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投资界PEdaily
新春伊始,港交所热闹起来了。
投资界-天天IPO消息,今天(2月12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市值一度达240亿港元,成为开年最大新茶饮IPO。
成立于2010年,古茗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创业故事:创始人是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的王云安,毕业后他与同学联手创业,将古茗开出近万家茶饮店。而在登陆港股前,古茗仅开放了唯一一次外部融资——美团龙珠、红杉中国、Coatue身影浮现。
至此,港股集聚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三家茶饮上市公司,而蜜雪冰城、霸王茶姬也在IPO的路上。2025茶饮上市潮序幕拉开。
同学联手创业,开出近万家店,市值240亿
古茗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创业故事。
创始人王云安,1986年出生于云南省安宁市,父母从事百货生意,他从小耳濡目染,2006年考入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即将毕业的王云安与大学同学戚侠、高中同学阮修迪等人创办“古茗茶饮”。
几个年轻人很快感受到了创业初期的艰苦,也经历了早期的摸索、挣扎和突破。从2011年起,古茗开启加盟模式,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开始从台州铺向了其他地区。
大约2015年,察觉到市场趋势的王云安用茶叶取代香精茶,布局新水果茶,这一年门店数量来到了300家。两年后,古茗建立起冷链配送模式,全国门店数量突破了1000家。
至此,曾名不见经传的古茗渐渐被外界熟知。2019年,古茗开出2000家店,这年年底王云安公开自述创业历程,提出古茗的根基是“利他主义”。
在母校的一场演讲中,王云安分享:“创业是一条不归路,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重要性,只有认清自己的定位,才能更好的面对困难,享受成果。”
2024年1月,王云安带领古茗茶饮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透过招股书可见,古茗产品价格通常在10-18元之间,主打高性价比果茶,截至2024年9月30日,门店增加至9778家。

2021年—2023年古茗营收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76.76亿元;2024年前9个月营收64.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6%。
根据招股书,古茗董事长兼CEO王云安、总裁戚侠、阮修迪及潘萍萍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79.5%的股份。此次古茗IPO,共有腾讯、元生资本Genesis Capital、美团龙珠、Duckling Fund、正心谷资本等5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7100万美元,占本次发行37.46%。
昔日同学联手创业,今天最终收获人生第一家上市公司。
复盘投资故事:为何他们都投了?
梳理下来,古茗上市前只开放了唯一一次融资,身后集结了美团龙珠、红杉中国、Coatue等知名投资机构。
“最早是2019年的夏天,我们和云安第一次见了面。那一年年底他想要融资了,我们很快就确定了领投。”美团龙珠董事总经理黄垚鑫回忆。当中有一段插曲:早在2018年,美团龙珠投资了喜茶,2019年开始接触蜜雪冰城,团队决定在每个价格段都出手一家新茶饮公司,在交流中蜜雪冰城CEO向龙珠团队推荐了另一家他很认可的品牌——古茗。
很快,黄垚鑫和美团龙珠合伙人朱拥华一起见了王云安第一面,但当时古茗还没有想好要不要开放外部融资,于是龙珠与王云安保持频繁交流,等待投资机会。
也是在这一年,古茗进入到善于挖掘水下项目的红杉中国消费团队的视野——一家主打三四线城市的茶饮品牌,却有了数千家门店,且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影响力。“这让我们感到非常兴奋,所以主动联系了创始人王云安。”红杉中国合伙人胡若笛回忆。
与王云安的第一次会面持续了四个多小时,胡若笛印象深刻,“当时他还没接触过资本,但对茶饮供应链的深度、加盟管理的核心、产业终局的决胜点,有非常清晰且超前的认知,很多和我们对市场的判断不谋而合,而且气质很投缘。我们当即判断古茗是一个必须投资的投资对象。”
当时,古茗留给投资人一致的印象:公司保持非常健康的现金流,并不需要融资。但在胡若笛看来,作为创始人,王云安显然对古茗未来的发展有更深的战略思考和更大的期望,因此最终约定在2019-2020年开放了一轮融资。自然而然,红杉中国、美团龙珠率先拿到了入场券。
根据招股书,在古茗IPO前,股东美团龙珠持股8%,红杉中国持股4%。完成投资后,红杉中国与王云安及整个古茗团队保持了非常密切的互动,如帮助公司招募了首席人力资源官,通过红杉学者等招聘项目协助搭建了企业的高潜人才体系,并且在品牌、数字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赋能。
在胡若笛看来,从2010年的一家小镇小店,到2024年的万店12亿杯,王云安做对了三件事:用利他和坦诚对待广大加盟商和利益伙伴,用聚焦和定力把握发展节奏和方向,不盲从、知进退,坚持做消费者信赖的高品质产品;同时在供应链、数字化等“看不见”的地方坚定投入、坚持长期主义。
如今回过头看,这无疑是一笔典型的消费投资——因为机会稍纵即逝。用黄垚鑫的话来说,优秀的消费公司可能只有一次投资机会,“一旦过了一定阶段,现金流充裕,也就不需要融资了。”
2025,新茶饮上市潮
放眼望去,新茶饮IPO排队赶来。
此前,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港股上市备案,最新消息则是公司拟于本月晚些时候进行香港IPO,计划筹资5亿美元。
蜜雪冰城算是中国新茶饮最不可思议的存在——平均单价只有6元,却依然能源源不断赚钱。身后是河南张红超、张红甫两兄弟草根逆袭的故事。1997年,张红超在河南郑州做起刨冰生意,开了一个名为寒流刨冰的路边摊,这便是此后开遍全国大街小巷的蜜雪冰城的前身。至今,蜜雪冰城已经开出了超4万家门店。
此外,据上海证券报消息,霸王茶姬也正在筹备赴美上市。投资界获悉,春节过后,霸王茶姬的IPO正在加速推进。
霸王茶姬背后同样是草根出身的张俊杰,他拥有一段令人惊讶的创业生涯:没上过学,早年间在奶茶店当学徒,摸爬滚打直到2017年创办霸王茶姬,如今已在全球开出超6000家门店,GMV超100亿元,是当下扩张最凶猛的新茶饮品牌。
沪上阿姨也于2024年12月二次更新港交所交招股书。身后站着一对上海夫妻——单卫钧和周蓉蓉,他们在10余年间开出7000多家门店,完成4轮融资,总计融资额达到4.8亿元,投后估值约50亿元。
更早前,奈雪的茶、茶百道已正式在港股上市。为何此时新茶饮上市依旧络绎不绝?
投资界曾对此分析:上述几家茶饮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向下一阶段迈进。而在不少融资与IPO招股书中都能看到企业披露的“万店计划”,早日进入二级市场,才能快速拿到资金、获得影响力,继续进行下一轮扩张。
另一方面,告别内卷的茶饮企业,都将出海作为重要规划。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往往是很多国内品牌的出海首站。在全球化出海的大趋势下,以港股为新起点,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关注,进一步拓展国际品牌知名度,几乎成为行业龙头们的一致选择。
换句话说,以新茶饮为代表的中国消费品牌,正在迎来全面出海的大时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