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爆各大微信公号,被全民热议的国产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你看了吗?
据说这部神剧豆瓣评分达到了9.1的高分,刷新了国产剧的新纪录。
收视率也是从播出后就稳坐卫视黄金档冠军宝座,口碑也是一路走高。
网络平台播放量成绩也相当亮眼,电视开播七天,点击量便成功突破10亿。
截止昨日,在新浪微博上话题讨论超过55万,阅读量更是高达11亿。
各项数据均显示,《人民的名义》是在今年的国产剧市场上,电视剧自首播以来,各大数据最高的一部剧,并且刷新了多项纪录。
一、题材正:反腐正剧重返黄金档
自2005年开始,反腐剧基本退出了卫视黄金档,特别是在注重流量与IP的今天,反腐剧更是被一系列玄幻剧、都市剧、生活剧甚至雷剧的打压。因此,反腐类剧集的创作渐趋停滞的状态。正是在这时,《人民的名义》横空出世,并打出了“十三年来第一部被解封的反腐剧”的口号,将反腐剧重新搬上电视荧屏。事实也证明,当这部剧现实类影视剧题材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呈现在电视荧屏的时候,便迅速击起千层浪。
《人民的名义》既是揭露官场黑暗的反腐剧,也是倡导主旋律的政治剧。该剧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和其他影视公司联合出品的。在拍摄筹备过程中,便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不仅是最高检影视中心2016年的1号重点影视项目,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列为重点工程,在剧本研讨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也已将该剧纳入到2016年的成绩单。
虽然作为一部反腐反贪涉及到敏感的政治题材正剧,《人民的正义》终归是带着一定的风险,不过凭借其过硬的后台,电视剧审查仅仅十天就通过了,并获得了“气势磅礴,石破天惊”的评价。
二、尺度大:触及政治敏感底线
一直以来,国产剧对于反腐类剧集的创作与表现都是比较“隐晦”的,但这部剧却敢于直面中国官场大面积坍塌的腐败现象,赤裸裸地展示了官商勾结、裙带关系、机关内幕、地方权斗等等错综复杂的宦海规则,触及到了前所有的禁区和敏感点。
如,开篇的赵德汉有真实原型。
又如,触目惊心的“面币思过”。
再如,毫不掩饰的大尺度台词。
1、剧本有料
作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创作过《绝对权力》《国家公诉》等多部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而此次《人民的名义》也是他沉寂8年后再次创作的巨制。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之下,周梅森前往检察机关及收押腐败犯罪高官的监狱,与办案检察官、纪检干部、监狱干警、服刑贪官等进行了“亲密接触”,深入采集素材,获得了第一手的写作素材。“要做一部伟大的作品,一定要有伟大的创造,这个剧真实创造拒绝平庸。”周梅森如此说道。
2、真实还原
由于这类题材电视剧创作难度大,不能出现太大的偏差,同时又要贴近百姓,只要关乎现实的电视剧一定要有力道,还要接地气。编剧周梅森和导演李路都认为反腐剧独特的风格一定要坚守,凡是涉及到公检法和政府部门的细节,都会要求演员严格按照剧本表现。
在场景方面,为了贴合政府官员的办公环境,剧组全实景拍摄,精心设计家具陈设,力求符合角色的身份特征;而在细节方面,不同级别官员的言谈举止如何,都经过了考证和研究,最大程度还原剧本。也正是做到了这些,《人民的名义》才向观众上演了一场精彩人性现行记,官道修罗场。
三、片酬低:“折上折出演”
前段时间,有老戏骨在人大代表会上公开批评小鲜肉不敬业还拿天价片酬。甚至有的影视剧为吸引观众眼球,把整部剧的大部分投资用在小鲜肉的身上,剧集的质量、后期的特效和各方面的处理就做得非常差,以至于出了很多雷剧。
据悉,《人民的名义》一整部剧的投资才1.2亿,这个数字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真的不多,要知道《如懿传》中的仅仅两位主角的片酬就已经达到了1.5亿。而《人民的名义》80多位演员的总片酬只有4800万,其中还包括龙套和群众演员的费用。
从其主宣传海报上可以看到剧中主演有17位,但没有一线电影明星,没有小鲜肉,甚至很少有30岁以下的“年轻演员”。取而代之的是陆毅、柯蓝、张丰毅、张凯丽这样的“老干部”、“老戏骨”。导演李路表示这些演员几乎都给了远低于行情的“友情价”,但依旧可以说演员阵容既上档次,又与角色合适。
四、演技好:见戏骨风范,演技不打折
对于该剧的评价,网友们纷纷表示“好久没有看到如此过瘾的演技了”,而这些称赞,主要还是得感谢老戏骨们,是他们演活了所有角色,把整体表现提升了一个档次,每个人都是熠熠生辉。就连在中生代演员中演技很好的陆毅,与戏里的老戏骨们比起来,差点被秒成渣。这不是陆毅的错,只因这帮老戏骨们实力实在太强大。
从目前播出部分来看,要数侯勇的表演最精彩,他把贪官“赵德汉”的内心活动真实的演绎出来,从一开始被搜查到他贪污的账款,随着检察官调查的深入,他脸上的面具也一层层被撕了下来!
在人前,他正直廉洁,骑自行车上班,住筒子楼,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
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有一冰箱、一床、一整面墙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他能准确的记到个位数,但一分钱都不敢花。
平时总是饰演正面角色的他,这次出演“伪君子”,更能体现他演技功力的深厚,一帧25秒都不足以展示他的表情变化。
而最近凭借人设和演技圈粉无数,刷爆朋友圈的达康书记,其表情包走红网络,俨然成为新晋网红。
达康书记,别低头,GDP会掉!别流泪,祁厅长会笑!
是表情包,更是演技~
这部良心国产剧到底是打了谁的脸?
1、低片酬,高演技,打脸当红小鲜肉:
这部获得大量好评的电视剧,总共80有多位演员,几乎都是专业的戏骨级演员,而他们的总片酬竟然只有4800万元!这样的片酬究竟低到什么程度,对比下面这些小鲜肉们的片酬报价你就明白了:
戏骨扎堆,好评如潮的反腐好剧,总投资竟不够支付一位小鲜肉片酬!如今中国的演艺圈很神奇,靠实力吃饭的演员片酬低得不行,而靠脸吃饭的演员片酬却高到离谱。
2、高风险带来高回报率打脸“逃跑”投资人:
如今的投资方,从来不看导演技巧、演员演技、影片质量,都是什么有流量就拍什么,哪个IP被炒得火热就选哪个,谁能更快把剧拍完就请谁拍。在这样的心态下,直接导致了如今影视行业的畸形!
《幻城》投资三亿,被批五毛特效
《人民的名义》从立项开始,李路就将其定位成“投资不低于1亿”的制作规模。通常情况下,反腐、涉案等特殊题材的影视作品,一般都由最高检、或公安部直属的金盾文化中心等机构和部门(俗称“公检法司安”)牵头,联合社会化的民营影视公司一起打造。但出于对严格的审查制度、高昂的制作成本和日益年轻化的观众群体的担忧,很多老牌、大型的影视公司对这类剧集宁愿敬而远之。在《人民的名义》筹备之初,根本没有投资方敢碰这个敏感题材。李路在为《人民的名义》码局的过程中,接触过的数十家大公司,包括了国企、民企、上市公司、影视界领军公司,都在不同阶段“逃跑”。不过目前来看,《人民的名义》正在享受高风险带来的高回报率。
3、良心之作打脸影视圈抄袭风:
如今的影视圈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剧情大肆抄袭不受重视,反而还有大批观众追捧,投机取巧的手段被越来越多影视编剧效仿,抄袭之风越刮越严重。目前国内影视剧的抄袭已经进入批量生产、智能化创作阶段。从学习到借鉴,从模仿到抄袭,从局部抄到全盘抄,从无所不抄到抄无可抄……
相比之下,《人民的名义》确实是在踏踏实实的写故事,整部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的故事。甚至有的被抓获的贪官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原型的,编剧周梅森为了形象的表现这些人物,表现反腐反贪整个大背景大故事从下笔就开始精心揣摩了。所以比起那些东拼西凑,借鉴了几十本小说的电视剧,这样真诚的作品观众怎么会不买账呢?
《人民的名义》顺应时代的潮流,开创了反腐剧的表现深度和社会广度,以领头羊的姿态,吹响了反腐剧的凤凰涅槃的集结号,掀起了一股全民追剧的热潮,让沉寂多年的反腐题材剧再次复活。
也正是这样一部真诚的电视剧才让观众看到了最真实的现世,全民追剧的热潮背后,也让更多人对反贪反腐有了新的认识。所以,说到底,小编觉得被这部良心之作打脸最痛的应该是当下腐朽的贪官们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