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古爷商业分析
在大家盛传京东将以「商家5%佣金、骑手发五险一金」入局的那天,美团内部据说吓得连夜开会紧急研究策略。
看似与外卖并不相关的京东,事实上2024年在即时零售领域已经在和美团杀得你来我往了。
更不要说背靠达达集团据称120万的配送网络。——这「百万大军泰山压顶」的气势汹汹,美团是否顶得住?
还是说,深入到美团利益核心圈的京东,又将如饿了么、抖音那般无功而返,众人一觉醒来,美团还是那个美团?
01 蓄谋已久的京东
大约是在1月底、除夕前,一则有关京东的流言火了:京东将携「只收商家5%佣金、给骑手上五险一金」等条件,在节后入局外卖行业。
整个春节期间,有关京东与美团的传言可谓满城风雨。
有传言,如今美团的平台佣金率是30%,逼得美团都不得不在2月9日发官方声明:网传30%佣金率不实,平台只收6-8%的「技术服务费」。
还有传言,京东的突然入局,让美团总部凌晨开会到三点,高管怒摔好几个咖啡杯……
其实除了美团的声明,以上这些传言真实性其实根本无从谈起,但我们实实在在能看到的是:面对京东要入局的消息,民意有多汹涌,美团有多紧张。
而对于的确是要入局外卖的京东,春节期间这波舆论造势则已经完美得不能再完美了。
2月11日,京东在其官方公众号「京东黑板报」正式宣布,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并且给出招募政策:凡2025年5月1日之前入驻的商家,将能够享受「全年免佣金」的政策。
之前盛传的「5%佣金」只是相比美团「6-8%」低了一点,或许是这还不足以让美团感受到京东的入局决心,而如今正式的「全年免佣金」一出,所有人都知道,京东这次是准备玩真的。
目前,「京东外卖」暂时没有上线单独的APP,而是正式上线在京东APP中,被归在「秒送」板块下,除了在首页折叠的「秒送」位置外,还有「秒送」页面下的单独入口,与「奶茶咖啡」、「生鲜菜场」、「团购」、「买药秒送」、「超市便利」并列。
虽说「外卖」在整个京东的入口等级还不算高,但被归在「秒送」里,也丝毫不算辱没了它。众所周知,「京东秒送」可是京东在2024年重点打造了一整年的即时零售板块,由「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整合而来,主打「最快9分钟送达」,高层将之称为「三大必赢之战」之一,被京东上下寄予厚望。
还值得注意的一个前提是,当前,京东外卖只限「品质堂食餐厅」入驻,平台将会通过审核营业执照、审核门店照片、销售人员线下拜访核验等方式对入驻条件进行确认,并将在后不断提升审核能力,「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外卖选择」。
此外,早在2024年8、9月,京东分别完成了对达达集团领导层的更迭、对达达的持股比例增加至63.2%,在2024一整年都在努力融合进京东即时零售生态的达达,目前拥有活跃骑手近130万、累计注册骑手数量数千万。这个数字,相比于2023年公布拥有745万骑手的美团,也并非什么弱小势力。「最快9分钟送达」这句口号能喊得响,靠的就是他们。
根据京东2024年三季度财报,「京东秒送」营收9.3亿元;「达达」秒送收入15亿元,较上年同期10.8亿增长38.6%。截止2024年9月,「京东秒送」门店数超60万家,覆盖全国2300多个县市区及全品类商品。同期,美团闪电仓(即时零售入驻门店)数量为3万家,美团闪购日均单量超1000万单。
由于业务模型有差异,所以统计口径无法进行一致对比,但是也能让大家感受到,在双方交锋的「即时零售」板块,京东其实已经在2024年与美团杀得有来有往了。
至此,我们厘清了京东此番为此战所备下的资源。
身为外卖平台,核心要关注的就是「商家」、「用户」、「骑手」三个维度,此番深入美团「外卖」腹地,京东则显然在这几个核心维度都做了充足准备——
- 针对「商家」,「京东外卖」选择「全年免佣金」来吸引优质商家入驻;
- 针对「用户」,「京东外卖」选择「品质堂食」从严审核保证用户口碑;
- 针对「骑手」,刘强东的「达达」兄弟们早已是齐装满员地站在了那里。
果真一个如此的「京东外卖」站在你门前,你是会坚定继续拥抱美团呢?还是也想尝鲜试试?
这就到考验大家的时刻了。
02 骑上墙头的众人
「只收商家5%佣金、给骑手上五险一金」这条流言之所以被疯传,是因为这两句话直指目前美团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与部分商家和骑手的紧张关系。
就拿商家来说,虽然,美团在后来声明中说的很清楚,并没有如外界所言那样,收商家佣金30%,而是仅6-8%的「技术服务费」。
这话到底真假如何?
因为地域足够大,品类足够广,我们也确难找到一个有关实际佣金率的准确数字,比如,根据极洞察在《京东外卖0佣金,慌了美团,商家怎么办?》中表述,美团的商家佣金率普遍在15-25%,咖啡行业甚至普遍在20-30%。
而根据壹览商业在《点了京东外卖,我发现美团饿了么可能真有点慌》中的说法,已经入驻京东外卖的某连锁茶饮品牌向壹览商业透露,由于品牌是最早入驻的茶饮品牌之一,所以佣金费率是低于5%的,美团、饿了么的佣金费率则的确是在6%~8%左右。——数据出入相当大,且暂无更可靠信源,固此处的数据我们仅作罗列而不作采纳,请大家见仁见智,理性看待。
但从逻辑来讲,如果美团实际的确是如其声明的6-8%佣金的话,那么所流传的仅仅是低了1个百分点的京东外卖「5%」,就压根不应该能形成这么大的舆论流量,美团也更不会被「以讹传讹」成后来的30%佣金,以至于把美团逼得出来要做澄清。
真正对美团形成挑战的,是京东的政策明摆着是要让利商家与骑手,这或许会真的裹挟更多从业者抛弃美团而选择京东,进一步的就是平台逐渐凋敝后的用户出逃。
那将是雪崩的一刻。
此刻,刚刚开张的「京东外卖」,此刻虽然声量上已经火爆无疑,但实际经营并没有。
根据筷玩思维2月12日在《正面硬刚美团,京东为何也杀入外卖赛道?》中的描述,目前在京东APP中已上线的「外卖」专区里,以北京地区为例,已入驻的餐饮品牌包括海底捞下饭火锅菜、小咖咖啡、窑鸡王、花小小新疆炒米粉、绝味鸭脖、云海肴等。
不过,很多入驻门店的销售数据明显不理想,多数门店用户评价未突破三位数,且存在大量系统默认评价,甚至很多店铺都未能形成门店评分。据一位1月就上线京东外卖的商家透露,该店铺至今在京东平台接到的订单数量不足5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问题是,一直到5月1日前,「0佣金」政策其实对于美团的所有商家是充满吸引力的,虽说现在没有闭环,可是早点占一个坑位并无不妥,反正又不会损失什么,就算5单,那也是没有抽成的100%的5单啊。
大概率会是,除非美团再度下达与饿了么决战时期的平台「二选一」通知,否则丝毫不用怀疑广大商家们的入驻兴趣,再加上春节这波开年造势,京东外卖二季度前吸引到足够的符合其要求的「品质堂食」商家,不会是什么难事。
而一旦商家形成了规模,果真能建立的品质口碑会吸引更多用户从原平台逐步迁移到「京东外卖」并成为其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到了未来的某个节点,双方为了争夺用户留存,或许才会开始上演已经在6年前上演过一遍的烧钱大战。
那是双方正式开打的时刻。
眼下,仅凭京东一个入局讯号,我们尚无法穿透战争迷雾。
但是,商家、骑手、用户的跃跃欲试、纷纷想跟着「京东外卖」造自己反的苗头,也该让美团足够惊醒了。
03 过眼云烟的美团
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内占据65%甚至有说70%份额的巨无霸,美团是我们所有人在选择外卖时都几乎无法绕开的选项。
这个地位也不是靠什么「早起鸟儿有虫吃」、「从来如此」,而是一向提倡「后发先至」的美团从千团大战、饿了么决战等一场场惨烈战斗中真刀真枪挣来的,是全体用户、商家、骑手一人一票选出来的领军者。
照理来说,已经成为多数人生活中一部分的它,应该是可以凭借足够的领先性引领整个行业和谐向上的,但事与愿违的是,在外卖这件事上,我们仿佛更多看到的,是众人的不满,甚至是对陈胜吴广式的新势力加入的期待,而非是对这种变数与动荡的恐慌。
商家,骑手,大家究竟不满于美团的哪一点?
据Gangtise投研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我国外卖行业的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29.94%,预计2027年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9万亿元,行业渗透率有望达到30.4%。
这凸显的问题是:明明行业增量还有,复合增长率也还那么高,为什么本该与平台亲密无间的「商家」、「骑手」,却感受不到这成长带来的红利呢?反而是内卷、高压、盘剥?
对于商家来说,多数会想到在2018年与饿了么决战期间,美团瞅准时机向商家发起了「二选一」投票,逼自己看准的优质商家站队。彼时最终多数商家都选择了同意。并非是说美团逼商家这个行为如何,这当中不存在被捆绑胁迫,且在那一时刻,其实多数商家没有动力,也没有理由会坚持迁移到市占率已经不占优势的饿了么。
但,在取得垄断地位后而愈发对待商家有恃无恐的美团,恐怕也并非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就拿佣金问题来说,无数商家爆料自己被抽成的佣金高的离谱,纵然美团自己说佣金只有6-8%,其中一方必然说了谎,但在外界眼里,如果只是与5%相差无几的6%,想必也会有相当多商家不愿迁移到尚冷淡的新平台才对。
倘若一年后,京东的商家数赶上了甚至超越了美团,那么尴尬的,可就是美团了。
这个谜底要不了多久就会揭晓。
论起怨言,骑手们也有话要说。
相比其实是指着餐饮业吃饭而非美团吃饭的商家,美团也并没有把这群实实在在是指着自己平台吃饭、理应比商家更贴近自己的骑手们视作自己人。
根据美团自己的数据,2023年美团外卖即时配送订单219亿单,支付骑手报酬800亿。简单除法可知,平均一单是3.65元。
照此单价,想象一个场景:
对于一个月想赚1万块的、一名普通骑手而言,在一个月里他要送2739单,按照每天工作7小时、一个月工作22天,骑手每天要送124.5单,每小时17单。
没送过外卖,想必我们也点过外卖、焦急地等过外卖,试问,这名骑手在送一单都得20分钟的情况下,该怎么在1小时里送完这17单?
如果不行,减半到9单呢?
或者再减半到5单呢?
所以,照此推算,骑手要么没法在7小时里完成,要么就接不了一个月2739单。
无论哪个,都无法达成轻松爽赚月薪1万元、抑或5000元的目标。
这或许才是骑手们的真实境况。
又根据《2023工猫零工经济解读报告》的说法,2023年,骑手收入下降了25.93%。
可按照美团的意思,即便是这纸面上的数据,也已经是自己在尽力维持着的结果了。根据美团2024上半年财报,美团配送服务收入440.9亿元(全年应该是要高过去年的800亿的),而配送相关成本为480.3元亿,亏损39.4亿元,较去年进一步扩大。
这也基本印证了王兴所言,「每送出一单,公司要亏一块钱」。
这话,不作评价。
但我们应该能感觉到在美团的视角里,自己与骑手,就是单纯的「干一单算一单的钱」,骑手的五险一金等劳动保障问题并不在自己的考虑范畴。
分包也好,众包也好,双方关系应该更接近于合作伙伴而非自己人。
所以网上骑手与美团的矛盾总是很凸显,甚至在年初有关京东的流言里,一句简简单单的「给骑手上五险一金」,竟然就撩拨起了那么多人的心弦。
美团针对骑手们的保障,近期被提及甚多的,是于2024年12月30日上线的「骑手防疲劳机制」。或许在美团眼里,相比收入正在大幅下滑的、许多生计所迫压根不会做这行的骑手们而言,他们更应该被重视的问题不是吃不饱,而是要保重身体。
高粘性的用户,优质的商家,有效率的骑手,这本是外卖这门生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铁三角,三者并行不悖才能保证平台方运行良好。
而从美团正面击退饿了么竞争到如今,四年时间里,这门生意的领导者美团的实际表现却貌似都是在强化另一个认识:
倘若用户为代表的存量终将如比特币般发掘不出,那么想要继续拓展增量,唯有压榨没什么反抗能力的商家与骑手。
从来如此吗?果真如此吗?
我眼中,这是为何在此次京东入局外卖时,大家都满眼期待的原因。
因为我们实在不愿意接受美团所呈现的这个结果。商家果真就没有了价值?骑手果真就无法得到尊重?
「送外卖」这门生意,果真最终拼的是「送」,而非品质、口碑、众乐乐,那么京东,的确也很擅长这件事,为什么不可以一试?我们也当然就不会,满眼只盯着一个美团了。
退一万步讲,我认为对2025的商家与骑手而言的好消息是,即便京东外卖此次还是以失败退场告终,外卖领域依旧是美团一家独大,想必商家、骑手的生存条件也是会得到改善的。
参考
[1]美团发布2024年Q3财报:营收936亿元 多措并举推动生态共赢.美团官网.2024
[2]新闻晨报.财报季来了,“京东系”的财报业绩表现如何.百家号.2024
[3]极洞察.京东外卖0佣金,慌了美团,商家怎么办?.36氪.2025
[4]赵刚.正面硬刚美团,京东为何也杀入外卖赛道?.筷玩思维.2025
[5]宋佳楠.全年免佣金,京东外卖加速招募堂食餐饮商家.界面新闻.2025
[6]吴文武.京东外卖来势汹汹,猛攻美团.新品略财经.2025
[7]蒙嘉怡.点了京东外卖,我发现美团饿了么可能真有点慌.壹览商业.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