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7日,《哪吒2》总票房超121亿元,排名全球影史票房排行榜第9位。猫眼预计票房达到160亿元。如果这一票房实现,《哪吒2》票房有望跻身全球电影历史票房前五,接近《泰坦尼克号》。
《哪吒2》主要出品方光线传媒(300251.SZ)的市值一度在连续5个20cm涨停板后突破千亿元。2月17日,光线传媒股价剧烈震荡,在开盘5分钟内上演准“天地板”,振幅达39.85%,报收29.66元/股,下跌14.6%。
长期以来,国内哪家影视公司可以成为下一个迪斯尼一直都是热议话题,甚至也是影视企业对标的方向之一。《哪吒2》的出现,似乎让这个谜底有了答案。
欧美影视公司的爆款模式也不稳定
在《哪吒2》上映之前,从全球电影历史票房前15位排行榜看,全球电影产业的高票房电影全部由好莱坞五大电影公司垄断,这五大电影公司分别是迪士尼(含漫威影业、二十世纪影业、卢卡斯影业、皮克斯动画)、哥伦比亚影业(含索尼)、环球影业、派拉蒙影业。如果进一步看票房前五的电影,哥伦比亚影业和环球影业甚至从未染指。这意味着,如果以票房作为衡量标尺,光线传媒凭借《哪吒2》已经能够跻身全球头部电影公司的行列。
电影 | 上映年份 | 全球票房(亿元) | 出品公司 | |
1 | 阿凡达 | 2009年 | 212 | 二十世纪福克斯(现属迪士尼) |
2 | 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 | 2019年 | 202.99 | 漫威影业(迪士尼) |
3 | 阿凡达:水之道 | 2022年 | 168.25 | 二十世纪影业(迪士尼) |
4 | 泰坦尼克号 | 1997年 | 164.23 | 派拉蒙影业 & 二十世纪福克斯 |
5 |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 2015年 | 150.19 | 卢卡斯影业(迪士尼) |
6 | 复仇者联盟 3:无限战争 | 2018年 | 148.82 | 漫威影业(迪士尼) |
7 | 蜘蛛侠:英雄无归 | 2021年 | 141.6 | 哥伦比亚影业(索尼) |
8 | 头脑特工队 2 | 2024年 | 123.19 | 皮克斯动画(迪士尼) |
9 | 侏罗纪世界 | 2015年 | 121.2 | 环球影业 |
10 | 狮子王 | 2019年 | 120.51 | 华特迪士尼影业 |
11 | 复仇者联盟 | 2012年 | 110.26 | 漫威影业(迪士尼) |
12 | 速度与激情 7 | 2015年 | 109.88 | 环球影业 |
13 | 壮志凌云 2:独行侠 | 2022年 | 108.45 | 派拉蒙影业 |
14 | 冰雪奇缘 2 | 2019年 | 105.41 | 华特迪士尼影业 |
15 | 芭比 | 2023年 | 104.93 | 华纳兄弟影业 |
(注:该表格显示为《哪吒2》上映之前的统计数据。)
传统电影行业以不稳定著称,电影票房难以预测,无法保证出爆款。1997年出品爆款《泰坦尼克号》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后于2019年被迪士尼收购),再次出爆款要等到2009年的《阿凡达》,中间相隔12年。而爆款出现的节奏与导演个人能力高度相关,《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都由詹姆斯卡梅隆担任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本身并不是一个高产的导演,在1997年到2009年之间只拍了几部纪录片,更多时间是为《阿凡达》筹备。导演饺子的拍片节奏类似这个时期的詹姆斯卡梅隆,《哪吒1》2019年上映,与《哪吒2》相隔6年,中间有漫长的筹备期。
从这个角度看,光线传媒的成功与福克斯有一定相似之处,即都绑定了一个愿意数年磨一剑的优质导演。
当然,福克斯影业的业绩自然也会随着爆款电影而起起落落。以《阿凡达》为例,该片于2009年12月18日上映,覆盖福克斯影业整个2010财年(从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福克斯影业2010财年收入76.3亿美元,同比增长29%;营利润13.49亿美元,同比增长59%。2011年,福克斯影业出品电影未达到《阿凡达》的高度,业绩迎来了自然的下滑,2011财年收入和利润分别下滑10%和31%。
学习迪士尼,仍有漫长路
相比其他几家电影公司,迪士尼系电影的爆款频率更加密集,全球票房前15名的电影中,有8部来自迪士尼,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的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更是有着超强的IP属性,即形成所谓的漫威宇宙。
漫威宇宙依托成熟的工业化体系,通过分阶段规划实现角色独立电影与联动叙事的平衡。其核心在于统一世界观与跨媒体联动(电影、剧集、短片、衍生品),例如《复仇者联盟》集结独立英雄形成叙事闭环。
光线传媒以动画电影为切入点,初期通过《哪吒1》打开市场,但早期作品如《姜子牙》因分属不同导演团队导致世界观割裂。2024年后通过组建专业团队系统梳理《封神演义》《山海经》等典籍,计划以20余部作品构建基础框架。
但具体看,光线传媒的中国神话宇宙和漫威宇宙仍有差距。复仇者联盟1、2和复仇者联盟3、4是由不同导演指导,意味着漫威宇宙的成功是不依赖特定导演的。光线传媒的成功还没有在饺子以外的导演得到复制,光靠饺子导演产能受限。豆瓣显示,《哪吒3》的上映可能要等到2028年。
其次,国际发行能力上有差异,漫威宇宙海外票房占比超过60%,而哪吒系列仍主要依赖国内票房,海外电影院对哪吒2的排片率相对有限。
三是,衍生经济成熟度不同,迪士尼以及漫威已经形成千亿级衍生经济,衍生品收入甚至超过电影票房收入。迪士尼2024财年总营收约6610亿元,其中电影及流媒体、主题公园、体育业务三大板块均衡发展,营收分别为787亿元、682亿元以及348亿元。相较之下,光线传媒2024年上半年营收13.34亿元,其中73%来自电影业务,高度依赖票房表现。《哪吒2》现阶段也仍以票房收入为主,衍生品收入约5亿元(联名汽车、盲盒等),仍有一定差距。
根据光线传媒在2月5日披露的公告,截至2025年2月4日24时,《哪吒2》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48.4亿元,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亿元至10.1亿元。按此比例推算,当《哪吒2》票房达到160亿元时,光线传媒对应票房收入在32亿元左右。
根据浙商证券的研报,《哪吒2》的爆火将带来光线传媒2025年业绩上修,归母净利润预计达到19.64亿元,对应2025年52倍市盈率,不过预计2026年净利润将大幅下滑至11.18亿元,届时市盈率还将进一步抬高,当前股价显然已经有所透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