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合肥科技创新不断突破 城市竞争力再提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合肥科技创新不断突破 城市竞争力再提升

全力保障原始创新,2024年,《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布,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高达506.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达到4%,位于全国万亿城市前列,创历史新高。

文丨合肥日报 刘小容

从合肥科学岛出发,在合肥19.2平方公里的未来大科学城里,大科学装置集聚,一次次追逐人类终极梦想;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室里,一次次科研冲击,让“合肥智慧”频现国际科研榜单……

全力保障原始创新,2024年,《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布,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高达506.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达到4%,位于全国万亿城市前列,创历史新高。

参与建设

世界最大“人造太阳”

2024年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与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正式签署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作为参与单位之一,将进一步加快和推动ITER计划进程,为ITER计划顺利推进贡献合肥智慧。

更加来电

打破太阳能电池世界纪录

7月3日,国际权威的太阳能电池世界纪录榜《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Version64)发布中国科大徐集贤教授团队钙钛矿电池性能世界纪录,认证稳态效率性能达26.7%。这是徐集贤团队继2022年、2023年之后代表中国科大第三次更新该世界纪录榜,对于构建叠层电池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42.02万高斯

成为国际里程碑

9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02万高斯(即42.0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41.4万高斯的世界纪录,成为国际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为科学家们探索新现象、揭示新规律提供了强大的实验条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

国之重器

全力保障建设

合肥已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13个,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在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雷电防护试验设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堆(BEST)装置、合肥先进光源;拟建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谋划建设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超级陶粲装置、行星环境模拟设施,总投资约350亿元。

合肥先进光源项目顺利实现主体建筑全面封顶。

2024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合肥首次闪耀全国十强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荣耀榜单上,合肥的学府、研究机构与科技企业共摘得六项桂冠;2024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与合肥有关的占据三席……科技创新的每次突破,都是对世界的重新定义,也是人类潜能的无限拓展。

合肥从“0”出发,达到“1”的突破,实现“N”的领跑。

来源:合肥日报

原标题:合肥,从0到1再到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合肥科技创新不断突破 城市竞争力再提升

全力保障原始创新,2024年,《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布,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高达506.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达到4%,位于全国万亿城市前列,创历史新高。

文丨合肥日报 刘小容

从合肥科学岛出发,在合肥19.2平方公里的未来大科学城里,大科学装置集聚,一次次追逐人类终极梦想;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室里,一次次科研冲击,让“合肥智慧”频现国际科研榜单……

全力保障原始创新,2024年,《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布,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高达506.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达到4%,位于全国万亿城市前列,创历史新高。

参与建设

世界最大“人造太阳”

2024年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与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正式签署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作为参与单位之一,将进一步加快和推动ITER计划进程,为ITER计划顺利推进贡献合肥智慧。

更加来电

打破太阳能电池世界纪录

7月3日,国际权威的太阳能电池世界纪录榜《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Version64)发布中国科大徐集贤教授团队钙钛矿电池性能世界纪录,认证稳态效率性能达26.7%。这是徐集贤团队继2022年、2023年之后代表中国科大第三次更新该世界纪录榜,对于构建叠层电池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42.02万高斯

成为国际里程碑

9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02万高斯(即42.0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41.4万高斯的世界纪录,成为国际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为科学家们探索新现象、揭示新规律提供了强大的实验条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

国之重器

全力保障建设

合肥已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13个,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在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雷电防护试验设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堆(BEST)装置、合肥先进光源;拟建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谋划建设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超级陶粲装置、行星环境模拟设施,总投资约350亿元。

合肥先进光源项目顺利实现主体建筑全面封顶。

2024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合肥首次闪耀全国十强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荣耀榜单上,合肥的学府、研究机构与科技企业共摘得六项桂冠;2024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与合肥有关的占据三席……科技创新的每次突破,都是对世界的重新定义,也是人类潜能的无限拓展。

合肥从“0”出发,达到“1”的突破,实现“N”的领跑。

来源:合肥日报

原标题:合肥,从0到1再到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