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0佣金”背后是高综合费率,京东的“品质外卖梦”有戏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0佣金”背后是高综合费率,京东的“品质外卖梦”有戏吗?

对商家来说,免费的可能才是更贵的。

文 | 餐观局  富察

它来了!它来了!那个大众眼中可以“屠龙”的“外卖鲶鱼”它来了 !

京东外卖上线的消息一出,就引起了社交媒体上的一片“狂欢”!“支持京东!”“外卖又要便宜啦!”“商家佣金会降低吗”“东哥会给骑手交社保吗?”

趁着热乎劲,2月11日,京东外卖发布0佣金政策,宣布只招募堂食商家入驻。2月19日,京东宣布要给全职骑手交社保。据媒体报道,全职骑手的招募细则还在商定中。

当美团饿了么七三分经营外卖市场多年,刚刚起步的京东外卖能“动摇”现有的平台份额吗?京东外卖会像当年的“拼多多”一样杀出重围,最后成长为一个新的“巨无霸”吗?

01 0佣金=0成本?免费的可能是最贵的

京东外卖上线,相关利益方如餐饮商家、消费者、骑手的实际体验如何?餐观局进行了走访调研。

京东外卖的0佣金政策公布后,餐观局通过京东APP——京东秒送——外卖的路径正式进入京东外卖页面。眼看着入驻的商家数一天天变多。在反复比对之后,终于“忍痛”订了京东外卖。

图|来源“京东app”

毕竟,和美团相比,同样的商家、同样的菜品,京东外卖上的菜品价格比美团贵了2-3元,主要贵在配送费,而且可选的菜品种类只有美团的一半。

20分钟后,京东外卖送达。该骑手显得更从容,作为达达的众包配送骑手,他很高兴能接到餐饮外卖的单子,因为以前接到的都是药品、超市订单,单量太少,还得兼职跑其他平台。如果京东外卖能做起来,无需跨平台接单也能赚到钱。

打开社媒平台,关于京东外卖的评论铺天盖地:“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的0佣金,骑手待遇的提升,原来只是从消费者处多收了钱,那作为消费者为什么要点京东外卖?当冤大头吗?”

同样的菜品更高的价格,到底会有多少消费者去从京东上订外卖?

怀着这样的疑问,以武汉为坐标,餐观局把入驻了京东外卖的商家按图索骥走访了一遍。京东外卖上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大连锁,如瑞幸、爷爷不泡茶、周黑鸭、库迪等。走访后发现,绝大部分都是0单量,只有库迪店员表示上周接到了一单。

图|来源“京东app”

理论上,商家0佣金意味着0成本,反映到消费端的价格应该更低。为何从实际体验来看,价格不是更便宜,反而是更贵?

餐观局在调研的过程还发现,京东外卖对外宣传的“0佣金”,并不代表商家没成本,餐饮商家还需要承担活动减免、基础服务费、距离运费等,综合成本整体算下来,甚至比美团、饿了么还要高。

原来,目前吸引餐饮商家的0佣金,也并非0成本,更可能只是吸引商家入驻的“钩”。

目前对京东外卖0佣金热情最高的,反而是做推广运营工作的“掘金者们”,比如外卖代运营方和地推方。从社交媒体上,京东外卖各路服务商兴高采烈的讨论来看,新拉一个餐饮商家进京东外卖,能拿到120元的佣金,最高的甚至能拿到170元。

京东外卖的第一波羊毛,消费者和商家都还没占到便宜,反而是被各路代理商大军抢了先。就在京东外卖公布0佣金当天,某外卖代运营发贴后,流量一下子涌了进来,很多商家咨询“怎么入驻”;某京东外卖推广服务商称自己一天之内后台就收到了100多条私信,都在问推广成功一家可以获得多少奖励。

这一切预示着,京东外卖刚刚开始,当下的京东外卖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战争硝烟已弥漫,但战争还没开打。

02 匆匆上马,图什么?

上线一周,京东外卖到底做得怎么样?

京东外卖去年就已有连锁餐饮商家入驻,但日活和订单情况都不理想。京东外卖是秒送频道下的子业务模块,依托京东秒送的流量入口和即时配送体系达达。据雷峰网近日披露,京东秒送餐饮外卖单量在2024年10月达峰值,日单量突破40万单。不过在2025年1月降低补贴之后,京东餐饮外卖日单量回落到2万单。

为何京东要在消费者、商家体验尚不完备的时候,就匆匆上马外卖业务?据36氪相关报道称,抖音电商市场份额超过京东,成为行业第三。而在“以旧换新”政策红利的背景下,2024年第三季度京东营收同比增幅仅5%,低于同期电商行业整体增速。京东电商的低价策略收效有限,从GMV来看已经成为电商第四,即时零售业务也不温不火,去年刚刚丢掉沃尔玛大客户,京东迫切需要开启新的营收曲线。

从京东的战略版图来看,外卖是即时零售的一部分,是更高频的同城零售场景。如果外卖能做起来,就能带动即时零售订单的提升,或许还能提高电商的消费频次。

但外卖行业和电商不同,竞争本质上是供给质量与履约效率的较量:供给端需通过商家规模与差异化锁定用户体验,并实现成本优化;履约端需依赖订单密度降低配送成本,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时效。若供给与履约任一环节无法突破,则平台生态无法自洽成型。

从供给来看,高盛报告显示京东外卖1月的商家月活为30万,平台上的连锁商家都是美团和饿了么的子集,所谓“品质外卖”主要依靠的是商家品牌背书,消费者在其他外卖平台上筛选品质堂食,也只需认准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并无太高筛选成本。

对这些“外卖老手”连锁品牌商家来说,在系统中多开一个外卖渠道薅一把京东的羊毛,并不是多难的事。但对于更多中小商家而言,上京东外卖之前,更要考虑下自己整体的运营成本,毕竟京东外卖“免费佣金”的背后,综合费率并不低。

与其说京东主动选择了品质堂食,不如说这是京东刚进军外卖行业,基于成本和效率考量必须做出的决定——连锁商家有品牌和规模效应,更容易在前期开拓市场。

上供给只是第一步,外卖核心的主战场还是履约,也就是在订单密度、履约成本上的比拼,这是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苦生意。从这个环节来看,京东过往在电商领域建立起的物流供应链优势很难复用,其优势是城市级的仓配能力。目前京东外卖所依托的核心运力方达达,在履约成本、运力规模上均落后于市场。

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美团配送月活骑手数超500万,饿了么蜂鸟月活骑手数超200万,达达秒送月活骑手数100万出头。

订单密度越高、运力规模越大,意味着履约成本也越低,最终摊薄到每笔订单上的费用也越低。而京东现有的运力,也较难实现完美闭环,最终给餐饮商家和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就是运费高。

在这一步上,京东外卖要补的课还很多。

03 京东外卖,任重道远

有意思的是,大众的期望和大众的真实消费欲望是相反的。

针对京东做外卖这个事情,大众的声音多半是支持,比如“京东要冲击美团饿了么地盘,牵制他们对商家和骑手的控制。”而且京东看起来也确实是现有平台之中,最有希望为外卖市场带来变化的“大厂”之一。

然而如上文走访的结论,不少入驻京东外卖的商户都是0单量,或者是只有几个单子可忽略不计,并且商家综合费率算下来其实也不低。

这又把一切拉回了残酷的现实。京东做外卖的构想很好,但靠什么说服商家和用户?

首先,餐饮商家为什么要入驻京东?

京东这次招募的是有堂食的品质商家,无论是一个站点还是一个商圈来覆盖或者是一个生活区域来说,有堂食的品质商家数量是一定的。

但正如上文提到,这些商家肯定都已经入驻了饿了么和美团了,如果这次再入驻京东,能说服这些商家的是什么?一定是京东的流量要强于美团和饿了么,或者是有一个极大的政策补贴。

目前调研看下来,京东外卖的流量还没有起来,除了五一前入驻的商家0佣金外并没有额外补贴,目前绝大多数入驻了京东外卖餐饮商家都只是挂着,没有额外的费用,但也没有额外的收入。

而且0单并非关键问题,任何平台刚起步都极为困难,更何况是在红海行业。问题在于,商家在新平台上的体验,减去更换平台的成本,是否远远大于旧体验?

目前来看,京东外卖的运营成本并不比其他平台低。京东外卖的“零佣金”只是免除了技术服务费,餐饮商家还要关注履约服务费,再加上减免配送费、满减活动等,整体成本并不会降低。

从现实来看,现阶段商家入驻京东外卖的意愿并不高。某京东外卖推广服务商一天去探了20家店,其中愿意入驻的有5家。

其次,用户为什么要使用京东点外卖?

商家入驻多少个平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用户就那么多,已经用了多年饿了么和美团的用户为什么要选择京东?

最容易想到的,仍然是价格补贴。只有更低的价格补贴,对用户才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否则京东点的外卖在其他平台也能点到,用户为什么要点京东?

但从过往经验来看,烧钱补贴的方式不可持续,一旦钱烧不动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要知道,此前滴滴就曾在无锡试点过外卖,投入了几个亿,骑手薪资过万,用户可以0元点外卖,但依然失败。

也有人认为京东外卖可以通过烧钱和拉新,让更优质的商家加入,形成一种新的竞争格局。

但是形成这种竞争格局的前提,是京东通过烧钱把价格打了下来,如此,无形之中又形成了一种“谁都不赚钱”的价格战模式,这跟目前“反内卷”的政策是相悖的。

要知道,外卖平台在此前的很多年是亏损的,而近来转向盈利的重要原因是平台的单量越来越多,降低了配送成本,提高了效率。

品质外卖这张牌之外,京东主站的中高端用户购买场景更多是“零食”,未必是外卖的核心客群;而京东控股的达达,目前仅京东秒送的单子显然是“吃不饱”的,同样也要接抖音、山姆的外卖单子来生存。

要平衡好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形成正向的飞轮,对当前的京东外卖来说并非易事。

而对餐饮商家来说,也要放弃“零佣金=零成本”的幻想,毕竟没有一家平台可以依靠0费率生存,最终的成本还是需要商家分摊。根据自己线上运营能力和资源投入,合理安排渠道才是更佳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0佣金”背后是高综合费率,京东的“品质外卖梦”有戏吗?

对商家来说,免费的可能才是更贵的。

文 | 餐观局  富察

它来了!它来了!那个大众眼中可以“屠龙”的“外卖鲶鱼”它来了 !

京东外卖上线的消息一出,就引起了社交媒体上的一片“狂欢”!“支持京东!”“外卖又要便宜啦!”“商家佣金会降低吗”“东哥会给骑手交社保吗?”

趁着热乎劲,2月11日,京东外卖发布0佣金政策,宣布只招募堂食商家入驻。2月19日,京东宣布要给全职骑手交社保。据媒体报道,全职骑手的招募细则还在商定中。

当美团饿了么七三分经营外卖市场多年,刚刚起步的京东外卖能“动摇”现有的平台份额吗?京东外卖会像当年的“拼多多”一样杀出重围,最后成长为一个新的“巨无霸”吗?

01 0佣金=0成本?免费的可能是最贵的

京东外卖上线,相关利益方如餐饮商家、消费者、骑手的实际体验如何?餐观局进行了走访调研。

京东外卖的0佣金政策公布后,餐观局通过京东APP——京东秒送——外卖的路径正式进入京东外卖页面。眼看着入驻的商家数一天天变多。在反复比对之后,终于“忍痛”订了京东外卖。

图|来源“京东app”

毕竟,和美团相比,同样的商家、同样的菜品,京东外卖上的菜品价格比美团贵了2-3元,主要贵在配送费,而且可选的菜品种类只有美团的一半。

20分钟后,京东外卖送达。该骑手显得更从容,作为达达的众包配送骑手,他很高兴能接到餐饮外卖的单子,因为以前接到的都是药品、超市订单,单量太少,还得兼职跑其他平台。如果京东外卖能做起来,无需跨平台接单也能赚到钱。

打开社媒平台,关于京东外卖的评论铺天盖地:“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的0佣金,骑手待遇的提升,原来只是从消费者处多收了钱,那作为消费者为什么要点京东外卖?当冤大头吗?”

同样的菜品更高的价格,到底会有多少消费者去从京东上订外卖?

怀着这样的疑问,以武汉为坐标,餐观局把入驻了京东外卖的商家按图索骥走访了一遍。京东外卖上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大连锁,如瑞幸、爷爷不泡茶、周黑鸭、库迪等。走访后发现,绝大部分都是0单量,只有库迪店员表示上周接到了一单。

图|来源“京东app”

理论上,商家0佣金意味着0成本,反映到消费端的价格应该更低。为何从实际体验来看,价格不是更便宜,反而是更贵?

餐观局在调研的过程还发现,京东外卖对外宣传的“0佣金”,并不代表商家没成本,餐饮商家还需要承担活动减免、基础服务费、距离运费等,综合成本整体算下来,甚至比美团、饿了么还要高。

原来,目前吸引餐饮商家的0佣金,也并非0成本,更可能只是吸引商家入驻的“钩”。

目前对京东外卖0佣金热情最高的,反而是做推广运营工作的“掘金者们”,比如外卖代运营方和地推方。从社交媒体上,京东外卖各路服务商兴高采烈的讨论来看,新拉一个餐饮商家进京东外卖,能拿到120元的佣金,最高的甚至能拿到170元。

京东外卖的第一波羊毛,消费者和商家都还没占到便宜,反而是被各路代理商大军抢了先。就在京东外卖公布0佣金当天,某外卖代运营发贴后,流量一下子涌了进来,很多商家咨询“怎么入驻”;某京东外卖推广服务商称自己一天之内后台就收到了100多条私信,都在问推广成功一家可以获得多少奖励。

这一切预示着,京东外卖刚刚开始,当下的京东外卖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战争硝烟已弥漫,但战争还没开打。

02 匆匆上马,图什么?

上线一周,京东外卖到底做得怎么样?

京东外卖去年就已有连锁餐饮商家入驻,但日活和订单情况都不理想。京东外卖是秒送频道下的子业务模块,依托京东秒送的流量入口和即时配送体系达达。据雷峰网近日披露,京东秒送餐饮外卖单量在2024年10月达峰值,日单量突破40万单。不过在2025年1月降低补贴之后,京东餐饮外卖日单量回落到2万单。

为何京东要在消费者、商家体验尚不完备的时候,就匆匆上马外卖业务?据36氪相关报道称,抖音电商市场份额超过京东,成为行业第三。而在“以旧换新”政策红利的背景下,2024年第三季度京东营收同比增幅仅5%,低于同期电商行业整体增速。京东电商的低价策略收效有限,从GMV来看已经成为电商第四,即时零售业务也不温不火,去年刚刚丢掉沃尔玛大客户,京东迫切需要开启新的营收曲线。

从京东的战略版图来看,外卖是即时零售的一部分,是更高频的同城零售场景。如果外卖能做起来,就能带动即时零售订单的提升,或许还能提高电商的消费频次。

但外卖行业和电商不同,竞争本质上是供给质量与履约效率的较量:供给端需通过商家规模与差异化锁定用户体验,并实现成本优化;履约端需依赖订单密度降低配送成本,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时效。若供给与履约任一环节无法突破,则平台生态无法自洽成型。

从供给来看,高盛报告显示京东外卖1月的商家月活为30万,平台上的连锁商家都是美团和饿了么的子集,所谓“品质外卖”主要依靠的是商家品牌背书,消费者在其他外卖平台上筛选品质堂食,也只需认准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并无太高筛选成本。

对这些“外卖老手”连锁品牌商家来说,在系统中多开一个外卖渠道薅一把京东的羊毛,并不是多难的事。但对于更多中小商家而言,上京东外卖之前,更要考虑下自己整体的运营成本,毕竟京东外卖“免费佣金”的背后,综合费率并不低。

与其说京东主动选择了品质堂食,不如说这是京东刚进军外卖行业,基于成本和效率考量必须做出的决定——连锁商家有品牌和规模效应,更容易在前期开拓市场。

上供给只是第一步,外卖核心的主战场还是履约,也就是在订单密度、履约成本上的比拼,这是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苦生意。从这个环节来看,京东过往在电商领域建立起的物流供应链优势很难复用,其优势是城市级的仓配能力。目前京东外卖所依托的核心运力方达达,在履约成本、运力规模上均落后于市场。

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美团配送月活骑手数超500万,饿了么蜂鸟月活骑手数超200万,达达秒送月活骑手数100万出头。

订单密度越高、运力规模越大,意味着履约成本也越低,最终摊薄到每笔订单上的费用也越低。而京东现有的运力,也较难实现完美闭环,最终给餐饮商家和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就是运费高。

在这一步上,京东外卖要补的课还很多。

03 京东外卖,任重道远

有意思的是,大众的期望和大众的真实消费欲望是相反的。

针对京东做外卖这个事情,大众的声音多半是支持,比如“京东要冲击美团饿了么地盘,牵制他们对商家和骑手的控制。”而且京东看起来也确实是现有平台之中,最有希望为外卖市场带来变化的“大厂”之一。

然而如上文走访的结论,不少入驻京东外卖的商户都是0单量,或者是只有几个单子可忽略不计,并且商家综合费率算下来其实也不低。

这又把一切拉回了残酷的现实。京东做外卖的构想很好,但靠什么说服商家和用户?

首先,餐饮商家为什么要入驻京东?

京东这次招募的是有堂食的品质商家,无论是一个站点还是一个商圈来覆盖或者是一个生活区域来说,有堂食的品质商家数量是一定的。

但正如上文提到,这些商家肯定都已经入驻了饿了么和美团了,如果这次再入驻京东,能说服这些商家的是什么?一定是京东的流量要强于美团和饿了么,或者是有一个极大的政策补贴。

目前调研看下来,京东外卖的流量还没有起来,除了五一前入驻的商家0佣金外并没有额外补贴,目前绝大多数入驻了京东外卖餐饮商家都只是挂着,没有额外的费用,但也没有额外的收入。

而且0单并非关键问题,任何平台刚起步都极为困难,更何况是在红海行业。问题在于,商家在新平台上的体验,减去更换平台的成本,是否远远大于旧体验?

目前来看,京东外卖的运营成本并不比其他平台低。京东外卖的“零佣金”只是免除了技术服务费,餐饮商家还要关注履约服务费,再加上减免配送费、满减活动等,整体成本并不会降低。

从现实来看,现阶段商家入驻京东外卖的意愿并不高。某京东外卖推广服务商一天去探了20家店,其中愿意入驻的有5家。

其次,用户为什么要使用京东点外卖?

商家入驻多少个平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用户就那么多,已经用了多年饿了么和美团的用户为什么要选择京东?

最容易想到的,仍然是价格补贴。只有更低的价格补贴,对用户才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否则京东点的外卖在其他平台也能点到,用户为什么要点京东?

但从过往经验来看,烧钱补贴的方式不可持续,一旦钱烧不动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要知道,此前滴滴就曾在无锡试点过外卖,投入了几个亿,骑手薪资过万,用户可以0元点外卖,但依然失败。

也有人认为京东外卖可以通过烧钱和拉新,让更优质的商家加入,形成一种新的竞争格局。

但是形成这种竞争格局的前提,是京东通过烧钱把价格打了下来,如此,无形之中又形成了一种“谁都不赚钱”的价格战模式,这跟目前“反内卷”的政策是相悖的。

要知道,外卖平台在此前的很多年是亏损的,而近来转向盈利的重要原因是平台的单量越来越多,降低了配送成本,提高了效率。

品质外卖这张牌之外,京东主站的中高端用户购买场景更多是“零食”,未必是外卖的核心客群;而京东控股的达达,目前仅京东秒送的单子显然是“吃不饱”的,同样也要接抖音、山姆的外卖单子来生存。

要平衡好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形成正向的飞轮,对当前的京东外卖来说并非易事。

而对餐饮商家来说,也要放弃“零佣金=零成本”的幻想,毕竟没有一家平台可以依靠0费率生存,最终的成本还是需要商家分摊。根据自己线上运营能力和资源投入,合理安排渠道才是更佳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