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披露的债券募集说明书,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其转让的150亿股恒丰银行股份已完成交割,山东金资以46.61%的持股比例成为恒丰银行实际控制方。至此,这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正式告别中央汇金的阶段性持股,重回山东国资体系。
然而,在“易主”光环背后,恒丰银行长达十余年的上市之路颇为曲折。此时此刻,其能否在国资加持下重获资本市场青睐?
“整体上市”任务繁重
恒丰银行的前身可追溯至1987年成立的烟台住房储蓄银行,2003年改制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仅有的两家未上市银行之一(另一家为广发银行)。
改制后的恒丰银行一度快速扩张。早在2014年,恒丰银行首次提出上市计划。2016年2月,恒丰银行确立上市时间表,计划2018年12月底之前完成H股上市,2019年12月底之前完成A股增发。然而,随后恒丰银行遭遇了一系列挫折,上市计划被迫搁置。
为此,2019年山东省政府牵头启动“剥离不良、引进战投、整体上市”三步走改革。山东金资作为地方AMC,分三阶段介入:2019年认购360亿股成为第二大股东;2021——2022年收购市场流通股;2024年受让中央汇金150亿股,最终以46.61%持股成为控股方。
在完成“剥离不良、引进战投”两步后,恒丰银行上市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
2020年10月,恒丰银行时任行长王锡峰对外透露该行改革进展,并提出五年内上市的目标。2023年4月,恒丰银行宣布要对标上市条件,稳步推进整体上市,紧跟市场变化,前瞻做好上市准备,持续做好风险化解和合规经营,择机启动上市工作。
2025年是恒丰银行五年战略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整体上市”的关键之年。实际上,去年以来,恒丰银行上市准备工作明显加快。2024年3月21日,恒丰银行在济南召开2024年度全行工作会议,强调“瞄准‘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以防控风险谋求稳健发展、以提升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以整体上市整合各方力量’四大目标”,将上市作为重要任务之一。
再到2024年12月,恒丰银行2024年三季度工作会暨2025年“开门红”启动会又提出,“对标上市条件提升相关指标”。
据公开报道,恒丰银行已成立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和上市工作办公室,由恒丰银行董事长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全面启动上市对标提升工作。
然而,重组后的恒丰银行不良率虽然从2018年底的28.44%至2023年末的1.72%,总资产规模增长30%至1.44万亿元。但是,表面的资产质量改善难掩深层矛盾。
从恒丰银行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未审计财务报表来看,恒丰银行近几年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均出现明显下滑。2020——2023年,恒丰银行实现营收分别为210.28亿元、238.79亿元、251.20亿元、252.75亿元,同比增速从52.79%一路降至0.62%;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53.10亿元、63.81亿元、67.48亿元、51.36亿元,2023年度更是出现了同比负增长,降幅达23.70%。2024年前三季度,恒丰银行营业收入186.74亿元,同比增长3.36%,但净利润为38.78亿元,同比下降3.53%,盈利能力下滑的趋势进一步延续。
在资产质量方面,虽然恒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与行业平均水平和上市银行相比,仍存在差距。2023年末,恒丰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2%,远高于同期全国股份制银行平均不良率1.26%。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38家不良率低于1.6%,恒丰银行的不良率水平居于倒数,资产质量改善仍需持续。
资本充足率方面,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40家超过了12%,而2023年末恒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仅为11.9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恒丰银行仍需要进行资本补充,以满足上市和业务发展的需求。另外,恒丰银行资产规模垫底,2023年总资产1.44万亿元,不足同期浙商银行的一半,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末位。
合规或成顽疾,山东金资能否助力上市?
2025年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披露了对恒丰银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日期为2024年12月30日。恒丰银行因8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1060.68万元罚款,并被警告,另有四位时任员工因负有不同责任分别被罚款。此次罚单直指恒丰银行在账户管理、反假货币业务、信用信息管理、客户身份识别等领域的违规行为,如“与身份不明的客户交易”“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暴露出其在反洗钱、数据治理等核心合规环节的严重缺陷。

恒丰银行的内控漏洞如同“慢性病”,即便在国资重组后仍未见根治。而两任董事长“前腐后继”的阴影,使得市场对其治理能力始终存疑。
虽然在2023年财报中,恒丰银行董事长辛树人谈及该行在合规经营方面的努力,称恒丰银行“坚持把合规经营作为首要企业文化培育”,并详细列举了该行在合规管理上的措施。但回顾2024年,恒丰银行已领到多张百万级罚单,算上此次千万级罚单,该行去年累计被罚没金额或接近2000万元。其违规行为呈现“全面性”特征。
在存贷款违规方面,杭州分行因“虚增存贷款”“贷款资金挪用购买理财”被罚380万元,台州分行因“不正当吸收存款”被罚150万元;在浮利分费违规方面,昆明分行因“未遵循利费分离原则”被罚205万元,其通过拆分贷款利率上浮部分为中间费用,变相抬高企业融资成本,而这一行为早在2012年便被银监会明令禁止。
在12家股份制银行里,恒丰银行的罚单数量算不上多。然而,若从罚单均额来考量,情况则有所不同。2024年股份制银行平均罚单金额为89万元,而恒丰银行平均每张罚单的罚没金额达到108.56万元,在这12家股份行中,仅次于平安银行,位居第二。从2024年恒丰银行多地分行频繁收到罚单,违规行为涉及吸储、业务办理等多个环节来看,内控体系是否真正修复仍需打个问号。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8月起,恒丰银行便陷入了行长之位空缺的状态,至今已逾两年。回溯当时,在2022年8月,恒丰银行原行长王锡峰,在助力银行完成改革重组任务后,离开岗位奔赴新的工作。随后,2023年2月,原董事长陈颖也同样在功成之后辞任,开启新的职业旅程。只是,自那之后,恒丰银行新行长的人选迟迟未公布,行长之位持续悬空。
当前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恒丰银行作为规模较小的股份行,在数字化转型、零售业务拓展等方面落后于招行、平安等头部机构。加之A股银行IPO审核趋严,2023年仅宜宾商行等城商行成功上市,股份制银行上市“窗口期”尚未明朗。
不过,恒丰银行也并非毫无希望。作为注册资本达496亿元的省级AMC,山东金资在不良资产处置、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有望助力恒丰银行进一步优化资产质量,提升资本实力。此外,恒丰银行在业务发展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推进业务结构调整,致力于打造五大战略支柱,即做实基础、做优主业、做大零售、做强本土、做细成本,为上市提供有力的业务支撑。2023年恒丰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超25%,绿色信贷余额同比翻倍,其对山东区域经济支撑力不断凸显。
然而,国资主导并非万能解药。恒丰银行仍需直面治理结构改革、合规体系重建、差异化竞争定位等问题。
恒丰银行的上市进程,实为中国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与风险化解的缩影。山东金资的入主,为其提供了资本与信用的背书,走向如何,拭目以待。
来源:瞰沧海微信公众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