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成都双流区:以做大做强产业园区为抓手,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成都双流区:以做大做强产业园区为抓手,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将园区、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势能转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1月10日,成都市双流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议发布的2025年双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成为成都先进制造业主承载地。

如何实现?关键在产业园区。数据显示,园区贡献了双流区93%的工业产值、90%的外贸出口。产业园区以集聚的资源优势和显著的龙头效应,成为双流经济发展“主战场”。

自成都在全市范围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以来,作为“工业重镇”,双流区积极落实部署,建强先进制造业承载地,通过精准挖掘园区资源禀赋、培塑特色竞争优势,正将园区、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势能转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因港而兴产业顺势“起飞”,做大做强园区经济

根据“2024赛迪百强区”“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4)”和“赛迪创新百强区(2024)”榜单,双流区均榜上有名,位次分别提升至分别提升至第24位、第30位、第46位。

双流区频频登上中重量级榜单,背后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其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全力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双流区作为成都“11+2”中心城区之一,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也是成都优势产业的主要聚集地。第三方智库统计数据显示,双流区现有各类产业园区56家,占地面积约257.95万亩,在成都各区(市)县中排名第二。

双流区目前拥有四川双流经济开发区、成都双流航空经济区、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芯谷、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等多个大型产业园区。

双流临空而起、因港而兴、因港而美,航空经济是双流区的主导产业,目前成都双流航空经济区已初步构建形成了以航空运营服务为基础,航空制造维修为优势,航空物流、绿色航空为特色的航空产业生态圈。2023年,双流区航空产业规模达1170.9亿元。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不仅仅是航空经济,双流区其他主导产业发展也呈现良好势头。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阵地、集成电路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区,成都芯谷起步于2018年,成立时间不长但成长飞速,园区现有“四上”企业58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建成科技创新平台20个、产业技术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3个,产业创新服务生态不断优化。

成都芯谷

作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开发区,四川双流经济开发区在2023中国省级经开区排名中位列22,是四川省第一名。园区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5大领域,目前已集聚规上企业289家、规上工业产值168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292家,正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2024年,双流区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着力推动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培优培强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增效。2024年1-11月,双流区规上工业产值1598亿元,增速5.1%。

引育“镇园之宝”,构筑产业集聚“强磁场”

2024年收官之际,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SAF”(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龙头引领企业天舟新能集团总部正式入驻双流,作为“镇园之宝”,将为园区带来上百亿元的产值。

双碳目标下,SAF产业具有催生万亿级战略新兴产业的潜力,已成为全球民航竞争新赛道的重点领域。天舟新能董事长李章华表示,企业在此落户的一大原因是双流国际机场已成为首批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另一大原因是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依托国际航空枢纽,产业基础坚实,也营造了适宜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我们将依托天舟新能源绿色航空总部和机场航班可持续航空燃料使用需求,布局SAF总部基地,推动构建SAF产业生态圈,促进民航业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绿色航空第一城。”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天舟新能,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紧扣“镇园之宝”实施招大引强,近年还先后引进澳康达西南中心、盛新锂能总部等高能级总部项目,推动产业细分需求精准服务、空港总部经济聚核成势。

双流空港·云

据了解,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目前已形成1个百亿级适航总部产业集群和汽车消费、时尚消费、会展经济3个三十亿级产业集群。“预计到2027年,将引进区域总部、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10家,集聚上下游、关联企业50家,总部经济营收突破100亿元。”上述负责人介绍道。

依托双流国际机场这一国际航空枢纽,双流区正在进行“城市机场”到“机场城市”的转变。

目前,双流航空经济区已聚集重点航空企业248家,临空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占全区GDP65%,实现外贸进出口值超740亿元(占成都市外贸进出口值10%)。临客经济示范区和航空产业与城市总体发展上的这种“强关联”。而双流在变身为“机场城市”,龙头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双流正积极发展航空类新质生产力,在5.26平方公里的重点片区规划了三大主导产业链:以中国商飞为链主的国产大飞机产业链;以空客为链主的航空循环产业链;以民航审定中心为链主的机载航电产业链。”据成都市双流航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三大产业链的基础上,双流正推动构建特色产业园区,全力打造全区航空产业新的增长点。

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作为一家成功入册中国商飞供应商名录的飞机客舱内饰专业公司,四川迈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对双流航空产业链的集聚变化有着很深的感受。

四川迈客自2022年4月入驻双流大飞机示范产业园以来,受到了园区和双流政府在员工生活便利、与园区内企业开展业务合作、最新政策信息获取等多方面的帮扶。“双流航空经济局但凡对企业有利的政策,都会积极推荐给我们。因我司属于制造业的范畴,最终能顺利变更注册地址也是源于其大力支持,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心支持。”四川迈客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流大飞机示范产业园

2024年9月以来,双流各大产业园区积极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用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数据显示,双流区“进解优促”工作已实现1455家重点企业全走访、1.3万家涉税企业满覆盖,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815个。

此外,双流区出台营商环境6.0版,营商环境连续4年位列全市优秀档次,并获评“2024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这也将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形成更多“镇园之宝”。

特色立园“双流模式”,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新年伊始,双流区“立园满园”行动吹响新号角。

1月3日,双流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1月7日-1月10日,双流区两会召开。不论是双流区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还是两会,都明确提出围绕“特色立园”健全产业定位牵引机制,围绕“企业满园”健全园区赋能增效机制。

近日,双流区首个专业光电产业园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项目进度刷新,其中6栋多层建筑白色的外立面已雏形初现。目前,园区项目主体已完工,预计在今年5月投用。

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项目规划图

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主要以光电产业为主,重点围绕光学材料、光学加工、光学镀膜、微纳光学等光电产业新质赛道推进“特色立园”。

“按照‘背靠一个科研院所、开辟一个新质赛道、打造一个重点实验室、建设一个特色园区’的思路,我们将依托‘一所一院’等资源,聚焦未来光电产业新质赛道。”成都空港科创投资集团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只是双流经开区众多特色产业园区之一。目前,双流经开区汇集成都临空智能科技园、中核核能产业园、蓉芯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多个特色园区。通过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双流经开区不断增强产业标识度和竞争力。

特色立园的“双流模式”在成都芯谷也有着明显体现。

2023年11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双流新型产业学院首批师生正式入驻成都芯谷。把课堂搬进园区,把学校开到企业堆里,“没有围墙的大学”创造了创新在高校、转化在双流、应用在企业的“产教融合”新模式,目前已引进落地科技项目13个,定向培育人才200余人。

为强化“赋能增效、企业满园”,成都芯谷在深化“校地企”合作、促进资源撮合加强协同创新的同时,持续优化链主企业配套目录,提高项目招引精准度,靶向引进上下游链属企业。截至目前,成都芯谷已落地项目42个,协议总投资341.5亿元。

与此同时,成都芯谷抓创新转化增产业动能。加速完善“原始创新+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通过积极举办产品对接专场交流等活动,发挥广连接强链接作用,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便捷的对接渠道。2024年组织平台座谈交流、展示推介和宣传推广等活动20余次,发布园区创新能力机会清单4次,带动创新平台与科技企业开展技术业务对接10余次。

成都芯谷

为更好帮助企业降成本、拓业务、提质效,成都芯谷还联合双流经信、投促等部门建立“服务专班”,搭建“微网实格”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制定出台《“微网实格”惠企助企服务工作方案》,将园区重点企业的联系服务逐户定责到人,高效响应企业诉求。

例如为满足宏达电子创新产业基地的企业职工通勤需求,成都芯谷创新首推“响应式”公交、预约式公交,为宏达基地园区运营管理企业一年节约成本66万元。扎实推进惠企助企工作,聚力齐心推动“企业满园”走深走实。

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流区正不断树牢“园区事、园区办”导向,推动行政资源、资金和土地等各类要素资源向园区一线集中,通过产业社区建设,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培塑特色竞争优势等举措,不断升级迭代的产业园区“双流新打法”,建强先进制造业承载地,以工业经济撑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成都双流区:以做大做强产业园区为抓手,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将园区、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势能转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1月10日,成都市双流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议发布的2025年双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成为成都先进制造业主承载地。

如何实现?关键在产业园区。数据显示,园区贡献了双流区93%的工业产值、90%的外贸出口。产业园区以集聚的资源优势和显著的龙头效应,成为双流经济发展“主战场”。

自成都在全市范围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以来,作为“工业重镇”,双流区积极落实部署,建强先进制造业承载地,通过精准挖掘园区资源禀赋、培塑特色竞争优势,正将园区、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势能转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因港而兴产业顺势“起飞”,做大做强园区经济

根据“2024赛迪百强区”“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4)”和“赛迪创新百强区(2024)”榜单,双流区均榜上有名,位次分别提升至分别提升至第24位、第30位、第46位。

双流区频频登上中重量级榜单,背后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其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全力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双流区作为成都“11+2”中心城区之一,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也是成都优势产业的主要聚集地。第三方智库统计数据显示,双流区现有各类产业园区56家,占地面积约257.95万亩,在成都各区(市)县中排名第二。

双流区目前拥有四川双流经济开发区、成都双流航空经济区、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芯谷、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等多个大型产业园区。

双流临空而起、因港而兴、因港而美,航空经济是双流区的主导产业,目前成都双流航空经济区已初步构建形成了以航空运营服务为基础,航空制造维修为优势,航空物流、绿色航空为特色的航空产业生态圈。2023年,双流区航空产业规模达1170.9亿元。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不仅仅是航空经济,双流区其他主导产业发展也呈现良好势头。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阵地、集成电路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区,成都芯谷起步于2018年,成立时间不长但成长飞速,园区现有“四上”企业58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建成科技创新平台20个、产业技术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3个,产业创新服务生态不断优化。

成都芯谷

作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开发区,四川双流经济开发区在2023中国省级经开区排名中位列22,是四川省第一名。园区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5大领域,目前已集聚规上企业289家、规上工业产值168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292家,正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2024年,双流区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着力推动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培优培强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增效。2024年1-11月,双流区规上工业产值1598亿元,增速5.1%。

引育“镇园之宝”,构筑产业集聚“强磁场”

2024年收官之际,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SAF”(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龙头引领企业天舟新能集团总部正式入驻双流,作为“镇园之宝”,将为园区带来上百亿元的产值。

双碳目标下,SAF产业具有催生万亿级战略新兴产业的潜力,已成为全球民航竞争新赛道的重点领域。天舟新能董事长李章华表示,企业在此落户的一大原因是双流国际机场已成为首批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另一大原因是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依托国际航空枢纽,产业基础坚实,也营造了适宜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我们将依托天舟新能源绿色航空总部和机场航班可持续航空燃料使用需求,布局SAF总部基地,推动构建SAF产业生态圈,促进民航业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绿色航空第一城。”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天舟新能,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紧扣“镇园之宝”实施招大引强,近年还先后引进澳康达西南中心、盛新锂能总部等高能级总部项目,推动产业细分需求精准服务、空港总部经济聚核成势。

双流空港·云

据了解,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目前已形成1个百亿级适航总部产业集群和汽车消费、时尚消费、会展经济3个三十亿级产业集群。“预计到2027年,将引进区域总部、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10家,集聚上下游、关联企业50家,总部经济营收突破100亿元。”上述负责人介绍道。

依托双流国际机场这一国际航空枢纽,双流区正在进行“城市机场”到“机场城市”的转变。

目前,双流航空经济区已聚集重点航空企业248家,临空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占全区GDP65%,实现外贸进出口值超740亿元(占成都市外贸进出口值10%)。临客经济示范区和航空产业与城市总体发展上的这种“强关联”。而双流在变身为“机场城市”,龙头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双流正积极发展航空类新质生产力,在5.26平方公里的重点片区规划了三大主导产业链:以中国商飞为链主的国产大飞机产业链;以空客为链主的航空循环产业链;以民航审定中心为链主的机载航电产业链。”据成都市双流航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三大产业链的基础上,双流正推动构建特色产业园区,全力打造全区航空产业新的增长点。

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作为一家成功入册中国商飞供应商名录的飞机客舱内饰专业公司,四川迈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对双流航空产业链的集聚变化有着很深的感受。

四川迈客自2022年4月入驻双流大飞机示范产业园以来,受到了园区和双流政府在员工生活便利、与园区内企业开展业务合作、最新政策信息获取等多方面的帮扶。“双流航空经济局但凡对企业有利的政策,都会积极推荐给我们。因我司属于制造业的范畴,最终能顺利变更注册地址也是源于其大力支持,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心支持。”四川迈客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流大飞机示范产业园

2024年9月以来,双流各大产业园区积极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用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数据显示,双流区“进解优促”工作已实现1455家重点企业全走访、1.3万家涉税企业满覆盖,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815个。

此外,双流区出台营商环境6.0版,营商环境连续4年位列全市优秀档次,并获评“2024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这也将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形成更多“镇园之宝”。

特色立园“双流模式”,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新年伊始,双流区“立园满园”行动吹响新号角。

1月3日,双流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1月7日-1月10日,双流区两会召开。不论是双流区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还是两会,都明确提出围绕“特色立园”健全产业定位牵引机制,围绕“企业满园”健全园区赋能增效机制。

近日,双流区首个专业光电产业园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项目进度刷新,其中6栋多层建筑白色的外立面已雏形初现。目前,园区项目主体已完工,预计在今年5月投用。

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项目规划图

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主要以光电产业为主,重点围绕光学材料、光学加工、光学镀膜、微纳光学等光电产业新质赛道推进“特色立园”。

“按照‘背靠一个科研院所、开辟一个新质赛道、打造一个重点实验室、建设一个特色园区’的思路,我们将依托‘一所一院’等资源,聚焦未来光电产业新质赛道。”成都空港科创投资集团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只是双流经开区众多特色产业园区之一。目前,双流经开区汇集成都临空智能科技园、中核核能产业园、蓉芯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多个特色园区。通过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双流经开区不断增强产业标识度和竞争力。

特色立园的“双流模式”在成都芯谷也有着明显体现。

2023年11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双流新型产业学院首批师生正式入驻成都芯谷。把课堂搬进园区,把学校开到企业堆里,“没有围墙的大学”创造了创新在高校、转化在双流、应用在企业的“产教融合”新模式,目前已引进落地科技项目13个,定向培育人才200余人。

为强化“赋能增效、企业满园”,成都芯谷在深化“校地企”合作、促进资源撮合加强协同创新的同时,持续优化链主企业配套目录,提高项目招引精准度,靶向引进上下游链属企业。截至目前,成都芯谷已落地项目42个,协议总投资341.5亿元。

与此同时,成都芯谷抓创新转化增产业动能。加速完善“原始创新+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通过积极举办产品对接专场交流等活动,发挥广连接强链接作用,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便捷的对接渠道。2024年组织平台座谈交流、展示推介和宣传推广等活动20余次,发布园区创新能力机会清单4次,带动创新平台与科技企业开展技术业务对接10余次。

成都芯谷

为更好帮助企业降成本、拓业务、提质效,成都芯谷还联合双流经信、投促等部门建立“服务专班”,搭建“微网实格”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制定出台《“微网实格”惠企助企服务工作方案》,将园区重点企业的联系服务逐户定责到人,高效响应企业诉求。

例如为满足宏达电子创新产业基地的企业职工通勤需求,成都芯谷创新首推“响应式”公交、预约式公交,为宏达基地园区运营管理企业一年节约成本66万元。扎实推进惠企助企工作,聚力齐心推动“企业满园”走深走实。

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流区正不断树牢“园区事、园区办”导向,推动行政资源、资金和土地等各类要素资源向园区一线集中,通过产业社区建设,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培塑特色竞争优势等举措,不断升级迭代的产业园区“双流新打法”,建强先进制造业承载地,以工业经济撑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