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明一
据新华社,2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座谈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就新形势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事实上,近年来,坚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全国各地已然常态化。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民营企业?
如果把目光转向山东,近日,山东“民企圈”的大事莫过于,滨州的全球全国冠军产品从53项跃升至67项,而新增的14项冠军产品均出自民营企业。
可以说,敢于创新、冒险,这是民营企业最鲜明的标签。商业模式自行探索、科技创新自担风险,因此,高科技产业与领先技术企业,大多出自民营企业。尤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营企业的拼搏精神,着实应当珍惜。

三年攻坚,冠军频出的发展逻辑
“棉布是一种以棉纱为原料的机织物,具有多种组织规格和后加工处理方法,其主要特性包括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和柔软舒适等。”
在本次新增的14项冠军产品中,山东魏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棉布与纱线两项产品,产能均列全球第一。
时间上溯,20年前,轰动全国的民营经济“兴福现象”就诞生在滨州博兴。而冠军产品从53项到67项,滨州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67项全球、全国冠军产品中,16项产品产能、产量、营收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第1位。
魏桥集团连续13年入围世界500强,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8家企业入选山东民营企业200强、资产总额列全省第1位……2024年,滨州交出了近20年最亮丽的答卷,民营企业构筑起了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盘。
近年来,滨州深入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聚焦推动制造业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通过充分挖掘“冠军企业”“冠军产品”的成功基因,从梯度培育、科技创新、优化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培土育苗,强树造林”,构建形成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滨州模式”,为制造业优质企业铺就“冠军”之路。

2024年12月14日,滨州召开了市政府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暨“十五五”规划编制务虚会议,以集思广益、务虚谋实,更好引领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扩面提档抓招商、扩能提效建项目、扩量提质强工业,新的一年,滨州决心“三大战役”要乘风再起,再取佳绩。
今年,滨州将实施招引项目质效提升行动,聚焦11条重点产业链,突出载体、科技、场景招商,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强强联合,鼓励“链主”企业招引高端项目。
滨州的目标很明确,今年,突出实体实业、坚持落地为重,力争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0个、总投资过10亿元项目100个以上,新签约项目开工率超过70%,实体项目到位市外资金突破1200亿元、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年,滨州计划聚力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加快建设总投资4400亿元的700个以上省市县重点项目,开工率、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均实现100%,竣工投产200个以上。同时,突出抓好一批示范性、引领性项目,强力推动14个过百亿、6个过50亿产业链项目建设。用足用好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政策,滚动储备项目1000个以上,严格新上项目审核论证,坚决不编“空篮子”、不摆“花架子”。

心安城市,稳固发展的大智慧
2月13日,滨州市委宣传部召开文化重点项目论证会,旨在围绕孙子兵学文化传承弘扬,推动打造兵学文化名城。
与会人员围绕“去滨州——孙子教你营商之道、滨州‘营商之道’与‘孙子智慧’对话会、建设孙子文化书院”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虽然这只是关于“建设孙子文化书院”的研讨会,但兵圣智慧打磨的“营商之道”,已经浸润到这座鲁北小城工作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滨州之所以敢于谋划如此宏伟的产业发展蓝图,是因为滨州有着足够的信心营造让企业人才安心放心的环境。
面对各个城市“双招双引”竞争的日益白热化,“签约”并不代表项目终将“落地”。如何让企业与人才留得住,这是招商引资得以顺利快速进行的前提,也是稳投资的关键一环。
“我一直有个观点,就是在城市发展中,有两件事非常重要,一件是为企业服务好,一件是为院校服务好。为企业服务好,就解决了城市发展问题;为院校服务好,就解决了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说。
面对“两个服务好”,滨州首先要为企业创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要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打造支持企业、成全企业家的良好生态,这是滨州的利器。
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2023年,滨州市出台了《关于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通过定期联席会商、专题会议推动、履职监管考核等机制,确保了各项政策精准落地,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这一举措不仅让民营企业家们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关怀与支持,更为他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为了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滨州市搭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平台。线上,企业家梦想网上直报平台实现了“365天×24小时”不打烊的专属服务;线下,市级领导“1+5+N”帮包责任制、“六个一暖企服务”等载体更是将政策与服务送到了企业的心坎上。同时,随着“惠企通服务平台”的优化升级,政策推送更加精准,企业获得奖补资金更加便捷,加之各类招聘活动的举办,更是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难题。
近年来,针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痛点,滨州市精准施策、精准滴灌,通过组织企业赴先进地区对标学习、开展产业链融链固链专题辅导、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精准培训、制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激发了经济活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通过编纂《星耀滨州》、选聘“发展顾问”、推荐企业家入选省级榜单等方式,滨州市加强对优秀企业家的宣传表扬,树立了一批可学可比的先进典型。同时,聚焦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滨州市还强化龙头企业定向培育,推动更多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等榜单。
值得关注的是,滨州借助非公经济领导小组和党建联盟的优势,通过“心安民营”工程,关注民营企业家的心理健康和法律服务需求,以高标准打造民营企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搭建心理服务云平台、组建专家团队等措施,滨州市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如今的滨州,已然把“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滨州开展的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去年以来有5900多个企业家梦想变为现实,而礼遇民营经济的硕果反哺这座城市,滨州已培育形成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
目前,滨州正努力打造全国首个“心安城市”,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国家体育公园城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康养示范城市。“既来之,则安之”,有了扎实稳定、礼遇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滨州冠军产品频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