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润科)近日,邢台沙河市明德村优美村居环境短视频在网络迅速传播,一句“村里道路泥泞不堪的时代从此结束”的评论,引起众多网友羡慕与共鸣。视频的背后,见证了85后大学生村官王立飞用六年时间,带领全村从组织软弱涣散到治理有序,从村民怨声载道到拍手叫好。
向美而行
2018年,时值村委会换届选举之年,明德村党组织濒于涣散,赞善街道党工委经过慎重筛选,委派王立飞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一职。据王立飞讲述,当时街道组织部门多次找他谈话,认为其年龄、学历和工作能力都具备新时代村支书特征,同时又是该村村民,条件相对优越。
时年10月,王立飞肩负使命来到村中任职,在赞善街道党工委指导下顺利开展换届选举工作,重新组建两委班子。此后,王立飞为谋划村集体发展,带头到群众、党员、老干部家进行走访,征求意见和建议,摸清底数,依村定策。
历经两周的走访,村中违建和道路损坏问题反映较为强烈,群众认为是村集体发展的绊脚石。王立飞带领两委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拆违是核心任务,在随即展开村民代表大会中,方案全票通过。万事开头难,拆违没多久,村中两户不服从安排,导致工作停滞。王立飞马不停蹄上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连续登门四天,两户终于让出公共区域,拆违继续。
明德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日志中记录显示,拆除违建车库、小房71个,违建月台5万平方米。期间,由于工作突出,兄弟乡镇单位多次到村中参观学习。另外,在王立飞述职报告中提到,为尽快整治好村容村貌,给群众一个宽敞、整洁的舒心环境,村干部现场办公,带头做好表率,主动将自家违建拆除,才引导群众配合工作,也是这次拆违工作的“致胜法宝”。
村庄蝶变
自2019年以后,明德村两委着手修路事宜,由于经费不足,工作迟迟不能进行。这也让作为支部书记的王立飞倍感焦虑,他坚信“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奔共富”,路一日不修好,自己负有主要责任。
2020年初,他带领村两委四处筹钱,从赞善街道办事处到市直部门,再到市组织部,一路奔波,逐梦群众“幸福路”。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先后筹备到资金 50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全村20条道路6万平米的修建、升级工程,村里泥土路被改变,旧貌彻底换了新颜。同时,修缮了党群服务中心,将破旧的便民大厅、大会议室进行改造,为党群学习、交流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78岁的老支书赵扶平曾这样称赞现任村两委班子,他说,自己干了一辈子党支部书记,一年能修13条柏油路的村庄少之又少,值得表扬。另外,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污水管网在村里全覆盖,告别污水随意排放,让村里变得更美好。“我希望王立飞同志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不忘初心,加大村中绿化。”赵扶平说。
现如今,明德村的街道干净整洁,交通标线清晰明了,村容村貌已然修葺一新。对于新修的道路,村民宋改现表示,过去道路状况确实较差,出行不便且存在隐患。自道路修缮后,路面加宽、转角拓宽,出行更加方便和安全。“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的生活也更有奔头了!”宋改现说。
未来可期
为了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明德村两委引导群众参与家庭净化、绿化、美化创建活动。去年,村中王氏三兄弟响应号召,将旧房翻盖,打造出颇具北方风格的“美丽庭院”。其中,王朋的房子作为村中标杆建筑,院里的地面干干净净,穿过院子走进房间,使人眼前一亮,房子采用的是楼房式设计,布局合理大气,家具整洁美观。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明德村连续多年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通过发展高端大棚西瓜等特色种植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高效化新型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真正让西瓜种植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之年,明德村两委班子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划发展上。对于未来,村支书王立飞更是充满信心,他表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今后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明德村将继续加强环境整治力度,把村里的闲置土地做好、做活,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不断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