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
新春伊始,从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到生产线忙碌有序的工厂;从人流如织的商业街区,到联通全球的枢纽口岸……蓉城大地,处处升腾着春潮涌动、万物生长的火热动能,全力冲刺蛇年经济“开门红”。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软环境”,更是城市竞争力的“硬实力”。发展的热潮涌、后劲强,需要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建设能级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为何选择成都?机遇之城活力迸发
2月26日上午,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
在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中,营商环境成为了“高频词”,体现了成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也展露出成都产业发展环境的优渥与活力。
作为“成都造”现象级国产电影作品,《哪吒2》总票房(含预售)打破了多个国内和国际观影纪录,成功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电影爆火的背后,是成都完整的“原生”动画制作产业链的有力支撑。

《哪吒》导演饺子曾坦言,“成都的包容性与文化底蕴,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而政府搭建的产业生态,则让技术落地成为可能。”
成都将文创影视产业纳入城市发展战略,出台《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创名城建设规划》等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动漫、影视等领域,提供税收减免、项目补贴等优惠,降低企业创作成本。2024年,成都影视相关企业总营收达533.31亿元,从业者超10万人,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
成都文创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是这座机遇之城活力迸发、引力增强的一个缩影。
新的一年刚开局,投资加码、项目签约的好消息接续传来,擂响成都新一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奋进战鼓。
1月20日,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宣布落户成都。2月24日,华润医药举行签约仪式,企业西部创新中心正式落地……多家企业开年加码成都。在近日举行的四川省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中,成都市共380个项目参加,计划总投资208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8.2亿元。
深圳微芯生物已连续在成都投资10余年,近期又在成都新启动了一个生产基地建设。“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链较完整,在城市发展、科研发展方面积极布局,再加上成都优秀的营商环境,将进一步吸引企业坚定深耕成都。”该企业董事长鲁先平表示。

越来越多企业选择扎根成都,助力蓉城202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高于全国、全省4.1、4.9个百分点。959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2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12.2%。
将企业推向“C位”,营商环境持续进阶
经过彭州市对接联系,成都鑫众达科技有限公司每月减少天然气费用支出1万多元,一年就是10多万元。公司董事长左健称,“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亟须拓市场、降成本、优场景、搭平台,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去年9月起,成都全面铺开“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为企业纾困解难,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服务品牌。
目前,全市累计走访服务行业26个、企业7.7万户,收集问题诉求2.53万件、办结2.52万件,办结率99.4%。市区两级已组建政企工作联络群24个、在线在群重点企业7000余户,企业可随时在线反映问题建议。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重要的生产力。近年来,成都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国内外企业在蓉投资兴业不断创造新机遇、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创造力。

将时间线拉长,自2019年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以来,成都已连续6年迭代更新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从“建体系夯基础”到“数字化强赋能”,成都已累计推出906项改革举措。其中“蓉易享”“蓉易贷”“蓉易诉”“蓉税乐企”“蓉易用”和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实施方案等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提升成都企业的竞争力。
去年10月,成都推进“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构建完善“3+22+N”园区发展体系,引优育强“镇园之宝”;去年11月,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正式投运,有效促进经营主体降本增效、释放活力;今年1月,成都招商中心成立,这一创新探索指向统筹全市项目招引招商平台。

密集落子的举动,是成都将招引项目、服务企业、做强产业放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位置,让广大企业家“唱主角、站C位”,助推经营主体活力激发。
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净增3488家、达2.1万家,经营主体增至395.7万户、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实际使用外资16.71亿美元,成都新设外资企业超70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与此同时,成都获评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以“营商”促“赢商”,与成都谋未来
“看好发展”“机遇叠加”“充满信心”。成都发展势能级持续上升,多家企业用增加投资的形式,来表达与城市双向奔赴的信心。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在成都叠加成势,“三中心一基地”(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基地)加速建设。更高的城市定位、更强的城市功能,为成都的未来绘制了更远大的发展图景。

战略机遇赋能,加速释放潜力。成都通过进一步巩固扩大产业基础良好、创新资源富集、市场腹地广阔的优势,并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改革“一号工程”,“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品牌持续擦亮;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出台惠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提升服务民营经济效能的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川渝通办”事项深入实施……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2月18日,成都一天两场专场活动,与民营企业家座谈,在蓉企业家们发展信心十足。
在成都集成电路产业“进解优促”对接会上,成都明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姚静石表示,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支持,为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大信心,让她深受鼓舞。
2025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培育更多像‘哪吒’一样的现象级数字文创IP。”这背后透露出成都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的信心与决心,让人们对新一年成都营商环境打造更加期盼。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2025年,成都将办好“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计划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450个以上。高效运行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推行“一码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机制,提升执法效能与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梧桐正茂”,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之“凤”,随着成都特色城市营商环境品牌持续做靓,让“营商”变“赢商”,一幅成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