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达摩财经
2月16日,新时达(002527.SZ)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纪德法、刘丽萍、纪翌于2月14日与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下称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协议显示,纪德法、刘丽萍、纪翌分别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965.21万股股份、2768.58万股股份和896.82万股股份依法转让给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三人合计转让股份数量为6630.61万股,占新时达股份总数的10%。
本次交易标的股份转让价格约为19.61元/股,转让价款合计为13亿元,较2月7日新时达的股价溢价超九成。2月17日复牌后,新时达一字涨停,股价报收11.17元/股,最新市值为74.06亿元。
新时达创建于1995年,是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公司以算法和软件为核心,形成了控制与驱动产品及系统业务、机器人产品及系统业务、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业务等三大业务板块。2010年,新时达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资料显示,纪德法与刘丽萍为配偶关系,纪翌是纪德法与刘丽萍之女,三人为一致行动人关系,也是新时达的实控人,纪翌现为公司董事长。本次交易前三人合计持有新时达29.24%股份。
在前述股权转让的同时,纪德法、刘丽萍、纪翌还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三人不可撤销地将剩余全部股份所享有的上市公司表决权委托给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这也意味着,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将拥有新时达29.24%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将成为新时达控股股东,海尔集团将成为新时达实控人。
新时达还发布了一份定增计划,计划向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发行1.53亿股股票。根据公告,新时达此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7.9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2.19亿元。
定增完成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将直接持有新时达约2.19亿股股份,占新时达发行后总股本的26.83%。若加上纪德法、刘丽萍、纪翌所委托的表决权,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将最终持有新时达超过40%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海尔系旗下上市公司将扩充至七家。
卡奥斯会否“借壳”?
天眼查显示,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2月6日才刚刚成立,尚未开展实质性经营活动。该公司是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是海尔集团100%控股的孙公司。
近年来,海尔集团持续聚焦实业,布局智慧住居生态、大健康产业生态和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三大赛道。
海尔旗下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卡奥斯”)是海尔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公司成立于2017年,其业务范围涵盖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工业智能研究、智能控制、智能装备及自动化等多个领域。2021年B轮融资后,其估值已经超过15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卡奥斯目前也正在IPO计划中,去年10月已在山东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卡奥斯的辅导工作由中金公司负责,预计将持续至2025年6月。
工业互联网平台有着重资产投入、盈利周期长的特性,使得纯平台型企业难以满足二级市场对短期业绩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也让卡奥斯迫切需要资本化。
事实上,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家电巨头们早有涉及。早在2017年,美的集团就通过收购库卡进入了机器人与自动化市场,拓展工业机器人、医疗、仓储自动化三大领域的业务。库卡集团的收入和盈利屡创新高,2024年上半年,其创造的营收已占美的集团总收入的8.42%。
格力电器也通过自研的方式布局了工业机器人领域。1月14日,格力电器在互动易上对投资者表示,公司已实现机器人产品负载从1 kg-600 kg全系列覆盖,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家电制造、3C等不同的工业场景。
从过往经验上看,这种产融结合模式也比较符合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方向。
新时达近几年的业绩不免令人担忧。财报显示,2022年和2023年,新时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97亿元和33.87亿元,整体营收表现还算尚可。但新时达却在这两年分别录得10.57亿元和3.79亿元的亏损,盈利能力稍显不足。
1月18日,新时达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再度亏损1.85亿元-3.67亿元。
海尔集团本次通过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入股新时达,并未透露会否将卡奥斯注入其中。但集团在官微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尔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精益管理、品牌资源等各项能力;同时,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具备的大数据、大连接、大模型的能力将与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形成深度融合。
海尔“资本局”
近几年,海尔系通过分拆资产以及并购不断扩张其资本版图。海尔集团旗下目前控制六家上市公司,相关业务布局横跨家电、智能家居、大健康、科技、保险等多个领域。
主营家电业务的海尔智家在1993年登陆上交所,是海尔系最早拥有的上市公司。2019年,海尔集团入主盈康生命,同年海尔生物在科创板上市。2022年底,海尔旗下游戏笔记本公司雷神科技在北交所挂牌上市。2023年年底,海尔集团又斥资125亿元成为上海莱士实控人。去年8月,海尔系保险代理公司众淼控股成功登陆港交所。
截至2月17日,海尔系旗下六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合计约3227亿元。
海尔集团的资本扩张也并非一帆风顺。去年10月,海尔集团旗下日日顺撤回上市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日日顺为海尔集团旗下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及场景物流服务提供商,从2019 年就从海尔智家出表,开始筹备上市工作。撤回上市申请后,日日顺重新并表海尔智家,独立上市计划也就此搁置。
去年年底,海尔集团还曾计划将上海莱士合并至海尔生物,上演“蛇吞象”戏码,从而引发市场关注。但这场资产重组在今年1月6日宣布终止。
目前,大健康版图是海尔系相对重要的一环。海尔集团原本就拥有海尔生物、盈康生命两家公司,实现对上海莱士对控制后,也暗示出海尔在推动大健康板块的业绩成长上的决心。
但海尔生物和盈康生命的业绩表现近两年并不理想。海尔生物自2022年起净利润连续下滑,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6.01亿元和4.06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8.9%和32.41%。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3.09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再次下滑13.45%。同样,盈康生命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8254万元,对比去年同期下降12.24%。
相比之下,上海莱士的盈利能力还算稳定。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14亿元,同比增长6.39%,实现归母净利润18.38亿元,同比增长2.8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