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在网易云一共听了3176首歌,关注了269位歌手。俗话说没有好封面的作家不是成功的歌手,而凭一张封面就让我移不开耳朵的歌手只有这一个,他就是崔开潮。
封面上灰白底色像是下过了雨后雾霭的南方,黑色线条的简笔瘦马,跟着歌曲的节奏转啊转,转啊转,像是转去了过往,又像勾出了一圈圈无尽的忧愁。“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配上歌词,烟雨小城跃然于目。姑娘撑油纸伞转身不见,老旧的音像店放着《声声慢》,低吟又婉转。天作之合。
后来在接触中,我问到开潮制作封面时的灵感。他笑说,“早就知道网易云放歌时封面能转,才做了这样的设计啊,哈哈哈...”心机boy的形象油然而生啊。
摄影:芮芮学长_
崔开潮早在2013年就开始组建乐队担任主唱位置,凭一腔热血与爱好,小打小闹,因经常接到学校的演出,乐队还算其乐融融。2015因创业组建科技公司而淡出乐队,一年半后因为APP软件制作不成熟以及资金短缺等因素宣告退出公司,继续他未完成的大学生活。
2016年3月底,崔开潮开始创作歌曲,用手机录音,上传到豆瓣,作品最初崭露头角之时,就有人给他贴上了第二个陈鸿宇的标签。崔开潮唱“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陈鸿宇唱“浓烟下的诗歌电台”,不论是作词的意境亦或是节奏情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和陈鸿宇作比较这件事,崔开潮持一种中立的态度。他也会感觉到两个人歌曲中会有类似的东西在,也在不断地寻找自身的问题。但是人和人之间一旦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听众就会发现,原来很不相同。一不一样无所谓,做自己就好。
就像罗大佑受《龙的传人》影响,鲍勃迪伦模仿伍迪格斯里一样。在艺术尤其是音乐之间总会存在着一种共通性。这种特性会通过歌手的感情特征或者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更容易通过听众的情感趋向被发掘。
崔开潮说他不会在市场的导向下改变自己,只是会慢慢地找到更真实的自己,表达更真实的自己。不必急切,不可浮躁,没有关系,慢慢来。
摄影:芮芮学长_
人拿开潮比鸿宇,我道开潮似少年。如同徐秉龙评论崔开潮的最新单曲《阿和》所唱:“如果一定要把陈鸿宇拟作醇厚的咖啡,那么崔开潮便是一盏清茶。三杯沏后,还是清冽如初。”相比于陈鸿宇在《理想三旬》中隽永的理想情怀,在《一如年少模样》表现的矛盾感叹,崔开潮在音乐中更多显出特有的单纯、细腻、直白。
他在作品中写《哥林多前书13章》,爱是什么?“问个不停,唯恐缺失了答案。”在《何珍妮》里,喃喃唱到“曾经渴望解脱虚荣的你,说到底,要去拥抱你自己。”这句歌唱给何珍妮,唱给听歌人,也唱给他自己。爱自己,拥抱自己,感受自己,认识自己,才能表达出自己,传递出想要的温暖。往往我们在歌里感受到的温度,都是由创作者用自身温度投放后的折射。
生活总是会出现惊人的巧合和千篇一律的故事,我们却要各自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崔开潮放强烈真挚的情感进音乐里,当思想跌落到膝盖,音乐就是他唯一的武器,烙上了自己的印记。音乐会跟音乐总相似,意象跟意象会重合,有趣的灵魂却像世上的叶子,各自有各自的脉络。
摄影:笨鸟YYZ
有人说他将唐映枫的才气和陈鸿宇的沉着唱腔集为一身,带有些许Jam的江湖气,有陈粒的豪情万丈,也兼备了谢春花的清风自来,很难去定义,很难去贴标签。可既然这么难,不如我们就放弃用定义限制这个少年,只记住崔开潮三个字。“你觉得呢?”
晓月老板评价崔开潮说:“好气质,2017是你的,少年。”我们习惯性地把新事物去归类,划分进已有的感知范畴。倒不如学着去欣赏这个事物本来的样子。崔开潮不是第二个陈鸿宇,他是自带心机boy气质的翩翩少年。
可就是这样一个95年出生的少年,大叔形象却一直深入人心。我曾开玩笑说:“开潮,你无论照片还是视频总是眼角嘴角一起向下,显得孤傲的不可方物。”听到这话,他笑得像个孩子。后来我猜测,他可能只是用沉默来隐藏自己的南方普通话。崔开潮笑起来很好看,眼睛清澈的不像话。说话的声音跟唱歌不太一样,说话时像个少年,简单爽朗,唱歌时也像个少年,静心澄澈。很少遇到一个人,干净出两种可爱的样子。
期待崔开潮长出一万种样子,这一万种,都是他自己的样子。
文 | 月司机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