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时评 | 山东春节文旅市场活力迸发:非遗赋能、冰雪避寒引热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时评 | 山东春节文旅市场活力迸发:非遗赋能、冰雪避寒引热潮

这个春节,山东用非遗唤醒文化记忆,以创新延展文旅边界。

“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

在这个充满喜庆与团圆的 2025 年春节假期,山东文旅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

随着 “好客山东” 贺年会、“四个一千” 文旅促消费活动深入开展,多彩活动、多元产品、多重优惠共同发力,让山东的假日旅游氛围更加浓厚,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感受齐鲁大地的独特魅力。

2025年春节假期,山东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非遗、冰雪、避寒旅游构成山东文旅“三驾马车”,带动全省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展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深度融合的新图景。

图片来源:摄图网

市场数据:订单激增,南北客源双向奔赴

自2025年起,除夕纳入法定节假日,春节假期增加至8天,这一利好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出游热情。

据山东省文旅厅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六天(除夕到初五),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997.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93546.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4%和9.5%。这也是山东文旅市场强劲复苏的生动写照。

从携程发布的《2025 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来看,山东在春节旅游市场的表现同样十分突出,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84%,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其中,济南、青岛、泰安等城市表现尤为亮眼,济南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22%,青岛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108%,泰安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109%。

这不仅反映出山东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也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选择山东作为春节出游的首选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冰雪与避寒旅游成为南北互动的纽带。泰安徂徕山滑雪场、日照五莲山滑雪场吸引大批南方游客体验“北国冰雪”,而青岛、日照等海滨城市则以温暖气候和年味活动成为避寒热门选择。

在这个春节假期,山东各大景区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这背后,离不开业态创新的强力支撑。春节期间,“夜经济”点亮城市:青岛奥帆中心“海上灯光秀”日均吸引10万游客;曲阜“明礼中国年”夜游项目将儒家礼仪与沉浸式演艺结合,门票预订量增长150%。

文旅与科技、体育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同样亮眼:潍坊推出“年画+AI”沉浸展,观众可通过虚拟现实绘制专属年画;威海依托“冰雪+赛事”吸引国际滑雪爱好者,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接待游客8.7万人次,收入突破5000万元。

泰山风景区更是推出“冰雪登泰山”主题线路,索道与徒步结合,辅以冰瀑观赏、民俗快闪,接待量同比增长45%。更有类似科幻电影中“机械装甲”的神器——登山助力机器人助力登山,可有效减轻游客双腿负担,助力游客领略泰山风光的同时,轻松登顶泰山。

据携程预测,元宵节后,错峰游热潮初现,济南、青岛等地酒店均价较春节下降四成,机票价格降幅达30%~50%,文旅市场热度有望延续至初春。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非遗春节: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山东各更是以匠心织就起一场文化盛宴。

在曲阜,数百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勾勒出“巳巳如意”“烟火年年”的璀璨图景;在临沂,“非遗贺新春”晚会汇聚鲁南五大调、柳琴戏、查拳等艺术瑰宝,传统曲艺与现代舞台碰撞出全新火花;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胶东花饽饽等非遗技艺通过央视《非遗晚会》走向全国,莱芜锡雕的细腻纹路、风筝的斑斓色彩,成为“中国式浪漫”的生动注脚。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非遗不再是橱窗里的‘古董’,而是能带走的故事。”在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游客亲手剪出蛇形福字,体验舞龙、龙灯制作;青岛崂山非遗民俗展演中,汉服拓印红包活动让年轻人沉浸式感受传统年俗;聊城临清的年货大集上,贡砖、刻瓷、糖画等非遗产品供不应求,市井烟火中升腾着文化自信。

在携程平台上,非遗相关项目门票同比增长近 7.5 倍,非遗成为山东春节旅游的重要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推出2000余项非遗活动,覆盖景区、庙会、乡村三大空间,形成“可触摸、可品尝、可共舞”的文化体验链。

这个春节,山东用非遗唤醒文化记忆,以创新延展文旅边界。而文旅市场的爆发,更是印证了“非遗活化”对文旅产业的赋能效应。

正如一位游客在泰山之巅写下的感言:“这里的年味,是千年文明的根系里长出的新枝,既厚重,又鲜活。”未来,山东将继续深耕“非遗+旅游”模式,让传统文化薪火永续,为全球游客呈现更多“新春限定”的中国美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时评 | 山东春节文旅市场活力迸发:非遗赋能、冰雪避寒引热潮

这个春节,山东用非遗唤醒文化记忆,以创新延展文旅边界。

“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

在这个充满喜庆与团圆的 2025 年春节假期,山东文旅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

随着 “好客山东” 贺年会、“四个一千” 文旅促消费活动深入开展,多彩活动、多元产品、多重优惠共同发力,让山东的假日旅游氛围更加浓厚,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感受齐鲁大地的独特魅力。

2025年春节假期,山东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非遗、冰雪、避寒旅游构成山东文旅“三驾马车”,带动全省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展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深度融合的新图景。

图片来源:摄图网

市场数据:订单激增,南北客源双向奔赴

自2025年起,除夕纳入法定节假日,春节假期增加至8天,这一利好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出游热情。

据山东省文旅厅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六天(除夕到初五),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997.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93546.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4%和9.5%。这也是山东文旅市场强劲复苏的生动写照。

从携程发布的《2025 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来看,山东在春节旅游市场的表现同样十分突出,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84%,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其中,济南、青岛、泰安等城市表现尤为亮眼,济南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22%,青岛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108%,泰安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109%。

这不仅反映出山东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也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选择山东作为春节出游的首选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冰雪与避寒旅游成为南北互动的纽带。泰安徂徕山滑雪场、日照五莲山滑雪场吸引大批南方游客体验“北国冰雪”,而青岛、日照等海滨城市则以温暖气候和年味活动成为避寒热门选择。

在这个春节假期,山东各大景区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这背后,离不开业态创新的强力支撑。春节期间,“夜经济”点亮城市:青岛奥帆中心“海上灯光秀”日均吸引10万游客;曲阜“明礼中国年”夜游项目将儒家礼仪与沉浸式演艺结合,门票预订量增长150%。

文旅与科技、体育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同样亮眼:潍坊推出“年画+AI”沉浸展,观众可通过虚拟现实绘制专属年画;威海依托“冰雪+赛事”吸引国际滑雪爱好者,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接待游客8.7万人次,收入突破5000万元。

泰山风景区更是推出“冰雪登泰山”主题线路,索道与徒步结合,辅以冰瀑观赏、民俗快闪,接待量同比增长45%。更有类似科幻电影中“机械装甲”的神器——登山助力机器人助力登山,可有效减轻游客双腿负担,助力游客领略泰山风光的同时,轻松登顶泰山。

据携程预测,元宵节后,错峰游热潮初现,济南、青岛等地酒店均价较春节下降四成,机票价格降幅达30%~50%,文旅市场热度有望延续至初春。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非遗春节: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山东各更是以匠心织就起一场文化盛宴。

在曲阜,数百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勾勒出“巳巳如意”“烟火年年”的璀璨图景;在临沂,“非遗贺新春”晚会汇聚鲁南五大调、柳琴戏、查拳等艺术瑰宝,传统曲艺与现代舞台碰撞出全新火花;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胶东花饽饽等非遗技艺通过央视《非遗晚会》走向全国,莱芜锡雕的细腻纹路、风筝的斑斓色彩,成为“中国式浪漫”的生动注脚。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非遗不再是橱窗里的‘古董’,而是能带走的故事。”在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游客亲手剪出蛇形福字,体验舞龙、龙灯制作;青岛崂山非遗民俗展演中,汉服拓印红包活动让年轻人沉浸式感受传统年俗;聊城临清的年货大集上,贡砖、刻瓷、糖画等非遗产品供不应求,市井烟火中升腾着文化自信。

在携程平台上,非遗相关项目门票同比增长近 7.5 倍,非遗成为山东春节旅游的重要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推出2000余项非遗活动,覆盖景区、庙会、乡村三大空间,形成“可触摸、可品尝、可共舞”的文化体验链。

这个春节,山东用非遗唤醒文化记忆,以创新延展文旅边界。而文旅市场的爆发,更是印证了“非遗活化”对文旅产业的赋能效应。

正如一位游客在泰山之巅写下的感言:“这里的年味,是千年文明的根系里长出的新枝,既厚重,又鲜活。”未来,山东将继续深耕“非遗+旅游”模式,让传统文化薪火永续,为全球游客呈现更多“新春限定”的中国美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