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商税研究中心
比亚迪又掀桌子了,这次瞄准的是智驾。
但是,其发布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不仅分成了A、B、C三档,还用不同颜色尾标区分,将鄙视链几乎写明。
同时,不能城市自由开的天神之眼C,是否算是真智驾?遭背刺的比亚迪老车主,到底该如何维权?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比亚迪将智驾平权,余承东、魏建军等同行似乎不服,认为智驾也有高低贵贱之分,能用与好用区别很大。
而在比亚迪的内卷之下,其他智驾玩家是继续收费、还是跟进免费?也成了一件让人纠结的事儿。
毕竟,智驾市场前景广阔,这种影响用户心智、促进汽车销量的好事,可不能让比亚迪独占。
智驾也分等级?
最近,比亚迪又搞了个大新闻:全系车型搭载智驾系统,给了行业一点小小的震撼。
消息一经传出,很多比亚迪潜在客户,一面鼓掌为其叫好,一面开始默默选车。
但当他们了解细节之后,刚才炙热滚烫的心,可能瞬间就凉了下来。
因为,从具体的方案来看,比亚迪的智驾系统:天神之眼,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版本区别如下图所示:

其中,高端的天神之眼A,搭载仰望系列车型;中端的天神之眼B,搭载腾势系列、及比亚迪高端车型;低端的天神之眼C,则搭载比亚迪其他车型,车价最低为7.88万元。
同时,为了对三种智驾进行区分,搭载天神之眼A、B、C的车型,车尾分别会贴上金标、红标与蓝标;对汽车价格不太了解的人,以后通过比亚迪尾标颜色,就能看出一款车的档次。
普通车也能体验智驾乐趣,但厂家却偏要用标识区分,这种感觉似乎像是:豪华饭店推出实惠套餐,你兴冲冲地点单后发现,自己只能在小桌用餐。
另一边,作为潜在车主最多的门派,天神之眼C到底算不算智驾,也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
反对派认为,天神之眼C没有城市NOA,只能在高速、快速道路上使用,用户在城区道路开车时,只能在记忆路线驾驶,属于高阶智驾的阉割版,徒有智驾系统的虚名。
支持者则认为,比亚迪的天神之眼C,与一般的LCC(车道保持控制)、ACC(自适应巡航)相比,可以在高速、快速道路上,进行变道和超车,已经摸到了高阶智驾的门槛。
同时,它拥有的自动泊车、守卫功能,也能让并不富裕的车主,体会到智驾系统的奇妙,并对其产生一定认知。
潜在车主讨论天神之眼C,比亚迪老车主听着讨论,可能会偷偷掩面哭泣。
毕竟,比亚迪突如其来的智驾平权,让早买早享受的车主们,再一次遭到了背刺。
为了避免被别人嘲笑,一些车主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购买对应的天神之眼车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
还有些车主选择直面嘲讽,贴上“没有天神之眼”“想要天神之眼”的车标,向比亚迪官方隔空喊话。
天神之眼能打吗?
比亚迪的智驾平权,让新老车主们陷入疯狂,但行业中的竞争对手,却泼来了一盆盆冷水。
发布会结束之后,华为余承东马上表示:“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
之后,长城魏建军也表示:“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真正的智能驾驶技术,关乎到每一个用户和家庭的出行体验和安全,应该满足用户高频的出行场景。”

甚至人民网都发布微博,表示:“智能驾驶正经历从功能可用,到体验可信的质变跨越。让行业从营销竞赛回归价值创造,为中国企业的向上突破注入持久动力。”不过截止发稿,这条微博已删除。
多位大佬隔空喊话,似乎都指向同一个问题:智驾可以平权,水平却有差异。虽然各家新能源车企,或多或少都有智驾相关功能,但在厂家自身看来,也有着高低贵贱之分。
因此,那些自诩智驾仙人的厂家,看到比亚迪的免费方案后,也许不会感到内卷压力,反而会不屑地说一声:就这种水平,你也配叫智驾?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各家厂商智驾技术、参数上的优劣,潘哥选取一些主流厂商,将它们的顶配智驾系统,与比亚迪进行了一番比对:

从数据中似乎能看出,比亚迪的天神之眼A、B,配置上不输高端玩家,免费方案更增强了真香效果。
另一边,饱受质疑的天神之眼C,装配车型大多在10万元左右,与上述厂商动辄30万元的车型相比,目标客户不属于同一圈层。
高阶智驾自身实力强劲,低阶智驾目标客户不同,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后,友商为何质疑其不专业?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比亚迪试图用天神之眼,来争夺智驾定义的话语权,倒逼对手参与到内卷游戏中。
对此,知乎科技盐究员李先生认为:“智驾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从高速领航到城市领航,再到全国都能开。高速领航的壁垒在于主动变道,城市领航的壁垒在于目标识别、博弈,全国都能开的壁垒在于抛弃高精地图。”
李先生表示:“这三种技术有没有,消费者很好判断,差距主要在谁更好;如果体验拉不开太大差距,消费者就会更在意付出的成本。”
这样看来,比亚迪在智驾行业中的地位,如同拼多多之于电商平台,deepseek之于AI大模型,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卷的。
跟,还是不跟?
内卷之王比亚迪,给智驾行业带来了小小震撼,但在应用的层面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进行检验。
比如,潘哥询问一位比亚迪销售,7.88万元的海鸥能否体验智驾,对方表示:“海鸥现在没有现车,要三个月以后。”
同时,比亚迪官方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支持高快领航的天神之眼C车型,计划在年底前OTA推送城市记忆领航功能。”
虽然效果尚未经过检验,但是在此之前,将智驾由选配变成标配的比亚迪,已经凭借此举收获了用户好感,并给友商们出了一个难题:跟还是不跟?
毕竟,对于智驾厂商们来说,芯片算力、雷达技术、算法等缺一不可,每一项研发投入都是大手笔。在汽车市场已成红海的背景下,智驾系统如果纷纷免费,似乎会给厂商很大压力。
这样看来,比亚迪的阳谋,让友商们十分被动:跟,带来成本压力;不跟,引起销量压力。
而比亚迪之所以突然开卷智驾,似乎源于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理想智能驾驶2024年出行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理想智驾累计里程29.3亿公里,智驾累计时长3382万小时,智驾累计用户数110.9万人。

华为智驾报告也显示:在整个2024年,华为智驾总里程突破14亿公里,年度泊车次数突破1亿次。
可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智驾已越来越深入人心,而面对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早已在用户的智驾选择中,被分成三六九等的厂商们,其实谁也不愿意放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