销量腰斩。

在2020年至2023年四年间,长安福特更是以25.33万辆、30.47万辆、25.1万辆以及23.3万辆的销量,尽显低迷之势。

在2016年的巅峰时期,长安福特在全国范围内布局5家工厂,产能累计高达160万辆。

经过近7年的重新调整,截至2023年中,长安福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目前的产能为67万辆。长安汽车在2022年年报中也表示,长安福特为加速振兴,关停落后产线,当期计提资产减值,影响利润大幅下降。

更重要的是,在这为数不多的产能中,向国外市场出口的车辆占比不小。

数据显示,2023年长安福特出口数量为2.46万辆。而媒体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长安福特的出口数量就达到4.06万辆,呈现翻倍式的增长趋势。

未来出口的比例只会更高。福特中国总裁兼CEO吴胜波此前也曾明确表示,福特的最新目标是到2027年,在2023年出口的基础上再翻3倍,做到30万辆。

自从2023年福特全球CEO吉姆·法利来中国考察后,福特在华的策略就进行了180度的大转变,最大的转变就是“轻资产转型”,同时要将中国工厂变为向其全球市场输送高质量产品的基地。

从策略上来讲,长安福特从中国的产业链成本优势上获益,这种策略也成为了如今长安福特能为福特全球带来的“最大价值”。

慢半拍的电动化

如果出口生意只是让长安福特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得以生存,那么如今摆在长安福特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专注于企业发展,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

事实上,作为合资品牌中较早推出真正意义上纯电车型的品牌,福特早在2019年就发布福特电马车型,并于2022年正式交付。

好巧不巧,彼时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叫好的车型几乎全部来自于造车新势力,合资车企的产品无论在价格还是产品竞争力上,都表现得算不上差强人意。

彼时,福特电马注册为独立的电动车公司。但低迷的市场表现与在华战略的变化,让其组织架构调整成为必然。

2023年,长安福特发布公告宣布接管福特电马在中国市场的运营业务,其在独立的直营体系也成为历史。

福特电马在中国市场的失意,让长安福特自身重启新能源发展计划,于2023年9月正式成立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企查查信息显示,新合资公司由长安福特与长安汽车共同持股,其中长安福特持股60%,长安汽车持股40%。由于此前长安汽车已经持有长安福特50%的股权,所以长安汽车实际上在新的合营企业中拥有70%的股权。

在整个长安福特的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长安汽车发挥的作用更大。

这也对应如今长安福特的转型困境。

实际上,从福特在全球市场的动作来看,其电动化的计划与进展都压力颇大。福特三季度报数据显示,尽管福特三季度在全球售出2.35万辆纯电车型,实现12%增长的情况下,该业务仍亏损12亿美元。

福特预计,2024年电动汽车业务预计亏损约50亿美元,可见其压力巨大。某种程度上,如今福特在电动化上的压力是全球范围内的,对于中国业务单元来讲,很难实现快速的策略与技术更迭。

因此,向中国汽车制造商,同时也是合作伙伴的长安汽车寻求解决方案,是最快速直接的方案。

目前,长安福特新能源公司在新能源的产品布局上,拥有更多的主导权。此前,长安福特新能源董事长杨大勇曾表示,合资品牌对于底盘以及操控的经验,中国品牌对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领先性,以及中国动力电池的性能与质量,三者结合在一起,按照这个方式打造属于我们的新能源车。

理想很丰满。按照杨大勇此前接受采访透露的消息,长安福特的电动化方向和模式已经确定,“接下来就快了”。

但在如今的合资市场,价格战已经被市场裹挟得愈发残酷,国产新能源品牌不仅卷价格、更是卷质量、卷服务。始终进展缓慢的长安福特,未来将如何存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