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雅琳
在当下城市经济发展中,消费领域的升级与创新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变革,青岛正积极顺应趋势,努力提升城市的消费竞争力。
市南区作为青岛的核心区域,在消费领域已展现出强劲的实力。近年来,市南区全力打造“数字化、智慧化、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奥帆时尚消费圈、中山路商圈发展迅速。在今年的青岛两会上,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金茂览秀城总经理闵杰围绕支持青岛市市南区建设时尚消费中心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为市南区乃至青岛市的消费经济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

闵杰提到,截至2024年,市南区已集聚15家大型购物中心,拥有358家首店,2024年新增的54家首店占全市新增首店的7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2.5亿元,人均消费支出51025元,位居全市首位,成为青岛消费市场的重要风向标。此外,市南区总部经济也很活跃,各类大型总部企业达160家,总部经济集聚度在全省领先。但在迈向更高水平的时尚消费中心进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与创新举措。
为推动市南区建设时尚消费中心,闵杰提出了多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设立专项消费发展基金。闵杰建议,由青岛市政府出资10亿-20亿元作为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金融机构资金共同参与,组建规模不低于50亿元的“市南区时尚消费发展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市南区时尚消费领域的项目,重点投向构筑东西商圈新矩阵、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等关键方向。例如,助力万象城、海信广场等大型商业体的升级改造,支持其引入高层次品牌和首店资源;扶持中山路商圈的业态升级,推动新消费业态的落地。通过股权合作、项目投资等多元化方式,为消费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商圈的协同发展与消费升级。
出台消费领域激励政策。设立消费创新项目专项奖励基金,对于在市南区实施的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消费项目给予奖励。对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成功将老字号打造成国货“潮品”的企业,给予200 - 500万元的奖励;对积极拓展新零售模式,在数字化、智慧化消费场景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零售企业,给予100 - 300万元的奖励。
对于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运营企业,按照品牌影响力和投资规模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激励企业积极引入优质消费资源。通过这些激励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推动市南区消费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支持二手奢侈品流通体系建设。针对市南区发展二手奢侈品流通体系面临的企业所得税问题,闵杰建议,政府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闵杰指出,市南区可以参考天津二次方产业园模式,支持建设包含流通认证、鉴定、金融等环节的二手高奢商品循环经济综合服务平台。由政府牵头建立产业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规范行业发展,在保障企业依法纳税的同时,降低企业税务成本,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对入驻二手高奢品循环经济流通园区的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和场地租赁补贴,吸引相关企业集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二手奢侈品流通中心。
探索“前店后仓”创新模式。鉴于市南区具备开展“前店后仓”模式的区域优势,闵杰建议,政府协调海关等相关部门,支持市南区在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前店后仓”模式试点。简化相关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便利。对开展该模式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如物流补贴、通关便利化措施等,鼓励企业提前将进口商品放置在展示厅或仓库,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将游客流量转化为贸易流量,提升市南区的消费吸引力。
“支持市南区建设时尚消费中心,不仅能提升市南区的区域竞争力,更能为青岛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与创新举措,我们有信心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消费目的地。”闵杰坚定地表示。这些建议若能落地实施,将有力推动市南区消费经济的发展,助力青岛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