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2025上海明确这些工作重点 | 上海两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政府工作报告:2025上海明确这些工作重点 | 上海两会

上海今年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扩内需、稳外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是重点任务。

界面新闻记者 | 范易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2025年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世博中心开幕,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上海城市经济规模迈入了新阶段,在新的一年里,面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扩内需、稳外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是重点任务。

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

龚正说,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8374.2亿元、增长0.7%,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基本特平,城镇测查失业率平均为4.2%左右。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7.9件。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7 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实际使用外资175 亿美元左右、约合 1243 亿元人民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认定60 家和 30家,累计分别达到1016家和591家。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650万亿元、增长8.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万元、增长4.1%左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88.5%、提高0.8个百分点,新增公园141 座、累计达到973座。

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集装箱吞吐量超5000万标箱港口

报告透露,过去一年上海持续加快“五个中心”建设。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出台实施区块链、低空经济、大飞机、新型储能、新材料、超高清、核电等产业支持政策。启动运行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6个,实施“工业上楼”项目151个,打造智造空间 1015万平方米。

2024年,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成立,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开板运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落地。上海期货交易所铅、镍、锡和氧化铝期权实现上市,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稳健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1.3万亿元、增长15%。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准箱、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和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420.6万吨、1.25亿人次,排名分别升至世界第二、世界第三。重大工程投资完成2383亿元、增长5.6%,建成机场联络线、17号线西延伸共67公里轨道交通线,全市线路总长近900公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合作深入推进。沪苏湖高铁建成运营,产业协同、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18个重点合作事项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一张网等10个实事项目有序推进。

聚力扩内需、稳外需

综合各方面因素,上海今年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报告指出,面对外部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扩内需、稳外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是今年的重点任务。

在消费提振方面,推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加快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房车露营等新业态。提升入境人士消费便利度,发展免退税经济,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稳外贸稳外资方面,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培育壮大跨境电商、离岸贸易、二手车出口、保税维修、再制造等外贸新业态。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医疗健康、文旅等领域的开放力度。落实新修订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更大力度保障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

在营商环境方面,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58条改革举措。强化为企服务,完善招商和服务一体化推进机制、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优化惠企政策,进一步完善从制定实施、发布解读到申报兑现、评估修订的政策全流程服务,推动更多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简化涉企检查,实施涉企行政检查市区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行“两库两单”和检查计划备案制度,实现行政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减轻企业负担,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围绕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研究布局。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重大科技项目。深化张江高新区、“大零号湾”等创新载体建设,发展高质量孵化器,着力培育硬科技企业。

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眼产业高端化,深入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全链条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大飞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海洋装备、空间信息、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方面,上海将全力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持续扩建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实施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一批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古镇旅游、赛事旅游等示范试点和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举办城市业余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办好世界赛艇锦标赛、F1中国大奖赛、上海网球大师赛等国际赛事,提升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帆船公开赛等自主品牌赛事能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政府工作报告:2025上海明确这些工作重点 | 上海两会

上海今年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扩内需、稳外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是重点任务。

界面新闻记者 | 范易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2025年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世博中心开幕,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上海城市经济规模迈入了新阶段,在新的一年里,面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扩内需、稳外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是重点任务。

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

龚正说,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8374.2亿元、增长0.7%,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基本特平,城镇测查失业率平均为4.2%左右。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7.9件。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7 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实际使用外资175 亿美元左右、约合 1243 亿元人民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认定60 家和 30家,累计分别达到1016家和591家。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650万亿元、增长8.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万元、增长4.1%左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88.5%、提高0.8个百分点,新增公园141 座、累计达到973座。

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集装箱吞吐量超5000万标箱港口

报告透露,过去一年上海持续加快“五个中心”建设。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出台实施区块链、低空经济、大飞机、新型储能、新材料、超高清、核电等产业支持政策。启动运行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6个,实施“工业上楼”项目151个,打造智造空间 1015万平方米。

2024年,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成立,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开板运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落地。上海期货交易所铅、镍、锡和氧化铝期权实现上市,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稳健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1.3万亿元、增长15%。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准箱、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和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420.6万吨、1.25亿人次,排名分别升至世界第二、世界第三。重大工程投资完成2383亿元、增长5.6%,建成机场联络线、17号线西延伸共67公里轨道交通线,全市线路总长近900公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合作深入推进。沪苏湖高铁建成运营,产业协同、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18个重点合作事项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一张网等10个实事项目有序推进。

聚力扩内需、稳外需

综合各方面因素,上海今年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报告指出,面对外部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扩内需、稳外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是今年的重点任务。

在消费提振方面,推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加快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房车露营等新业态。提升入境人士消费便利度,发展免退税经济,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稳外贸稳外资方面,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培育壮大跨境电商、离岸贸易、二手车出口、保税维修、再制造等外贸新业态。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医疗健康、文旅等领域的开放力度。落实新修订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更大力度保障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

在营商环境方面,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58条改革举措。强化为企服务,完善招商和服务一体化推进机制、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优化惠企政策,进一步完善从制定实施、发布解读到申报兑现、评估修订的政策全流程服务,推动更多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简化涉企检查,实施涉企行政检查市区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行“两库两单”和检查计划备案制度,实现行政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减轻企业负担,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围绕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研究布局。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重大科技项目。深化张江高新区、“大零号湾”等创新载体建设,发展高质量孵化器,着力培育硬科技企业。

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眼产业高端化,深入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全链条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大飞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海洋装备、空间信息、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方面,上海将全力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持续扩建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实施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一批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古镇旅游、赛事旅游等示范试点和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举办城市业余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办好世界赛艇锦标赛、F1中国大奖赛、上海网球大师赛等国际赛事,提升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帆船公开赛等自主品牌赛事能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