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界面 X 时堂】这三个热门时尚业工种 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什么转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界面 X 时堂】这三个热门时尚业工种 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什么转变?

不要埋怨时尚公司门槛高,可能你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增加自己求职几率的那枚砝码。

(左起)界面新闻时尚组高级编辑钱沐炻、万博宣伟数字&社交媒体副总监黎翠玲、界面新闻执行总编辑&联合创始人张衍阁、时装品牌UOOYAA创始人尹剑侠/图片来源:时堂 Showroom Shanghai

过去两天,界面新闻 X 时堂Showroom Shanghai举办的“新秩序New Order”论坛上,已经和众多嘉宾讨论了因新传播渠道、消费模式等引起的时尚行业的转变,但这种转变同时也就造成了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的多样化——就像不同品牌之间的跨界合作,人才亦需要在本职关注的领域外,拥有更多维度的思考和认知。

数字、社交媒体营销求贤若渴,不过这工作不就是写写微博微信吗!?

如果你准备凭着这套理解去应聘万博宣伟,估计在第一轮面试就会被刷下来。

传统创意、公关公司的工作通常是按照品牌方需求,用消费者感兴趣的方式传达产品与讯息。微信、微博只是新兴的传播方式,关键在于内容呈现方式。现场嘉宾万博宣伟的数字&社交媒体副总监黎翠玲举例说:“有时品牌总部准备的宣传内容,与内地消费者相关度很低,于是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本土化。”

(左起)界面新闻时尚组高级编辑钱沐炻、万博宣伟数字&社交媒体副总监黎翠玲、界面新闻执行总编辑&联合创始人张衍阁

因而,优秀的社交媒体传播内容绝不像是流水线生产出的商品,很多时尚、生活方式类客户对此的理想化诉求是:“希望做出杂志一般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标题、排版、图片、文字在内的所有元素都需要达到上乘水准。在此基础上,那些拥有策略性思维的人才会成为最终赢家。

“内容营销跟传统媒体广告投放的差别在于,每个用户行为都有可能实现转化,比如最基本的分享、点赞等,甚至当这个客户拥有完整的数字平台,用户看完内容之后还能直接进行购买。”黎翠玲说道:“所以我们需要拥有洞察能力,而且懂得如何将它运用到内容中去的人才——而内容更不仅仅是图配文那么简单,视频、H5、互动游戏等等都是不同内容的载体——这就像是编辑要去做出的选择。”

内容营销正热,但这是媒体人最好的转型机会吗?

但媒体从业者转型数字、社交媒体传播及营销领域并不少见,但其中已有部分人可能发现,自己在媒体时期追求的文化、理想抱负,却和客户的诉求相违背。

“的确,数字营销公司和杂志同样都做内容,但目的和方式风格很不一样,前者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其制定合适的策略做传播。”黎翠玲倒是很希望能从杂志挖来编辑,“公关抓取热点和编辑做选题有点像,因为每天都有新闻,最终还是要看消费者喜好。一个优秀的内容营销者,能够协助品牌做出就自身产品、形象和当下热点平衡度的选择。”这亦是传播与传媒在一字之差间,最大的不同之处。

不过,伴随着品牌对内容营销的认识不再仅限于硬邦邦的软文,这一情况已经大有改观。

她从过往经验里发现,如果是服务奢侈品、时装及生活方式的品牌时,拥有相关媒体背景的乙方更容易受到对方的青睐。黎翠玲解释说:“其实广告这一行业既有趣又尴尬的地方,在于没有所谓门槛,不一定非要传播、公关、广告专业才能进来。可一旦你有时尚专业跟经验背景,客户就会有不同看法,这个是传统媒体人的优势之一。”

但背景因素并不是全部,黎翠玲招人时也看重性格,“是不是有想法,或者非常有好奇心”。以前数字、社交媒体营销的首要关注焦点是品牌传播,但如今还需要兼顾零售、陈列、电商等等层面的考量。公司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一定是全能选手,但应该善于观察周边同事工作内容与方式,了解各个环节链接流程。如果不是每天学习,明天就可能被淘汰,比如说新的社交媒体的产品的出现,又如何在原来平台上玩出新花样,都是内容营销者需要时刻在意的层面。

时尚商业媒体上哪去找人?

2014年9月,主攻商业类内容的界面新闻上线,除了地产、科技这些商业媒体的固定报道领域外,“时尚”亦成为其固定频道。“跟传统做时尚大刊相比,我们更像外来者。”界面新闻执行总编辑,联合创始人张衍阁在论坛现场回忆说道,最后拍板决定加入时尚,一是因为平台整体定位是中产人群,二是由于国内的时尚行业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已具备商业和文化等多个角度的报道价值。

“国内时尚媒体的关注主要偏向服务性和视觉导向,例如拍很多大片,做更多和穿搭类有关的内容……但是对商业不为关注。这样一个市场的空白,让我们作为一个外来者也可以有事情可做。”张衍阁招人时列出的第一点要求是拥有商业逻辑和思维,但同时了解时尚行业的行为规范和运作特点。

(左起)界面新闻时尚组高级编辑钱沐炻、万博宣伟数字&社交媒体副总监黎翠玲、界面新闻执行总编辑&联合创始人张衍阁、时装品牌UOOYAA创始人尹剑侠

“真要说从市场上找特别现成的、兼具这两种知识结构的人,我们觉得太难了。”于是界面把商业逻辑视为甄选的优先条件,鼓励记者培养自身兴趣和热爱。“我们本身也是一个创业公司,我们可以有学习跟调整的时间、空间,大家可以一起共同成长,不断向其他传统时尚媒体学习,汲取一些能量。”

但他强调这份热爱不等同于跪拜,不是将它供到神龛里。采编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不局限于时尚领域。“对于新人,你要能够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之间建立起通感能力,它能让你跳脱出某一个地方的小角落,更高地去看一些问题。”对于转型的资深人士,他的建议与黎翠玲相同——加强学习能力,“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基本上现在是一日千里,一旦跟不上,可能以后步步跟不上”。

对于背景,新闻本就不像医生、律师那般严苛,行业里既有科班出生的记者,也有从某一行业转型而成的记者。普遍而言,新闻专业的表达方式更容易上手,也因此第二类记者人才更受欢迎。但张衍阁也提到一个行业现状,新闻行业的薪资福利并不诱人,所以更多倾向找到的还是业内人。

编辑作为产品经理的角色

有了社交媒体之后,对各行各业思维上都产生了转变。过去媒体资源呈垄断性,编辑记者做篇稿子,更多是单向灌输思维。但现在的编辑和记者被要求拥有产品思维,即用户的接受度和传播目标。

另一个时代带来的变革在于,以往时尚杂志依赖封面销售,其他稿子打包卖给读者。可现在线上用户手握有选择权,每一篇稿子都必须拥有触动读者的点,才能引起有效反应。与此同时,任何反馈都非常即时。“过去读者给你写信,你也不会看。现在通过他的评论、转发互动,你一下子就能接收到反馈意见,实际上对你的冲击是非常大的,能够改变你的思维和想法,更多检讨自己。”张衍阁分析说,“所以从整个思维转变上来讲,要有这种从过去单向传播灌输的思维,惟我独尊的一种思维转向产品的思维,而不仅仅注重个人化表达。”

受媒体革命影响,界面目前正策划成立一个专门针对客户的创意机构,打破新闻、创意与传播之间的界限。我们一方面要能够敏锐地觉察到社会热点和新闻价值,另一方面还有创意生产的能力,帮助客户做出相对比较高质量的设计,随后动用自己所拥有的各种不同的渠道来到达用户,同时跟用户互动。

“这对人才是非常高的要求,我们也在探索尝试从各个不同条线上挖一些人,考察他们在其他方面所拥有的嗅觉。”在他看来,能够担负起这份工作的人才肯定要有好奇心,而且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方才有可能打通界限。

喝了几年洋墨水未必等于你的设计之路更好走

每年从帕森斯、中央圣马丁、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归国的设计师数不胜数,但十年下来还能坚守在时装设计领域的人寥寥无几。“千万不要把留学这个又是变成劣势,就是眼高手低。”时装品牌UOOYAA创始人尹剑侠说,“无论什么背景出身,尊重市场且善于沉淀才有可能从有才华的设计师走到成功设计师”。

从这点上讲,设计师更像是一个杂家,有时候即是心理学家,有时候亦是社会学家——因为这种对外部世界的思考,往往才能让一个设计人才不局限于孤芳自赏的地步。

留学回国的年轻人如果坚守在时装领域不外乎两个选择:做品牌和进公司。在尹剑侠看来,这几年该是中国本土设计师冒头的好时机,因为土壤特别好——无论是85、90、00后,这些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们对个性需求非常旺盛。不过,新人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很长时间里都会处在试错阶段,核心是用最小成本、最快的速度验证的东西。

尹剑侠向年轻设计师建议说:“背后的逻辑就是你不能试图用总结性的方式,比如说大量媒体报道,或者炒作,把自己放在那个高度。其次需要考虑的是资源能支撑你试多久,如果你是富二代,你有更大的资本试错。如果没有那么强的资源背景,我觉得需要在阶段性市场回报和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时装品牌UOOYAA创始人尹剑侠

如果希望走得更加稳妥,设计师或许更适合为品牌打工,积累经验、人脉与资本直到创立品牌。此时,公司规模大小倒未必是关键,尹剑侠认为年轻人该找寻和自己价值观匹配的公司。“如果你有个性,或者需要更自由、更开放的空间,就必须找到契合的公司。如果进一家基于生意,按部就班的公司,你会非常痛苦。”他补充说,“如果有可能,最好跟老板见见面,因为公司核心价值观就是老板传导出来的东西。”

延伸阅读:

 

界面 X 时堂Showroom Shanghai “新秩序New Order”时装产业高峰论坛完整报道:

【界面 X 时堂】这三个热门时尚业工种 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什么转变?

【界面 X 时堂】对于独立设计师而言 来自各种平台的扶持还等于免费的午餐吗?

【界面 X 时堂】时尚品牌就该从传统门店起步?淘宝走出的Ms Min和密扇有话要说

【界面 X 时堂】新传播环境下 一份时尚媒体和品牌都应该看看的“生存指南”

【界面 X 时堂】从品牌到网红大V 时尚企业与投资人应如何正确联姻?

【界面 X 时堂】零售业正在拐角期 那行业里的老将新兵各有什么对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界面 X 时堂】这三个热门时尚业工种 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什么转变?

不要埋怨时尚公司门槛高,可能你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增加自己求职几率的那枚砝码。

(左起)界面新闻时尚组高级编辑钱沐炻、万博宣伟数字&社交媒体副总监黎翠玲、界面新闻执行总编辑&联合创始人张衍阁、时装品牌UOOYAA创始人尹剑侠/图片来源:时堂 Showroom Shanghai

过去两天,界面新闻 X 时堂Showroom Shanghai举办的“新秩序New Order”论坛上,已经和众多嘉宾讨论了因新传播渠道、消费模式等引起的时尚行业的转变,但这种转变同时也就造成了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的多样化——就像不同品牌之间的跨界合作,人才亦需要在本职关注的领域外,拥有更多维度的思考和认知。

数字、社交媒体营销求贤若渴,不过这工作不就是写写微博微信吗!?

如果你准备凭着这套理解去应聘万博宣伟,估计在第一轮面试就会被刷下来。

传统创意、公关公司的工作通常是按照品牌方需求,用消费者感兴趣的方式传达产品与讯息。微信、微博只是新兴的传播方式,关键在于内容呈现方式。现场嘉宾万博宣伟的数字&社交媒体副总监黎翠玲举例说:“有时品牌总部准备的宣传内容,与内地消费者相关度很低,于是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本土化。”

(左起)界面新闻时尚组高级编辑钱沐炻、万博宣伟数字&社交媒体副总监黎翠玲、界面新闻执行总编辑&联合创始人张衍阁

因而,优秀的社交媒体传播内容绝不像是流水线生产出的商品,很多时尚、生活方式类客户对此的理想化诉求是:“希望做出杂志一般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标题、排版、图片、文字在内的所有元素都需要达到上乘水准。在此基础上,那些拥有策略性思维的人才会成为最终赢家。

“内容营销跟传统媒体广告投放的差别在于,每个用户行为都有可能实现转化,比如最基本的分享、点赞等,甚至当这个客户拥有完整的数字平台,用户看完内容之后还能直接进行购买。”黎翠玲说道:“所以我们需要拥有洞察能力,而且懂得如何将它运用到内容中去的人才——而内容更不仅仅是图配文那么简单,视频、H5、互动游戏等等都是不同内容的载体——这就像是编辑要去做出的选择。”

内容营销正热,但这是媒体人最好的转型机会吗?

但媒体从业者转型数字、社交媒体传播及营销领域并不少见,但其中已有部分人可能发现,自己在媒体时期追求的文化、理想抱负,却和客户的诉求相违背。

“的确,数字营销公司和杂志同样都做内容,但目的和方式风格很不一样,前者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其制定合适的策略做传播。”黎翠玲倒是很希望能从杂志挖来编辑,“公关抓取热点和编辑做选题有点像,因为每天都有新闻,最终还是要看消费者喜好。一个优秀的内容营销者,能够协助品牌做出就自身产品、形象和当下热点平衡度的选择。”这亦是传播与传媒在一字之差间,最大的不同之处。

不过,伴随着品牌对内容营销的认识不再仅限于硬邦邦的软文,这一情况已经大有改观。

她从过往经验里发现,如果是服务奢侈品、时装及生活方式的品牌时,拥有相关媒体背景的乙方更容易受到对方的青睐。黎翠玲解释说:“其实广告这一行业既有趣又尴尬的地方,在于没有所谓门槛,不一定非要传播、公关、广告专业才能进来。可一旦你有时尚专业跟经验背景,客户就会有不同看法,这个是传统媒体人的优势之一。”

但背景因素并不是全部,黎翠玲招人时也看重性格,“是不是有想法,或者非常有好奇心”。以前数字、社交媒体营销的首要关注焦点是品牌传播,但如今还需要兼顾零售、陈列、电商等等层面的考量。公司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一定是全能选手,但应该善于观察周边同事工作内容与方式,了解各个环节链接流程。如果不是每天学习,明天就可能被淘汰,比如说新的社交媒体的产品的出现,又如何在原来平台上玩出新花样,都是内容营销者需要时刻在意的层面。

时尚商业媒体上哪去找人?

2014年9月,主攻商业类内容的界面新闻上线,除了地产、科技这些商业媒体的固定报道领域外,“时尚”亦成为其固定频道。“跟传统做时尚大刊相比,我们更像外来者。”界面新闻执行总编辑,联合创始人张衍阁在论坛现场回忆说道,最后拍板决定加入时尚,一是因为平台整体定位是中产人群,二是由于国内的时尚行业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已具备商业和文化等多个角度的报道价值。

“国内时尚媒体的关注主要偏向服务性和视觉导向,例如拍很多大片,做更多和穿搭类有关的内容……但是对商业不为关注。这样一个市场的空白,让我们作为一个外来者也可以有事情可做。”张衍阁招人时列出的第一点要求是拥有商业逻辑和思维,但同时了解时尚行业的行为规范和运作特点。

(左起)界面新闻时尚组高级编辑钱沐炻、万博宣伟数字&社交媒体副总监黎翠玲、界面新闻执行总编辑&联合创始人张衍阁、时装品牌UOOYAA创始人尹剑侠

“真要说从市场上找特别现成的、兼具这两种知识结构的人,我们觉得太难了。”于是界面把商业逻辑视为甄选的优先条件,鼓励记者培养自身兴趣和热爱。“我们本身也是一个创业公司,我们可以有学习跟调整的时间、空间,大家可以一起共同成长,不断向其他传统时尚媒体学习,汲取一些能量。”

但他强调这份热爱不等同于跪拜,不是将它供到神龛里。采编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不局限于时尚领域。“对于新人,你要能够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之间建立起通感能力,它能让你跳脱出某一个地方的小角落,更高地去看一些问题。”对于转型的资深人士,他的建议与黎翠玲相同——加强学习能力,“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基本上现在是一日千里,一旦跟不上,可能以后步步跟不上”。

对于背景,新闻本就不像医生、律师那般严苛,行业里既有科班出生的记者,也有从某一行业转型而成的记者。普遍而言,新闻专业的表达方式更容易上手,也因此第二类记者人才更受欢迎。但张衍阁也提到一个行业现状,新闻行业的薪资福利并不诱人,所以更多倾向找到的还是业内人。

编辑作为产品经理的角色

有了社交媒体之后,对各行各业思维上都产生了转变。过去媒体资源呈垄断性,编辑记者做篇稿子,更多是单向灌输思维。但现在的编辑和记者被要求拥有产品思维,即用户的接受度和传播目标。

另一个时代带来的变革在于,以往时尚杂志依赖封面销售,其他稿子打包卖给读者。可现在线上用户手握有选择权,每一篇稿子都必须拥有触动读者的点,才能引起有效反应。与此同时,任何反馈都非常即时。“过去读者给你写信,你也不会看。现在通过他的评论、转发互动,你一下子就能接收到反馈意见,实际上对你的冲击是非常大的,能够改变你的思维和想法,更多检讨自己。”张衍阁分析说,“所以从整个思维转变上来讲,要有这种从过去单向传播灌输的思维,惟我独尊的一种思维转向产品的思维,而不仅仅注重个人化表达。”

受媒体革命影响,界面目前正策划成立一个专门针对客户的创意机构,打破新闻、创意与传播之间的界限。我们一方面要能够敏锐地觉察到社会热点和新闻价值,另一方面还有创意生产的能力,帮助客户做出相对比较高质量的设计,随后动用自己所拥有的各种不同的渠道来到达用户,同时跟用户互动。

“这对人才是非常高的要求,我们也在探索尝试从各个不同条线上挖一些人,考察他们在其他方面所拥有的嗅觉。”在他看来,能够担负起这份工作的人才肯定要有好奇心,而且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方才有可能打通界限。

喝了几年洋墨水未必等于你的设计之路更好走

每年从帕森斯、中央圣马丁、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归国的设计师数不胜数,但十年下来还能坚守在时装设计领域的人寥寥无几。“千万不要把留学这个又是变成劣势,就是眼高手低。”时装品牌UOOYAA创始人尹剑侠说,“无论什么背景出身,尊重市场且善于沉淀才有可能从有才华的设计师走到成功设计师”。

从这点上讲,设计师更像是一个杂家,有时候即是心理学家,有时候亦是社会学家——因为这种对外部世界的思考,往往才能让一个设计人才不局限于孤芳自赏的地步。

留学回国的年轻人如果坚守在时装领域不外乎两个选择:做品牌和进公司。在尹剑侠看来,这几年该是中国本土设计师冒头的好时机,因为土壤特别好——无论是85、90、00后,这些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们对个性需求非常旺盛。不过,新人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很长时间里都会处在试错阶段,核心是用最小成本、最快的速度验证的东西。

尹剑侠向年轻设计师建议说:“背后的逻辑就是你不能试图用总结性的方式,比如说大量媒体报道,或者炒作,把自己放在那个高度。其次需要考虑的是资源能支撑你试多久,如果你是富二代,你有更大的资本试错。如果没有那么强的资源背景,我觉得需要在阶段性市场回报和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时装品牌UOOYAA创始人尹剑侠

如果希望走得更加稳妥,设计师或许更适合为品牌打工,积累经验、人脉与资本直到创立品牌。此时,公司规模大小倒未必是关键,尹剑侠认为年轻人该找寻和自己价值观匹配的公司。“如果你有个性,或者需要更自由、更开放的空间,就必须找到契合的公司。如果进一家基于生意,按部就班的公司,你会非常痛苦。”他补充说,“如果有可能,最好跟老板见见面,因为公司核心价值观就是老板传导出来的东西。”

延伸阅读:

 

界面 X 时堂Showroom Shanghai “新秩序New Order”时装产业高峰论坛完整报道:

【界面 X 时堂】这三个热门时尚业工种 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什么转变?

【界面 X 时堂】对于独立设计师而言 来自各种平台的扶持还等于免费的午餐吗?

【界面 X 时堂】时尚品牌就该从传统门店起步?淘宝走出的Ms Min和密扇有话要说

【界面 X 时堂】新传播环境下 一份时尚媒体和品牌都应该看看的“生存指南”

【界面 X 时堂】从品牌到网红大V 时尚企业与投资人应如何正确联姻?

【界面 X 时堂】零售业正在拐角期 那行业里的老将新兵各有什么对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