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为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总营收为2801.54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为464.34亿元,上年同期为107.17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510.66亿元,同比增长6%。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美股盘前即大涨10%,开盘后持续上涨,收盘涨幅超过8%;港股开盘后,阿里巴巴高开高走,收盘涨幅超过14%。
不仅如此,随着阿里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释放出更多与AI投入有关的信号,数据港、润建股份等阿里云的合作伙伴也迎来股价拉升,甚至涨停。市场情绪高涨,一方面源于阿里巴巴的业绩表现,另一方面和DeepSeek大热引发的中概股价值重估有关。换句话说,有所准备的阿里巴巴搭上了这班快车,也因此尝到了甜头。
具体到阿里巴巴的六大业务板块,可以大概将其归为三个部分来分析:电商主业、云智能、其他。
至少在当下,电商依然是阿里巴巴的立身之本,包括国内和海外两部分,前者即淘天集团,包括淘宝、天猫、闲鱼、1688等业务,本季度收入为1360.91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由广告和佣金组成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9%, 增速环比明显加快,源于GMV(交易总额)和Take rate(货币化率)的同比提升——这里的变化在于,商业化产品“全站推广”的上线与应用扩大,以及自2024年9月1日起,淘天集团面向商家收取0.6%的基础软件服务费。
不过,如果对比淘天集体的利润与营收增速,前者仍然稍逊一筹,对此,财报中给出的解释是增长“部分被对用户体验的投入增加所抵消”。但这显然是一项必要的支出,在国内电商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稳住市场份额非常重要。
后者即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也是阿里巴巴电商事业群CEO蒋凡在重掌淘天之前所负责的阵地。本季度其收入同比增长32%,但“黑五”期间的投入以及对欧洲等市场的发力,加剧了亏损的扩大。不过,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下一财年海外电商业务将实现单季度整体盈利。
其他,即菜鸟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和大文娱集团。菜鸟集团是阿里巴巴本季度唯一一个收入下滑的板块,同比下滑1%;本地生活和大文娱集团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8%,两者的亏损均进一步收窄,距离盈利的目标更近了。
本季度,阿里巴巴出售了所持有的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全部股权,也难免让外界对阿里巴巴的其他非核心资产产生“接下来是否会被出售”的疑惑,例如饿了么、盒马、优酷等。面对分析师的提问,阿里巴巴集团CFO徐宏表示,一直以来都在严格执行“聚焦核心业务,积极退出非核心资产与投资”的战略,但在退出一些非核心资产的同时,也会更多地关注这项业务的价值最终如何更好地反映在集团整体的估值中。他同时提到,阿里巴巴目前并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但同时我们也会采取开放的心态,比如引进战略投资者等”。
如果说电商是阿里巴巴的脚踏实地,目前整体表现稳定;那么云与AI就是阿里巴巴的诗和远方,要增长也要投入。本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为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33%。其中,公共云业务带来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DeepSeek的大热,为国内一众互联网公司吹来了一阵新风。在电话会议上,云与AI成为分析师们尤为关注的话题,他们的问题也多数聚焦于此。毕竟,无论是开源模型还是闭源模型,大部分模型都依托于云计算网络——这是阿里云的机会。
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可能是阿里巴巴历史上云业务建设周期最大、最集中的三年。为此,阿里巴巴将围绕AI战略核心,加大投入三大领域。一是投入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二是投入AI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将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AI原生应用的发展。三是投入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持续提升AI应用的研发投入和算力投入,运用AI深度改造升级各业务,把握AI时代的新发展机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