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以科技为乡村振兴提“智”赋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以科技为乡村振兴提“智”赋能?

近年来,牡丹江市运用数字化这把“钥匙”,撬开乡村基层治理“千把锁”,运用“智慧平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文|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张雪地

推广“农兴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智慧平台,开展数字化农业小镇建设……近年来,牡丹江市运用数字化这把“钥匙”,撬开乡村基层治理“千把锁”,运用“智慧平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数字小镇助力村民从会种地到“惠”种地

每年1月份正是卖粮的高峰期,海林市永乐村村民正陆续把稻谷送到合作社。

机器不停地运转,稻米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了洁白晶莹的大米,一年的劳作在此时变成了“真金白银”。

新安数字小镇中控中心

“农时并非一直风调雨顺,数字小镇在温度变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前发出预警,给我们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智慧支撑。”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永乐村村民说。

位于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的数字农业小镇是牡丹江市实施的重点项目,三层楼结构,一层设有大数据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登上楼顶能将新安镇1155亩绿色有机鸭稻米种植区尽收眼底,数字农业小镇总投资2000多万元,配备了AR球形鹰眼、太阳能摄像机和虫情监测灯,除了数字化田间管理系统,还包括了全程可溯源监控系统、云集市和数字党建等多个应用。

“通过云集市,能够实时观察到我们各种大米品牌的销量、订单、一亩田的认购情况以及各项销售数据。数字平台治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党委书记金玉龙说。

“有难事就上‘农兴通’”

数字技术的加持让牡丹江市乡村基层治理切实提“智”增效。去年,牡丹江市委组织部联合建设银行牡丹江分行创新打造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智慧平台”,平台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为引擎、以数据为支撑,经过在牡丹江市阳明区试运行,已取得初步成效。

“您好,我是临江村四时春生态农场孙振勇,有个事情需要您帮助,农场水果马上成熟,现在人手不足,希望能招聘村民来务工,要求50岁以下,男女不限,工资日结。”

介绍临江村的数字乡村一张图

近日,牡丹江市阳明区临江村四时春生态农场里,小柿子、草莓等蔬果陆续成熟,这几天,草莓刚出果,需要雇人照料,负责人孙振勇在牡丹江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智慧平台“农兴通”的“留言村书记”模块上留言,当天下午村党支部书记就帮忙安排了工人。“牡丹江的营商环境很好,这个项目在牡丹江只用3个月就落地了,这让我觉得前景可观,我很有信心。”孙振勇说。

“农兴通”整合了党务、村务、财务等12类45个功能模块,实现集体资产资金实时监控,党务、村务、财务实时公开。“农兴通”的打造,将不同治理场景整合统筹,统一标准、统一数据、统一监管,夯实基层党组织发展基础、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拓宽群众参与治理渠道,有效促进了治理效能的提升,成为乡村治理的“新利器”。

人居环境治理与智慧乡村有机结合

“海南乡上游各条河流的水位如何,可以做到实时监测,2024年夏天我们及时做好防汛工作,这个平台立了大功。”牡丹江市西安区海南乡中兴村第一书记葛瑞发指着眼前的大屏幕说。

2020年,西安区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地区。为此,西安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积极探索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新路径、新模式。2022年9月,中兴村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新建项目在全国117个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中脱颖而出,获批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乡村聚力行动示范村建设公益项目200万元资金。西安区将人居环境治理与智慧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依托,2023年自主研发建设了西安区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并于2023年5月开始试运营。

西安区数字乡村智慧平台手机端功能展示

西安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的手段,通过“平台+APP”的形式,让农业“触”网、村情“上”网,用数字化赋能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同步实现了景区智能化管理,游客数据、景点流量、旅游收入实时更新,及时分析。截至目前累计办理问题线索5982件。

据牡丹江市西安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平台依托牡丹江市西安区政府网站,实现了31个行政村村务、财务网上公开;开通、更新党建云平台远程站点终端33个,实现乡镇、村屯党组织100%激活,党员激活率84.5%;利用河长制、田长制、林长制APP对重点路段、流域、秸秆禁烧区域进行监控,对山、水、林、田、草等生态环境及农村生态脆弱区、敏感区进行系统监测;积极发挥市级稻瘟病重点监测点、稻水象甲病虫统防统治监测点作用,运用无人机技术及时、有效降低病虫害危害,年防治面积3000亩。“去年,西安区在全国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报告中获得76.6分,在全国117家数字乡村试点综合排名第43名,位列全省4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首位。”牡丹江市西安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说。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数字经济|如何以科技为乡村振兴提“智”赋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以科技为乡村振兴提“智”赋能?

近年来,牡丹江市运用数字化这把“钥匙”,撬开乡村基层治理“千把锁”,运用“智慧平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文|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张雪地

推广“农兴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智慧平台,开展数字化农业小镇建设……近年来,牡丹江市运用数字化这把“钥匙”,撬开乡村基层治理“千把锁”,运用“智慧平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数字小镇助力村民从会种地到“惠”种地

每年1月份正是卖粮的高峰期,海林市永乐村村民正陆续把稻谷送到合作社。

机器不停地运转,稻米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了洁白晶莹的大米,一年的劳作在此时变成了“真金白银”。

新安数字小镇中控中心

“农时并非一直风调雨顺,数字小镇在温度变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前发出预警,给我们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智慧支撑。”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永乐村村民说。

位于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的数字农业小镇是牡丹江市实施的重点项目,三层楼结构,一层设有大数据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登上楼顶能将新安镇1155亩绿色有机鸭稻米种植区尽收眼底,数字农业小镇总投资2000多万元,配备了AR球形鹰眼、太阳能摄像机和虫情监测灯,除了数字化田间管理系统,还包括了全程可溯源监控系统、云集市和数字党建等多个应用。

“通过云集市,能够实时观察到我们各种大米品牌的销量、订单、一亩田的认购情况以及各项销售数据。数字平台治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党委书记金玉龙说。

“有难事就上‘农兴通’”

数字技术的加持让牡丹江市乡村基层治理切实提“智”增效。去年,牡丹江市委组织部联合建设银行牡丹江分行创新打造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智慧平台”,平台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为引擎、以数据为支撑,经过在牡丹江市阳明区试运行,已取得初步成效。

“您好,我是临江村四时春生态农场孙振勇,有个事情需要您帮助,农场水果马上成熟,现在人手不足,希望能招聘村民来务工,要求50岁以下,男女不限,工资日结。”

介绍临江村的数字乡村一张图

近日,牡丹江市阳明区临江村四时春生态农场里,小柿子、草莓等蔬果陆续成熟,这几天,草莓刚出果,需要雇人照料,负责人孙振勇在牡丹江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智慧平台“农兴通”的“留言村书记”模块上留言,当天下午村党支部书记就帮忙安排了工人。“牡丹江的营商环境很好,这个项目在牡丹江只用3个月就落地了,这让我觉得前景可观,我很有信心。”孙振勇说。

“农兴通”整合了党务、村务、财务等12类45个功能模块,实现集体资产资金实时监控,党务、村务、财务实时公开。“农兴通”的打造,将不同治理场景整合统筹,统一标准、统一数据、统一监管,夯实基层党组织发展基础、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拓宽群众参与治理渠道,有效促进了治理效能的提升,成为乡村治理的“新利器”。

人居环境治理与智慧乡村有机结合

“海南乡上游各条河流的水位如何,可以做到实时监测,2024年夏天我们及时做好防汛工作,这个平台立了大功。”牡丹江市西安区海南乡中兴村第一书记葛瑞发指着眼前的大屏幕说。

2020年,西安区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地区。为此,西安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积极探索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新路径、新模式。2022年9月,中兴村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新建项目在全国117个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中脱颖而出,获批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乡村聚力行动示范村建设公益项目200万元资金。西安区将人居环境治理与智慧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依托,2023年自主研发建设了西安区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并于2023年5月开始试运营。

西安区数字乡村智慧平台手机端功能展示

西安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的手段,通过“平台+APP”的形式,让农业“触”网、村情“上”网,用数字化赋能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同步实现了景区智能化管理,游客数据、景点流量、旅游收入实时更新,及时分析。截至目前累计办理问题线索5982件。

据牡丹江市西安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平台依托牡丹江市西安区政府网站,实现了31个行政村村务、财务网上公开;开通、更新党建云平台远程站点终端33个,实现乡镇、村屯党组织100%激活,党员激活率84.5%;利用河长制、田长制、林长制APP对重点路段、流域、秸秆禁烧区域进行监控,对山、水、林、田、草等生态环境及农村生态脆弱区、敏感区进行系统监测;积极发挥市级稻瘟病重点监测点、稻水象甲病虫统防统治监测点作用,运用无人机技术及时、有效降低病虫害危害,年防治面积3000亩。“去年,西安区在全国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报告中获得76.6分,在全国117家数字乡村试点综合排名第43名,位列全省4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首位。”牡丹江市西安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说。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数字经济|如何以科技为乡村振兴提“智”赋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