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经济跑出“开门红”,继续推一揽子政策促消费扩投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经济跑出“开门红”,继续推一揽子政策促消费扩投资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魏陆表示,今年,上海将继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下,做好预期管理这项工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1月份,上海跑出经济“开门红”。

数据显示,1月份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3.4亿元,同比增长0.2%,1月份全市一手住房成交面积4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二手住房成交面积14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1月份上交所日均股票成交额4809.7亿元,同比增长45.7%。

外贸出口方面,1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1%;进出洋山口岸的国际航行船舶数量超过910艘次,创开港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消费市场也有平稳向好的趋势。据监测,春节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777.8万人次,同比增长6.1%;全市线上线下消费金额达到465亿元,其中境外来沪游客、外地来沪客群消费金额分别增长28%和2.5%。春节档上海电影票房方面,总额达到3.2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票房首位。

为了进一步稳增长,稳预期,上海市已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进一步扶持相关领域,包括金融融资、促消费、扩投资、外贸外资、服务业改革、产业升级、营商环境、援企稳岗等八大方面。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魏陆表示,今年,上海将继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下,做好预期管理这项工作。

所谓预期管理,一方面是指稳信心。

魏陆表示,上海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结构转型挑战,圆满完成了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成为全国首个经济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城市。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继续做大经济总量,持续提升经济中心城市综合实力。

其中,在2025年,上海将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重大项目方面,今年上海将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围增量,一季度争取完成第一批227亿元专项债额度发行工作。

此外,今年上海安排重大工程正式项目186项、预备项目35项,其中新开工项目14项、建成项目21项,年度计划投资额2400亿元。其中,一季度,上海将推动罗泾港码头改造二期、东方生命港、中建材航空复材基地等5个项目实现开工,力争市重大工程投资完成全年目标20%以上。

民间投资方面,上海本轮政策将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更多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产业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重大项目投资。

外贸方面,上海鼓励企业扩展多元化出口市场,加强金融支持和运力保障,支持中间品贸易、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型贸易发展。

外资方面,制定2025年市重大外资项目清单,实施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分类提升促进计划,支持在沪外资总部提升研发创新、财资管理、投资决策等功能。同时,上海将深化海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化服务。

此外,上海还支持服务业改革创新发放“科技创新券”,鼓励各区发放“专业服务券”,并支持汽车、电子、高端装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时尚消费品竞争力。

预期管理的另外一面,则是正视今年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困难。

魏陆表示,今年上海赶早提前、加快节奏,强化重大政策靠前发力,在延续一批、优化完善一批存量政策基础上,制定一批增量政策,以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去年,上海为企减负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160亿元。今年将在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对具备实施条件的政策“能延尽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比如,上海继续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六税两费”;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实施房产税困难减免政策;继续阶段性降低医保单位缴费费率1个百分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降低国产药品、部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收费标准,加力实施工业降本增效政策,指导燃煤发电企业降低上网电价,免收非居民用户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刺激消费是本轮政策的又一重点,上海市商务委商贸行业管理处副处长李洪涛透露,2025年上海将按照国家部署,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从8类产品拓展到数码产品、家电产品等15类产品并增加资金规模。

同时,全面落实国家和我市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延续实施免费申领新能源汽车牌照额度政策到2025年底,大力促进汽车更新消费,最高将予以补贴2万元。

李洪涛还透露,促进服务消费方面,今年将继续针对餐饮、旅游、体育、电影等行业领域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市场信心。同时,大力吸引外来消费,发布全年文旅商体展重大活动排片表,支持引进举办高能级的演出、展会、赛事,发挥免签国家扩围、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效应,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

针对企业反映的用工难问题,本轮政策推出多项稳就业政策,旨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扩大就业岗位,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群体就业。

根据政策,今年上海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企业招用三类重点群体(2025届高校毕业生、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失业青年)并签订劳动合同的,每招用一人给予1500元补助,采用“免申即享”方式发放;新出台产假社保补贴政策,企业为生育女职工落实产假并缴纳社保的,可申请不超过6个月的社保补贴,标准为用人单位实际缴纳部分的50%,以稳定女性就业岗位;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有效期至2025年底,减轻企业负担。

此外,针对春节前后用工需求,开展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组织劳务对接、招聘活动等,保障企业用工需求,营造稳就业良好氛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经济跑出“开门红”,继续推一揽子政策促消费扩投资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魏陆表示,今年,上海将继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下,做好预期管理这项工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1月份,上海跑出经济“开门红”。

数据显示,1月份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3.4亿元,同比增长0.2%,1月份全市一手住房成交面积4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二手住房成交面积14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1月份上交所日均股票成交额4809.7亿元,同比增长45.7%。

外贸出口方面,1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1%;进出洋山口岸的国际航行船舶数量超过910艘次,创开港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消费市场也有平稳向好的趋势。据监测,春节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777.8万人次,同比增长6.1%;全市线上线下消费金额达到465亿元,其中境外来沪游客、外地来沪客群消费金额分别增长28%和2.5%。春节档上海电影票房方面,总额达到3.2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票房首位。

为了进一步稳增长,稳预期,上海市已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进一步扶持相关领域,包括金融融资、促消费、扩投资、外贸外资、服务业改革、产业升级、营商环境、援企稳岗等八大方面。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魏陆表示,今年,上海将继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下,做好预期管理这项工作。

所谓预期管理,一方面是指稳信心。

魏陆表示,上海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结构转型挑战,圆满完成了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成为全国首个经济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城市。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继续做大经济总量,持续提升经济中心城市综合实力。

其中,在2025年,上海将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重大项目方面,今年上海将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围增量,一季度争取完成第一批227亿元专项债额度发行工作。

此外,今年上海安排重大工程正式项目186项、预备项目35项,其中新开工项目14项、建成项目21项,年度计划投资额2400亿元。其中,一季度,上海将推动罗泾港码头改造二期、东方生命港、中建材航空复材基地等5个项目实现开工,力争市重大工程投资完成全年目标20%以上。

民间投资方面,上海本轮政策将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更多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产业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重大项目投资。

外贸方面,上海鼓励企业扩展多元化出口市场,加强金融支持和运力保障,支持中间品贸易、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型贸易发展。

外资方面,制定2025年市重大外资项目清单,实施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分类提升促进计划,支持在沪外资总部提升研发创新、财资管理、投资决策等功能。同时,上海将深化海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化服务。

此外,上海还支持服务业改革创新发放“科技创新券”,鼓励各区发放“专业服务券”,并支持汽车、电子、高端装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时尚消费品竞争力。

预期管理的另外一面,则是正视今年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困难。

魏陆表示,今年上海赶早提前、加快节奏,强化重大政策靠前发力,在延续一批、优化完善一批存量政策基础上,制定一批增量政策,以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去年,上海为企减负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160亿元。今年将在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对具备实施条件的政策“能延尽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比如,上海继续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六税两费”;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实施房产税困难减免政策;继续阶段性降低医保单位缴费费率1个百分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降低国产药品、部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收费标准,加力实施工业降本增效政策,指导燃煤发电企业降低上网电价,免收非居民用户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刺激消费是本轮政策的又一重点,上海市商务委商贸行业管理处副处长李洪涛透露,2025年上海将按照国家部署,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从8类产品拓展到数码产品、家电产品等15类产品并增加资金规模。

同时,全面落实国家和我市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延续实施免费申领新能源汽车牌照额度政策到2025年底,大力促进汽车更新消费,最高将予以补贴2万元。

李洪涛还透露,促进服务消费方面,今年将继续针对餐饮、旅游、体育、电影等行业领域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市场信心。同时,大力吸引外来消费,发布全年文旅商体展重大活动排片表,支持引进举办高能级的演出、展会、赛事,发挥免签国家扩围、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效应,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

针对企业反映的用工难问题,本轮政策推出多项稳就业政策,旨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扩大就业岗位,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群体就业。

根据政策,今年上海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企业招用三类重点群体(2025届高校毕业生、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失业青年)并签订劳动合同的,每招用一人给予1500元补助,采用“免申即享”方式发放;新出台产假社保补贴政策,企业为生育女职工落实产假并缴纳社保的,可申请不超过6个月的社保补贴,标准为用人单位实际缴纳部分的50%,以稳定女性就业岗位;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有效期至2025年底,减轻企业负担。

此外,针对春节前后用工需求,开展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组织劳务对接、招聘活动等,保障企业用工需求,营造稳就业良好氛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