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政务服务模式。
2025年2月,山东烟台、临沂、滨州等地相继宣布政务系统接入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标志着山东在政务智能化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
这一变革不仅为政务服务注入了高效、精准的“AI基因”,更通过本地化部署与场景化应用,探索出一条技术与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本地化部署:筑牢政务智能化的技术底座
山东各地在政务系统中引入DeepSeek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本地化部署实现“数据安全可控”与“服务敏捷响应”的双重目标。
以烟台为例,该市大数据局基于政务云环境完成了DeepSeek-R1模型的本地化部署,通过本地服务器存储和处理政务数据,既降低了数据外泄风险,又显著减少了数据传输延迟,提升了模型响应速度。
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需要高安全性的政务场景,例如企业信用评估、公共政策分析等。
临沂市则更进一步,不仅完成了DeepSeek的全栈部署,还创新研发了“政务大模型调度平台”。该平台集成了模型配置、权限管理、算力调度等功能,全市各部门可根据需求灵活调用资源,形成了“统一底座+按需扩展”的智能化服务体系。
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政务系统各自为战的局面,为跨部门协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化部署还催生了定制化服务能力。例如济南市中区部署的“满血版”DeepSeek已支持低空场景开发与行业模型训练,为“AI+无人机巡检”等创新场景奠定基础。
这种“因地制宜”的AI应用模式,成为山东政务智能化的重要特征。

场景赋能:从“效率工具”到“决策助手”
当前,DeepSeek在山东的应用已超越“智能客服”“公文助手”等基础功能,开始向政务核心决策环节渗透。
一方面,AI技术正在重构政企关系,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赋能,企业服务更加精准化。
临沂市“沂蒙慧眼”系统在接入DeepSeek后,新增了AI会话、企业风险预警等功能。通过分析工商、税务、社保等多维度数据,系统可为企业生成精准画像,辅助金融机构授信决策。
另一方面,AI技术让民生服务高效化。
烟台市通过DeepSeek优化了政务服务流程。例如,在12345热线场景中,模型可自动识别市民诉求关键词,将工单分派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同时生成民情分析报告初稿,节省了80%的人工处理时间。
这种效率提升不仅体现在速度上,更体现在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公文审核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执法文书生成时间缩短90%。
更深层次,AI开始参与政策制定与风险预判,使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
例如,烟台市基于模型分析经济发展数据,可模拟政策调整对就业、税收的影响;临沂市则利用企业风险预警功能,提前识别经营异常主体,助力监管部门实现“无事不扰、有需必应”。
这种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让AI从工具属性向智库属性演进。
未来展望:AI与政务融合的“山东路径”
尽管山东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政务AI的潜力远未完全释放。结合当前实践与行业趋势,未来可能呈现以下发展方向:
一是构建全域协同的智能治理体系。目前,烟台、临沂等地的应用仍以单点突破为主。下一步需推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与模型联动。
二是探索人机协同的政务新模式。深圳福田区推出的70名“AI数智员工”已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这一模式值得山东借鉴。未来可通过DeepSeek开发定制化智能体,承担重复性事务,释放公务员创造力。
三是共建不断进化AI生态。目前的实践揭示,政务AI的可持续发展需多方协同。政府应联合企业、高校构建“政产学研用”生态,建立模型动态迭代机制,通过持续反馈优化算法,确保AI与政务需求同步进化。
从烟台的数据安全实践到临沂的跨部门调度平台,山东正以DeepSeek为支点,撬动政务系统的深层变革。
这种变革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治理理念的升级——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决策”。
随着更多城市加入这场智能化浪潮,山东有望成为全国政务AI应用的标杆,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齐鲁智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