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毛晓星 丁燕 张澍 毛晓星
今冬,黑龙江冰雪旅游延续了上个冰雪季的热度,再登顶流。冰雪文旅产品不断丰富、创新能力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酷炫潮流的国际范不断彰显,冰雪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持续“圈粉”中外游客,带动全国冰雪经济蓬勃发展。

龙江冰雪游持续火热,是全省上下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成功硕果,是新征程冰雪经济加速发展的生动实践。
“冰雪+”文旅产品不断丰富,从“尔滨”出圈到全域爆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黑龙江省,为新时代新征程东北地区和黑龙江省发展谋篇布局,强调“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黑龙江锚定冰雪特色的发展之路不动摇,举全省之力打造特色冰雪旅游产品和活动,从“尔滨”出圈到全域爆红,加速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开园46天游客突破266万,为何全网都在说2025冰雪大世界非去不可?因为这里有巧夺天工的冰雪景观,有好玩刺激的冰雪娱乐项目,还有结合高科技全息影像的大型奇幻秀《王的战车》,“360°环境”设计让观众仿佛登上舞台,与演员一同经历那段千年前的女真传奇。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内,“尔滨故事”通过演员与游客频繁互动,带游客感受老哈尔滨人的市井生活,让黑龙江沉浸式体验项目跑步进入新时代。哈西一商场的冰封“黄玫瑰”热烈浪漫,多次登顶热搜。冰雕景观建筑“冰雪辽宁舰”融合冰雪文化、国防教育和技术创新,为游客带来视觉和心灵双重震撼。
在一波波“尔滨”效应带动下,黑龙江省内各地文旅跑步跟进。牡丹江抓住“冰雪+地域特色”,推出“风雪宁古塔”户外实景演艺;大庆市依托兰德湖冰河世纪猛犸乐园,推出“破冰取水保开钻”沉浸式红色研学体验;漠河积极打造“中国最北,星空醉美”极光星空观赏地,推动“遇见极光遇见你”及森林冰雪穿越徒步等多条线路;冬日伊春,白雪与林海交相辉映,宛若“梦幻森林”;佳木斯为广西老铁送去10万瓶蔓越莓啤酒,再续龙桂冰雪奇缘;齐齐哈尔通过创排话剧、杂技演出等方式,为冰雪文化注入新活力……

黑龙江省多地充分利用特色冰雪资源,不断丰富旅游文化产品,合力打造“冰雪龙江”文旅品牌,超级冰雪游IP不断涌现,呈现一点向多点覆盖、一地向多地延伸、一项向多项辐射的大好局面。
“冰雪+”创新服务不断升级,打造主客共享新生态
近年来,黑龙江围绕“冰雪+”战略,通过服务模式创新、科技赋能、生态共建等举措,推动冰雪旅游从单一景点服务向全链条、主客共享的“新生态”转型,提升游客体验,激励本地居民积极参与,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

通过多普勒雷达等前沿声光电技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北境氛围,不仅南方客赞叹不已,很多本地居民步入其中也忍不住慨叹城市巨变。年轻人则更多沉浸在AR/VR技术打造的“冰雪元宇宙”里,体验冰雪的独特魅力……
在亚布力,备受瞩目的三山联网工程正式开通。来此滑雪的游客只需购买一张“三山联网卡”,便可用它在三家经营主体的雪道上畅滑无阻。既让外地游客感到惊喜,更让本地滑雪爱好者直呼过瘾。

因提供既东北味又国际范儿的优质内容、全程管家贴心服务,亚布力青云小镇“取舍”系品牌设计师民宿成为众多外国客人夜宿首选。目前,这里的房价与五星级酒店基本持平,九成以上是“回头客”和客带客。
去年10月末,随着黑龙江省内首条交旅融合公路亚雪公路扩建改造通车,让游客和林场职工进出雪乡更方便了。
“游客思维”“听劝”之风始于哈尔滨文旅,如今在全省各地、线上线下越刮越劲,并通过牢固树立“主客共享”“服务至上”的理念,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持续发力。黑龙江广大干部群众实干争先勇作为,上下拧成一股绳,让外地游客既沉醉于冰雪王国的魅力,更为龙江人发自内心的真情热诚所折服。

春节前夕,哈尔滨文旅市场调查员齐秀梅走进黑龙江省博物馆,通过问卷方式对游客进行满意度调查,“我眼见一项项建议迅速落实,游客满意度越来越高,整座城市也变得越来越好。”她说。
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社区参与、合伙人计划、志愿者体系等方式成为冰雪生态共建者,打破传统旅游“景区→游客”的单向关系,转向“全民参与、利益共享、文化共生”的新模式,营造“全民友好旅游城市”形象,冰雪旅游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向世界展示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的城市魅力,为全球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样本”。

“冰雪+”亚冬会加持,冰雪旅游发展再迎新机遇
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欢乐祥和的中国新年邂逅激情的亚冬会,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争相奔赴体验“尔滨”的冰情雪韵、民俗风情与时尚魅力。
新加坡鱼尾狮身姿灵动、跃然冰上;冰雕版泰国大皇宫尽显富丽之姿,如水晶般闪耀……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冰雕景观建筑融合了不少亚冬元素,同时以冰雪形式呈现亚洲各国地标,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打卡拍照。

乘着亚冬会的东风,黑龙江冰雪旅游再迎新机遇,加速释放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动能,为旅游强国建设作出龙江贡献。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瑞士、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开展旅游推广活动,成功招徕东南亚至哈尔滨旅游包机33架、1.2万人,预计今冬到访黑龙江的东南亚游客将超10万人。
这个冰雪季,黑龙江冰雪旅游“国际范儿”更足了,外国游客显著增多。作为亚冬会东道主,哈尔滨以冰雪盛宴为媒,不断强化冰雪旅游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成为中国冰雪入境旅游首选目的地和国际冰雪旅游会客厅,并立体化展现开放友好的中国,让更多人了解亚洲多元、美好的文明。

雪乡旅拍摄影师开始讲泰语了。哈尔滨中央大街上,警察用英语、德语、韩语和汉语“护游”,欢迎八方来客;“冰钢琴”旁,中外友人齐声合唱的美好画面温暖了世界。多彩包容的黑龙江地域文化、让人欲罢不能的龙江饮食和热情好客的龙江人,都成了外国游客的“心头好”。外国博主在海外社交平台积极为黑龙江冰雪旅游加油助力,激发了更多海外游客奔赴黑龙江,领略中国冰雪旅游的魅力。
黑龙江打造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将冰雪资源转化为繁荣经济,生动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冰雪产业是一个大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的思想伟力,印证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深刻论断。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