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是什么,哪些地区或涉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是什么,哪些地区或涉及?

欧盟、印度、巴西、越南、韩国等地或被特朗普“点名”。

2025年2月13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在白宫会晤。图源:CFP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婷

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当地时间周四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迅速”确定与每个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并在4月1日前提交报告。

分析师认为,这可能是对此前“普遍关税”(blanket tariff)方案的替代,理论上可能会降低美国关税大幅提高的可能性。综合考虑税率和贸易差额来看, “对等关税”可能对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或地区的影响更大。

英国研究机构凯投宏观表示,如果特朗普采取“对等关税”的策略,而不是其竞选时宣称的对所有国家进口产品加征10-20%的关税,那么美国整体有效关税税率的上升幅度可能小于此前假设。

投资银行高盛也认为,从特朗普的最新发言来看,他似乎将“对等关税”视为“普遍关税”的替代方案。若果真如此,理论上将降低美国关税进一步大幅提高的可能性,最终还可能推动部分贸易伙伴降低关税(理论上也会带动美国降低关税)。

尽管如此,分析人士指出,“对等关税”政策明显违背了世贸组织(WTO)所确立的关税互惠和最惠国原则,并未整体考虑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结构及其客观存在的合理性,将使全球价值链的发展遭受巨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从全球贸易的角度来看,对等关税的落地,其实相当于美国对全世界都彻底放弃了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条款,在这一点上,可能实施的对等关税比普遍关税还要恶劣。”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崔凡对界面新闻说。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另一国的优惠待遇应无条件地适用于所有其他与该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其核心特点是互惠性、无条件性和普遍性。互惠性要求享受优惠待遇的同时,也应承担向其他缔约方提供相应优惠的义务;无条件性意味着享受优惠时无需提供额外补偿;普遍性则强调优惠待遇应无条件地、立即给予所有其他第三方。

什么是“对等关税”?

备忘录文本称,特朗普政府将通过确定对每个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大力打击与贸易伙伴的非对等贸易安排,以此来减少庞大且持续的商品贸易逆差,并解决与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

“为了公平起见,我决定征收对等关税,这意味着其他国家向美国征收多少关税,我们也将向他们征收多少关税。”特朗普在签署备忘录时说。

“对等关税”的提法来自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起草的《对等贸易法案》(Reciprocal Trade Act),该法案授权总统对某国产品征收的关税等同于该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同一产品所征的关税。截至目前,该法案尚未在美国国会进行讨论。

崔凡表示,对等关税本身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对等”的概念非常复杂。“现在还不明确的是,特朗普要的到底是整体关税基础之上的对等,还是具体产品关税的对等,是关税税率对等还是没有贸易逆差的‘结果对等’?或者都会考虑。此外,备忘录还提到了非关税壁垒、劳工政策、增值税等方面,这就涉及到税制等更复杂的问题。”他说。

高盛认为,“对等关税”通常可采取三种形式:国家层面的对等、按国家划分的产品层面对等、纳入非关税壁垒的对等。第一种情况最为简单易行,即将来自某国所有商品的关税提高到该国对美国进口商品所征税率的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个别贸易伙伴将面临更高的关税加征幅度,但对于墨西哥、加拿大和韩国等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应该没有影响,因此整体影响不大,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提高或不到1个百分点。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要复杂得多,可能带动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上升约2个百分点。第三种情况最为复杂,实施难度最大。

高盛表示,非关税壁垒通常指行政管理或监管方面的贸易壁垒,如卫生检验、许可及其他监管要求。除了计算非关税政策的关税等值十分复杂之外,纳入非关税壁垒的主要风险在于,特朗普政府可能寻求通过加征关税抵消增值税的影响,他一直认为增值税对美国出口构成壁垒。然而,增值税适用于在贸易伙伴本土市场购买的所有产品,包括在那里生产的产品,而且更接近于消费税(美国各州几乎都征收消费税),而非关税。

“特朗普可能采取一种混合的形式,即主要在国家层面,但纳入某些特定产品的关税均等化。例如,可能用来实现汽车关税的均等——此举将主要针对欧盟,欧盟进口汽车的关税税率为10%——即便并不寻求均等化所有产品层面的关税。”高盛说。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的进口关税税率为2.5%。

新兴市场受到的影响更大

通常来说,发达国家的关税普遍较低,而新兴市场往往实行较高的关税政策,以保护国内产业并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对等关税”政策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可能更大。

华泰证券表示,从综合税率对等和贸易差额两方面来看,预计欧盟、印度、巴西、越南、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等或成为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主要对象。

华泰证券分析称,从税率对等的角度来看,2024年美国前15大贸易伙伴实施的最惠国关税税率大都高于美国,其中印度、韩国、巴西、越南、墨西哥、中国台湾地区等地的关税税率偏高。从进出口额对等角度看,2024年对美绝对顺差排名中,中国大陆、欧盟、墨西哥、越南、中国台湾地区位居前五,合计占比74%。相对顺差层面,越南、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瑞士、印度、韩国等地对美顺差的相对规模较大,2024年对美顺差占本地区对美出口的比例均不低于50%(即对美出口高于从美国进口一倍或以上)。

凯投宏观认为,印度、巴西、土耳其可能是受“对等关税”政策影响最大的国家。这些国家政府很可能会向特朗普做出让步,以防止被征收对等关税。到目前为止,特朗普的威胁似乎起到了一些作用。比如,印度最近削减了摩托车和部分威士忌产品的进口关税;欧盟上周也表示,将考虑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此外,凯投宏观指出,对等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整体有效关税上升,这意味着美国通胀和利率将走高,这对阿根廷等面临高外部借贷成本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是一个额外的不利因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是什么,哪些地区或涉及?

欧盟、印度、巴西、越南、韩国等地或被特朗普“点名”。

2025年2月13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在白宫会晤。图源:CFP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婷

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当地时间周四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迅速”确定与每个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并在4月1日前提交报告。

分析师认为,这可能是对此前“普遍关税”(blanket tariff)方案的替代,理论上可能会降低美国关税大幅提高的可能性。综合考虑税率和贸易差额来看, “对等关税”可能对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或地区的影响更大。

英国研究机构凯投宏观表示,如果特朗普采取“对等关税”的策略,而不是其竞选时宣称的对所有国家进口产品加征10-20%的关税,那么美国整体有效关税税率的上升幅度可能小于此前假设。

投资银行高盛也认为,从特朗普的最新发言来看,他似乎将“对等关税”视为“普遍关税”的替代方案。若果真如此,理论上将降低美国关税进一步大幅提高的可能性,最终还可能推动部分贸易伙伴降低关税(理论上也会带动美国降低关税)。

尽管如此,分析人士指出,“对等关税”政策明显违背了世贸组织(WTO)所确立的关税互惠和最惠国原则,并未整体考虑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结构及其客观存在的合理性,将使全球价值链的发展遭受巨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从全球贸易的角度来看,对等关税的落地,其实相当于美国对全世界都彻底放弃了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条款,在这一点上,可能实施的对等关税比普遍关税还要恶劣。”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崔凡对界面新闻说。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另一国的优惠待遇应无条件地适用于所有其他与该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其核心特点是互惠性、无条件性和普遍性。互惠性要求享受优惠待遇的同时,也应承担向其他缔约方提供相应优惠的义务;无条件性意味着享受优惠时无需提供额外补偿;普遍性则强调优惠待遇应无条件地、立即给予所有其他第三方。

什么是“对等关税”?

备忘录文本称,特朗普政府将通过确定对每个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大力打击与贸易伙伴的非对等贸易安排,以此来减少庞大且持续的商品贸易逆差,并解决与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

“为了公平起见,我决定征收对等关税,这意味着其他国家向美国征收多少关税,我们也将向他们征收多少关税。”特朗普在签署备忘录时说。

“对等关税”的提法来自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起草的《对等贸易法案》(Reciprocal Trade Act),该法案授权总统对某国产品征收的关税等同于该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同一产品所征的关税。截至目前,该法案尚未在美国国会进行讨论。

崔凡表示,对等关税本身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对等”的概念非常复杂。“现在还不明确的是,特朗普要的到底是整体关税基础之上的对等,还是具体产品关税的对等,是关税税率对等还是没有贸易逆差的‘结果对等’?或者都会考虑。此外,备忘录还提到了非关税壁垒、劳工政策、增值税等方面,这就涉及到税制等更复杂的问题。”他说。

高盛认为,“对等关税”通常可采取三种形式:国家层面的对等、按国家划分的产品层面对等、纳入非关税壁垒的对等。第一种情况最为简单易行,即将来自某国所有商品的关税提高到该国对美国进口商品所征税率的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个别贸易伙伴将面临更高的关税加征幅度,但对于墨西哥、加拿大和韩国等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应该没有影响,因此整体影响不大,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提高或不到1个百分点。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要复杂得多,可能带动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上升约2个百分点。第三种情况最为复杂,实施难度最大。

高盛表示,非关税壁垒通常指行政管理或监管方面的贸易壁垒,如卫生检验、许可及其他监管要求。除了计算非关税政策的关税等值十分复杂之外,纳入非关税壁垒的主要风险在于,特朗普政府可能寻求通过加征关税抵消增值税的影响,他一直认为增值税对美国出口构成壁垒。然而,增值税适用于在贸易伙伴本土市场购买的所有产品,包括在那里生产的产品,而且更接近于消费税(美国各州几乎都征收消费税),而非关税。

“特朗普可能采取一种混合的形式,即主要在国家层面,但纳入某些特定产品的关税均等化。例如,可能用来实现汽车关税的均等——此举将主要针对欧盟,欧盟进口汽车的关税税率为10%——即便并不寻求均等化所有产品层面的关税。”高盛说。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的进口关税税率为2.5%。

新兴市场受到的影响更大

通常来说,发达国家的关税普遍较低,而新兴市场往往实行较高的关税政策,以保护国内产业并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对等关税”政策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可能更大。

华泰证券表示,从综合税率对等和贸易差额两方面来看,预计欧盟、印度、巴西、越南、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等或成为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主要对象。

华泰证券分析称,从税率对等的角度来看,2024年美国前15大贸易伙伴实施的最惠国关税税率大都高于美国,其中印度、韩国、巴西、越南、墨西哥、中国台湾地区等地的关税税率偏高。从进出口额对等角度看,2024年对美绝对顺差排名中,中国大陆、欧盟、墨西哥、越南、中国台湾地区位居前五,合计占比74%。相对顺差层面,越南、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瑞士、印度、韩国等地对美顺差的相对规模较大,2024年对美顺差占本地区对美出口的比例均不低于50%(即对美出口高于从美国进口一倍或以上)。

凯投宏观认为,印度、巴西、土耳其可能是受“对等关税”政策影响最大的国家。这些国家政府很可能会向特朗普做出让步,以防止被征收对等关税。到目前为止,特朗普的威胁似乎起到了一些作用。比如,印度最近削减了摩托车和部分威士忌产品的进口关税;欧盟上周也表示,将考虑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此外,凯投宏观指出,对等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整体有效关税上升,这意味着美国通胀和利率将走高,这对阿根廷等面临高外部借贷成本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是一个额外的不利因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