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涛
2025开年,中通客车可谓是喜事连连。2月14日晚,随着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圆满落幕,作为本届赛事客车服务的主力品牌,中通客车也结束了赛事保障。于中通客车而言,在销量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参与亚冬会赛事保障是提升品牌价值的绝佳机会。
2025年1月25日,中通客车(000957.SZ)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宣告其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达320%,创下近8年最佳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背后,既有国内政策红利的释放,也有海外市场的突破性增长,但同时也暗藏结构性挑战。

业绩“狂飙”
2024年,中通客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06亿至2.93亿元,同比增幅195%——320%,较2021年亏损2.2亿元实现“V型反转”。
分季度来看,中通客车2024年的业绩增长呈现出强劲且持续的态势。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238万元,同比增长105.08%,实现了开门红,为全年的良好业绩奠定了基础。此后第二、三季度均保持增长态势,即便到了第四季度,取中位值计算,中通客车净利润也达到了5373万元,同比增长1400%,成为全年增长最强劲的季度。这一表现与国内客车市场复苏密切相关——2024年6米以上中大型客车销量同比增长33.39%,带动行业整体回暖。
支撑利润增长的不仅是销量。根据业绩预告,中通客车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生产效率,将成本费用率压缩至历史低位。据方正证券测算,2024年中通客车单车净利润达1.9万元,较2022年翻倍。这种“量价齐升”的态势,让中通客车在宇通、金龙等老牌厂商的夹击中突围。
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中通客车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中通客车销量达11409辆,同比大增51.49%,其中海外市场贡献6220辆,占比54.5%,较2022年的20%占比实现三级跳。
在2022年前,中通客车来自国外的收入占比在20%以下,而到了2022年,这一比例提高至32%,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44.32%,2024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66.73%。2024年,中通客车海外销量达到6220辆,同比增长63.5%,在客车出口企业中排在第五名,且增速在行业前五名中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场毛利率达28.15%,较国内市场高出近8个百分点,成为利润增长的核心动力,与行业龙头宇通客车(600066.SH)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作为山东重工集团的重要客车板块,中通客车与旗下潍柴、重汽在海外渠道端形成了有效的协同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出口订单的增加。
在“一带一路”沿线,中通客车通过性价比策略快速渗透。其出口均价约62万元/辆,仅为宇通客车的60%,但凭借山东重工集团的渠道协同,成功打入葡萄牙、智利等新兴市场。不过,12月中通客车出口量环比骤降50.2%,暴露出其订单波动风险。
高增长如何保持
尽管业绩亮眼,中通客车的转型仍面临多重挑战。在国内市场,虽然受益于更新换代和政策刺激双重利好,客车市场迎来了恢复性增长,但这种增长更倾向于弱势复苏,而非强势增长。一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市场需求是否能够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存在不确定性。
海外市场虽然前景广阔,但竞争也日益激烈。2024年12月,中通客车的出口销量仅排名第九,环比增长-50.2%,而排名第一的宇通客车销量是2620辆,无论同比增速还是环比增速都超过了100%。
在海外市场,中通客车面临着来自同行的巨大竞争压力。随着宇通、比亚迪等企业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出口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内卷,中通客车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可能会受到挤压。
另外,2024年上半年中通客车在研发方面投入了8628.08万元,同比增长5.17%。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约为3.13%,低于宇通客车4.53%的研发投入。在欧盟碳关税变化、国内补贴退坡的背景下,其技术迭代压力日益凸显。
值得关注的是,中通客车正在开辟"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其自动驾驶接驳车在雄安新区累计运营里程突破100万公里,L4级智能驾驶系统进入量产前夜。这些布局或许预示着,商用车行业的竞争维度正在从"能源革命"向"智能革命"跃迁。
技术路线的博弈仍在继续,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可能颠覆现有竞争格局,中通客车未来发展仍需长期观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