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实用性的物件,有人能从中看到美,也有人能从中感受神性;一件观赏性的艺术品,有人却只能看到其有用,也有人只能感受其无用。同样是踢球,每个人踢出来的是不同的足球。同样是看球,每个人看到的也是不同的足球。
《足球命门》
刘广迎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人心是一面镜子。不过有的是哈哈镜,有的是放大镜,有的是显微镜,有的是平面镜。不同的镜子,会把同一个事物弄成不同的模样。一个球员,或一个看客,用什么心去踢球,用什么心去看球,他们创造的足球,或看到的足球,自然差异甚多。大体上说,对待足球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艺术境界。
一个人踢球,只是顺着他的喜好或只是随着伙伴儿一起玩,并没有想到踢球于自己的意义,就像小孩子自娱自乐,或是看到别人的玩具,自己也想要一个来玩。没有什么计划、目标,不曾想到意义与价值。那么,他的足球境界就是自然境界。
一个人踢球,有着强烈的功利目的,比如赚钱、出名、成功,等等。他可能很刻苦、很勤奋、很自觉,但其动机是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他的付出对他来说,有着明确的功利意义。那么他的足球境界,就是功利境界。
一个人踢球,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是祖国的一分子,他要为集体的利益、祖国的荣誉而尽自己的责任。他懂得自己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彰显其存在的价值,清楚成就他人、奉献集体才能最终成就自我。他在踢球时的行为表现都符合集体的利益,那么他的足球境界就是道德境界。
一个人踢球,觉察到足球于游戏、功利、集体、家国之外,还有更高的价值,认识到足球比赛是双方共同的创造性的精神生活,有着超越了个人、集体、家国之上的艺术价值。他为了创造更富美感的足球而练球、比赛、付出各种努力,那么他的足球境界就是艺术境界。
这四种足球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是当下大多数踢球人的境界;道德境界、艺术境界,是少数踢球人的境界。第一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第二种境界是社会的产物;第三种境界是社会与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第四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是灵性的觉悟与圆满。
处于第一种足球境界的人,可能会逐渐进入第二、三、四种境界,也可能无意识之间当下进入疑似第四种境界的化境。如果一个人没有个人利益、集体荣誉、国家责任等的羁绊,不去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只把精力用在踢球上,反倒能够专注,走得也更远。第二种与第三种足球境界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足球态度,处于这两种境界的人,都有利害之心。用实用的态度踢球,心中的计较就多。反映到比赛上来,就会出现许多问题。一是患得患失,平时训练的东西不容易发挥出来。有些球员被教练称为“训练型球员”,他们在训练中有很好的表现,到了比赛中就大打折扣,越是重大比赛就越掉链子。问题主要是他们把得失看得过重。二是易急易怒,稍有不顺,就会急躁甚至暴怒,犯下致命错误。个人修养越差,这种错误就越多。整个足球圈子的水平越低,这种现象就越普遍。三是制造垃圾比赛。对对手用各种损招,领先时拖延时间,败局已定时应付比赛,诸如此类的情景会充满整个比赛过程。四是使用卑劣的手段,假球、赌球、黑哨等层出不穷。如果整个团队以实用的态度去比赛,则会制造暴力的比赛产品,可能有胜利,但就是不会有精彩。处于第四种足球境界的人,有了一种超脱的潇洒,充满了创造的激情,在踢球时则可能进入一种“无所为而无所不为”的状态,更可能有超水平的发挥。
那么,这种境界是不是高不可攀呢?冯友兰先生认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一个从事足球的人,能否进入艺术足球的境界,关键在于他对人生及足球的觉解程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