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新时达(002527.SZ)控股股东、实控人将发生变更。
2月16日,新时达公告披露了上述消息。公告显示,新时达前三大股东——纪德法、刘丽萍、纪翌于2月14日与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下称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纪德法与刘丽萍为配偶关系;纪翌是纪德法与刘丽萍之女,其同时为新时达董事长。上述三人为一致行动人关系,也是新时达实控人。
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成立于2025年2月6日,尚未开展实质性经营活动。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是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据欧睿国际数据,海尔连续十六年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
为摆脱传统家电企业的标签,除了以家电为主的智慧住居生态板块,海尔集团还布局了大健康产业生态和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板块。
截至目前,海尔集团旗下已有六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海尔智家(600690.SH)、海尔生物(688139.SH)、盈康生命(300143.SZ)、上海莱士(002252.SZ)、雷神科技(872190.BJ)、众淼控股(01471.HK)。新时达预计将成为海尔集团旗下第七家上市公司。
根据此次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纪德法、刘丽萍、纪翌分别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965.21万股股份、2768.58万股股份和896.82万股股份依法转让给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三人合计转让股份数量为6630.61万股,占新时达股份总数的10%。
据公告,上述交易标的股份转让价格约为19.61元/股,转让价款合计为13亿元,较2月7日新时达的股价溢价超九成。
与此同时,纪德法、刘丽萍、纪翌还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纪德法、刘丽萍、纪翌不可撤销地将剩余全部股份所享有的上市公司表决权委托给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
上述转让完成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将取得新时达10%的股份,以及新时达29.24%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将成为新时达控股股东,其实际控制人海尔集团公司(下称海尔集团)将成为新时达实际控制人。
此外,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计划认购新时达向特定对象发行的1.53亿股股票。根据公告,新时达此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7.9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2.19亿元。
新时达称,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将有利于公司降低负债水平,优化资本结构。
前述交易全部完成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将直接持有新时达约2.19亿股股份,占新时达发行后总股本的26.83%。若加上纪德法、刘丽萍、纪翌所委托的表决权,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将最终持有新时达超过40%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
此前,新时达已为此次控制权转让事宜停盘一周,于今日开市起复牌,复盘后一字涨停。截至午间收盘,新时达报11.17元/股,涨幅达10.05%。
针对此次控制权转让的具体原因,界面新闻致电了新时达,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太了解此事。
新时达创建于1995年,基于算法和软件的控制技术,新时达主要业务分为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业务、机器人产品及系统业务、控制与驱动产品及系统业务三大板块。主要产品涵盖智慧电梯、伺服驱动、变频调速、机器人和工业控制器等。
新时达2024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电梯控制器业务出货量全球第二,SCARA机器人出货量处于国产第二、全球第四,是国产头部机器人厂商中最早拥有全自主可控控制技术的企业。
根据新时达上月披露的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2024年亏损1.85亿-3.67亿元。这将是新时达继2022年以来,连续第三年业绩亏损,三年累计亏损额预计超过16亿元。
2024年,国内头部工业机器人企业业绩大多表现不佳。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埃斯顿(002747.SZ)、埃夫特(688165.SH)、机器人(300024.SZ)、ST工智(000584.SZ)无一实现盈利。
新时达机器人事业部副总经理黄国辉曾在去年年底举办的中国机器人网年会上表示:“今年最大的感受是,销量增加了,收入反倒下降了。”
在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所长卢瀚宸看来,工业机器人企业亏损的本质原因为行业下游需求收紧、承压,机器人行业内卷化在加剧,“这就导致大家即便销量有增长,但在营收、利润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这是行业当下的普遍现象。”
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主要有三类,分别为汽车及零部件、3C电子以及新能源。
2024年,3C电子行业迎来复苏,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6个和2.9个百分点。
同期,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增速则有所放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速下滑7.9个百分点,销量增速下滑7.5个百分点。
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以锂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去年均景气度下行,需求呈现大幅下滑态势。
卢瀚宸指出,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企业的资金实力,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面临考验。新时达与海尔集团的整合将有效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类似的整合案例未来有望持续出现。
海尔集团官微指出,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尔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精益管理、品牌资源等各项能力;同时,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具备的大数据、大连接、大模型的能力将与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形成深度融合。
官网显示,海尔卡奥斯COSMOPlat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主攻家电、汽车、电子、化工等15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促进,不过仍旧面临许多痛点难点。
卢瀚宸表示,过去几年,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很多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比如,数据、接口的标准化,数据的使用以及落地情况,都不是特别理想。
“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有一个相对比较可见的硬件载体去跟它做一些协同,可能是其在服务to b端客户时,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在此次海尔集团拿下新时达实控权之前,就已有国内头部家电集团布局工业机器人领域。
美的集团(000333.SZ)早在2017年就通过收购库卡进入了机器人与自动化市场。次年,美的集团宣布向库卡中国下属业务注资,共同成立3家合资公司,拓展工业机器人、医疗、仓储自动化三大领域的业务。
2月5日,在广州举行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宣布,美的的机器人与自动化板块业务营收已突破300亿元,成为全球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格力电器(000651.SZ)则通过自研的方式布局了工业机器人领域。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做机器人已有很多年。目前也同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深层次合作,根据其需求为其定制服务和产品。”
上月,格力电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将深耕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已实现机器人产品负载从1 kg-600 kg全系列覆盖,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家电制造、3C等不同的工业场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