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业绩预报的陆续披露,光伏行业的寒气让投资者感到恐惧(参见华夏能源网报道《9家企业亏掉360亿!光伏寒冬比预期还要冷》)。龙头企业们前两年好年景赚的钱,2024年一把亏得不剩多少了。
但难得的是,仍有一些光伏企业逆流而上交出一份很不错的答卷,他们是一片萧瑟中的点点暖意。
华夏能源网统计发现,根据2024年业绩预告,至少三家光伏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在60%以上,甚至还有企业有望实现翻倍增长。这些企业靠什么实现业绩不降反增的?
华夏能源网选取其中代表企业,寻找他们不惧寒冬的独特密码,以供行业企业借鉴:
1.中信博:支架龙头靠海外市场增长超八成
1月21日,中信博(SH:688408)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35亿元,同比增加约84.04%。
中信博是全球出货排行前五的光伏支架龙头,支架业务占据其营收的近九成。分区域看,海外营收占比超过一半。
相比于光伏主产业链的激烈内卷,支架企业生存状况要好许多。2024上半年中信博以海外市场为主的跟踪支架毛利率20.57%,即使是面向国内的固定支架,毛利率也达到14.15%。
中信博表示:报告期内,全球光伏市场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海外光伏地面电站装机需求旺盛,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崛起,推动了公司海外光伏支架业务持续增长。
此外,中信博表示,其在海外市场的前瞻性开拓、围绕光伏支架系统横纵向一体化布局等战略性举措在本期内逐步体现成效,实现了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双增长。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2024年,中信博在中东、中亚、印度市场不断收获百兆瓦级乃至GW级大订单,规模最大的是在沙特拿下的PIF4累计4.3GW光伏电站项目订单。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信博在手订单共计约46.5亿元,其中跟踪系统约35亿元。截至1月21日,中信博2025年新签订单约10.29亿元,其中跟踪支架系统约7.56亿元,其他约2.73亿元。
充足的订单量,为中信博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分别为86.35/113.37/138.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5/9.13/11.4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x/17x/14x。公司为光伏支架领先企业,跟踪支架海外市场持续放量有望增厚公司盈利,BIPV业务未来或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活力,维持“推荐”评级。
2.德业股份:微逆龙头接住了新兴市场的泼天富贵
1月22日,德业股份(SH:605117)公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31亿元,同比增长61.92%-73.09%。
德业股份的四大业务构成中,逆变器系列营收占比近六成,户用储能逆变器为其竞争力较强的产品之一;同时储能电池包系列营收占比约一成。光储市场尤其是海外户储市场,对德业业绩影响最大——2023年其来自海外的营收占比为58%。
此前德业股份主要聚焦于南非市场,但2024年面对南非市场需求下滑,其将重心转向亚非拉和欧洲市场,并抓住了巴基斯坦、乌克兰、德国、印度、菲律宾、缅甸等国家涌现的市场需求。
德业股份表示,2024年度,海外光储市场需求增长更具区域性特点,亚非拉市场由于电网基础设施陈旧,电力短缺对可并离网切换的户用储能产品需求持续高增;欧洲市场如德国市场因其高电价更侧重对储能产品经济性的需求,乌克兰市场则由于地缘政治影响更侧重用电的刚性需求,因此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对此,德业股份根据区域特点快速调整技术方案,改进产品设计,销售团队迅速跟进市场推广,提前布局具有潜力的海外市场,设立售后服务中心,加强本地化服务,并进一步向周边市场辐射,2024年储能逆变器与储能电池包收入利润同比增长。
此外,德业家电业务如除湿机、太阳能空调等产品收入利润上升趋势明显,也带动了利润上升。
对于2025年的经营战略,德业股份董秘刘书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将继续开拓新兴市场,推进差异化竞争战略,为不同市场用户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在稳固既有优势的同时,扩大公司品牌竞争力和知名度。
德业股份的业绩表现,得到了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近六个月累计有26家机构发布了德业股份的研究报告,评级方面,18家机构“买入”,4家机构“增持”,3家机构“推荐”,1家机构“优于大市”。
3.露笑科技:光伏发电业务毛利率高达60%
1月21日,露笑科技(SZ:002617)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0亿元-2.90亿元,同比增长90.91%-121.45%。
对于2024年的业绩增长,露笑科技归纳为:一、光伏发电业务和基础工业制造业务持续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利润;二、登高机业务收入利润较去年同期取得较大幅度增长,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严格来说,露笑科技并不算一家主流光伏企业。露笑科技是一家从事铜芯、铝芯电磁线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业务分为登高机、光伏发电、漆包线、碳化硅四大块,其中光伏发电仅占其20%左右的营收。
尽管占比不高,但光伏发电业务以59.75%的毛利率,成为露笑科技四大业务中最赚钱的板块,在2024年上半年为其带来了2.26亿元的毛利润,为全年盈利贡献了大部分。
露笑科技在2024半年报中提到,目前(旗下)顺宇洁能科技有限公司储备的光伏电站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辽宁等地,建设成本低、光照时间充足、收益较好、区域优势明显。
4.阳光电源:有望成为百亿“盈利王”
除了已公布业绩预报的,还有一些光伏企业虽未预告,但基于前三个季度的表现,2024年大概率也将实现逆势增长,这其中利润最为可观的当属光储龙头阳光电源(SZ:300274)。
自2023年光伏行业开始洗牌以来,阳光电源不仅是少有未亏损的企业,还保持了每个季度均超20亿元的盈利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阳光电源实现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5.21%。
阳光电源优秀业绩可归因于两大因素:一、光伏逆变器和新能源电站投资开发业务的优异表现;二、储能业务的爆发。
阳光电源业务主要是新能源电源设备,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以及风电变流器。各项业务中,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是核心产品,2024年上半年贡献了四成以上营收,并保持了37.62%的高毛利率。
在2024年上半年营收占比25%的储能业务,则是其近来发展最快的业务板块。这主要得益于储能装机市场的快速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装机超过100GWh,同比增长57%。市场结构也从以往的中、美、英、澳点状市场,变为全球遍地开花,欧洲、中东、亚太等地区储能招标量和装机量均大幅增长,其中中国增长最快。同期,阳光电源储能出货国内占比约40%,海外则主要是美洲和欧洲地区。2024年上半年储能为阳光电源贡献了78.16亿元的营收,毛利率高达40.08%。
而在下半年,阳光电源不断斩获来自中东、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的多笔GWh级储能大单,华夏能源网粗略统计规模合计15.4GWh。其中,2024年7月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签署的是当时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达7.8GWh。
在标普(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最新发布的《2024年储能系统集成商报告》中,阳光电源在全球的累计装机量、累计订单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此外,其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的毛利率在2024上半年实现16.88%,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几个主要业务都很赚钱,后发的储能订单又拿到手软。按照其单季超20亿的盈利水平推算,2024年阳光电源有望实现超百亿盈利,成为光伏行业名副其实的“盈利王”。
5.林洋能源:行业寒冬中送出5.5亿大红包
1月15日,当光伏龙头都在为迟迟无法扭转的亏损焦头烂额时,有一家企业却发布公告要向全体股东分派5.47亿元的现金分红——这家企业就是林洋能源(SH:601222)。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2024年前三季度的分红,全年或许还有一次分红。
无论是2012年从光伏制造转型光伏发电,还是近两年出清电站资产转型储能,林洋都精准的踩准了市场节奏。对投资者而言,这家企业不作妖,专心做好企业,上市十三年,年年盈利、年年分红,是个令人放心的好企业。
在本轮行业周期中林洋同样保持了持续盈利,并且在2024年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增长,增幅25%-94%。2024年前三季度林洋股份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6.95%。
林洋能够实现逆势增长,据华夏能源网总结有三方面因素:一、光伏电站销售的增长;二、智能电网板块持续拓展海内外市场;三、储能业务的快速发展。
作为一家曾经以光伏发电为主要业务的企业,随着近两年林洋大量出清电站资产,其业务重心已转向智能电网、储能板块。2024上半年,电站销售为林洋带来9.48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49%,其实并不意外。
智能电网板块,作为老牌电表企业,林洋在国网南网集招排名中一直处于行业前列。2024年,林洋累计中标国网南网招标金额为11.64亿元。
同时,面对全球新能源装机增加、电网老旧更换需求以及新兴市场渗透率提升,林洋持续布局欧洲、中东、亚洲等市场。截至10月底,其子公司EGM在中东欧地区获得海外订单金额8.06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202%。在11月,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林洋与沙特Energy Care Company又签署了总金额为1365.9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698.53万元)的智能电表供货合同。
目前林洋的电表业务在沙特市占率达30%以上。2024年,林洋能源智能电表业务海外签约订单金额达11.13亿元。
在储能业务上,林洋紧抓新能源配套储能及电网侧储能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机遇,在山东、新疆、江苏、安徽等省份加速储能项目布局,截至2024上半年,累计交付近3.5GWh的储能设备及系统产品,成功获批近1GWh共享储能项目。同时,在海外积极开拓欧洲、中东以及东南亚三大市场。2024上半年,储能、节能业务实现营收7.40亿元。
据统计,2024年内林洋公告的海内外订单总金额已超22亿元,这意味着公司2025年大概率仍将是逆势增长。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预计2024-2026年林洋能源归母利润分别为11.93、13.13、15.49亿元,同比增长15.7%、10.1%、18%。
来源:华夏能源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