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可口可乐也盯上了益生元苏打水,同品类已有品牌年入36亿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可口可乐也盯上了益生元苏打水,同品类已有品牌年入36亿元

“更好的苏打水”市场,迎来巨头可口可乐。

文|FBIF食品饮料创新 Sage

编辑|Bobo

过去的20年中,美国苏打水消费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是苏打水失宠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咖啡、茶饮、能量饮料、瓶装水这类替代品的增加,也让消费者有了诸多选择。[1]

但含有益生元/益生菌的苏打水是个例外,在苏打水逐渐失宠的同时,这个品类跑出了诸多新兴品牌——Olipop、Poppi、Culture Pop、Zevia。这些品牌做出的新苏打水大多含有可溶性纤维和益生元/益生菌,品牌宣传则着重讲述这种苏打水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如支持肠道健康、促进消化等。[2]

Olipop产品;图片来源:Olipop官网

市场调研公司Dataintelo的数据显示,包含益生元苏打水在内的消化健康软饮料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274亿美元,预估其复合年增长率可以达到8.9%。[3]对比整个苏打水大市场,益生元苏打水市场不算大,但它仍处于快速增长中,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品类。

可口可乐也看到了这个增长迅速的市场。

2月18日,可口可乐宣布旗下品牌Simply将推出益生元苏打水新系列Simply Pop。Simply以自然、成分简单,无添加剂和多样化的口味而闻名,可口可乐最初推出这一品牌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高品质饮品的需求。Simply的产品线包括各种果汁、果汁饮料,现在则多了益生元苏打水。

Simply Pop产品;图片来源:Simply Pop

Simply Pop每罐饮料含有6克益生元纤维“以支持肠道健康”,同时含有维生素C和锌。品牌宣称产品不会额外添加糖,饮料的甜味来自原料中占比20%-30%的果汁。

目前Simply Pop有5种口味的产品——草莓、菠萝芒果、青柠、水果潘趣酒、柑橘潘趣酒,2月下旬就会在零售商及Amazon Fresh上销售,每罐售价2.49美元(约为人民币18.13元)。[4]

Simply Pop青柠味产品;图片来源:Simply Pop

可口可乐公司营养部门CEO Becca Kerr在声明中表示,可口可乐以消费者为导向推出了Simply Pop。“我们发现消费者——尤其是关注健康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对果汁和益生元苏打水非常感兴趣……由于这个类别中的许多品牌都是新的,消费者也希望能够与自己熟悉和信任的品牌建立联系,以确保质量和口味。”[4]

“我们知道,为了吸引新的消费者尝试益生元苏打水,我们必须在产品创新和消费者信任间找到完美的平衡。”[4]

Simply Pop草莓味产品;图片来源:Simply Pop

可口可乐不是唯一一个对益生元苏打水感兴趣的巨头,益生元苏打水品牌Olipop的CEO兼联合创始人Ben Goodwin 2023年就曾对媒体透露,可口可乐和百事都曾联系过Olipop,讨论收购的可能性。

去年年末,也有媒体报道称百事公司计划在2025年推出益生元苏打水。[5]

Poppi产品;图片来源:Getty

在可口可乐的Simply Pop进入益生元苏打水市场之前,市场最受瞩目的品牌是Poppi和Olipop。

前者2024年销售额已超5亿美元(约为36.4亿元人民币),[6]近来大手笔地在超级碗中投放了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是“更好的苏打水”。[1]

后者也在2024年收入4亿美元(约为29.1亿元人民币),实现了盈利,一周前刚宣布完成了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目前估值已经达到了18.5亿美元。其投资人表示:“Olipop是增长最快的饮料公司之一,它通过给注重健康的消费者提供能产生共鸣的高端替代品来重新定义了这一类别,并达到了这一规模。”[7]

Poppi和Olipop彼此竞争;图片来源:Morning Brew Design

Olipop和Poppi都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有益于肠道健康。

Olipop将益生元苏打水描述为“一种富含益生元纤维的苏打水饮料,有助于支持肠道健康。”Olipop表示益生元苏打水具有“美味的口感和气泡体验”,与普通苏打水相似,但对苏打水爱好者来说是一个“肠道友好的选择”。[4]

Olipop产品;图片来源:Olipop

Poppi则宣传其产品少糖、低卡,且饮料中还有有益肠道健康的益生元,是“更好的苏打水”。

但这样的宣传也有隐患。旧金山消费者就对Poppi提起了集体诉讼,指控Poppi未能兑现产品益于“肠道健康”的承诺,一罐Poppi苏打水中的菊粉(支持肠道健康的一种天然可溶性纤维)含量不足,进一步指控其发布虚假和误导性的广告。起诉者表示,如果她知道这些饮料仅含有2克益生元纤维,她就不会购买这些饮料。[4]

Poppi产品宣传;图片来源:Poppi

或许是有了前车之鉴,Simply Pop的宣传才更加谨慎,清晰地标注了每罐饮料含有6克益生元纤维“以支持肠道健康”。

但和Olipop和Poppi选择了一致的肠道健康路线宣传产品外,Simply Pop也在着重提及产品20%-30%的果汁成分,在品牌官网上,Simply Pop的宣传语是“为果汁爱好者准备的新苏打水(A new soda from the juice people)。”

在这个已有品牌年入36亿元的益生元苏打品类里,巨头可口可乐的入局会带来什么新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来源:

[1] Amelia Lucas,Coca-Cola takes on Olipop and Poppi with new prebiotic soda brand, Simply Pop,2025年2月18日,CNBC

[2] Kaitlin Reilly,Are drinks like Poppi and Olipop healthier than traditional sugary sodas? How the naturally-sweetened offerings compare,2024年12月19日,Yahoo Life

[3] Gut Digestive Health Drinks Market,Dataintelo

[4] Saman Shafiq,Simply Pop: Coke steps into the prebiotic soda market with a new product,2024年12月18日,USA TODAY

[5] Martín Caballero,Coca-Cola, Pepsi Preparing Prebiotic Soda Launches for 2025,2024年12月13日,Bevnet

[6] Christopher Doering ,Coca-Cola enters trendy prebiotic soda market with Simply Pop,2025年2月18日,FOOD DIVE

[7] Brooke Just  ,Olipop valued at $1.85 billion following latest funding round,2025年2月13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可口可乐

4.2k
  • 可口可乐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3%
  • 可口可乐第四财季营收115亿美元,同比增长6%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可口可乐也盯上了益生元苏打水,同品类已有品牌年入36亿元

“更好的苏打水”市场,迎来巨头可口可乐。

文|FBIF食品饮料创新 Sage

编辑|Bobo

过去的20年中,美国苏打水消费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是苏打水失宠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咖啡、茶饮、能量饮料、瓶装水这类替代品的增加,也让消费者有了诸多选择。[1]

但含有益生元/益生菌的苏打水是个例外,在苏打水逐渐失宠的同时,这个品类跑出了诸多新兴品牌——Olipop、Poppi、Culture Pop、Zevia。这些品牌做出的新苏打水大多含有可溶性纤维和益生元/益生菌,品牌宣传则着重讲述这种苏打水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如支持肠道健康、促进消化等。[2]

Olipop产品;图片来源:Olipop官网

市场调研公司Dataintelo的数据显示,包含益生元苏打水在内的消化健康软饮料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274亿美元,预估其复合年增长率可以达到8.9%。[3]对比整个苏打水大市场,益生元苏打水市场不算大,但它仍处于快速增长中,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品类。

可口可乐也看到了这个增长迅速的市场。

2月18日,可口可乐宣布旗下品牌Simply将推出益生元苏打水新系列Simply Pop。Simply以自然、成分简单,无添加剂和多样化的口味而闻名,可口可乐最初推出这一品牌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高品质饮品的需求。Simply的产品线包括各种果汁、果汁饮料,现在则多了益生元苏打水。

Simply Pop产品;图片来源:Simply Pop

Simply Pop每罐饮料含有6克益生元纤维“以支持肠道健康”,同时含有维生素C和锌。品牌宣称产品不会额外添加糖,饮料的甜味来自原料中占比20%-30%的果汁。

目前Simply Pop有5种口味的产品——草莓、菠萝芒果、青柠、水果潘趣酒、柑橘潘趣酒,2月下旬就会在零售商及Amazon Fresh上销售,每罐售价2.49美元(约为人民币18.13元)。[4]

Simply Pop青柠味产品;图片来源:Simply Pop

可口可乐公司营养部门CEO Becca Kerr在声明中表示,可口可乐以消费者为导向推出了Simply Pop。“我们发现消费者——尤其是关注健康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对果汁和益生元苏打水非常感兴趣……由于这个类别中的许多品牌都是新的,消费者也希望能够与自己熟悉和信任的品牌建立联系,以确保质量和口味。”[4]

“我们知道,为了吸引新的消费者尝试益生元苏打水,我们必须在产品创新和消费者信任间找到完美的平衡。”[4]

Simply Pop草莓味产品;图片来源:Simply Pop

可口可乐不是唯一一个对益生元苏打水感兴趣的巨头,益生元苏打水品牌Olipop的CEO兼联合创始人Ben Goodwin 2023年就曾对媒体透露,可口可乐和百事都曾联系过Olipop,讨论收购的可能性。

去年年末,也有媒体报道称百事公司计划在2025年推出益生元苏打水。[5]

Poppi产品;图片来源:Getty

在可口可乐的Simply Pop进入益生元苏打水市场之前,市场最受瞩目的品牌是Poppi和Olipop。

前者2024年销售额已超5亿美元(约为36.4亿元人民币),[6]近来大手笔地在超级碗中投放了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是“更好的苏打水”。[1]

后者也在2024年收入4亿美元(约为29.1亿元人民币),实现了盈利,一周前刚宣布完成了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目前估值已经达到了18.5亿美元。其投资人表示:“Olipop是增长最快的饮料公司之一,它通过给注重健康的消费者提供能产生共鸣的高端替代品来重新定义了这一类别,并达到了这一规模。”[7]

Poppi和Olipop彼此竞争;图片来源:Morning Brew Design

Olipop和Poppi都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有益于肠道健康。

Olipop将益生元苏打水描述为“一种富含益生元纤维的苏打水饮料,有助于支持肠道健康。”Olipop表示益生元苏打水具有“美味的口感和气泡体验”,与普通苏打水相似,但对苏打水爱好者来说是一个“肠道友好的选择”。[4]

Olipop产品;图片来源:Olipop

Poppi则宣传其产品少糖、低卡,且饮料中还有有益肠道健康的益生元,是“更好的苏打水”。

但这样的宣传也有隐患。旧金山消费者就对Poppi提起了集体诉讼,指控Poppi未能兑现产品益于“肠道健康”的承诺,一罐Poppi苏打水中的菊粉(支持肠道健康的一种天然可溶性纤维)含量不足,进一步指控其发布虚假和误导性的广告。起诉者表示,如果她知道这些饮料仅含有2克益生元纤维,她就不会购买这些饮料。[4]

Poppi产品宣传;图片来源:Poppi

或许是有了前车之鉴,Simply Pop的宣传才更加谨慎,清晰地标注了每罐饮料含有6克益生元纤维“以支持肠道健康”。

但和Olipop和Poppi选择了一致的肠道健康路线宣传产品外,Simply Pop也在着重提及产品20%-30%的果汁成分,在品牌官网上,Simply Pop的宣传语是“为果汁爱好者准备的新苏打水(A new soda from the juice people)。”

在这个已有品牌年入36亿元的益生元苏打品类里,巨头可口可乐的入局会带来什么新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来源:

[1] Amelia Lucas,Coca-Cola takes on Olipop and Poppi with new prebiotic soda brand, Simply Pop,2025年2月18日,CNBC

[2] Kaitlin Reilly,Are drinks like Poppi and Olipop healthier than traditional sugary sodas? How the naturally-sweetened offerings compare,2024年12月19日,Yahoo Life

[3] Gut Digestive Health Drinks Market,Dataintelo

[4] Saman Shafiq,Simply Pop: Coke steps into the prebiotic soda market with a new product,2024年12月18日,USA TODAY

[5] Martín Caballero,Coca-Cola, Pepsi Preparing Prebiotic Soda Launches for 2025,2024年12月13日,Bevnet

[6] Christopher Doering ,Coca-Cola enters trendy prebiotic soda market with Simply Pop,2025年2月18日,FOOD DIVE

[7] Brooke Just  ,Olipop valued at $1.85 billion following latest funding round,2025年2月13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