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史上最强”名号的2025年电影春节档,成绩已经揭晓。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至2月4日)电影票房为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同比分别增长18.64%和14.68%,创下票房、观影人次新高。
具体到单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以48.39亿元的票房领跑,占据半边天;《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没·重启未来》《蛟龙行动》位列二至六名,票房分别为22.78亿元、9.98亿元、5.92亿元、5.09亿元、2.74亿元。
资本市场给出了即时反馈。凭借《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出色表现,其主要出品、发行方光线传媒在2月5日开盘后迎来20%涨停,押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北京文化、主导《蛟龙行动》的博纳影业双双跌停,参与出品《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中国电影和横店影视当日盘中跌幅均超过9%。
场外的故事依然在继续。《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走势备受关注,截至发稿,它已经超过《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至于其他几部电影,则不得不在强大的对手面前,维持、争取排片,以获得更多的收益。毕竟,它们必须面对这个“一超一稳,没有多强”的现实。
IP争霸战,冰火两重天
2025年电影春节档被视为“史上最强”春节档,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是一场IP与IP的较量,涵盖动画、奇幻、武侠、悬疑、动作等多种类型。上映的6部新片中,有5部为IP续作,拥有一定的观众基础。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5亿元的票房成为2019年中国内地票房冠军,哪吒喊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振聋发聩、引发无数共鸣,也让5年后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承载了更多期待。在票房超越前作的同时,它还创造了春节档观影人次、票房等多项纪录。
《唐探1900》是“唐探”系列的第四部,还是喜剧与悬疑杂糅的风格,还是王宝强与刘昊然的组合,还是那个将各种元素“一锅炖”、取最大公约数的陈思诚。一位电影从业者认为,与“阖家欢”较为适配,是《唐探1900》相对“稳”的前提。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刷新了许多观众对电影工业化程度的认知,但《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并没有让当年自发安利的“自来水”满意。一位观众评价其剧情“太磨叽了,和姬发一样磨叽”,导演乌尔善也在路演时被质问:“为什么《封神》的口碑两极分化,你想过没有?”
自2014年首部电影上映以来,熊大、熊二和光头强从未缺席过春节档,兢兢业业地“加班”了12年。陪着孩子看“熊出没”系列电影,甚至成为许多家庭度过春节的保留项目之一。因此,《熊出没·重启未来》聚集了相当一批忠实观众——主要是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
作为“行动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蛟龙行动》延续了《湄公河行动》与《红海行动》的热血气质,但其在春节档票房不足3亿元,显然不符合出品方博纳影业对这部“巨制大片”的预期。2024年,我国票房前五的电影有四部出自春节档,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于《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不是续作、胜在原著。电影市场许久不见武侠题材,导演徐克深谙“江湖”之道,主演肖战粉丝众多,看起来是兼顾方方面面的配置。然而,它是前面所有电影中豆瓣评分最低的一部,5.3分,尚未及格。
1部顶5部,哪吒“虹吸”大盘
6部春节档电影中,成绩最佳、口碑最好、势头最猛的,是《哪吒之魔童闹海》。
票房层面,它在档期内取得了48.39亿元的票房,超过了其他5部电影的票房总和。如此高的集中度,为近十年来首次。目前,该片仍然在发力,春节档结束后首个工作日票房突破6亿元,超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首日(周三)票房,成为中国影史工作日单日票房冠军。
口碑层面,它的豆瓣评分为8.5分,不仅超过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8.4分,也高于其他5部作品,是唯一一部豆瓣评分在8分以上的春节档电影。一位观众告诉电厂:“《哪吒之魔童闹海》是真的好看,很多画面令人叹为观止,能理解它为什么是断层第一,这就是它应得的。”
票房与排片互为因果。灯塔研究院、灯塔专业版发布的《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显示,上映首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排片占比均超过20%,《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排片占比超过15%,《熊出没·重启未来》《蛟龙行动》则低于10%。
不同的是,随着票房增长与口碑发酵,《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排片占比持续提升,截至发稿已经超过50%。与此同时,其票房占比始终高于排片占比——对比之下,除去坚持了1天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坚持了3天的《唐探1900》,其他电影自上映起,票房占比均低于排片占比,“倒挂”明显。
华创证券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优质的剧情、画面特效等火爆出圈,票房稳居第一,连续数日票房大幅逆跌,虹吸效应明显。
前述电影从业者对电厂表示,同为动画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被《哪吒之魔童闹海》严重分流,整体票房不如前作。前述观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观众说,电影放映结束、影厅亮灯之后,她和同去的朋友才发现,全场满座、孩子众多,“感觉我们坐在了孩子堆里”。相比之下,只有《唐探1900》的排片占比相对稳定。当然,也仅仅是相对。
粉丝力量大,不敌路人盘
有别于同档期的另外5部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算不上IP续作,但热度并不逊色。其中,饰演郭靖的肖战及其粉丝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有网友调侃,所谓“侠之大者”的“侠”指的应该是“小飞侠(肖战粉丝的昵称)”。
蛇年央视春晚上,6部春节档电影的代表共同表演了一段祝福rap,歌词植入了电影元素。也许是因为出现的并非全部主创,观众对这个一闪而过的片段后知后觉。更早举办的微博之夜,专门设置了春节档电影推介环节,除《蛟龙行动》外的5部电影,其主创均到场参与宣传。
轮到《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剧组时,首先发言的是导演徐克,但他没能马上开口。现场的喊声此起彼伏,呼唤的是站在他身旁的肖战。直至他看向肖战,后者先后比了“暂停”和“嘘”的手势,徐克才得以讲出第一句——“震人肺腑的侠气”。
粉丝的力量不只意味着活动现场的人气,也体现在对电影票房的争取上。电影预售期,在微博等社交平台能够见到多条肖战粉丝发布的“冲击票房”号召和策略,包括但不限于“给影院打电话说想和家人去看,但没有合适的场次,请求加场”“每场先占据20%-30%,不要买凌晨场”“首场结束后及时去各大平台打分,可以晒票根,不要盗摄”等。
多位观众在购票时发现,《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部分放映场次,座位图上“要么是最前面两排坐满了,其他位置空着,要么是周围一圈坐满了,中间位置空着”。一位观众在小红书发帖询问“中间的票贵很多吗”,评论区给出的答案是:“可能是粉丝买了票但不去看,把黄金位置留给路人观众。”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2025年春节档“想看”到购票转化率最高的电影,预售开启后首日预售票房连续两日打破中国影视春节档票房纪录。
然而,首发虽然强劲,却没有吸引粉丝之外的观众,内容硬伤难辞其咎。一位提前离场的观众在小红书发布了一条吐槽笔记,讨论“真的有人觉得好看吗”,收获了粉丝的“强势”推荐。现在,这条笔记已经消失了。
王长田“报告”,于冬“绝不撤档”
春节档背后,是众多影视上市公司之间的角力。
2月5日,除了主投《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光线传媒迎来20%涨停,参与出品《唐探1900》的万达电影、押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北京文化、参与出品《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多部电影的中国电影、《蛟龙行动》的主要出品和发行方博纳影业均面临不同程度的股价下跌。
光线传媒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来源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营收约为9.5亿元至10.1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作为对比,2024年前三季度,光线传媒的营收为14.42亿元。按照当前的票房预测,该片很有可能为光线传媒撑起2025年全年的营收。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也跟着登上了几次微博热搜。在他以“报告及预告一下”为文案的几条票房数据微博下,网友先是敦促他“撕排片”,又羡慕他的事业运,现在已经发展到感慨他“太保守了”——此前,他对《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期望是70亿元。而截至发稿,灯塔专业版与猫眼专业版对该片的预测票房均已超过90亿元。
这边王长田的微博形势一片大好,那边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的微信朋友圈水深火热。继在路演时称“打一星的都是黑水”后,他在朋友圈接连发文,申明将与“粉圈的恶意差评”斗争到底,恳请院线为《蛟龙行动》多加排片,并强调“绝不撤档”。
只是,于冬的呼吁尚未奏效。此前,一位资深影院人士对电厂提到,撤档是一种不得已的补救措施,相当于为时机误判买单,及时止损。于冬曾经透露,由于筹备、拍摄和制作周期过长,博纳影业的现金流都“焊”在了《蛟龙行动》上。“中小影片可能要停下来,要等这个片子上完,这两年博纳影业的片子少就是这个原因。”也就是说,《蛟龙行动》票房不佳,将直接影响到博纳影业的业绩和现金流表现。
2月6日下午,《哪吒之魔童闹海》超过《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而博纳影业是后者的主要出品、发行方。这个春节档,终究是一场赢家通吃的游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