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庆燃气再因收费异常被通报:3.11万户次被“高估预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庆燃气再因收费异常被通报:3.11万户次被“高估预收”

通报称,2024年4月查处重庆燃气集团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以来,该企业未深刻汲取教训,落实整改责任不到位,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推进不力。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距离重庆燃气集团“收费门”曝光不到一年,这家企业再因气表费用异常被官方通报处罚。

2025年2月14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称,2024年4月查处重庆燃气集团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以来,该企业未深刻汲取教训,落实整改责任不到位,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推进不力。目前,仍然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涉及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未发现乱涨价、燃气表计量失准、燃气质量、远程操控改变燃气表计量和换表导致气费上涨等问题。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2024年4月以来,重庆、成都等地陆续发生燃气费异常飙升现象,引发广泛关注。界面新闻当时接到10多位成都用户反映,自家的燃气费用在2023年或2024年出现异常上升,多数发生在燃气表更换后或气表移动后,异常费用通常是过去的两倍以上。此外,在人民网留言板等平台上,出现大量市民反映燃气费暴涨的线索。

2024年4月19日,重庆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存在部分市民反映的多计多收燃气费等问题,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的问题;二是存在燃气计费周期混乱的问题;三是存在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四是换表工作组织无序;五是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六是部分燃气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

次日,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市民反映燃气相关问题调查核实情况的通报也承认,涉事燃气公司存多方面问题,包括在以估代抄、违规估抄;计费采集系统存在漏洞,补录过程不透明;燃气计费周期随意变化,计价不规范;解决群众诉求服务意识差,工作方式简单。通报称,上述问题,暴露出燃气企业计费管理混乱、服务意识淡薄、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同时也反映出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管理和监管执法不及时不到位。

不过,这些通报并未完全消除公众对燃气费异常的疑虑。从2024年4月至今,网上仍不时出现重庆、成都等地的网民反映燃气费仍存在异常的信息。

重庆此次通报称,2025年1月以来,有市民陆续反映重庆燃气集团燃气收费异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委迅速成立调查组,深入开展群众反映问题调查核查,督促企业受理办结投诉举报7198件,入户核查用户1073户,分析企业数据2.4亿余条。

2025年1月以来,有市民陆续反映重庆燃气集团燃气收费异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委迅速成立调查组,深入开展群众反映问题调查核查,督促企业受理办结投诉举报7198件,入户核查用户1073户,分析企业数据2.4亿余条。

通报披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抄表周期混乱失序问题整改不到位。2024年5月至2025年1月,该企业的抄表周期仍不规律,周期不足25天和超过90天的占比达7.54%,因计费周期不稳定导致部分用户燃气费时高时低,且存在未按规定向用户提前告知抄表周期变更的问题,引发群众质疑。

二是违规估抄错抄问题仍然频发。首先是存在“零估累抄”问题,该企业2025年1月账单中,有22.72万户用户前两月估抄气量为0,此次累加了前两月的实际用气量,一次性缴纳了3个月的气费,虽均按第一阶梯价格结算,未发现多计多收问题,但因部分用户对此不知情,加之冬季用气量增加,导致当月实缴费用与用气感受反差较大。其次,存在“高估预收”问题,2024年5月以来,该企业违反燃气估量不高于该用户上年度最高单月实际用气量的规定,涉及3.11万户次,且相关情况未及时告知有关用户,高估气量71.11万方、预收金额约156万元。已督促其逐户沟通并清退处置到位。此外还存在“错抄错录”问题,2024年5月以来,该企业因错抄错录导致错计错收1739户,涉及气量12.67万方、金额27.82万元。已督促企业清退错收款、更正录入数据。

三是工作力量配备仍然不足。2024年4月指出该问题后,该企业陆续增加了抄表员607人,但抄表员队伍力量仍然不足,每人每月平均需抄表超过4500户,加之任务分配不均、培训管理不到位、离职率高,难以保证抄表质量。

四是燃气计费周期调整工作准备不充分。为规范抄表周期,该企业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居民类用户抄表收费“月抄、月清、月推”,但因工作准备不足,未能在2024年12月底完成所有用户的费用清算,也未及时告知计费周期调整事宜,1.12万户用户1月份陆续收到2笔燃气费账单(2024年12月、2025年1月燃气费账单),部分用户对此产生质疑。

通报称,重庆燃气集团未认真汲取教训、整改不力,落实相关制度不到位,损害了群众利益,造成了不良影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之规定,市场监管部门拟依法对其违法行为给予从重处罚,责令重庆燃气集团立即整改,拟处罚金共计810万元。调查组已将相关情况通报该企业上级单位,责令其深入开展内部调查,严肃问责处理相关责任人,并成立专项工作组入驻重庆燃气集团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督促指导整改工作全面彻底落实。

通报称,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委将持续加强燃气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同时,成立整改工作指导组入驻涉事企业,推动问题扎实整改。欢迎市民朋友向966777(重庆燃气集团客户服务热线电话)、67517976(市经济信息委咨询投诉电话)、12315(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热线)、12345(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咨询投诉,我们将接诉即办,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市民合法权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重庆燃气

1.7k
  • 界面晚报 | 王星拐卖案犯罪团伙全部被捕;美国14州起诉马斯克政府效率部违宪
  • 官方通报重庆燃气集团收费异常:整改不到位,仍存抄表混乱等问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庆燃气再因收费异常被通报:3.11万户次被“高估预收”

通报称,2024年4月查处重庆燃气集团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以来,该企业未深刻汲取教训,落实整改责任不到位,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推进不力。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距离重庆燃气集团“收费门”曝光不到一年,这家企业再因气表费用异常被官方通报处罚。

2025年2月14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称,2024年4月查处重庆燃气集团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以来,该企业未深刻汲取教训,落实整改责任不到位,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推进不力。目前,仍然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涉及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未发现乱涨价、燃气表计量失准、燃气质量、远程操控改变燃气表计量和换表导致气费上涨等问题。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2024年4月以来,重庆、成都等地陆续发生燃气费异常飙升现象,引发广泛关注。界面新闻当时接到10多位成都用户反映,自家的燃气费用在2023年或2024年出现异常上升,多数发生在燃气表更换后或气表移动后,异常费用通常是过去的两倍以上。此外,在人民网留言板等平台上,出现大量市民反映燃气费暴涨的线索。

2024年4月19日,重庆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存在部分市民反映的多计多收燃气费等问题,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的问题;二是存在燃气计费周期混乱的问题;三是存在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四是换表工作组织无序;五是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六是部分燃气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

次日,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市民反映燃气相关问题调查核实情况的通报也承认,涉事燃气公司存多方面问题,包括在以估代抄、违规估抄;计费采集系统存在漏洞,补录过程不透明;燃气计费周期随意变化,计价不规范;解决群众诉求服务意识差,工作方式简单。通报称,上述问题,暴露出燃气企业计费管理混乱、服务意识淡薄、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同时也反映出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管理和监管执法不及时不到位。

不过,这些通报并未完全消除公众对燃气费异常的疑虑。从2024年4月至今,网上仍不时出现重庆、成都等地的网民反映燃气费仍存在异常的信息。

重庆此次通报称,2025年1月以来,有市民陆续反映重庆燃气集团燃气收费异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委迅速成立调查组,深入开展群众反映问题调查核查,督促企业受理办结投诉举报7198件,入户核查用户1073户,分析企业数据2.4亿余条。

2025年1月以来,有市民陆续反映重庆燃气集团燃气收费异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委迅速成立调查组,深入开展群众反映问题调查核查,督促企业受理办结投诉举报7198件,入户核查用户1073户,分析企业数据2.4亿余条。

通报披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抄表周期混乱失序问题整改不到位。2024年5月至2025年1月,该企业的抄表周期仍不规律,周期不足25天和超过90天的占比达7.54%,因计费周期不稳定导致部分用户燃气费时高时低,且存在未按规定向用户提前告知抄表周期变更的问题,引发群众质疑。

二是违规估抄错抄问题仍然频发。首先是存在“零估累抄”问题,该企业2025年1月账单中,有22.72万户用户前两月估抄气量为0,此次累加了前两月的实际用气量,一次性缴纳了3个月的气费,虽均按第一阶梯价格结算,未发现多计多收问题,但因部分用户对此不知情,加之冬季用气量增加,导致当月实缴费用与用气感受反差较大。其次,存在“高估预收”问题,2024年5月以来,该企业违反燃气估量不高于该用户上年度最高单月实际用气量的规定,涉及3.11万户次,且相关情况未及时告知有关用户,高估气量71.11万方、预收金额约156万元。已督促其逐户沟通并清退处置到位。此外还存在“错抄错录”问题,2024年5月以来,该企业因错抄错录导致错计错收1739户,涉及气量12.67万方、金额27.82万元。已督促企业清退错收款、更正录入数据。

三是工作力量配备仍然不足。2024年4月指出该问题后,该企业陆续增加了抄表员607人,但抄表员队伍力量仍然不足,每人每月平均需抄表超过4500户,加之任务分配不均、培训管理不到位、离职率高,难以保证抄表质量。

四是燃气计费周期调整工作准备不充分。为规范抄表周期,该企业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居民类用户抄表收费“月抄、月清、月推”,但因工作准备不足,未能在2024年12月底完成所有用户的费用清算,也未及时告知计费周期调整事宜,1.12万户用户1月份陆续收到2笔燃气费账单(2024年12月、2025年1月燃气费账单),部分用户对此产生质疑。

通报称,重庆燃气集团未认真汲取教训、整改不力,落实相关制度不到位,损害了群众利益,造成了不良影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之规定,市场监管部门拟依法对其违法行为给予从重处罚,责令重庆燃气集团立即整改,拟处罚金共计810万元。调查组已将相关情况通报该企业上级单位,责令其深入开展内部调查,严肃问责处理相关责任人,并成立专项工作组入驻重庆燃气集团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督促指导整改工作全面彻底落实。

通报称,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委将持续加强燃气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同时,成立整改工作指导组入驻涉事企业,推动问题扎实整改。欢迎市民朋友向966777(重庆燃气集团客户服务热线电话)、67517976(市经济信息委咨询投诉电话)、12315(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热线)、12345(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咨询投诉,我们将接诉即办,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市民合法权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