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汽车看起来是越来越便宜了,但对消费者来说,便宜并不是汽车的全部。毕竟么,咱这是礼仪之邦,有些个配置不管有用没用,买车还是要讲些逼格的。要不然,某宝就不会卖那些贴在铁皮上的假天窗了。
但更多的东西,消费者尽管看得见摸得着,却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鬼。
比如各种真皮,很多人光听着Nappa、Alcantara、Valonea、Merrino等等名词就犯晕了,哪里还知道具体的区别呢?
再加上一些厂家的无良宣传,人们往往听着很爽,用着却不那么回事。
拿大家听的最多的Nappa皮来说吧,法系豪华车DS是这么介绍的:“DS采用的NAPPA真皮源自德国巴伐利亚牧场中3-4岁的小牛,这种牛与养殖牛不同,它们拥有自由的活动权限,可以在偌大的草场上奔跑,每天消耗大量脂肪和能量,因此生长缓慢。平均每100头这样的小牛才能产出5张左右符合DS要求的皮料,甄选通过后即可采用NAPPA鞣制工艺,制作成NAPPA真皮;而DS每辆车仅座椅就需要2张半NAPPA真皮,昂贵程度可见一斑。由于这种皮料化学处理少,鞣制过程中不产生6价铬,因此质地柔软透气,极易清洁,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你听听看,这Nappa皮完全是一种顶级的皮料嘛!
其实作为一种广泛的存在,Nappa并不是某家公司或者某个商标,它更多的只是某种加工工艺,与具体什么牛长在那里的牛毫无关系。
作为一种处理方式来说,Nappa技术最初发生在七八十年代的韩国,是从服装、皮草、箱包之类的行业传递到汽车领域来的。尽管,Nappa技术是从韩国流行开来的,但目前在皮革领域里玩的最6的,除了黄鹤就是辛集了。
Nappa皮的本质是天然牛皮打碎之后混合聚氨脂成分(或者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经过复杂的工艺再生而成。经过这种工艺生成的皮料,显然不属于天然牛皮。严格的说来,Nappa连皮都不是,它是革、革、革,是人造革!
具体来说,比如要得到荔枝纹Nappa皮,只需要将各种皮革的边角料打碎后加入聚乙烯材料,再倒入带有荔枝纹的模板内通过高温、压制和喷漆的工艺就能得到荔枝纹移膜牛皮。一般人不会觉得它跟牛肚子上的荔枝纹有啥区别。
由于并非天然牛皮,Nappa很好的避免了天然牛皮会产生的缺陷。通过大工业批量生产,Nappa皮的成本会比天然皮便宜很多很多。
对用户来说,他们的确得到了摸起来很像真皮的“真皮”,但不管摸起来再怎么的顺滑毕竟这东西是假的,非天然的,甚至是有污染的,它是汽车材料中不折不扣的“八星八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