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灵蛇起舞贺新春 非遗陪你过大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灵蛇起舞贺新春 非遗陪你过大年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第三届“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热闹上演。

2月9日(正月十二),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南纬路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井陉矿区2025年灵蛇起舞贺新春暨第三届“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在此盛大开幕。

“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开幕现场

咚!咚!咚!铿锵有力的龙鼓敲响了新春的乐章。两条威风凛凛的金龙从主席台两侧昂首入场。随着《盛世欢歌》音乐响起,激昂的鼓点、飘逸的汉服、欢腾的社火表演巧妙融合,将现场热情瞬间点燃。紧接着,由340名少年组成的拉花表演队伍宛如灵蛇般蜿蜒前行,舞伞扇、抖彩绢,每个动作行云流水、灵动洒脱,将千年拉花扭出了鲜活而蓬勃的生命力。

作为井陉矿区春节文化活动的“金字招牌”,今年是该区连续第三年举办“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本届活动采取“行进间表演+分会场展演”相结合模式,由少儿方队、机关方队、企业方队及五个乡镇(街道)方队组成的8支巡演队伍、4000余名表演者,如一条跃动的民俗彩带,从南纬路出发,沿红房街、中纬路等主街主路进行行进间表演。拉花、社火、抹牌等20余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鼓乐、秧歌、舞龙等特色民俗表演轮番亮相,为群众献上一场年味浓郁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从石家庄市区专程赶来的摄影爱好者张林连连按下快门:“这么大规模的非遗民俗表演平日里难得一见,镜头里的每一帧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彩瞬间!” 

行进间表演结束后,该区五个乡镇(街道)分别在主城区不同位置设置了分会场,同步开展集中展演。在凤山镇分会场,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彪红脸社火正精彩上演,鼓点铿锵、锣镲齐鸣,演员们身姿刚猛矫健,兵刃相接间尽显真功夫;在横涧乡分会场,横南拉花艺人身着艳丽传统服饰,左手擎伞、右手执扇,拧肩、扭臂、翻腕……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贾庄镇分会场《扇子舞》表演者手持扇子翩翩起舞,将扇子舞的柔美体现得淋漓尽致;舞蹈、太极、走秀、三句半……在矿市街道分会场,丰富多彩的节目引人驻足观看;而在四微街道分会场,空竹表演者技艺高超,空竹在空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为新春佳节奏响一曲吉祥的乐章。

特色民俗表演

恰逢周末,活动吸引了众多当地及周边的群众前来观赏。带着孩子观看演出的市民赵箐兴奋地说道:“孩子一会儿跟着学扭拉花,一会儿对着社火比划招式,看得都不想走了。非遗传承就该从娃娃抓起,真心希望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能够代代相传。”此外,活动还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直播,线上数万人围观,留言区满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喜爱与向往。

与此同时,在该区人民广场中央,一场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大集”也拉开帷幕。“非遗大集”上,该区青泉年糕、面菜、凉皮、煎饼等特色非遗美食和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品尝。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井陉矿区的非遗文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巡演队伍

2025年新春佳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井陉矿区举办第三届“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新春佳节的热烈庆祝,更是对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传承与弘扬。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两届活动相比,今年的“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延续了往届非遗民俗展演的精髓,更创新地增加了机关方队和企业方队。在展现非遗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的同时,以巡游为窗口,全方位展示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彰显企业逐新突破的时代风采,呈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成果,为区域高质量转型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据了解,正月里,井陉矿区还将相继开展联庄会非遗巡演、正丰左岸花灯艺术节、冰雪过大年、新年书画展等一系列多姿多彩、喜庆热闹的春节文化活动,让群众在热热闹闹中记住乡愁,在红红火火里看见未来,为新的一年注入满满的希望与活力。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灵蛇起舞贺新春 非遗陪你过大年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第三届“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热闹上演。

2月9日(正月十二),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南纬路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井陉矿区2025年灵蛇起舞贺新春暨第三届“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在此盛大开幕。

“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开幕现场

咚!咚!咚!铿锵有力的龙鼓敲响了新春的乐章。两条威风凛凛的金龙从主席台两侧昂首入场。随着《盛世欢歌》音乐响起,激昂的鼓点、飘逸的汉服、欢腾的社火表演巧妙融合,将现场热情瞬间点燃。紧接着,由340名少年组成的拉花表演队伍宛如灵蛇般蜿蜒前行,舞伞扇、抖彩绢,每个动作行云流水、灵动洒脱,将千年拉花扭出了鲜活而蓬勃的生命力。

作为井陉矿区春节文化活动的“金字招牌”,今年是该区连续第三年举办“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本届活动采取“行进间表演+分会场展演”相结合模式,由少儿方队、机关方队、企业方队及五个乡镇(街道)方队组成的8支巡演队伍、4000余名表演者,如一条跃动的民俗彩带,从南纬路出发,沿红房街、中纬路等主街主路进行行进间表演。拉花、社火、抹牌等20余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鼓乐、秧歌、舞龙等特色民俗表演轮番亮相,为群众献上一场年味浓郁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从石家庄市区专程赶来的摄影爱好者张林连连按下快门:“这么大规模的非遗民俗表演平日里难得一见,镜头里的每一帧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彩瞬间!” 

行进间表演结束后,该区五个乡镇(街道)分别在主城区不同位置设置了分会场,同步开展集中展演。在凤山镇分会场,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彪红脸社火正精彩上演,鼓点铿锵、锣镲齐鸣,演员们身姿刚猛矫健,兵刃相接间尽显真功夫;在横涧乡分会场,横南拉花艺人身着艳丽传统服饰,左手擎伞、右手执扇,拧肩、扭臂、翻腕……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贾庄镇分会场《扇子舞》表演者手持扇子翩翩起舞,将扇子舞的柔美体现得淋漓尽致;舞蹈、太极、走秀、三句半……在矿市街道分会场,丰富多彩的节目引人驻足观看;而在四微街道分会场,空竹表演者技艺高超,空竹在空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为新春佳节奏响一曲吉祥的乐章。

特色民俗表演

恰逢周末,活动吸引了众多当地及周边的群众前来观赏。带着孩子观看演出的市民赵箐兴奋地说道:“孩子一会儿跟着学扭拉花,一会儿对着社火比划招式,看得都不想走了。非遗传承就该从娃娃抓起,真心希望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能够代代相传。”此外,活动还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直播,线上数万人围观,留言区满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喜爱与向往。

与此同时,在该区人民广场中央,一场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大集”也拉开帷幕。“非遗大集”上,该区青泉年糕、面菜、凉皮、煎饼等特色非遗美食和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品尝。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井陉矿区的非遗文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巡演队伍

2025年新春佳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井陉矿区举办第三届“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新春佳节的热烈庆祝,更是对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传承与弘扬。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两届活动相比,今年的“民俗庆新春 非遗大巡游”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延续了往届非遗民俗展演的精髓,更创新地增加了机关方队和企业方队。在展现非遗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的同时,以巡游为窗口,全方位展示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彰显企业逐新突破的时代风采,呈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成果,为区域高质量转型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据了解,正月里,井陉矿区还将相继开展联庄会非遗巡演、正丰左岸花灯艺术节、冰雪过大年、新年书画展等一系列多姿多彩、喜庆热闹的春节文化活动,让群众在热热闹闹中记住乡愁,在红红火火里看见未来,为新的一年注入满满的希望与活力。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