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可口可乐的销量越来越指望麦当劳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可口可乐的销量越来越指望麦当劳了

从最新业绩看,可口可乐的涨价策略也收效明显。

文 | 源Sight  王言

近几年一直低调涨价的“肥宅快乐水”,卖得越来越好了。

前不久,全球最大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发布了最新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可口可乐公司营收115.44亿美元,增长6%,超出市场预期的107亿美元;净利润为22.13亿美元,增长11%。

2024全年,可口可乐实现营收470.61亿美元同比增长3%,超出市场预期的462亿美元;净利润为106.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8.18亿元),下滑约1%;全球单箱销量增长1%。

“我们的全天候战略成效显著,持续彰显我们在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引领行业的能力。”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詹鲲杰(James Quincey)表示,“凭借我们的全球规模、本土经验,以及系统员工始终如一的努力贡献,我们能够牢牢把握未来的巨大机遇。”

从最新业绩看,可口可乐的涨价策略也收效明显。可口可乐表示,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价格组合(即其在多个产品上的定价)上涨了9%,同时旗下所有饮品品牌的整体销量增长了2%。

“聪明地”涨价

尽管没有单独披露中国市场业绩,但可口可乐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单箱销量增长2%,主要受中国、巴西和美国的增长驱动。

可口可乐称,第四季度,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单箱销量增长6%,主要得益于可口可乐品牌和含气饮料的增长;营业收入增长24%,有机收入(非GAAP)增长3%。

“在中国,尽管宏观经济影响持续存在,但我们在四季度的销量仍有所增长。虽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我们的业务趋势有所改善。”詹鲲杰在财报后的业绩会上表示,其中,可口可乐品牌市场份额继续增长,雪碧、芬达和美汁源的销量表现均有所改善。

事实上,可口可乐业绩在中国的增长,与涨价不无关系。

去年4月,一份网络流传出的由“湖北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出具的告知函显示,自2024年4月20日起,公司对部分产品的建议零售价进行调整,300ml汽水建议售价2.5元,500/600ml汽水建议售价3.5元,888ml汽水、450ml果汁、酷儿及果粒奶优建议售价4.5元,1.8L果汁建议售价11元。

这其实也不是可乐产品的第一次价格调整,从2018年至今,可口可乐就多次上调其产品在中国的价格。

其中,2021年4月,彼时恰逢可口可乐前一年业绩下滑,其就将涨价提上议程,詹鲲杰提出要“聪明地”处理涨价问题,认真考虑使用包装规格的方式,优化消费者的价格点。

此后,可口可乐开始践行上述策略,在材料成本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提升单罐售价,包括将部分易拉罐产品由普通罐升级为摩登罐等新包装形式;销售330ml的易拉罐装产品等。

而饮料等快消品涨价的逻辑也很直接,原料、供应链、包装材质及人力等成本的上升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同时,“提价大法”也一直是企业刺激业绩的最直接手段。

据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测算,软饮料行业的成本中,原材料端的制造与人工、白砂糖、果汁、其他原材料分别占比20%、15%、10%、15%。

近年来,大宗商品持续涨价,尤其是在饮料行业中占原材料成本较高的白糖等产品,价格连创新高。这都间接提高了可口可乐等快消品的成本。

成本变化与环保压力

即便在坚持以消费者感知较小的方式提升价格,可口可乐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成本压力。

在发布最新财报的同时,可口可乐还提到美国政府最新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詹鲲杰表示,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最新一轮关税,该公司可能会把更多的包装从铝罐转向塑料瓶。

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文件,宣布将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声称此举将帮助钢铝产业和流失的就业岗位回流到美国。

詹鲲杰在业绩报告电话会上称,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可口可乐确保价格实惠和确保消费者需求的战略有关,如果一种包装的投入成本有所增加,其将提供其他包装产品,使可口可乐能够在价格领域展开竞争。

“例如,如果铝罐变得更贵,我们可以更多地使用PET(塑料)瓶等包装。”詹鲲杰说。但他也认为,可口可乐可能夸大了铝价上涨25%对于整个系统的影响风险。这并非微不足道,但它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数十亿美元的美国业务,包装只是总成本结构的一小部分。”

詹鲲杰称,除了使用塑料包装外,可口可乐还可能通过寻找美国国内的铝源和提高售价来减弱关税对其业务的影响。

但这一应对成本变化的策略,也可能让可口可乐面临的环保压力不断增加。

目前,因使用一次性使用塑料,可口可乐被环保组织多年评为全球最大塑料污染者。去年12月,可口可乐大幅下调其包装可持续发展目标,引发环保人士的强烈不满。

可口可乐的新目标是,到2035年,在包装中使用35%至40%的可回收材料,相较此前到2030年实现50%的目标,明显下调。

环保压力下,近年来可口可乐推出了由100%回收塑料制成的新包装瓶,其预计,这些新瓶子将在美国供应链中减少约8300万磅塑料的使用,相当于减少了20亿个瓶子的用量。此外,可口可乐也开始增加更多的铝制包装,比如在矿泉水Dasani和高端水系列Smartwater业务上。

而特朗普新的关税政策,将无可避免地增加可口可乐面临的环保压力。

麦当劳们成了关键因素

虽然在当前的消费需求仍在恢复的情况下,相比咖啡、奶茶等消费品,产品单价较低的可口可乐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当前消费者预算紧张,其对涨价的态度依然敏感,极低的涨幅,也可能引发渠道与消费者的抵触情绪,可口可乐的涨价空间依然有限。

也是因此,一些固定合作伙伴业绩的冷暖,对于可口可乐能否卖出更多的饮料,越来越重要。

过去一年中,可口可乐公司股价仅仅上涨了约8%,大幅跑输美股基准——标普500指数,主要原因是2024年以来,高利率与持续通胀压力之下美国中低收入消费者需求放缓。

另一方面,作为可口可乐在全球最大的企业用户之一,2024年麦当劳大肠杆菌事件导致一些美国消费者对于麦当劳信任度大幅降低,也间接影响到了可口可乐的销量。

去年10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在10个州爆发的大肠杆菌疫情与麦当劳的四分之一磅汉堡(Quarter Pounder)有关。受此影响,2024年第四季度,麦当劳美国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4%,跌幅超过分析师普遍预期。可口可乐自然无法避免其中的影响。

再将目光拉至中国市场,麦当劳等餐饮合作伙伴的业绩表现与扩张计划,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可口可乐销量晴雨表的角色。

尽管过去一年增收不增利,但麦当劳在中国仍未停止扩张。

截至2024年末,麦当劳中国共有餐厅6820家,2024年已增加917家。麦当劳首席财务官Ian Borden表示,2025年,公司全球范围内计划开设约2200家餐厅,其中超1600家在国际特许经营市场,中国约有1000家。

根据官方数据,中国市场不仅贡献了麦当劳约70%的全球国际特许市场新店,还占据了后者全球超过一半的新开门店的数量。

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之一,在双方70年的合作历程中,其为可口可乐的营收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底,麦当劳全球每天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900多万顾客提供高品质的食品与服务。

粗略计算,假设平均每个顾客在麦当劳购买一杯中杯可口可乐(约400毫升),一年按 365天计算,一年仅从这些常规顾客角度就可能销售约100.74亿升可口可乐。如果每升可口可乐的单价按照3元计算,每年仅麦当劳渠道销售可乐的总价就超过300亿元。

当然,并非每个麦当劳的顾客都会购买可口可乐,有的可能不会购买饮品,有的则会选择咖啡、茶等,所以可口可乐在麦当劳的实际销量会低于这个估算值。

但无论如何,麦当劳庞大的门店体量,以及在中国如此快速的开店速度,将为可口可乐带来大量额外的销售机会。

总体看,伴随着自身渠道的拓展以及麦当劳等企业合作伙伴的扩张,可口可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有着增长的机会,但同时,当前饮料市场的无糖风仍在继续,一批国产汽水品牌也在寻求登陆资本市场,尝试抢班夺权,市场格局正在重塑。

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面前找到增量,对于可口可乐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可口可乐

4.2k
  • 可口可乐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3%
  • 可口可乐第四财季营收115亿美元,同比增长6%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可口可乐的销量越来越指望麦当劳了

从最新业绩看,可口可乐的涨价策略也收效明显。

文 | 源Sight  王言

近几年一直低调涨价的“肥宅快乐水”,卖得越来越好了。

前不久,全球最大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发布了最新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可口可乐公司营收115.44亿美元,增长6%,超出市场预期的107亿美元;净利润为22.13亿美元,增长11%。

2024全年,可口可乐实现营收470.61亿美元同比增长3%,超出市场预期的462亿美元;净利润为106.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8.18亿元),下滑约1%;全球单箱销量增长1%。

“我们的全天候战略成效显著,持续彰显我们在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引领行业的能力。”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詹鲲杰(James Quincey)表示,“凭借我们的全球规模、本土经验,以及系统员工始终如一的努力贡献,我们能够牢牢把握未来的巨大机遇。”

从最新业绩看,可口可乐的涨价策略也收效明显。可口可乐表示,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价格组合(即其在多个产品上的定价)上涨了9%,同时旗下所有饮品品牌的整体销量增长了2%。

“聪明地”涨价

尽管没有单独披露中国市场业绩,但可口可乐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单箱销量增长2%,主要受中国、巴西和美国的增长驱动。

可口可乐称,第四季度,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单箱销量增长6%,主要得益于可口可乐品牌和含气饮料的增长;营业收入增长24%,有机收入(非GAAP)增长3%。

“在中国,尽管宏观经济影响持续存在,但我们在四季度的销量仍有所增长。虽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我们的业务趋势有所改善。”詹鲲杰在财报后的业绩会上表示,其中,可口可乐品牌市场份额继续增长,雪碧、芬达和美汁源的销量表现均有所改善。

事实上,可口可乐业绩在中国的增长,与涨价不无关系。

去年4月,一份网络流传出的由“湖北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出具的告知函显示,自2024年4月20日起,公司对部分产品的建议零售价进行调整,300ml汽水建议售价2.5元,500/600ml汽水建议售价3.5元,888ml汽水、450ml果汁、酷儿及果粒奶优建议售价4.5元,1.8L果汁建议售价11元。

这其实也不是可乐产品的第一次价格调整,从2018年至今,可口可乐就多次上调其产品在中国的价格。

其中,2021年4月,彼时恰逢可口可乐前一年业绩下滑,其就将涨价提上议程,詹鲲杰提出要“聪明地”处理涨价问题,认真考虑使用包装规格的方式,优化消费者的价格点。

此后,可口可乐开始践行上述策略,在材料成本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提升单罐售价,包括将部分易拉罐产品由普通罐升级为摩登罐等新包装形式;销售330ml的易拉罐装产品等。

而饮料等快消品涨价的逻辑也很直接,原料、供应链、包装材质及人力等成本的上升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同时,“提价大法”也一直是企业刺激业绩的最直接手段。

据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测算,软饮料行业的成本中,原材料端的制造与人工、白砂糖、果汁、其他原材料分别占比20%、15%、10%、15%。

近年来,大宗商品持续涨价,尤其是在饮料行业中占原材料成本较高的白糖等产品,价格连创新高。这都间接提高了可口可乐等快消品的成本。

成本变化与环保压力

即便在坚持以消费者感知较小的方式提升价格,可口可乐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成本压力。

在发布最新财报的同时,可口可乐还提到美国政府最新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詹鲲杰表示,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最新一轮关税,该公司可能会把更多的包装从铝罐转向塑料瓶。

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文件,宣布将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声称此举将帮助钢铝产业和流失的就业岗位回流到美国。

詹鲲杰在业绩报告电话会上称,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可口可乐确保价格实惠和确保消费者需求的战略有关,如果一种包装的投入成本有所增加,其将提供其他包装产品,使可口可乐能够在价格领域展开竞争。

“例如,如果铝罐变得更贵,我们可以更多地使用PET(塑料)瓶等包装。”詹鲲杰说。但他也认为,可口可乐可能夸大了铝价上涨25%对于整个系统的影响风险。这并非微不足道,但它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数十亿美元的美国业务,包装只是总成本结构的一小部分。”

詹鲲杰称,除了使用塑料包装外,可口可乐还可能通过寻找美国国内的铝源和提高售价来减弱关税对其业务的影响。

但这一应对成本变化的策略,也可能让可口可乐面临的环保压力不断增加。

目前,因使用一次性使用塑料,可口可乐被环保组织多年评为全球最大塑料污染者。去年12月,可口可乐大幅下调其包装可持续发展目标,引发环保人士的强烈不满。

可口可乐的新目标是,到2035年,在包装中使用35%至40%的可回收材料,相较此前到2030年实现50%的目标,明显下调。

环保压力下,近年来可口可乐推出了由100%回收塑料制成的新包装瓶,其预计,这些新瓶子将在美国供应链中减少约8300万磅塑料的使用,相当于减少了20亿个瓶子的用量。此外,可口可乐也开始增加更多的铝制包装,比如在矿泉水Dasani和高端水系列Smartwater业务上。

而特朗普新的关税政策,将无可避免地增加可口可乐面临的环保压力。

麦当劳们成了关键因素

虽然在当前的消费需求仍在恢复的情况下,相比咖啡、奶茶等消费品,产品单价较低的可口可乐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当前消费者预算紧张,其对涨价的态度依然敏感,极低的涨幅,也可能引发渠道与消费者的抵触情绪,可口可乐的涨价空间依然有限。

也是因此,一些固定合作伙伴业绩的冷暖,对于可口可乐能否卖出更多的饮料,越来越重要。

过去一年中,可口可乐公司股价仅仅上涨了约8%,大幅跑输美股基准——标普500指数,主要原因是2024年以来,高利率与持续通胀压力之下美国中低收入消费者需求放缓。

另一方面,作为可口可乐在全球最大的企业用户之一,2024年麦当劳大肠杆菌事件导致一些美国消费者对于麦当劳信任度大幅降低,也间接影响到了可口可乐的销量。

去年10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在10个州爆发的大肠杆菌疫情与麦当劳的四分之一磅汉堡(Quarter Pounder)有关。受此影响,2024年第四季度,麦当劳美国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4%,跌幅超过分析师普遍预期。可口可乐自然无法避免其中的影响。

再将目光拉至中国市场,麦当劳等餐饮合作伙伴的业绩表现与扩张计划,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可口可乐销量晴雨表的角色。

尽管过去一年增收不增利,但麦当劳在中国仍未停止扩张。

截至2024年末,麦当劳中国共有餐厅6820家,2024年已增加917家。麦当劳首席财务官Ian Borden表示,2025年,公司全球范围内计划开设约2200家餐厅,其中超1600家在国际特许经营市场,中国约有1000家。

根据官方数据,中国市场不仅贡献了麦当劳约70%的全球国际特许市场新店,还占据了后者全球超过一半的新开门店的数量。

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之一,在双方70年的合作历程中,其为可口可乐的营收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底,麦当劳全球每天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900多万顾客提供高品质的食品与服务。

粗略计算,假设平均每个顾客在麦当劳购买一杯中杯可口可乐(约400毫升),一年按 365天计算,一年仅从这些常规顾客角度就可能销售约100.74亿升可口可乐。如果每升可口可乐的单价按照3元计算,每年仅麦当劳渠道销售可乐的总价就超过300亿元。

当然,并非每个麦当劳的顾客都会购买可口可乐,有的可能不会购买饮品,有的则会选择咖啡、茶等,所以可口可乐在麦当劳的实际销量会低于这个估算值。

但无论如何,麦当劳庞大的门店体量,以及在中国如此快速的开店速度,将为可口可乐带来大量额外的销售机会。

总体看,伴随着自身渠道的拓展以及麦当劳等企业合作伙伴的扩张,可口可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有着增长的机会,但同时,当前饮料市场的无糖风仍在继续,一批国产汽水品牌也在寻求登陆资本市场,尝试抢班夺权,市场格局正在重塑。

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面前找到增量,对于可口可乐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