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统计学告诉你《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越来越难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统计学告诉你《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越来越难看

非主线剧情戏份占比太多。

小编已经不想去形容《人民的名义》有多火了,但是目前舆论中“一边倒”的夸赞形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有一些声音开始说:《人民的名义》越来越难看了……

究其原因,可分为如下两方面:

两场重要追捕戏,但编剧给的“待遇”完全不同

目前剧集系列中有两场比较有分量的追捕戏,一次当然就是开头的抓捕丁义珍,还有一次则是拦截李达康的妻子(前妻)欧阳菁。丁义珍和欧阳菁虽然不能算平起平坐,但都身居高位,说白了那都是侯局长轻易惹不起的角儿,而且侯在两次抓捕执行过程中都没有完备的手续,因此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先看抓捕丁义珍那场戏,内容主要集中在第1集(小编看的是腾讯视频上的“TV剪辑版本”,这个版本单集的时长为56分23秒,其中片头部分占1分30秒)。这集的开头是侯亮平和他最高检的同事们在赵德汉家附近埋伏,等待赵的妻儿离开家里。此后的对话,无论是侯对赵生活作息的了解还是对赵的妻儿怎么没有准时去参加补习班,都是为了传达出两个信息:1、行动准备了很久 。2、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抓捕对象均不知情。

随后到5分40秒左右,陈海所率领的汉东反贪局队伍正式登场,而且我们看这里导演特意给了他们相当帅气的出场,再配上气势磅礴的旁白,正方显然是先声夺人。

但紧接着6分40秒的时候就出现了剧情上的第一个小反转,陈海的搜查车被自己的领导季检查长横“车”拦下,并要求陈海随自己先去省机关汇报,由于这将极大地延误战机,我们在这里视作正方往后退了一步。

而到了13分30秒的时候,又出现第二个小反转,那就是侯局长的搜查也不太顺利,虽然从赵的家中搜到了几张存单,但数额很小,赵的口供也净是些有的没的,这里又退了一步。

紧接着到了16分钟的时候,季检察长下令,让陆亦可赶赴现场监控住丁义珍,且用了较多镜头向观众交代丁义珍此时尚无任何察觉,瓮中捉鳖,算一进。

随后到了23分10秒时,侯局长和赵德汉出现了一处关键性对话,侯的一句“你跑的了么?”再加上赵在对侯态度上的180度大转弯,向观众暗示侯对于抓捕是有着充分的后续准备的,此又一进。

随后的几次关键进退还包括:李达康及检察院条线就“丁义珍是规还是抓”僵持不下、高玉良向沙书记请示并定调“丁义珍非抓不可”、丁义珍接到通风报信的电话等等。

由此可见整个抓捕的过程,通过侯亮平和陈海两条线的平行剪辑,正反两股力量是互有进退。小编数了一下,第1集里正方一共有这样的“七进六退”,具体出现时间见下图

观察上图不难发现,没有哪个时间段里正方是占据绝对的优势的,而且这些个关键的剧情推动点在时间线上分布得也比较均匀,基本上是3~4分钟会出现一个。而和追捕行动不相关的戏份,仅有几处:林欢欢和周正抱怨老是加班,陆亦可被属下奚落“大龄女青年”,侯亮平和赵德汉就子女教育问题简单交换了意见。

再反观第18集中对于欧阳菁的抓捕,编剧在剧情设计上显得“草率”了很多。先是欧阳菁非得在要出境时换一身行头,然后买单的时候又非得刷一下那张几年都没用过的蔡成功送的银行卡,两个女营业员也恰好对欧阳菁的长相印象深刻,五辆警车跟在高速上追了老半天都没有被发现…….对于所有这些“一边倒”的剧情桥段,恐怕只能解释为——一切尽在侯局长的掌控之中。

非主线剧情戏份占比太多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从剧集中段开始,非推动主线剧情的戏份比重开始占了大头,以《人民的名义》第11集为例,该集时长共计46分57秒,其中郑家父子吃饭戏占4分53秒,郑胜利和他的小伙伴们发微博花去4分02秒,欧阳菁抱怨达康书记不回家耗时49秒,祁同伟和周小琴打高尔夫花费1分38秒,以上的家长里短戏共耗时11分22秒,约合该集的1/4;

另外工作组安抚大风厂职工的戏份又花掉15分钟左右,占了全集近1/3的时间;

扣除这两部分外,本集还剩下约20分钟,反观本戏主角侯亮平在本集出场2次,出场时间仅有1分40秒,而其中的1分钟戏份还是坐在车里回忆刚刚40秒里说过的台词;

再扣除这1分40秒及约合10分钟左右的过渡戏份,可怜的转折戏就只剩下8分钟左右,这短短的8分钟里囊括了两个转折:郑西坡突然被抓和郑西坡突然被放,这来之不易的转折戏竟然还不是发生在主角身上的。

从上图不难看出,我们反贪局局长的戏份在整个第11集中被挤占到了只有4%.....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第3集和第4集,在第3集中,关键人物陈岩石正式上线,但他的主要戏份都集中在哪里呢?8分17秒,陈老上线开始浇花至9分31秒,11分50秒还在浇花,12分55秒浇花结束。陈老一边浇花一边聊着老干部不能浪费社会资源,不能背叛自己理想信念….浇花结束后,陈老前往高书记家看花,35分09秒开始看花,39分03秒结束看花。和高书记分享养花经验…..

看花后,场景切换至郑西坡前往陈老家送花,49分48秒开始送花,52分送花结束。整集围绕在“花”上的内容总计9分31秒。

这还没完,侯局长的吃饭戏也值得讲一讲,侯局长3分09秒到达陈海家,向其讨回“丢了我一个大贪官”的公道至7分10秒;9分32秒终于开始动筷子,到10分30秒还没吃完,16分52秒持续吃饭到20分05秒还未结束,从最后一个螃蟹该谁吃聊到了中华传统美德,21分45秒继续吃饭,23分29秒终于吃完了。在陈海家,前后吃饭时间用时9分26秒。

随后,蔡成功去侯局长家要送礼,从44分19秒开始吃饭持续至49分46秒,持续5分27秒。

以上两部分总计14分53秒。

一集时长总计55分01秒,办公时间则为30分37秒,看花吃饭总计24分24秒,其中看花时间9分31秒,吃饭时间14分53秒。

按照这样的思路再去看第4集,总时长 54分37秒中包括——

a.蔡成功出场 10分50秒

b.郑胜利和郑西坡插科打诨 9分钟

c.侯处长的家庭日常 2分20秒

d.陈岩石出场 5分钟

e.李达康出场 6分35秒

其中a、c、d、e对主线剧情“一一六”事件有重要推动作用,但b是什么鬼?虽说郑胜利和他老子郑西坡的插科打诨中谈到了网络水军,为后续“一一六”事件产生了国际影响做了剧情上的解释,但真的有必要花和一个关键人物(例如蔡成功)近乎相等的戏份去表现吗?

好了,以上都是小编的正经数据分析,下面就要放飞自我来猜测一下,为什么会产生上面的情况了?原因之一,可能就像网上盛传的那样,郑胜利的扮演者阚犇犇是B组导演,导演一看那么多老戏骨在那边飙戏,戏瘾上来了,给自己稍微加点戏,没毛病吧?还有一个原因,我们来看看《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的履历,代表作《老大的幸福》是一部家庭情感剧,《好想回家》、《不想回家》、《坐88路回家》….这样看起来,导演拍“家长里短”才是信手拈来好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统计学告诉你《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越来越难看

非主线剧情戏份占比太多。

小编已经不想去形容《人民的名义》有多火了,但是目前舆论中“一边倒”的夸赞形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有一些声音开始说:《人民的名义》越来越难看了……

究其原因,可分为如下两方面:

两场重要追捕戏,但编剧给的“待遇”完全不同

目前剧集系列中有两场比较有分量的追捕戏,一次当然就是开头的抓捕丁义珍,还有一次则是拦截李达康的妻子(前妻)欧阳菁。丁义珍和欧阳菁虽然不能算平起平坐,但都身居高位,说白了那都是侯局长轻易惹不起的角儿,而且侯在两次抓捕执行过程中都没有完备的手续,因此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先看抓捕丁义珍那场戏,内容主要集中在第1集(小编看的是腾讯视频上的“TV剪辑版本”,这个版本单集的时长为56分23秒,其中片头部分占1分30秒)。这集的开头是侯亮平和他最高检的同事们在赵德汉家附近埋伏,等待赵的妻儿离开家里。此后的对话,无论是侯对赵生活作息的了解还是对赵的妻儿怎么没有准时去参加补习班,都是为了传达出两个信息:1、行动准备了很久 。2、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抓捕对象均不知情。

随后到5分40秒左右,陈海所率领的汉东反贪局队伍正式登场,而且我们看这里导演特意给了他们相当帅气的出场,再配上气势磅礴的旁白,正方显然是先声夺人。

但紧接着6分40秒的时候就出现了剧情上的第一个小反转,陈海的搜查车被自己的领导季检查长横“车”拦下,并要求陈海随自己先去省机关汇报,由于这将极大地延误战机,我们在这里视作正方往后退了一步。

而到了13分30秒的时候,又出现第二个小反转,那就是侯局长的搜查也不太顺利,虽然从赵的家中搜到了几张存单,但数额很小,赵的口供也净是些有的没的,这里又退了一步。

紧接着到了16分钟的时候,季检察长下令,让陆亦可赶赴现场监控住丁义珍,且用了较多镜头向观众交代丁义珍此时尚无任何察觉,瓮中捉鳖,算一进。

随后到了23分10秒时,侯局长和赵德汉出现了一处关键性对话,侯的一句“你跑的了么?”再加上赵在对侯态度上的180度大转弯,向观众暗示侯对于抓捕是有着充分的后续准备的,此又一进。

随后的几次关键进退还包括:李达康及检察院条线就“丁义珍是规还是抓”僵持不下、高玉良向沙书记请示并定调“丁义珍非抓不可”、丁义珍接到通风报信的电话等等。

由此可见整个抓捕的过程,通过侯亮平和陈海两条线的平行剪辑,正反两股力量是互有进退。小编数了一下,第1集里正方一共有这样的“七进六退”,具体出现时间见下图

观察上图不难发现,没有哪个时间段里正方是占据绝对的优势的,而且这些个关键的剧情推动点在时间线上分布得也比较均匀,基本上是3~4分钟会出现一个。而和追捕行动不相关的戏份,仅有几处:林欢欢和周正抱怨老是加班,陆亦可被属下奚落“大龄女青年”,侯亮平和赵德汉就子女教育问题简单交换了意见。

再反观第18集中对于欧阳菁的抓捕,编剧在剧情设计上显得“草率”了很多。先是欧阳菁非得在要出境时换一身行头,然后买单的时候又非得刷一下那张几年都没用过的蔡成功送的银行卡,两个女营业员也恰好对欧阳菁的长相印象深刻,五辆警车跟在高速上追了老半天都没有被发现…….对于所有这些“一边倒”的剧情桥段,恐怕只能解释为——一切尽在侯局长的掌控之中。

非主线剧情戏份占比太多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从剧集中段开始,非推动主线剧情的戏份比重开始占了大头,以《人民的名义》第11集为例,该集时长共计46分57秒,其中郑家父子吃饭戏占4分53秒,郑胜利和他的小伙伴们发微博花去4分02秒,欧阳菁抱怨达康书记不回家耗时49秒,祁同伟和周小琴打高尔夫花费1分38秒,以上的家长里短戏共耗时11分22秒,约合该集的1/4;

另外工作组安抚大风厂职工的戏份又花掉15分钟左右,占了全集近1/3的时间;

扣除这两部分外,本集还剩下约20分钟,反观本戏主角侯亮平在本集出场2次,出场时间仅有1分40秒,而其中的1分钟戏份还是坐在车里回忆刚刚40秒里说过的台词;

再扣除这1分40秒及约合10分钟左右的过渡戏份,可怜的转折戏就只剩下8分钟左右,这短短的8分钟里囊括了两个转折:郑西坡突然被抓和郑西坡突然被放,这来之不易的转折戏竟然还不是发生在主角身上的。

从上图不难看出,我们反贪局局长的戏份在整个第11集中被挤占到了只有4%.....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第3集和第4集,在第3集中,关键人物陈岩石正式上线,但他的主要戏份都集中在哪里呢?8分17秒,陈老上线开始浇花至9分31秒,11分50秒还在浇花,12分55秒浇花结束。陈老一边浇花一边聊着老干部不能浪费社会资源,不能背叛自己理想信念….浇花结束后,陈老前往高书记家看花,35分09秒开始看花,39分03秒结束看花。和高书记分享养花经验…..

看花后,场景切换至郑西坡前往陈老家送花,49分48秒开始送花,52分送花结束。整集围绕在“花”上的内容总计9分31秒。

这还没完,侯局长的吃饭戏也值得讲一讲,侯局长3分09秒到达陈海家,向其讨回“丢了我一个大贪官”的公道至7分10秒;9分32秒终于开始动筷子,到10分30秒还没吃完,16分52秒持续吃饭到20分05秒还未结束,从最后一个螃蟹该谁吃聊到了中华传统美德,21分45秒继续吃饭,23分29秒终于吃完了。在陈海家,前后吃饭时间用时9分26秒。

随后,蔡成功去侯局长家要送礼,从44分19秒开始吃饭持续至49分46秒,持续5分27秒。

以上两部分总计14分53秒。

一集时长总计55分01秒,办公时间则为30分37秒,看花吃饭总计24分24秒,其中看花时间9分31秒,吃饭时间14分53秒。

按照这样的思路再去看第4集,总时长 54分37秒中包括——

a.蔡成功出场 10分50秒

b.郑胜利和郑西坡插科打诨 9分钟

c.侯处长的家庭日常 2分20秒

d.陈岩石出场 5分钟

e.李达康出场 6分35秒

其中a、c、d、e对主线剧情“一一六”事件有重要推动作用,但b是什么鬼?虽说郑胜利和他老子郑西坡的插科打诨中谈到了网络水军,为后续“一一六”事件产生了国际影响做了剧情上的解释,但真的有必要花和一个关键人物(例如蔡成功)近乎相等的戏份去表现吗?

好了,以上都是小编的正经数据分析,下面就要放飞自我来猜测一下,为什么会产生上面的情况了?原因之一,可能就像网上盛传的那样,郑胜利的扮演者阚犇犇是B组导演,导演一看那么多老戏骨在那边飙戏,戏瘾上来了,给自己稍微加点戏,没毛病吧?还有一个原因,我们来看看《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的履历,代表作《老大的幸福》是一部家庭情感剧,《好想回家》、《不想回家》、《坐88路回家》….这样看起来,导演拍“家长里短”才是信手拈来好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