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发布一个新产品,这绝对不是小米的风格!
4月5日,小米悄悄的在官网上线了全新的小米平板3,没有任何宣传,更没有小米一贯的发布会。要知道,曾经一节5号电池,小米都会来一轮预热、引爆事件的。而小米平板,如此重要的产品却如此安静,十分反常。
这是为什么呢?
一、小米平板透支用户体验
小米平板至今已经发布了3代,相比而言,无论从外观设计还是功能应用方面,小米平板已经没有了任何新鲜感。
平板3的最大卖点就是轻薄机身、大电池长续航。此外,就是常规的屏幕分辨率、CPU、内存组合等方面的小幅升级,尤其是内存组合,这是前两代产品一直被诟病的问题。另外,在屏幕大小方面,仍然坚持7.9英寸的设计,这与6.44英寸的小米max手机相比已经没有尺寸上的优势。
小米平板在最初发布的时候,雷军给用户做了很多保证,比如丰富的视频资源,更好的办公套件支持、更丰富的应用和游戏体验等等。另外,为了弥补硬件配置的不足,甚至提出“配置不重要,体验才重要”的口号。总之,小米平板被塑造成一款绝对超出预期的产品。
但用户上手后发现并不像宣传的那么回事。低配置严重影响了使用的稳定性,不兼容问题突出,应用屈指可数,游戏少的可怜,视频资源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丰富。尤其是屏幕尺寸和分辨率,导致大量应用不适配,影响了用户的实际体验。
而在平板2代上,外观设计和硬件配置上仍然没能跟上,即便系统也因内存大小的问题导致诸多功能受限。相比口头上的各种承诺,最终的产品则显得没那么有诚意了。
如今产品升级到第三代,仍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对于这样一款几乎是在续命的产品而言,是很难引起消费者的兴趣的。
二、性价比不再是灵丹妙药
小米,几乎是性价比的另一个代名词。这与它最初的定位是一致的,所以小米的产品第一吸引人的并不是科技性能,而是比较低廉的价格。就说小米平板3吧,1499元的价格,足够便宜。
只是,性价比早就不是灵丹妙药了。
当初小米出现的时候,消费者对智能手机、智能电子产品还不是很熟悉,所以,价格、理念甚至创始人就成为左右大家选择的比较直接的标准。这也是小米产品第一次出现就能击中消费者G点的一个关键所在。
但是,随着智能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智能手机、平板等为代表的产品开始被大家所熟悉,这时候,选择一款产品就会趋于理性,会分析产品的综合表现,而不在单纯的去看待性价比。他们会考虑产品好不好用、服务好不好,能不能满足个人的特定需求等,而价格因素的排名开始靠后。
高性价比,自然会给用户带来实惠,但这种暂时的实惠与长期的使用体验相比起来变的不再重要。所以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当我们在讨论性价比的时候,“一分钱一分货”的观念并没有淡去。
性价比虽然不是一个纯粹的伪命题,但现实的产品告诉我们,99.99%的低价产品从未带来好的用户体验。高质量尽管匹配了高价格,但却能在高需求上提供更高的匹配度。
所以,当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在改变的时候,性价比就不再是灵丹妙药,而小米平板这类落在性价比上的产品自然会遭受冷落。
三、平板电脑的市场不是平板的
小米平板遇冷,平板3的低调,逃不脱整个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
自2010年iPad问世之后,平板的市场一下子就爆发出来,这之后很多企业的开始推出相关产品。但实际的销量告诉我们,平板的市场似乎只是苹果一家的,尤其当2015年平板电脑销量整体下滑的时候,这个结论就越发明显。
平板的位置其实是很尴尬的,它被夹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之间。所以,当智能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从4英寸、5英寸长大到6英寸甚至更大之后,像小米平板这类7.9英寸大小的平板就基本失去了竞争力。
而与具备完成生产力的笔记本电脑相比,平板的生产力又太弱。更和况,如今的笔记本电脑也在向平板的市场空间伸手,去挤压它原本就狭小的立身之处。
所以,平板就难逃被用户遗弃的命运,这不是市场的原因,而是它这个产品系列本身属性导致的。
那么,为什么我说平板电脑的市场不是平板的呢?
平板电脑是笔记本从笨重向轻便转变后的产品,它具备完整工作能力且兼具完整娱乐属性的产品。为什么二合一的电脑越来越多,为什么苹果的iPad也开始向二合一平板电脑的方向转变,我想这就是它本身的功能属性和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所决定的。
而平板则主要以娱乐为主,工作能力只是附属。所以,一款纯粹的平板产品,是无法满足用户在工作和娱乐之间自由切换的。而且,当智能手机的娱乐性能逐步靠近平板的时候,平板的生命线就走到了终点。
另外,用户在平板的消费上已经没有了最初购买iPad时候那种追求个性和创新的心态,已经愈发的理性,大家会考虑是否真的需要一款平板。
(注: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发布评论
评论
牛逼,小编是收了多少钱,黑小米没关系,但是总不能瞎说,“性价比不再是灵丹妙药”。。。。。。你吹呢,2016年至今拜托你查查销量好的国产手机哪款不是性价比高的。。。。。。。。。。。。然后说平板已死,鼓吹笔记本,你买过本么,苏菲亚才能达到你所说的效果,但是那价格。。。。。。联想也有,不过价格。。。。。。。照你这说法苹果,三星,联想等品牌都是***,还在更新平板,就你聪明。。。。。。。。。
平板这种产品本就是受苹果IPAD的影响才瞬间爆红,当红过之后消费者进入理性,才发现平板的实际作用并不大。一个大屏的手机就可取代平板,如果是办公需求有功能更强大的笔记本,如是为了随身看电影电视有手机,要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有电视和电脑,替代品太多了而且没有明显的优势。
先把更新频率降低.那么性价比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另外不觉得现在设备都开始冗余了么?除了游戏跟硬件损坏,还有什么理由换设备呢? 市场也该回到最本质的需求问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